虹口交警在進博會現場執勤
"WelcometoShanghai""WearereadyontheNorthBund."(「我們在北外灘恭候你來上海。」)在北外灘街道第一市民驛站裡,三四十位老阿姨、老爺叔正在上著英語課。除了學習實用的日常會話,還有進博會用語、北外灘景點名、交通線路等。
社區居民「別樣」參與進博會
給老阿姨、老爺叔上課的老師是北外灘街道的居民張連喜。今年61歲的老張平時就熱心參與各類社區活動。退休後,英語不錯的他,成了街道第一市民驛站英語沙龍的主講老師之一。
隨著進博會的臨近,張連喜覺得作為上海市民都應該參與進來。聯想到平時北外灘遊客眾多,其中不乏外國遊客,老張便萌發了將英語課和進博會相結合的想法。他說:「北外灘是我們上海一個重要的展示窗口,遇到外賓問路,我們作為北外灘的主人,一問三不知,實在有損窗口形象。」
於是,張連喜身體力行,將外白渡橋、浦江飯店、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摩西會堂、郵電大樓等虹口熱門景點都一一走遍,並記錄下具體位置和建築外觀特徵。回到家後,張連喜仔細比對這些地標、景點的英語名稱,最終製作了一套具有「北外灘特色」的英語教材。
從7月初這套教材首次投入使用以來,就一直受到居民的歡迎和好評。居民陸阿姨在下課後對張連喜說:「張老師,上你的英語課好開心!」陸阿姨告訴記者,上英語課不但能學到英語,還能聽張連喜講講歷史,獲取進博會的各類信息。原來,隨著進博會的臨近,張連喜不斷更新和調整教材.每次上課,他都會用英語告訴大家,今天是進博會開幕倒計時第幾天。
居民陶老伯是張連喜的忠實學員,他興奮地說:「上個禮拜天,我在長治路上溜達,一個外國人找我問路,我竟然能聽懂他是要找衛生間,我馬上用張老師課上教的內容作了回答。說實話,本來上英語課我就是想打發打發時間,沒想到真能派上用場。」
不去現場的進博會志願者
大部分市民雖然不直接去到進博會現場,但他們也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熱情參與了進博會。北外灘街道東泰華居委會的社工葛霄婷便是其中之一。
剛過而立之年的葛霄婷,雖然來到居委會工作僅兩個多月,但她其實是一位有著13年會務接待從業經驗的「老兵」。葛霄婷,還曾作為「主力」當過世博會中國館的駐館志願者。
作為一名進博會志願者,會議期間,葛霄婷將進入外省市參觀團下榻的酒店負責接待工作。對於能夠成為進博會的志願者,葛霄婷覺得非常榮幸。為做好接待工作,葛霄婷利用休息時間,把自己負責接待的酒店周邊走了個遍——從酒店步行到北外灘需要15分鐘左右;乘坐地鐵至豫園站後,從1號口或4號口出站,都可以到達城隍廟……細心的葛霄婷把自己用腳丈量出來的第一手資料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她說:「雖然進博會期間我不在會場第一線服務,但身為一名進博會志願者,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更多來賓感受到上海的熱情、上海的溫度。」
深入進博會第一線的虹口人
跟北外灘街道居民以及葛霄婷等不去現場的志願者相比,虹口交警支隊的交警周向安可謂是「零距離」服務進博會。
從10月下旬開始,周向安就來到進博會場館外圍執行道路執勤任務。為了能趕在8點半前到崗,每天清晨6點,周向安就要從家裡出發。臨近進博會開幕,場館內的搭建工作進入衝刺階段,來往的車輛較為密集,周向安和其他交警一起,對往來車輛進行有序疏導。因為執勤人員有限,疏導任務又較繁重,輪崗休息的時間並不多,就連午飯也常常是蹲在路邊,伴著滾滾車流快速解決的。
除了疏導車輛,身處進博會第一線的周向安,每天還要為很多經過的市民答疑解惑。「執勤的崗位是會變動的,可能今天在這個路口,明天就換到另一個路口了。幾乎每天都有市民過來詢問,『我能不能買票進入?』『還沒開展,我可以進去看看嗎?』這讓我進一步感受到廣大市民對進博會的關心。」周向安說道。
整個進博會期間,周向安以及其他來自虹口的交警們都將在這裡忙碌,為維護場館周邊交通秩序盡職盡責。
虹口人就是這樣,以自己的方式熱情、積極地參與著進博會,為進博會的順利舉行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虹口報)
(責編:實習生、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