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打工人」相關的詞彙爆火網絡,幾乎一夜之間,人人口中都在高喊「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之類包含了自嘲以及自我消解的話。
與此同時,一股焦慮之風也隨著「打工人」的走紅而席捲全網,一時間網上到處都是年薪百萬的「90後」、月入過萬卻依然憂慮的「95後」、日常靠收租生活的「00」後乃至手握好幾套房產的「10」後,似乎這年頭,你不是月入過萬,你家裡沒幾套房產,那都不好意思在網上衝浪。
哪怕在現實中,這樣的聲音似乎也不絕於耳,誰誰誰家的兒子剛入某行業就拿了高薪,誰誰誰家的女兒還沒畢業就已經有了父母給她準備的兩套房產,仿佛全世界只有自己是個地道的窮人。
可誰又說「打工人」就一定要打工一輩子呢?難道打工人就無法通過一些方法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嗎?打工人註定一輩子都只能是一條鹹魚嗎?
還真不一定。
鹹魚翻身之前,需要認清自己,認清別人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最難做到的是認清自己」。
如果以下幾條情況,在你身上都出現過,那麼恭喜你,你踩進了90%的人生活中都踩過的坑:
第一坑,沒有儲蓄,長期持有「月光族」身份牌;
第二坑,有一定的儲蓄,但儲蓄地點是餘額寶或是微信這樣的地方;
第三坑,沒錢也任性,一言不合就裸辭。
第四坑,看上就買,資金不夠,用花唄、借唄、白條來湊;
第五坑,常被消費主義割韭菜還不自知,買了很多東西到家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需要。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些慌了?不過也不用太難過,畢竟這上面的四坑絕大多數人都至少踩過一個,你並不孤單。
看清了自己後,我們再來看看別人,那些能被稱為「富人」的人,他們是怎樣過日子的呢?
在中國,居於文化性格的特點,我們國家的人並不喜歡公開自己的家庭財富,不過沒關係,全世界的富人都是差不多的,我們也可以看看美國的情況,作為參考也是足夠了。
根據美國公布一項的調查結果顯示,那些家庭淨資產在350美元以上的人,已經可以被劃入富人群體之中,而他們的生活也並非大眾想像中那樣成天紙醉金迷,恰恰相反,這一部分人是最會精打細算著過日子的。
百分之七十的人會記帳,清楚自己每年的花銷到底有多少,他們的衣服並不會去挑什麼奢侈的品牌,每天吃也並非山珍海味,住的也不是豪華別墅,就連一些大眾普遍認知中的「臉面」——車子,都只是經濟實用的款式,而且絕大多數車齡都超過了三年,甚至超過五年。
事實證明,富人的「富」與我們想像中的「富」差距還是挺大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清楚,自己並不是富給別人看的,所以在一些我們覺得要「撐場面」、「長臉」的地方,他們反而並不重視。
同時,富人們心裡也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高收入≠財富,高收入是一時的,財富則是需要靠自己慢慢積累的。而高收入帶來的可能還有一種財富幻覺:高消費,這也是富人不提倡的。
富,指的是家庭淨資產高,而淨資產=總資產-負債(如果你是單身人群,那麼這裡指的就是你的個人淨資產)。
懂財務的人可能會更容易理解這其中的循環關係,這就像一家公司,存在投入產出的循環,只有當你的收入大於支出時,利潤表中才會有結餘,也就實現了財富(資產)的積累。而通過理財手段,增加現金流量表中的收入,才有可能實現螺旋式循環上升。
所以,想要富,你就要想辦法增加你的家庭淨資產值(或個人淨資產值)。
家庭富裕程度真相
根據央行最新調查報告可知,中國的城鎮家庭居民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中位數為163.0萬元。均值與中位數之間相差154.9萬元,表明居民家庭資產分布不均。而你,只要家庭淨資產到達了163萬這個數值,你就已經超過了我國50%的家庭。而這163萬,去掉房貸,那就更是少得可憐,可見我國「打工人」的富裕程度確實不高。
大家也可以根據知足數據,考慮自己是否該買房。我國一線城市房價目前已趨於平緩,未來並無太多漲幅空間。未來房子不再增值了,你的家庭淨資產也就不會再提升了。
如何變富,答案在工資之外
光靠打工人拿的那些死工資,可能存上一輩子都無法做到「富裕」,真正的「致富經」其實藏在那些工資之外,可以躺賺的資產之中。
對於打工人而言,投資商鋪、出租多餘的房子都不現實,最靠譜的反而是那些可以長期定投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並不等於高風險炒股,這是很多人都會進入的一個誤區,實際上我們打工人更應該著眼於那些創業周期長,金融資產風險低的長期資產,比如債券基金。
前文說到,財富的積累是一個緩慢的長期過程,而它取決於三個基本要素,分別是本金、投資效益率以及時間。
對於年輕人來說,本金最重要,投資效益率次之,時間最後。打工人在社會上拼搏,只有最基本的人力資本,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人力資本變成現金流。只要能進入一個不錯的行業,拿到不錯的薪資,持續努力後也可以拿到不錯的人力資本。
絕大多數人是在35歲之前賺到第一桶金的,他們對於工作的態度十分認真,裸辭是絕不可能的,雖然聽著很爽,但它帶來的現金流斷裂的後果,卻不是誰都負擔得起的。
在咱們國家有個詞叫做「利滾利」,專業點說其實就是「利用真正的財富密碼複利」,而複利中就包含了投資收益率和時間。
概念雖簡單,能堅持下來的人卻並不多,因為人的本性就是享樂,而複利則是需要人們克服天性,長期定期投資。
當然,這部分投進去的錢,一定要是你的閒錢,不是那些用來應急,隨時可能要取出來的錢。當你的投資收入已經可以支撐日常支出,理論上講你就可以提前退休了,因為你已經通過複利,成功打造了一個為你穩定產出收益的財務機器,已經無需再去給別人打工了。
總有些媒體在談到財務自由時用誇大的口吻說「1000萬都不夠」,但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負債與支出情況都不盡相同。
中國國運影響投資?
不出意外的話,我國未來10年乃至20年的國運,依然是可以期待的,只要保持現在的增長速度,GDP在2028年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國民富裕要看的正是人均GDP。
為了達到這個(以及更多更高的)目標,我國的經濟體需要培養更多的優秀工資,更多的崗位,更多的人才,以及一個能為這些公司提供發展土壤的正確市場,股權投資的時代即將到來。
再次提醒,本文並不提倡大家去炒股或者進行高風險短期的投資,這樣很容就被割了韭菜。
大家還是應該去關注那些可靠的長期投資,做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一個證券交易員。沒有人能夠跑贏瞬息萬變的股市。
同時,希望大家投資一些經過時間驗證的五星評級基金,通過優秀的基金經理而不是自己去跑贏市場。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豆瓣找一些相關的書籍來看。
結語
最後,努力終有回報,祝大家都能早日實現財富自由,不用每天為了生計奔波,有充足的睡眠,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