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傳媒原創:三種茶席之花,陪你度過深秋一個溫暖的周末

2020-12-21 百家號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

天氣漸漸涼了。

一片片金黃的葉子,鋪灑在了回家的路上。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神鵰俠侶》結尾處,楊過和小龍女離開後,郭襄吟誦了一首《秋風詞》。

再讀此詩,想到雕兄已馱走了金庸大俠,不禁戚戚然。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

今日,讓我們尋找三種茶席之花,布一方秋日之席,來緬懷一下那個充滿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

秋牡丹——內斂安靜的秋美人科名:毛莨科

學名:Anemone hupehensis var·japonica

花語:生命、期待和愛

它有著多種面孔,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風情。

春天綻放的它,燦若朝霞;夏天盛開的它,熱情似火。

然,秋天的它,卻分外內斂和安靜。

它是秋牡丹,盛開在金秋十月的大地上。

雅致的花朵,搖曳在秋風中,層層花瓣,片片柔情。

金黃色的花蕊,根根聳立,像戰士一般保護著花球。

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喜歡在一半陽光,一般陰暗的地方靜靜開放。

它沒有洛陽牡丹那種「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華貴和傾城色。

它有的只是安靜的等待,等待著開放,等待著花落。

秋牡丹,主要分布在中國四川、陝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雲南東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浙江等地。

喜歡生長在海拔400-1800米之間的低山、丘陵、草坡或溝邊。

它的根可以入藥,能治熱性痢疾、胃炎、各種頑癬、瘧疾、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等症。

美麗的秋牡丹,是生命、期待和愛的象徵。

它的柔情,讓秋有了生命;它的安靜,讓心有了期待。

它的包容,讓我們懂得了愛。

一枝秋牡丹,一方泡茶席,這樣的日子,足以幸福。

木犀——詩人眼中的「第一流」科名:木犀科

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var·aurantiacus

花語:崇高、美好、吉祥、忠貞

行走在十月的街頭,一陣陣幽香撲鼻而來,那清雅中,有著絲絲清甜。

閉眼,不由感嘆,又是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又飄香。

沒錯,木犀,就是你們認識的那個有著「香飄十裡」之稱的桂花。

它,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

女詞人李清照,在她的《擁鴿天·桂花》中寫到:「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簡單的幾句詩,不僅寫出了它的柔,它的香,它的色,甚至還將它稱之為花中第一流。

這樣的讚嘆,可謂是很高的評價了。

桂花,花型較小,花冠合瓣四裂,兩兩對生,似雙胞孿生。

葉呈橢圓形,皮堅硬而薄。

我們最常見的桂花,大多花色橙黃,似米粒大小。

其實,它有很多個品種。

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

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

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佳之分等。

朱熹的《詠巖桂》中寫到:「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形象地描述了桂花開放時的姿態。

桂花,大多分布在中國西南部、四川、陝南、雲南、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布。

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中,寫到:「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山寺月中,尋桂子。

安靜的夜晚,踏著月光,行走在寺院的青石路上,聞著淡淡的桂香 ,尋幽而去,多麼詩意的人生啊。

桂花,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傳統之花。

人們將崇高、美好、吉祥、忠貞、芳直不屈等,這些美好的詞彙,都賦予在它的身上。

文人墨客,更是用它來寄予自己的秋思。

比如,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桂花,除了可以做成桂花酒,還可以製作桂花茶。

香氣柔和、味道甘甜,為人所喜愛。

如若,在仲秋時節,桂花怒放之時,於夜靜輪圓之際,品茶賞桂,幽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茶梅——冷傲與溫暖的集合者科名:山茶科

學名:Camellia sasanqua

花語:清雅、謙讓

深秋時節,秋意濃濃。

此時,此花正開。薄薄的花瓣,在秋風中,用一抹紅色寫出了絲絲溫暖。

茶梅,葉似茶,花如梅,因而得名。

因此,它有茶的淡雅脫俗,有梅的清冷傲骨。

宋代詩人劉仕亨的《詠茶梅花》中,寫到:「小院猶寒未暖時,海紅花發暮遲遲,半深半淺東風裡,好是徐熙帶雪枝。」

茶梅優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氣韻,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

茶梅,體態秀麗、葉形雅致、花色豔麗、樹型嬌小。

它的花瓣,以單瓣為主,片片嬌弱;花蕊,根根分明,形似梅蕊。

凋落之時,一片一片脫落,讓人心生悲憐。

明代畫家陳道復在《茶梅》中寫了茶梅的小巧玲瓏:「花開春雪中,態較山茶小。老圃謂茶梅,命名亦端好。」

明代高濂的《梅花令·茶梅》中,不僅寫了茶梅花的淡粉、微紅色,而且寫了花形與梅花相似:「花卻是,與梅渾」。

真是,看似茶花又似梅啊。

茶梅多為紅色,淺紅色、大紅色、玫瑰紅色。

除了紅色,它還有白色等。

主產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江及南方各省。日本也有分布。

紅色的茶梅,是清雅、謙讓的象徵。

這樣的品質,與紅茶最是相配。

紅色的茶湯,映襯著紅色的花瓣,清淡柔和,暖如春風。

秋風吹枝花,秋閒一甌茶。

喝茶是雅趣,插花是情趣。

一葉一枝花,一樹一菩提。

它們相互對彼此的成就,方構成了一幅自然界最美的風景畫。

備註:

1、本文參考圖書:

《四季有花》新星出版社

《花道日常》九州出版社

《日式花道》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茶傳媒原創:中秋時節,最適合點綴茶席的三種花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中秋將至,假期將來。難得的閒下來,不如布上一方茶席,邀上三五好友,賞月品茗,舉茶暢聊。或者,給父母家人,送上一束鮮花,帶去一份祝福。今天,小仙整理了三種最適合秋天插的花推薦給大家,願你們在吃月餅、看月亮的同時,有茶相伴,有花相隨。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以長軸書法為茶席,以筆墨為點綴,以古人調茶常用的靈芝、佛手、石榴、蘭花為席花。小仙真是深深體驗了一回書香之氣與茶香之韻的結合。整個茶席有理有度,美的同時,不忘展示文人所需秉持的規矩。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8月21日下午,一場雅致、極致的美學盛宴在北京老舍茶館舉行。說是美學盛宴,一點不誇張。人美。以長軸書法為茶席,以筆墨為點綴,以古人調茶常用的靈芝、佛手、石榴、蘭花為席花。小仙真是深深體驗了一回書香之氣與茶香之韻的結合。整個茶席有理有度,美的同時,不忘展示文人所需秉持的規矩。
  • 茶傳媒原創:在一方夏日茶席,輕盈捕捉四時變換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端午過後,時節進入深夏。北半球最冗長、最燥熱、最黏膩的一個季節,就要來了。於福鼎山居,這裡的夏天常常伴著溼熱的雨季。一個喝茶的人,一定也和詞人一樣,會去看沉香、露水這些生活中微小精妙的細節,即使清風、即使飄塵,在茶人的眼裡,也是有生命、會歌會舞的。因此,茶人十分注重茶道中的種種細節。
  • 茶傳媒專訪 | 「茶席魔法師」江昭慧,她把大自然搬入了一方茶席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最好的茶席,是一方山水。有格局、有構圖、有色彩、有氣勢。但到了至高點,便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魔法境界。沒有刻意的技巧,也沒有藝術家肆意的渲染,它就是最好的視覺之美和靈動之美。」視覺之美——你看到它時,內心會產生驚豔。靈動之美——你眼神與它接觸的剎那,跨種族生命有了一種無聲的交流。
  • 茶傳媒專訪 | 靜清和:他把寂美的山林之氣,注入一方茶席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7年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一扇不起眼的門,推開才發現: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裡,也存在著美好。武夷山腳下,藏在居民院的一個茶修書院裡,一堂茶席美學課正在進行。不大的空間,擺著十張雅致的茶席。八九位女子,正在認真聽課。她們都生的好看。
  • 茶傳媒專訪 | 「茶席魔法師」江昭慧,她把大自然搬入了一方茶席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最好的茶席,是一方山水。有格局、有構圖、有色彩、有氣勢。但到了至高點,便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魔法境界。沒有刻意的技巧,也沒有藝術家肆意的渲染,它就是最好的視覺之美和靈動之美。」視覺之美——你看到它時,內心會產生驚豔。靈動之美——你眼神與它接觸的剎那,跨種族生命有了一種無聲的交流。
  • 茶傳媒專訪 | 靜清和:他把寂美的山林之氣,注入一方茶席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2017年最受歡迎的故事——茶傳媒專訪一扇不起眼的門,推開才發現: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裡,也存在著美好。武夷山腳下,藏在居民院的一個茶修書院裡,一堂茶席美學課正在進行。不大的空間,擺著十張雅致的茶席。八九位女子,正在認真聽課。她們都生的好看。
  • 周末閒散時光,立頓好茶陪你安然度過
    周末你會怎麼度過?作為現代女性,或許選一個風和日麗的休息日,約三五個閨蜜小聚,一起喝杯茶聊聊天,這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也或許宅在家中,挑一本喜歡的書,泡一杯愛喝的茶,安安靜靜享受歲月靜好的獨處時光。無論以何種方式度過,立頓茶都可以陪伴您,讓您在休息日徹底放鬆心情。
  • 第二屆日照茶會:茶人的美,茶席的韻味
    茶席主題為《不負茶席》,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茶、香、花、樂的盛宴。:茶藝師王晶,來自荷徠普洱(凱德廣場),茶席主題為《荷徠》,荷徠,為何而來之意。,茶藝師於春夏,來自日照瀚林春茶業,親子茶席,茶席主題為「瀚茶傳情」瀚林潤綠芽,泉水滋茶香。
  • 第二屆日照茶會:茶人的美,茶席的韻味
    茶席主題為《不負茶席》,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茶、香、花、樂的盛宴。,精靈飛舞,我在人海茫茫中遇見你……不負那驚鴻,不負那一樹一樹的繁華。    茶席整體設計呈現過年一家團圓時,一家人圍坐火爐旁,和樂幸福的情景,給人以家的溫暖。
  • 茶傳媒原創 | 一個叫唐伯虎的機器人,坐在了茶席對面為你泡茶…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一個叫唐伯虎的機器人,坐在了茶席對面為你泡茶……公元1523年,一個叫唐伯虎的明朝人死了。在剛過去的一個月,一個位於英國哈德斯菲爾德的交互產品開發商,居然搞出了一個AI制茶機器人。
  • 讓電影,陪你度過2020最後一個周末
    讓電影,陪你度過2020最後一個周末 2020-12-26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茶席插花:花與茶攜手,為品茶增添一份美學的體驗
    茶道插花起源於唐宋,盛行於明代,是古代文人為提升飲茶情趣,用質樸的瓶、盆、碗等茶器花器插上少量花枝點綴茶席、裝飾飲茶環境,從而形成獨特的包含茶文化色彩的插花藝術形式,屬於中國傳統插花的門類。茶道插花包括茶肆花和茶席花兩大類。茶肆花裝飾茶室,體量較大,講究造型;茶席花裝飾茶席,體量較小,常常只有一兩支主花,或只有枝葉而無花朵。
  • 行茶之美——寒露 · 茶會
    我準備了一個茶席,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秋天竹樹立落院子旁,看著一道餘輝鋪在江面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江水一半呈現深深的碧綠,一半呈現出殷紅。更讓人憐愛,是九月涼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輪新月仿佛是一張精緻的弓。讓人看著內心甚是孤獨,但又同樣很愛著大自然。
  • 茶席之花:清新淡雅
    茶席插花的外形特徵茶席插花,不局限於「花」這一種創作素材,山間、田野隨處可見的花枝、藤、葉、果子,都可以作為素材使用。茶席插花的意境創造是尤為重要的。到了宋代,插花已經和茶、畫、香並稱為「四藝」,同時擺於茶席之中。茶席插花,鮮花不求繁多,只求恰到好處,追求線條、構圖的美和變化,以達到樸素大方、清雅絕俗的藝術效果。茶席插花的適用花器茶席插花的花器,是茶席插花的基礎和依託。
  • 茶傳媒原創 | 當你捧起一杯真正的千年古樹茶,該有什麼情感?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10月下旬,古茶樹開了潔白的茶花。黃色的花蕊,一朵朵,點亮枝頭。第一次見這麼粗的古茶樹。它的主枝幹有力,兩人合臂,都難抱攏。它們被當地政府編了號。我們撿起一些茶花,擺在茶席周邊。這是一個小小的茶席。從北京背來的花瓶,插了一枝淡紫色野花。村頭村民家晾曬的魔芋片,拿來一片,正好是渾然天成的杯墊。滄源茶辦的佤族小夥尼爾背來了茶葉和水。泡好一杯茶,湯色金黃清澈,葉底柔勻,飲之甘甜,香高味醇。
  • 茶席之花:清新淡雅
    茶席插花的外形特徵茶席插花,不局限於「花」這一種創作素材,山間、田野隨處可見的花枝、藤、葉、果子,都可以作為素材使用。茶席插花的意境創造是尤為重要的。到了宋代,插花已經和茶、畫、香並稱為「四藝」,同時擺於茶席之中。茶席插花,鮮花不求繁多,只求恰到好處,追求線條、構圖的美和變化,以達到樸素大方、清雅絕俗的藝術效果。茶席插花的適用花器茶席插花的花器,是茶席插花的基礎和依託。
  • 讓這些山間裡的民宿陪你度過周末
    原標題:讓這些山間裡的民宿陪你度過周末華龍網7月12日16時訊 當你跋山涉水,當你走遍風塵,那些面對一江春水的小屋,在等待每個懂得它的你光臨。重慶這些藏在山間裡的特色民宿,90%人的重慶人都不知道,光看圖片就讓人一見傾心。鴨血粉絲窩鴨血粉絲窩外表看似五顏六色,但是屋內裝飾卻是那麼接近自然。
  • 茶席插花,茶與花,誰主誰次?
    我們常聽到「茶席插花」這個詞兒。簡單的幾根花材,在小巧文雅的容器裡,錯落有致,甚是風雅。在這樣的場景中,茶與花,誰主誰次?唯有如此,才能讓人把注意力放到茶事上去。正如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中所描繪的:「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淡雅清爽,慢慢地品味,方是正解。這樣看來,茶席插花,茶是主角,花是陪襯。為此,花不宜帶有濃烈的香氣。它應該淡淡地佇立在茶席的一角,淺淺而笑,不沾一絲風塵。與世無爭,是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