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所謂的「臺灣旅行法」,這部鼓吹「臺美各階層官員互訪」的法案隨即於當日生效。據臺媒消息,高雄市長陳菊18日抵達紐約,開啟其訪美行程,因此前陳菊被傳將接任臺當局「總統府」秘書長一職,此次訪美又恰逢「臺灣旅行法」剛剛生效,因此陳菊此行,引發島內外各界關注。
陳菊參觀曼哈頓高線公園
據臺灣綠媒消息,陳菊18日在參觀曼哈頓高線公園時接受記者採訪,她聲稱,「過去臺灣高階官員沒辦法來美國訪問,如果今天『臺灣旅行法』,雙方官員可以互相訪問,對臺美關係未來更加友善,更多相互的理解、合作等等,對臺美關係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據報導,此次陳菊還有一項重要行程,即20日參加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以「我的4000天與40年:臺灣的民主之路」為主題的會議,屆時陳菊將發表演說。對此,陳菊稱,「治理一個城市4000天,這是我生命的一個經驗,用這個主題,作為在CSIS的演講。」
據悉,陳菊此行將與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主任、美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等美方官員見面。臺灣「聯合新聞網」對此報導稱,據熟悉臺美關係的人士稱,一般而言,臺灣的市長訪美不是問題,但除非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等具特殊身份的政治人物,否則不大會安排與美資深官員見面的行程,陳菊算是特例;該人士還稱,訪美可能是美方邀請,儘管時間點落在「臺灣旅行法」剛生效之後,卻和該法的通過、臺美官員互訪沒有直接關係。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9日報導,有關消息人士稱,川普通過「臺灣旅行法」大玩兩手策略,美國政府大門不可能一下子全開,讓陳菊直接進政府機關見官員,但可能會安排官府外的「巧遇」,並測試中國大陸的反應。
對於所謂的「臺灣旅行法」最終由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已回應表示:我們對美方籤署「與臺灣交往法案」表示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正如中方多次指出的,該案有關條款儘管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了嚴重錯誤信號。(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