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全球最大的模組和電視生產基地正在形成。惠州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平均每天可產液晶面板超過10萬片,搶灘「5G+8K」的智造新風口。該公司生產製造負責人鍾川介紹,惠州華星光電項目總投資96億元,前不久二期項目已開始投產,未來可年產液晶面板模組6000萬片,將強化我國面板行業的全球競爭力。
惠州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背後離不開「稅動能」。以TCL為例,2020年預計減免稅費45億多元,資金活水助力輕裝上陣。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為疫情之下惠州經濟向上突圍注入新動力。
惠州華星光電。南方日報記者王昌輝攝
釋放紅利
「銀稅互動」為1.2萬家企業授信235億元
走進惠州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只見智能化設備輪番上陣……作為全球最高世代G11項目及G8.5面板的配套生產線,惠州華星光電目前36條生產線實現量產,月產能超過400萬片。
鍾川介紹,惠州華星光電二期已於10月20日開始投產,以8K技術為主。加上就在同一個園區的TCL電子智能顯示終端項目,這裡將崛起全球最大的模組和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基地。
企業做大做強,減稅降費很給力。TCL稅務總監楊欣介紹,惠州華星光電今年預計享受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金額達9900萬元。「節約出的寶貴資金,讓我們更有底氣投入生產,逆勢而上,煥發新活力。」
當前,惠州正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產業集群,TCL華星光電就是其中的龍頭企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全市新增減稅降費92.4億元。不單大項目、大企業嘗到了減稅降費的「甜頭」,中小微企業也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位於惠州市的金信達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和銷售家具的小微企業。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廖意瓊介紹,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周轉困難,而小微企業貸款抵押物少,授信難。在關鍵時刻,「銀稅互動」解決了燃眉之急。
這背後是國家稅務總局惠州市稅務局持續推進「銀稅互動」項目擴圍應用,創新信貸產品、擴圍享用對象,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實施重點幫扶。一方面在以稅收數據為核心的「雲稅貸」等信貸產品基礎上,創新推出社保繳費個人信貸服務產品「社保貸」,為納稅人提供更多優惠的信貸選擇;另一方面,將銀稅互動項目享用範圍從納稅信用A級、B級企業基礎上擴大至M級企業,使符合享用條件的納稅人從8萬多戶增加至近15萬戶。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惠州「銀稅互動」項目已幫助全市逾1.2萬家企業獲得信用貸款授信235億元,2萬多名自然人獲得信用貸款授信逾11億元。
政策紅利落地的同時,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惠州市稅務局聯合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組成「交房(驗、地)即發證」工作專班,10月開始試點推行「票證房齊到手」新模式。市區多個樓盤成為首批試點項目,部分業主在拿到新房鑰匙的同時,領到了購房發票和不動產權證書。
惠州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林瑜介紹,為進一步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和提高登記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企業和群眾,該局重新構思業務流程,順利實現「電子發票+微信辦稅」全流程非接觸辦稅落地實施。這也是「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的生動體現。
提速增效
百億元出口退稅惠及近2700家企業
在惠州市惠陽區淡水街道,全球印製電路板製造百強企業勝宏科技正加速壯大。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7.84億元,同比增長41.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4億元,同比增長18.26%。
疫情之下,業績逆勢上揚,稅務部門提供了不少支持。
勝宏科技財務總監朱國強介紹,在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非接觸式辦理的基礎上,稅務部門採取快報、快審、快批的方式進一步縮短退稅辦理時間。截至10月底,該公司今年共收到2.72億元的出口退稅。「資金盤活了,發展信心更足了。」
像這樣,感受到出口退稅提速的企業還有很多。今年以來,惠州市、縣(區)兩級稅務部門抽調業務骨幹力量,組成8個出口退稅服務團隊,加強對轄區內出口企業的政策宣傳和業務輔導,採取快報、快審、快批的特辦方式,應退盡退,符合規定的正常退稅業務平均退稅辦理時間提速近40%,以資金活水助力復工復產。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惠州全市辦理出口退(免)稅申報業務逾1.5萬筆,辦理出口退稅額逾100億元,免抵稅額逾80億元,惠及近2700家出口企業。
「疫情期間,我們企業遇到很多困難,許多方面都受到衝擊,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稅務部門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進度幫助我們加快盤活資金流,讓我們有更多精力放在自主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上,企業成長未來可期。」惠東縣美新塑木型材有限公司總裁林東融說。
得益於出口退稅提速,該公司不斷做大做強,1-10月實現出口銷售額約3億元,同比增長27.1%,還陸續增加了15條生產線,年銷量預計同比增長30%。截至10月31日,美新塑木今年出口退稅額近1700萬元,同比增加130多萬元。
「容缺辦理」也是惠州出口退稅提速的一大「利器」——對需實地核查的首次出口企業,按「容缺辦理」原則先予以辦理出口退稅,再視疫情防控情況補充實地核查。
惠州市弘一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首次辦理退(免)稅的小型外貿企業,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供應商催款,資金流緊張。稅務部門「點對點」輔導企業在出口退稅綜合服務平臺進行申請,先行辦理退稅。「稅務部門實實在在為企業著想,退稅款很快就到帳,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該公司辦稅人員感慨。
案例
TCL預計今年全年減免稅費逾45億元
「作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TCL至今已經走過早期探索、跨國併購、穩步成長三個階段。經過39年發展,TCL已成為一家業務遍布全球的多元化科技企業。TCL的發展,離不開各級稅務部門的支持,尤其是惠州稅務部門多年來在落實政策、優化服務等方面一直為我們護航。」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說:「在國家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稅費優惠政策後,稅務部門第一時間聯繫我們集團和各子公司,讓我們及時享受政策紅利。」
在推出「非接觸式」辦稅、「一企一策」個性化服務、容缺受理、精準輔導等一系列服務舉措的基礎上,惠州稅務部門針對TCL等企業的經營特點、財務制度及運營模式,從企業利益出發,開展個性化的精準服務。針對企業提出的具體涉稅問題,一對一定製「套餐」,幫助企業算好減稅降費收益帳,減輕企業負擔。
此外,惠州稅務部門還通過建立稅企高層對話機制、到企業開展專場培訓、持續提高退稅效率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稅企共贏。在疫情防控期間,稅務部門動員組織廣大稅務人員投身企業復工復產第一線,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
TCL稅務總監楊欣算了一筆帳,2020年,TCL預計減免稅費合計45億多元。其中,研發費加計扣除減免稅額5億多元,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減免稅額約6億元,社保費減免3億多元。「這對民營企業來說,扶持力度和作用是相當大的。」
「今年比較特殊,疫情發生後稅務部門一直關注著我們的發展,通過一對一、多渠道的優質服務為企業發展提速增效、保駕護航。」楊欣介紹,1-10月,TCL僅出口退稅就超過34億元。
【記者】周歡
【通訊員】惠瑞軒 黃廣
【作者】 周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