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5日訊 (記者 盧偉霞) 15日上午,在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場上,煙臺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鄭舒東介紹了稅務系統為全市外經貿發展助力情況。
近年來,煙臺市稅務局聚焦「激活政策、再造流程、優化服務、聯動共治」,稅務「大禮包」惠及萬千外貿企業,2019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51億元,同比增長19.4%;今年以來,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19億元,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為全市外經貿發展增添新動能。
政策落實有力度。2019年以來,煙臺市稅務局成立爭取一般納稅人試點政策工作專班,成功爭取在綜保區探索實行一般納稅人試點政策,這一政策將有效降低企業稅負,便於企業統籌用好國外、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好「兩個市場」,實現雙循環發展。同時,在全省率先推行稅收專家顧問制度,組建出口退稅、「走出去」企業等7個重點事項應對團隊,賦予「一戶一議」最高監管類別和「容缺辦理」等特色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務。
稅收監管有溫度。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從防範涉稅風險、保障企業發展出發,實施稅收監管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運用大數據,把工作重點放在打擊出口騙稅等涉稅違法犯罪上,維護經濟稅收秩序;另一方面,審慎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試行「包容性」「保護性」稅收監管模式,實行納稅人無過錯免責制度,明確對22項一般稅收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除涉及重大舉報和高風險事項外,原則上不開展大範圍的入戶清繳檢查,鼓勵一般違法企業自查自糾,實行有風險不放過、無風險不打擾,營造公平公正的執法環境。
辦稅服務有速度。堅持服務供給和服務需求精準對位,加快推進位度創新和流程再造,在減事項、降門檻、壓時限、簡流程等方面再提升。在辦稅服務廳推行「預審+分流+輔導」模式改革,涉及出口退稅的業務全部實現「一次辦好」,全市設立自助辦稅廳、智能微廳81處,配備自助辦稅終端447臺,184項涉稅業務包括非居民納稅人外匯支付實現「全程網上辦」,「非接觸式」辦稅格局的持續擴大,讓企業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即可辦理涉稅業務。同時,煙臺市稅務局聯合商務、海關、外匯等部門,不斷精簡備案信息,擴大出口退(免)稅無紙化申報範圍,目前全市98%的出口企業實現「無紙化」申報,無紙化退稅額佔比達到96%。推行減免退稅「先批後審」「批審分離」的審批模式,積極探索差異化服務方式,對出口退稅信用良好的企業,退稅款最快8小時到帳,速度為國內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