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民:破解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迷思
原標題:《正面看待兩岸經濟關係——破解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迷思》。 近年來,臺灣島內從藍到綠,從上到下,出現一股質疑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鼓吹臺灣要分散市場,減輕對大陸的依賴,降低風險,以維護所謂的臺灣經濟、政治安全。這是用政治思維對待臺灣經濟發展和兩岸經濟關係,會壓縮臺灣經濟發展空間,會讓臺灣經濟迷失發展方向。
-
對臺灣造成十大傷害,「保生大帝」會保佑蔡英文嗎?
「保生大帝暗示說穩死的」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6月30日到臺東卑南鄉南清宮參拜「保生大帝」,上次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蔡英文也曾到南清宮參拜,這次「舊地重遊」,她聲稱,「我一定當選!一定會再回來參拜!」
-
兩岸快評: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民進黨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至今年5月20日,已在臺灣「執政」屆滿三年。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的三年裡,罔顧民意,違法濫權,倒行逆施,牟取私利,至少給臺灣造成了以下「五大傷害」。第一,傷害了臺灣經濟成長。
-
「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綠營怪論貽笑大方
作者 朱穗怡 臨近大選,「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論調又在島內沉渣泛起。民進黨主席、候選人蔡英文最近在電視辯論會上叫囂「不能把臺灣經濟與中國大陸綁在一起」。這些年島內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與其他經濟體發展經貿關係。這話乍聽之下似有道理,但兩岸經貿往來熱絡乃是經濟規律使然,若是人為切割,對臺灣經濟發展將是一大災難。蔡英文作為有可能成為帶領臺灣前行的領導人,竟然混淆視聽,可謂貽笑大方。
-
蔡英文: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會成另個香港
(照片提供:小英基金會) 中評社臺北4月8日電(記者 鄒麗泳)太陽花學運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重視,法國世界報(Le Monde)特地專訪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蔡英文表示,服貿是臺灣與大陸的一份重要協議,可能對臺灣經濟帶來重大的影響。馬政府未事前仔細評估,在不透明、不公開的過程下簽署這份協議後,接著企圖強行通過,將造成臺灣民主的負擔。
-
蔡英文親美無底線:臺上飆英語 臺下與美方套近乎
蔡英文臺上用英文致詞 臺下與美方套近乎今日「美在臺協會」的落成典禮上,蔡英文與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均獲邀出席。不過,臺媒發現,蔡英文只與美方代表羅伊斯在臺上互動密切,還頻頻「咬耳朵」(講悄悄話),與馬英九的互動則冷到極點。一旁的馬英九獲邀上臺時,直接從蔡英文面前走過,臺媒形容,雙方互視對方為空氣。
-
蔡英文引爆的臺灣安全危機
蔡英文信任度巨降,代表兩個意義:一、人民對她治理臺灣的能力開始有疑慮,二、對她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能否忠誠、篤行正道產生懷疑。一個獲得超高選票連任的領導人,第二個任期剛過半年,信任度就直直落,不信任度同時劇增,適足以反映她越來越不被人民信賴。這是她個人的危機,也是民進黨的危機,更是臺灣整體的危機。
-
臺灣一周侃:冬天來了,蔡英文心裡冷的可以住北極熊了
景色雖美,氣溫也是驟然下降,陣陣寒風提醒著我們冬天是真的來了。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雖說天氣尚好,可蔡英文的心裡卻也如同下雪一般,拔涼拔涼的。美國即將退出TPP,自己的民調支持率也下降的慘不忍睹。更痛苦的是,民眾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佳人選了,這叫人情何以堪。 本期咱們就來聊一聊讓蔡女士煩惱、憂心的這兩件事。
-
2016臺灣「大選」蔡英文勝選成定局 但對島內經濟來說不是好消息
2015年5月,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同美國《時代》周刊記者在一家日料餐廳用餐。她把最後一片鮪魚夾到記者的盤子上,對他說:「你回北京以後,告訴他們,臺灣的下一任『總統』曾經為你服務過。」 「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 在經貿領域,民進黨一直認為「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蔡英文近日不斷在電視辯論會上強調,「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這種說法在臺灣很有市場。
-
終於,臺灣人對蔡英文失望了?
導讀:據臺灣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滿意度和信任度近期下降明顯,尤其是為首的蔡英文迎來執政以來最大的民眾信任危機,這不僅表明民眾對蔡英文治理臺灣的失望,更是對其人品的質疑,對於她能否篤行正道、使臺灣變得更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
王建民:臺灣社會強烈的親美、崇美、依美心態與傾向
臺灣社會親美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中國國民黨與美國的關係一直密切,有著傳統友誼,而且這一傳統友誼從中國大陸一直延續到臺灣。新中國建立後,美國圍堵中國,後實行「以臺制華」戰略,不僅在軍事安全上武裝臺灣、保護臺灣,在經濟扶持臺灣,對臺灣開放市場,這些均成為臺灣社會親美形成的重要背景。
-
蔡英文過境美國謀「突破」臺灣恐陷險境
美國國務院上周批准高達2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美方在蔡英文即將過境美國出訪加勒比海前夕,刻意藉此營造華府支持臺灣維持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並宣傳美臺軍事互動,在國民黨初選民調即將公布之際,川普政府支持蔡英文連任已愈趨公開化。
-
蔡英文批馬英九被指奧布 馬回應:卸任領導人如何傷害臺灣主權?
馬英九反駁蔡英文言論。中國臺灣網11月1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馬英九自年底選舉登記至今,已第5度到嘉義市替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黃敏惠輔選,今(11)日被問到他日前拋出的「新三不」,馬英九直指是民進黨的奧步,「我一個卸任領導人如何能傷害臺灣主權呢?」,臺灣人現在最關心是拼經濟、拼民生,「沒想到蔡英文竟然有時間就『統獨』問題再三質疑」,也許這就是民進黨現在不受歡迎的原因。
-
蔡英文親上火線 蘇貞昌不保?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日在臺立法機構答詢萊豬議題時提到臺灣肉品大廠信功實業很支持,隨即遭信功公開發聲明否認打臉。蘇誇大的說法導致蔡英文當局誠信遭到質疑,讓蔡英文再度上火線說明。蘇貞昌若未能誠心道歉,讓風暴蔓延,最後可能燒掉自己的位置。 蔡英文當局8月底公布將在明年元旦,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風波延燒不斷。
-
雲石:飲鴆止渴—臺灣9.3大遊行背後的蔡英文式權謀
雲石君在此做個分析: 要理解蔡英文此舉的深意,我們首先要從臺灣經濟的大環境說起。 眾所周知,現在的臺灣經濟形勢十分堪憂:首先,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臺灣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自然深受拖累;其次,大陸經濟強勢崛起,臺灣的諸多優勢產業或被大陸取代,或轉移至大陸,產業經濟空心化趨勢明顯;最後,由於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轉冷,大陸基於」統戰「考量所給予的種種便利和優惠也大不如前。這種情況下,臺灣經濟深陷困境,GDP已經逼近負增長。
-
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將嚴重傷害臺灣經濟影響民生
同時以臺積電等為代表的臺灣高科技產業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創建與發展起來的,大大提高了臺灣經濟與產業競爭力。可以說,目前臺灣還在享受過去國民黨執政創造的「經濟奇蹟紅利」,還在「吃老本」。而蔡英文上臺後卻開啟了清算臺灣經濟發展功臣---中國國民黨的政治運動,把國民黨視為臺灣的歷史罪人,令人感慨萬千。
-
蔡英文到屏東玉皇宮參拜還願 祈求臺灣經濟好轉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消息,蔡英文今天(29日)南下老家屏東,參加「立法院長」蘇嘉全大女兒婚禮,在此之前,她上午先到屏東市玉皇宮和慈鳳宮還願,感謝玉皇大帝及媽祖娘娘保佑她當選「總統」,並祈求臺灣「經濟好轉」。
-
2017年,臺灣或許應該「感謝」蔡英文?
臺當局「行政院」與「勞動部」情況不清,評估不足,措施不力,輕率「修法」,臺灣有關團體批評沒有緩衝,政策僵化,導致朝野攻防幾十次,「文攻武衛」全上演,民進黨倚仗「立法院」人多勢眾強行通過,但最後均遭「監察院」糾正。勞工反對,資方不滿,無論民進黨內部,還是在野黨的反彈,尤如巴士海峽的波浪一波高過一波。
-
韓國瑜取消訪美行程,打破選前赴美接受「面試」之慣例
日前外界在討論韓國瑜是否應訪美時,洪秀柱以自身經驗勸韓,能訪美就去,自己當年就是拒絕訪美受到傷害。至於「傷害」是什麼?她說這個不便明說,但心知肚明。洪秀柱拒訪美之後不久,就發生了「換柱事件」。 洪秀柱當時拒訪美,即被抹成是因「親中」所以拒訪美,可預見韓國瑜也會受到同樣的壓力。
-
海峽兩岸丨臺灣經濟一地雞毛,蔡英文卻執意做「散財童子」?
編輯:格桑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總有一部分人搬弄是非,想要臺灣「獨立」出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臺灣的民進黨政客。此前,蔡英文為了能夠擺脫和大陸的經濟牽連,提出了一個「新南向政策」,在這個政策下,臺灣經濟不但沒能脫離大陸,還因此受到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