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開啟廈門發展新篇章。文化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的廈門,緊抓一系列政策機遇,大膽實踐,通過政策聯動、產品創新以及創新營銷等方式,推動旅遊業發展跑出「廈門速度」,旅遊人數、旅遊收入等各項指標持續攀升,讓廈門這座「海防前哨」華麗轉身,變為高素質、高顏值的現代化國際化「海上花園」旅遊城市。
同促大旅遊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廈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海上花園之稱,漫步這座城市,處處皆景——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最美馬拉松跑道」環島路、「中國最美大學」之一廈門大學、串聯島內「八山三水」的山海健康步道……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廈門經濟特區,這座海島小城擔起探索改革開放的使命,在國家賦予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大批創新試點任務中,廈門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廈門歷屆市委、市政府科學規劃定位,「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國際性生態型濱海旅遊城市」「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濱海花園旅遊城市」……一以貫之地推進現代化旅遊城市建設。
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積極進行體制機制改革,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並陸續出臺《廈門市旅遊管理條例》《廈門市旅遊行業發展規劃綱要》《廈門市全域旅遊專項規劃(2019—2035)》等一系列法規和文件,引領「高顏值」生態花園旅遊城市建設。
同時,廈門加快推動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職能轉變,探索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主體、企業運作」的道路。「在發展旅遊經濟過程中,廈門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優化旅遊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努力形成『全市一盤棋、同促大旅遊』的發展格局。」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權介紹。
40年勇立潮頭,40年砥礪奮進。廈門旅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1981年至1990年,廈門累計接待遊客2200萬人次;2019年廈門累計接待遊客超1億人次,全市旅遊經濟綜合貢獻率達22.45%,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業態百花齊放
作為全國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40年來,廈門通過環境整治、發揮海洋與對臺特色,培育出夜遊、郵輪、遊艇、房車、自駕車、民宿、綠道騎遊等特色旅遊業態。
華燈初上,在「夜遊廈門」的人氣打卡點篔簹湖,遊客漫步環湖步道,欣賞璀璨的白鷺女神燈光秀。
篔簹湖,原是深入廈門島的內灣漁港篔簹港,「篔簹漁火」是廈門歷史上的八大景之一。30多年前,由於大規模移山填海、圍湖造堤,篔簹港成為內湖,城市汙水大量排入、造成湖水發黑髮臭。1988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關於加強篔簹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打響整治環境汙染的硬仗。經過多年整治,如今的篔簹湖岸邊花紅樹綠鳥語花香,湖面碧波蕩漾白鷺低飛,曾經的臭水湖變成了「城市會客廳」,成為遊客喜愛的夜遊休閒好去處。
除篔簹湖夜遊外,鷺江夜遊、環鼓浪嶼夜遊等夜間遊船產品也受到遊客青睞。
近年來,廈門深入挖掘海洋資源,開發旅遊產品。張權表示,廈門圍繞海上、海島、海峽、海洋四大主題,大力推進濱海休閒旅遊,推出了「海上看金門」、鼓浪嶼海島周邊遊以及「海峽遊」等旅遊產品,努力構建藍色濱海休閒旅遊帶。
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是我國較大規模郵輪母港之一,據統計,2019年,共接待郵輪136艘次,排名國內沿海郵輪港口第2位,旅客吞吐量41.37萬人次,排名國內沿海郵輪港口第4位。
會展業也是廈門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鏈群之一。2019年,全市共舉辦展覽236場、會議9978場,共計參會人數205.04萬人次,實現經濟效益450.94億元。
彰顯「國際範」
今年8月,第十六屆海峽旅遊博覽會和第六屆國際休閒博覽會在廈門舉辦,盛況空前。該博覽會已成為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旅遊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海內外旅遊業界深化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也是開放合作的窗口。廈門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廈門旅遊業經歷了起步、初步發展、跨越發展三個階段。其間,旅遊宣傳推廣方式也在不斷轉變,從單一的參展推介,演變為市場導向、組合運用各種方式宣傳,「海上花園」在境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桂林表示,從2012年開始,廈門大膽探索將非遺民俗博餅活動轉化為旅遊產品,打造廈門中秋旅遊嘉年華,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博餅民俗活動等方式,積極開展體驗式推廣,已成為廈門旅遊國際化營銷的重要抓手。
廈門還依託廈門航空公司境外辦事處,在首爾、新加坡等10多個境外城市設立旅遊代表處,並在當地聘請營銷代表,宣傳推廣廈門旅遊資源和產品。
今年初,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啟動了「2020全球遊客聚廈門·四季集結號」宣傳推廣活動,創新手段開展全球營銷。根據疫情形勢,廈門及時調整旅遊宣傳推廣策略,今年上半年圍繞「春暖花開 康來廈門」、下半年圍繞「康養夏秋冬 快樂廈門遊」開展一系列促銷活動,推動旅遊市場逐漸復甦。
40年乘風破浪,40年後再出發。廈門的一山一水都是詩畫,一街一巷都有故事。廈門旅遊人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昂揚的鬥志,加快把廈門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
來源:中國旅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