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師大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新網合肥11月28日電 (吳蘭 王夢曉 楊穆龍)記者28日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與合作者近日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據介紹,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主要合作者包括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州大學、上海天文臺、中山大學以及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記者 朱立新)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舒新文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相繞轉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
新華社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周暢)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黑洞爭食一顆恆星景象,發生在26億光年外
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小組通過分析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上海天文臺等的衛星觀測數據,在一個距離我們約26億光年的星系中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證據。
-
發現10萬年一遇 罕見天文現象 咱的團隊厲害了
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
26億光年外的潮汐破壞事件:兩顆黑洞吞噬掉一顆恆星
基於人類現在的認知,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強大最恐怖的吞噬怪獸,其巨大的引力能吞噬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靠近它的物質。而就在最近,來自我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一個距離我們地球26億光年的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
一顆恆星被黑洞撕成「義大利麵條」
宇宙中一個黑洞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義大利麵條」。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
-
迄今最近距離圍觀一顆恆星被黑洞撕成「義大利麵條」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天鵝座X-1,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黑洞,未來可能會變成雙黑洞系統
M87*是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但它並不是人類所發現的第一個黑洞,人類首次觀測到的黑洞是位於6000光年以外的天鵝座方向,那裡存在著一個雙星系統,它被命名為天鵝座X-1。這個雙星系統的主星是一顆質量極大的恆星,在1965年,人類首次發現了它。
-
當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
當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捕獲吞噬時,潮汐力會將其撕碎,當恆星的物質落入黑洞時,會產生明亮的輻射耀斑。天文學家研究這些「潮汐擾動事件」(TDEs)發出的光,以尋找潛伏在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進食行為的線索。
-
精彩視界丨罕見黑洞吞噬恆星畫面曝光如享用細長「義大利麵」 世界...
【黑洞吞噬恆星畫面曝光 如享用細長「義大利麵」】宇宙中一個黑洞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義大利麵條」。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2019年,一張形似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公布,引發公眾關注。日前,又有一張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刷屏:一顆恆星被一個有數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撕碎,場面瑰麗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迷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有「蟲洞」?人類有沒有可能乘宇宙飛船抵達黑洞進行探索?
-
LIGO-Virgo發現所謂「不可能」黑洞,黑洞質量禁區真的存在嗎?
不過,隨著被發表的引力波事件信號越來越多,雙黑洞併合或者更為少見的雙中子星併合等事件似已不足為奇。事實上,LIGO與Virgo的國際合作團隊至今已經正式發表了探測到的15次引力波事件,僅僅發現新的雙黑洞併合事件也就不算非常新鮮的事了,而本次公布的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則讓一些天文學家感到不可思議,再次引發科學界和大眾媒體熱議,這又是為何?
-
什麼是黑洞?黑洞能吞噬太陽系嗎?科學家給出不一樣的解釋
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倍,可能在大質量恆星坍塌後的幾秒鐘內形成。這些相對較小的黑洞也可以通過被稱為中子星的兩顆緻密恆星殘骸的合併而形成,中子星也可以與黑洞合併形成更大的黑洞,或者兩個黑洞可以碰撞,像這樣的合併也會很快形成黑洞,並在時空中產生漣漪,稱為引力波。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黑洞 迄今最大黑洞在哪裡長什麼樣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黑洞 迄今最大黑洞在哪裡長什麼樣時間:2019-11-28 20: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黑洞 迄今最大黑洞在哪裡長什麼樣 黑洞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是恐怖的,能夠吞噬所有的東西,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發現了迄今最大黑洞,70倍太陽質量恆星級黑洞
-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黑洞不斷吞噬,最終會吃掉整個星系嗎?
而宇宙間還有一些原生黑洞,這些黑洞的前身並不是恆星,所以並沒有質量的限制,這些黑洞可以小到直徑只有一毫米。不過這些小型黑洞的生命周期是很短暫的,根據霍金輻射理論,其很快就會蒸發殆盡。所以這些小型黑洞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我們並沒有它們存在的現實證據。不過大質量的黑洞的確是存在的,距離地球5300萬光年的M87黑洞照片讓我們領略了黑洞之美。
-
2020 年十大黑洞發現: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黑洞發現
2020 年也不例外:一系列令人興奮且獨特的發現加深了我們對黑洞的認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番 2020 年的十大黑洞發現。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黑洞發現LIGO-Virgo 引力波天文臺已經貢獻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但是,在今年 5 月份,LIGO-Virgo 合作團隊宣布,發現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質量黑洞碰撞。這兩個黑洞的質量分別為 85 倍太陽質量和 66 倍太陽質量,碰撞併合為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除了打破原有記錄之外,這項發現也是處於所謂的中等質量黑洞 「禁區」範圍內的第一個發現。
-
如果黑洞能吞噬一切 那白洞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測,宇宙中存在一種神秘的天體,它強大的引力場可以吸入周圍的任何物質包括光線在內,而且任何被吸入的物體都無法逃脫這個天體,這也包括光線,所以這個天體看起來是一個很黑的洞,通過光學望遠鏡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天文學家稱之為黑洞。然而,白洞不像黑洞那樣只吞噬不釋放物質,而是只釋放不吞噬物質。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約為430萬個太陽質量。這個黑洞的質量還不算太大,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巨大又貪婪:回顧2019年度之最——7個金屬的黑洞發現
圖解:正在吞噬恆星的黑洞 圖源:businessinsider7.我們所處星系的黑洞可能正變得更加飢餓我們從離地球不太遠的一個黑洞出發,它位於距離銀河系中心僅5月13日,天文學家們觀測到這一黑洞周圍的區域亮度是之前最亮時的兩倍。亮度的突然猛增顯示,許多星際氣體和塵埃掉入了黑洞的中心,並被其消耗了,量如此之多,世所罕見。這使得我們銀河系的黑洞得到了一個不好的名聲,它在變得更加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