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大力招攬韓國遊客 業者卻嫌韓客消費率不高

2020-12-12 海外網

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的「祥瀚珊瑚博物館」宣布歇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海外網4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3月赴臺旅客仍呈負成長,陸客持續大幅減少。臺「觀光局」組團赴韓國大力招攬韓國遊客,24日在首爾舉辦臺灣觀光推廣洽談會,稱「期望落實今年百萬韓客訪臺的目標」。對此,臺觀光業者直言,臺當局雖稱韓國客增加,但韓國客消費購買率根本不高,站在店家立場沒什麼幫助。

臺當局大力招攬韓國遊客 觀光業者不買帳

據報導,本次臺灣觀光推廣團由臺灣觀光協會邀集旅行社、飯店及主題遊樂區、休閒農場及伴手禮業者計50家以上、近80名業者組成,其中不乏五星級飯店,他們在此次洽談交流中致力搶攻商機。

臺「觀光局」國際組副組長鄭瑛惠稱,臺灣觀光業界看好韓國市場,這次組團到釜山、大邱及首爾舉辦了3場臺灣觀光推廣會,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韓國旅客到臺灣旅遊。

臺灣觀光協會副秘書長羅瓊雅則稱,「大家對『臺韓』之間的交流前景都非常有信心,並希望未來也能夠繼續努力來推動『臺韓』之間更多人員的交流和互訪。」

雖然臺當局大力招攬韓國遊客,臺觀光業者卻並不買帳。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當局上臺後,陸客赴臺數量銳減,不少過去依靠陸客團的業者紛紛歇業。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的「祥瀚珊瑚博物館」近期傳出歇業,「御珍果」也將關閉高雄分店。業者直言,臺當局雖稱韓國客增加,但韓國客消費購買率根本不高,站在店家立場沒什麼幫助。

臺當局一味推動「南向」 業者直指做法愚蠢

據香港中評社24日報導,臺「陸委會」日前表示,依據臺「內政部移民署」資料,從今年到目前為止,陸客團客較去年同期減少幅度超過6成、陸客自由行人數也減少超過3成。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1日至4月18日,陸客赴臺總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0.4%,其中團客減61.5%、自由行減35.9%;若以4月1日至4月18日計算,陸客總入境數同比去年減少53.6%,其中團客減63%、自由行減41.4%。

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對今年3月份赴臺旅客人次分析統計稱,越南是赴臺人數成長最多的國家,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34%,多出1萬9565人,其次泰國成長96.87%,增加1萬5924人。對於陸客驟減,民進黨當局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爭取東南亞客源,並試辦泰國、菲律賓免籤證措施,要填補觀光人數黑洞。

對此,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蔡當局並沒有把臺灣觀光業的抗議聽進去,只一味往「南向」去發展,抱美國跟日本的大腿,這種做法是愚蠢的。李奇嶽指出,臺當局說日韓客增加,泰國客甚至增加百分之百,但泰國客只要增加一萬人,就是增加100%,但陸客掉1%就少了三萬人了,基數不同,就差很多。

而產值部分,因陸客赴臺人均消費力非常高,陸客赴臺平均7.5到8天,東南亞、日、韓等旅客來臺平均3.5天,所以消失一個陸客,等於要兩個東南亞日韓客來補;消費額部分,大陸團在臺人均消費一天230多美元,但韓國團只約180美元,東南亞更低,所以陸客消費力高,而購物力部分,陸客更是第一。

李奇嶽認為,蔡當局再不改善兩岸關係,預估接下來的三年,全年的陸客赴臺人數會降到150萬人左右,僅是全盛時期全年400萬人的三成,對觀光業產生嚴重衝擊。

李奇嶽強調,沒有任何一個當局會把大客戶丟失,然後叫我們去找一些很多年才要成形的小客戶,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不對,應把大客戶顧好把小客戶發展起來,但臺當局只一味說歡迎陸客但沒看到誠意,所以還是把誠意拿出來比較重要,不要只呼口號。(海外網 姜舒譯)

責編:姜舒譯、郝偉凡

相關焦點

  • 旅客破千萬觀光業卻一片苦哈哈 業者痛批臺當局數據造假
    旅客破千萬觀光業卻一片苦哈哈 業者痛批臺當局數據造假 2018年12月08日 09:0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2月8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赴臺觀光客突破千萬大關,但旅遊業者卻是哀鴻遍野、一片苦哈哈,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日前批評,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似有灌水、粉飾太平之嫌,造成業者誤判形勢,錯誤投資。
  • 臺當局救市政策難解觀光業秋風寒意
    臺北地標建築101大廈發言人劉家豪說,截至9月底,今年登上101觀景臺的遊客為170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30萬人,其中大陸遊客更是大跌四成。雖然來自韓國及東南亞地區的遊客持續成長,但劉家豪坦言,這仍補不上陸客的缺口大洞。他說,以前陸客佔比高達一半,但現在連三成都不到。旅遊景點的陸客人影稀疏,旅館業者也同樣感受到涼涼秋意。
  •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臺當局旅遊補助將到期 業者憂或現倒閉潮   為救觀光,民進黨當局2018年11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2019年又推出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島內民眾旅遊住宿,但到這個月31日,補助就截止了。臺觀光主管部門也證實,補助將不會再延續。此舉讓臺灣旅遊業者擔心,若不再提供補助,春節過後,倒閉潮將加碼來襲。
  • 臺當局3億補助旅遊業 業者不看好:幫助非常有限
    (資料照取自臺灣《聯合報》)   陸客赴臺急凍,臺當局研擬以3億元(新臺幣,下同)補助旅遊業,且補助的「旅遊卡」至少一半要用在重災區。對此,大部分業者對此方案並不看好,直言「幫助非常有限!」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屬重災區的花蓮縣長傅昆萁說,陸客是全世界購買力最強的客群,消費力不是臺灣遊客可比。
  • 票房掉8成 臺79家影城業者希望當局命令停業
    (中國時報  黃世麒攝)  華夏經緯網4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中國時報》報導,「先百業而衰,後百業而興」的藝文事業,在今年春天卻迎來史上最冷的冬天,以過去連假時最受歡迎的電影院為例,兒童節熱門檔期,很多好萊塢、迪斯尼大片卻都延後上映,在疫情中無力苦撐,聯合向「立委」陳情的影城業者,期望臺當局下令戲院停業,但主管機關臺灣文化部門長官鄭麗君仍僅能回應「依疫情指揮中心指引」,紓困方案不斷拉高至
  • 大陸遊客不來更好?臺當局實力演繹"口嫌體直"
    臺當局綠營政客嘴上說陸客不來就「不擠了」,是轉型的「好時機」,行動上又在想辦法拉陸客搶救觀光,被網友諷刺「口嫌體直」(嘴上說假話,身體行為卻如實反應內心真實想法)。在大陸叫停赴臺自由行後,臺當局各機構立馬對大陸進行指責,卻不反思蔡當局近年來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的做法。
  • 臺觀光業者聯署「我要九二共識」:「蔡英文不要,我要!」
    他表示,「九二共識」現在變成沒有共識,致觀光產業經營慘澹,執政當局應以人民福祉為優先考量,人民已無本錢供當局當籌碼揮霍。 大批觀光業者到場聯署,現場也透過網絡將聯署書傳給全臺觀光業者,「要喊出痛,才能對症下藥。」蘇佳男說,預計3天內能將聯署書傳給每個觀光旅遊業者,大家一起向當局發聲。
  • 陸客韓國客都不來了,這個民進黨執政縣市的旅館業陷困境
    桃園市觀光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三蓮今天接受訪問時表示,桃園旅館飯店多半接日本團與韓國團,尤其韓國團來臺,幾乎選擇住在桃園與新北,現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韓客來臺也要居家檢疫14天,等於中斷來臺旅遊,飯店住房率很快跌破「個位數」,業者若屬於租屋經營,體質又不好,很可能幹脆放手讓它倒閉。
  • 新竹桃園鱒魚復驗合格 業者大嘆被臺當局害慘
    中國臺灣網9月12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竹縣尖石鄉及桃園縣復興鄉的鱒魚養殖場,日前遭臺當局「漁業署」檢測含有硝基呋喃代謝物,兩縣農業局勒令八家養殖場停止販賣,並緊急抽檢復驗
  • 業者盼多點陸客來,籲臺當局確保兩岸關係穩定!
    然而,前幾年大陸赴臺旅遊熱絡的時候,這塊石碑是大陸遊客必來之地,一旁往往排滿了長隊。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令兩岸關係「急凍」,導致大陸來臺遊客數銳減。日月潭另一處景點「伊達邵碼頭」附近也是門可羅雀。在碼頭旁步行街開了10年「翻茶」奶茶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年兩岸關係融洽時,陸客非常多,生意好到不行。現在來自對岸的遊客數量太少了,生意不好做。
  • 臺當局與帛琉的「旅遊泡泡」計劃泡湯了 業者:年底倒1000家旅行社
    自6月起,臺灣陸續被發現向境外輸出新冠肺炎病例,島內防疫形勢不容樂觀,但在此情況下,臺當局瞄準了為數不多的所謂「邦交國」之一的帛琉,要與帛琉實施「旅遊泡泡」計劃,對雙方入境人員開通免隔離的「綠色通道」,不過,現在這個「泡泡」吹破了。
  • 臺當局與帛琉的「旅遊泡泡」泡湯 業者:年底恐倒1000家旅行社
    自6月起,臺灣陸續被發現向境外輸出新冠肺炎病例,島內防疫形勢不容樂觀,但在此情況下,臺當局瞄準了為數不多的所謂「邦交國」之一的帛琉,要與帛琉實施
  • 臺當局砸錢拼觀光成笑話?把陸客當擋箭牌,還要業者墊付補助款!
    面對大陸遊客數量銳減,臺當局公布島內民眾旅遊補助措施,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0日報導,
  • "暖冬"剛走"暖春"又來 業者拿不到補助款不想陪臺當局玩了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刺激觀光,臺灣民進黨當局去年十一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及今年擴及全臺的「暖冬遊方案」,補助民眾旅遊住宿,由業者先代墊,再向臺「觀光局」申請核銷。
  • 臺灣南投大陸客少三分之二 業者大喊「活不下去」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去年「520」過後,臺當局堅持不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僵局,也讓大陸遊客來臺觀光人數「急凍」。臺灣南投縣長林明溱受訪時表示,南投的陸客量已減少2/3,過去日月潭都是人等船,現在是船等人,最慘的是還等不到人。
  • 臺當局為護航美豬竟抹黑臺北牛肉麵?被業者抗議後道歉了
    臺北市長柯文哲為含瘦肉精美豬爭議,今日直球對決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但行政機構竟在會後提出照片嗆柯,發言人丁怡銘指稱,今年臺北市牛肉麵節的冠軍牛肉麵就是用「萊劑(瘦肉精)美牛」,還說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還親自頒獎。
  • 元旦赴臺大陸遊客較去年大減 業者對2017年仍不樂觀
    中國臺灣網1月2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元旦假期大陸遊客赴臺觀光情況冷清。據臺當局「交通部」統計,今年(2017)元旦團客加個人遊平均一天約4,000人左右,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5%。下一個重要的觀光旺季——春節假期,若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持續縮減,島內觀光相關行業衝擊將會擴大。
  • 臺當局下錯藥方 全臺夜市王消費力連續3年負成長
    李燊銘說明調查結果(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逢甲統計系主任李燊銘表示,2015年校方有針對商圈的店家推廣,首先必須有雲端化系統,問了300多個店家只有68家引進,多數意願不高,主因是臺當局沒有誘因。
  • 臺灣與韓國觀光業要「抱團取暖」
    ▲在首爾,中國遊客以往常逛的韓國故宮景福宮清靜了許多。這一幕,似曾相識。▲空無一人的伴手禮一條街自去年「5.20」以來,臺灣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導致大陸遊客赴臺遊遭遇「斷崖式」下滑。
  • 大陸遊客減少臺觀光產業變「慘」業 前臺南市長批當局太消極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臺媒稱,由於大陸遊客減少,臺灣成觀光「慘」業,民進黨籍的前臺南市長許添財批臺當局,對觀光產業的做法太消極了,沒有一個地方發展觀光如此消極!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7月13日報導,現任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的許添財指出,臺當局近來砸錢補助臺灣團客,但這些補助是救急,不是救貧,小錢是喘息一下,還是要花,否則店家倒了更慘,但這並不是長期發展之道。他強調,要大陸遊客回來很難了,因此臺當局要系統性、全盤性規劃。報導稱,許添財指出,臺灣觀光環境有建設,但卻沒有維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