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標題,要多用動詞,巧用動詞
費偉偉
(一)
2014年4月16日的《環球時報》和《參考消息》頭條都是美俄在烏克蘭事件上摩擦的最新報導,《參考消息》的標題是「俄美總統烏克蘭事件掰手腕」。《環球時報》做了個雙行題:
(引)俄戰機十二次貼近美艦兩總統通電話相互批評
(主)俄美黑海對峙險些走火
《參考消息》這樣的標題半個月前、一個月前都可以用,或許如果事件不繼續惡化的話,一個月後、兩個月後也可以用。
「掰手腕」是個形象化的生動說法,可用得一多,便俗了爛了,生動不再。形象化當然不如形象—「對峙險些走火」,動感強烈,畫面形象可感。具體才能生動,動詞摹寫的形象,永遠高於形容詞虛擬的形象化。
(二)
《寧夏全力逆轉沙漠化》一組稿上版時總編室副主任胡果在當天《值班手記》中做了點讚,楊振武總編輯對這篇「手記」的意見「很贊同」,做了個批示,胡主任通知我去看一下。總編室這本《值班手記》內容豐富,十分精彩,記錄了不少稿件處理的情況、標題修改的過程,給人極大啟發。可惜,「保護智慧財產權」,不能「請回來」讓大家盡睹風採。
最近針對大家改標題中的問題,對多用動詞強調得較多。事實上,多用只是第一步,要用好,用得恰到好處,需要我們投入更多心血。總編室《值班手記》2014年11月27日記錄了這方面的一個實例,可以給我們啟示。「侵權」一次,敬錄在此供諸位學習借鑑:
原題:嫦娥三號將攜「玉兔」奔月
平實,未突出奔月的浪漫、美感。
改為:嫦娥擁玉兔 欲赴月宮行
「擁」字增動感和情趣,但「赴」「行」書面語不夠精準,沒描摹出此次嫦娥三號衛星「落月」和「巡月」兩大看點。
再改為:嫦娥擁玉兔 月宮初試步
「試步」形象,且概括準確,點出了首次巡月這一最大亮點,但「初」字令人感覺已試步成功。
又改為:嫦娥擁玉兔 月宮且試步
「且」有不確定性,或將的意思。感覺相對而言,比較周全。
還試著繼續改,還有一個也受到好評的題:嫦娥擁玉兔,欲試凌月步「凌月步」從「凌波微步」化來,頗具境界,但三字搭配不夠熟,讀來不通暢,稍「隔」。於是改定「且試步」。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記者)
來源:《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出處
更多資訊,歡迎訪問:中國新聞培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