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消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因其便利性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與此同時,便利店的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也引來不少質疑。日前,亞洲最大連鎖便利店之一的全家便利店就捲入了過期食品風波。
1月8日,藍莓評測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視頻稱,其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評測,發現全家便利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0座城市的21家門店均有出售過期食品的現象,其中包括北京的6家門店。
藍莓評測在發布的視頻裡顯示,其員工近期在一間全家便利店購買的三明治為過期食品。在與門店交涉時,店員先是提出更換產品、賠2杯咖啡等解決方式,隨後承認是過期食品。
此後,藍莓評測對北京全家便利店進行隨機抽樣,僅2周便發現6家全家便利店在銷售過期食品,分別為王府井店、芍藥居店、霞公府店、南站開陽路店、南法信店、新源南路店。
藍莓評測稱,接著在1個月內隨機抽樣中發現,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內的全家10個城市21家門店均發現在出售過期食品,涉及21家門店,包括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店、上海復旦大學店等。
藍莓評測同時表示,所有證據均保留了全程一鏡到底的錄像和錄音,對視頻內容負責。
對於銷售過期食品的行為,1月8日下午,全家便利店發表聲明稱,全家第一時間已內部自查藍莓測評文章提及門店,均未發現過期食品;在內部自查時發現,門店監控視頻重複出現疑似藍莓測評人員異常購買過程行為,認為藍莓測評文章內容不能完整反映事實真相,全家將通過法律手段保障合法權益。
目前雙方各執一詞,但此次曝光或將嚴重影響到全家便利店的品牌形象,畢竟食品安全一直是現階段中國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
不過,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前沒有接到這家測評機構提交的任何有關全家售賣過期食品的投訴舉報,目前正在核查材料的真實性。同時,也已經要求全家總部徹底自查自糾。
這並不是便利店行業首次被爆出食品安全問題,2017年5月,就有媒體報導上海一家全家便利店,有市民發現一隻老鼠趴在兩個盒飯之間 ,隨後相關部門上門檢查,涉事門店被勒令關門,所有食品下架銷毀;2018年9月,全時便利店也被爆出外賣裡出現了蒼蠅。
事實上,由於我國便利店數量眾多,覆蓋地區廣;加盟店佔比高,加盟店主要以個體工商戶登記成立,原則上不允許門店從其他途徑購貨,品牌持有者在實際上從事食品批發業務;批發經營的食品種類多,流轉量大,有的達到過千種食品之多,且均是預包裝食品。
因此,監管難一直是行業的痛點。但便利店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重要,它關乎每個人的健康。要想根治此亂象,只有企業更加注重把控,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經營者更加謹慎,多方協力方能營造出一個安全、健康的便利店運營環境。
作者:電商報 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