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詩人的一首詞,描寫江南水鄉,唯美畫面使人見之忘俗

2020-12-11 青樓詩社

唐詩宋詞在文壇上的地位之重,藝術成就之高,詩詞的意境之美,有的詩詞使人見之忘俗。而唐詩中意境之美在於意象的選取和構造,江南水鄉一帶景色向來是文人墨客歌詠最多的地方。唐代有一位詩人晚年歸隱江南田園,寫過一首描繪江南的煙雨之美的詞,讀來使人置身其中,見之忘俗。

世外桃源

他就是張志和,唐代詩人,提起這個人名你可能少有聽說過,因為他一生僅僅留存幾首詞。張志和,號玄真子、煙波釣徒。說起這個煙波釣徒,他是真的很喜歡釣魚,生卒年(732--774年)他短暫的一生還是因為溺水而亡的,愛好泛舟湖上,享受漁樵之樂的他於774年和顏真卿等人遊湖不慎落水溺亡,也是意料之外了。

日暮煙波

他短暫的一生可是古代詩人一生的概括和寫照了,自幼飽讀詩書,而後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宦海沉浮後辭官歸隱田園,寄情山水。中間他的母親和妻子相繼去世,人生也是經歷坎坷。其中歸隱後的描寫山水田園詞留存下來的有5首,最著名的一首詞是: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桃花流水鱖魚肥

這首詞文大意:白鷺悠然自得遨遊在風景優美的西塞山前,隨風飄散的桃花花瓣落在湖面上隨著流水四散,肥美的鱖魚暢遊其間。湖岸邊一位頭上戴著青色的箬笠,身上披著綠色的蓑衣的漁翁在垂釣,細雨在微風中斜斜落下,漁翁沉醉其中不願歸家。

漁翁

讀來我們眼前就浮現了這幅江南水鄉美麗的畫面,仿佛世外桃源,畫面寧靜而不失生氣。這首詞描繪江南水鄉湖光山色之美。據說張志和還是一位山水畫家,將這首詞的景色畫成了一幅畫,詩歌、繪畫等文學藝術都是相通的,所以究竟是看到這番美景畫成了一幅畫而後寫詞,還是看到眼前美景有感而作這首詞,而後把他畫成畫。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首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水鄉嫻靜美好的畫面。

西塞山前白鷺飛

這首詞也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白鷺」是一種水鳥,自由自在飛翔其中,「桃花」「流水」「鱖魚肥」一切景語皆情語,都傳達了詞人美好的心情。「斜風細雨不須歸」則表達了詞人對眼前美景流連忘返,縱情享受的心情。

漁歌子圖

蘇軾極其喜歡他的這首詞,還寫過一首《浣溪沙》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桃花源

張志和歸隱田園後生活是以漁樵為樂,在江河湖海邊遊玩,對江南一帶的景色也極為熟悉,寄情山水是一直是文人墨客的理想,唐詩宋詞中關於微風細雨的詩詞還有很多,我們可以一同鑑賞一下。

湖光山色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這句出自杜甫的詩,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杜甫的這句意境沒有張志和的詞句美。「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句秦觀的詩意境很美,但是畫面感沒有張志和的生動有趣。你是否也從這首詞中感受到了江南水鄉之美?或者你喜歡哪首江南水鄉的詩詞,歡迎留言分享。

作者:青樓詩社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相關焦點

  • 一首超凡脫俗的唐代禪意詩,瀟灑空靈讀之忘俗,你能否悟到什麼?
    它們的作者,即有整日陪伴青燈古佛,遠離塵世的出家之人,也有渴望青史留名,沉醉紅塵的文人墨客。但無一例外,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偏愛用佛家的思想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悟。當這些獨特的人生感悟熔鑄在詩詞中時,就形成了數量眾多的意境唯美的禪意詩。在這些禪意詩中,人們不僅能夠欣賞到詩意的含蓄唯美,更能夠感受到古人對於生活的獨特品味。
  • 江南儲氏之祖 才情堪比陶淵明 一首小詩寫盡了江南水鄉之神韻
    江南水鄉,是一幅畫,是一首詩,是一曲歌。那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青磚瓦房,那一棵棵隨風舞蹈的翠綠楊柳,那一條條緩緩流淌的清澈溪流,那一座座守候千年的古樸小橋,那樓臺香榭,那蘭亭樓閣……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印跡,寫下了多少後人感嘆不已的唯美詩篇……是誰?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誰?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代詩人唯美詩篇,千古流傳
    在八十年代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濤聲依舊》,曾傳唱大街小巷,「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這句歌詞是根據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詩改編的。至今讓人印象深刻,情不自禁就唱上一句。張繼在唐朝是一個名不見驚傳的小詩人,他是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張繼考中進士。曾任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等職。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多,僅有一首被收錄到《全唐詩》中,也是最著名、最美的唐詩。《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劉禹錫很唯美的一首詞,通篇行雲流水,寫出了充滿詩意的春天
    不過現在很多人可能有一個誤區,認為詞是宋朝的專屬,只有宋朝的文人才寫詞,其實是大錯特錯,要知道詞這種文學形式,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很成熟了,特別是在唐朝同樣有很多的詩人寫過詞,例如李白、白居易、劉禹錫、韋莊等人,那都是詩詞大家,除了詩歌寫得好,詞作也是一流。
  • 「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詩?如何成為描寫江南風光的佳句?
    然而,如今一提到「杏花春雨」,不少人會聯想到「杏花春雨江南」,腦海裡立刻湧現出小橋流水、百花綻放的江南風光,因而成為描寫江南春景的佳句。那麼,「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詩詞?如何成為江南風光的代表呢?有一次在新年聚會的時候,被翰林學士詩人張翥(1287~1368)(字仲舉,晉寧(山西臨汾)人。)看到後,非常欽佩,也賦詞一首《摸魚兒》,其中題註記述:「元夕,吳門姚子章席上,同柯敬仲賦。敬仲以虞學士書《風入松》於羅帕作軸,故末語及之。」,並且用「先生歸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詞,僅用1個字,就將哀愁寫得美麗動人!
    唐代詩人劉禹錫遭貶謫二十三年,命運多舛(小編曾在《劉禹錫寫了一首詩,被貶謫十四年,你說冤不冤?》等文章中分享了他的坎坷經歷),卻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悽苦的貶謫生活中,他寫下「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垂暮之年疾病纏身,他吟出「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他的詩作總是充滿了正能量。
  • 一首冷門詩,絕美無比,雖然僅28個字,卻寫盡了江南的唯美秀麗!
    而江南的美景不僅僅藏在這些人人皆知的名作之中,有一些不知名的詩人,他們的詩中也多有自己對於江南的喜愛,也同樣描寫了江南那令人陶醉的美景。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首冷門唐詩。它就是《蘇溪亭》: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浪漫的愛情,美得讓人浮想聯翩
    絕美的容顏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讓人心動痴迷。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
  • 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那便是他最為著名的《滁州西澗》,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韋應物的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那種濛濛細雨,描寫的非常的唯美,同時也在這首詩中,把暮春時節的情景描寫的繪聲繪色。
  • 王維的一首禪詩,景物描寫美不勝收,最後5字更充滿禪意
    盛唐詩人王維精通繪畫,使得他的詩作也美如畫卷,令人讚不絕口。同時詩人還深研禪理,經常還含蓄地以禪入詩,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禪境。比如他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詩人絕口不提一個禪字,卻用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 夕陽西下,一陣風吹過荷塘,唐代詩人突發靈感寫下一首精彩唐詩
    說到詩和詞之間的區別,似乎覺得所描繪的內容也是重要的區分點。比如說在唐詩和宋代的詩歌當中,我們經常看到對景色描寫的詩句。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這是宋代詩人筆下美麗的景色。而對比而言,宋代詩人寫宋詞,多數都是離愁別恨,極少有單純景色描寫的詞句。在唐代詩人的筆下,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哪怕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一陣風吹過荷塘,也能夠讓他靈感迸發,寫出一首精彩的唐詩。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 只用28字,唐代詩人韋莊就寫出了美麗江南
    對於很多詩人來說,美麗的江南一直是最容易讓人流連忘返之地。比如這位唐代詩人,僅用28字,就寫出了最唯美的江南風光。且看 :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雲稏肥。更被鷺鷀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這首詩題目是《稻田》,作者乃是晚唐的重要詩人韋莊。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就是江南稻田的美麗景色。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和王維齊名的詩人盧象,也有一首《竹裡館》
    然而也正因為星輝熠熠,後世取捨不同,使得不少才華橫溢的詩人和作品,名不見經傳,然而在當時卻名噪一時。這裡要說的是,在唐代開元年間的一位詩人,曾經和王維、崔顥比肩,有國士之風。這位詩人叫盧象,字緯卿,汶水(今山東)人,生卒年月不詳,由前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轉右衛倉曹掾,歷任司勳員外郎、郡司馬、膳部員外郎等職,安史之亂受偽職,後貶為果州長史、永州司戶、吉州長史,最後拜為主客員外郎(從六品上),病逝在湖北武昌。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絕美的容顏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讓人心動痴迷。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唐代詩人寫的一首詞,蘇軾多次模仿均不及,短短27個字無人超越
    今天熊燉要給大家介紹是唐代詩人張志和,(哈哈,不是賣腐乳那個張志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張志和據說3歲識字,6歲可作詩,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生也寫了不少詩,卻少有能被後世記住。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
  • 這首冷門的宋詩,僅三個字就寫活了江南美景,意境唯美堪比王維!
    提到風景詩詞,我們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詩佛」王維。正如蘇軾在一首詞中專門讚美王維的詩那樣: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雖然在詩文境界與描寫手法方面,宋朝詩歌與唐朝詩歌之間的差距比較大,但是這也不妨礙宋朝詩歌在意境、畫面的營造上也是有很多經典傳世之作的。那些經典的詩句無不帶給我們驚豔的剪影,讓我們看到文字背後那一片片美麗無比的詩意畫面,讓我們領略到我國遼闊壯麗的大好河山。
  • 王沂孫詞中的景物有著唯美的意境,他用怎樣的情感去描寫景物的
    這首詞上半闕極寫楓葉之美,下半闋表達對楓葉的愛憐。不管是直接描寫還是間接描寫,還是對楓葉形象的描寫都是唯美的。全詞對多種美感的認知經驗,是非常值得人回味的,如紅染吳江的楓葉,空谷中的佳人,二月的殘花,秋苑斜陽,冷枝醉舞,是詞人深入寫意的唯美畫境。
  • 戴叔倫很美的一首詩,把江南溫婉秀麗的晚春美景,描寫得美豔動人
    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戴叔倫的《蘇溪亭》,詩人儘管無法與前面那些一流的大詩人相媲美,可是這首詩卻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是把江南美景描繪的如詩如畫,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一讀。
  • 蘇軾特唯美一首詞:那年正值大旱,求雨成功的蘇軾寫下一首詞
    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蘇軾其實就做過這樣的事情,當時的他正在擔任徐州太守,卻偏偏趕上了旱災,於是他就帶領著當地的百姓一起向上天祈禱希望能下雨,結果最終竟然真的被他求來了雨,所以為了感謝他寫下了一首詞。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這首詩寫得唯美而又充滿趣味性,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