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環境怎麼變才更好?重慶石橋鋪街道民調變現實

2020-12-14 湘湘帶你看社會

居住在城市裡,什麼樣的環境才最適合居住,每一位居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為了充分收集居民對街道生態環境的意見,今日(2日)上午,九龍坡區石橋鋪街道在仁悅天地開展提高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的集中宣傳活動,向居民收集有關環境的意見與建議。

據了解,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今年以來,石橋鋪街道已經通過多種渠道方式進行民調,全方位地改變居住環境。

▲社區生態環境怎麼改變更好,向居民收集意見

亂堆亂放有隱患

居民提出整改有了回音

位於石橋鋪街道的陶瓷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市民裝修選擇建材的第一去處。

家住陶瓷市場附近的劉先生給街道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能規範陶瓷市場裡的建材垃圾,設立專門固定的堆放點。

得到居民的建議後,街道規劃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規建辦」)對陶瓷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摸排和走訪。規建辦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亂堆亂放的現象存在,不但影響市場正常的通行,還有可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朝陽路同心家園過去被摩託車佔了道路

▲還路面給行人

為此,規建辦特地在此設置集中堆放點,同時,交石橋鋪街道由高廟社區及市場管理方加強管理,督促商家堆放至集中堆放點,嚴禁亂堆放。

小區太舊缺綠化

已納入2020年改造項目

居住在石橋鋪街道蘭花三小區的陳阿姨一直期望小區能有點改觀,「今年在家裡呆的時間很多,我發現,我們小區確實沒啥綠化,如果我們這種老小區也能綠樹成蔭,那住起來和新房子其實都沒啥區別。」

陳阿姨所居住的蘭花三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包括蘭花三四五小區在內,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而事實上,周圍的邊坡空地也不少,如何才能徹底實現居民們的心願呢?

好消息傳來了,目前石橋鋪街道蘭花三四五小區已經納入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範疇,到今年底,這些小區不但綠化會變個樣,以前出門汙水橫流的情況也將徹底得到改善。

▲朗朗天地旁的空地過去是菜地

▲居民建議多些綠化,如今綠化雛形已具備

25個市場收集意見

讓環境成為生態發展動力

據規建辦介紹,整個石橋鋪轄區內有25個專業市場,包括機電市場、陶瓷市場等大型的綜合性市場,市場要發展,也要確保生態環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為了提升市場經營者和參與者的環境保護意識,街道工作人員通過進入市場的方式,讓他們關注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的公眾號,實時了解生態環境的政策、知道空氣品質的相關指數,「引導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

今天的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合計發放環境保護、垃圾分類、民調各類宣傳資料5000餘份,收集到的民調內容,將成為下一步環境改造的內容。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圖 部分圖片由石橋鋪街道提供

【來源: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石橋鋪,你變了!
    一時間佔據全市數碼銷售業務近80%,穩坐重慶數碼市場的頭把交椅,石橋鋪電腦城一躍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電腦市場,匹肩上海徐家匯、與北京中關村 而按照以往的經驗,不管是舊城改造還是新城擴張,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次讓人不禁要問:石橋鋪你怎麼還沒有變?
  • 九龍坡石橋鋪街道開展老頂坡汽配城及周邊道路市容環境綜合整治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31日15時38分訊(通訊員 蔡雨)為深入落實全市城市綜合管理工作要求,切實改善城市形象,由區城管局牽頭,石橋鋪街道協助配合老頂坡實業有限公司對恆鑫老頂坡汽配城及周邊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
  • 九龍坡:石橋鋪街道開展摩託車專項整治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8日15時57分訊(通訊員 蔡雨)為切實消除交通安全隱患,營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2月26日,重慶九龍坡石橋鋪街道集中對雨林商都開展摩託車專項整治行動,並規範轄區摩託車停放點。
  • 「百年工業九龍坡,千年商貿石橋鋪」,味子夫九龍坡石橋鋪店開業
    重慶石橋鋪始建於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今石橋鋪正街東段建有兩孔石墩橋一座,並在此建有鋪遞。石橋鋪因有此石橋和店鋪故而得名。石橋鋪街道幅員面積10平方公裡,總人口12萬人,自古便是連接成渝兩地的交通要塞和商貿重鎮,如一顆明珠閃耀在巴渝大地。
  • 九龍坡石橋鋪街道開展摩託車亂停放整治行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8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蔡雨)為進一步落實《九龍坡區2019年城市品質提升「9+1」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工作部署,切實有效解決非機動車輛違停的突出問題,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九龍坡區城市品質,推進「三高九龍坡,三宜山水城」建設,筆者昨(17)日獲悉,重慶市九龍坡石橋鋪街道城管執法大隊聯合高廟社區開展摩託車亂停亂放整治行動
  • 重慶九龍坡增設二郎街道 轄6個社區
    原標題:重慶九龍坡增設二郎街道 轄6個社區   重慶九龍坡區調整石橋鋪街道和華巖鎮、中梁山街道範圍  重慶晨報訊 (記者 李晟)從今天起,重慶九龍坡區龍騰大道、成渝高速公路以南地區,將不再屬於石橋鋪街道所轄範圍,而是由增設的二郎街道管轄。
  • 20年沉澱•厚積薄發 石橋鋪開啟商業新格局
    (圖片來源於重慶高新區官方微信按照政府規劃,石橋鋪商圈將完善品質商業及百貨商業配套,改變IT獨大的商圈現狀,變單一性商圈為複合型商圈;其次,以生活性服務、生產性服務為雙輪驅動,實現傳統商圈向多功能、智慧型商圈的演變。
  • 石橋鋪街道尋找藏在民間的「守藝人」
    九龍報訊 (記者 陳鈺樺)傳統手藝在許多人記憶裡都是一段美好回憶,12月1日,記者從石橋鋪街道了解到,該街道開展了徵集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守藝人」活動。活動以尋找「守藝人」為主題,挖掘轄區範圍內民間本土文化,匯聚民間智慧,挖掘優秀人才。
  • 正因社區「取桶變袋」,讓環境更美,生活更優
    「路邊的垃圾桶得嘛,你看嘛才倒了都又裝滿了,天上蚊子、蒼蠅隨意飛,地上油水到處流,整得現在生意都沒得了,沒人願意來。」 6月15日,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新都街道城管中隊、區市場監管局、正因社區相關工作人員組織召開了樓棟長培訓會。
  • 歷經滄桑的重慶石橋鋪,依然是坡區最有生活氣息的地方!
    石橋鋪曾經的老街,以前它是成渝地區重慶城出城的第一個驛站,也是最早川藏線汽車兵駐地,有過抗戰紀念碑,也有過老街牌坊。現在老街已經變成了華宇老街印象,這裡也有過輝煌的歲月。街道裡面的美食多得起堆堆,雖說比不上科園四路,但人氣也是爆棚,有不少人都慕名前來打卡美食。石橋鋪有很多充滿年代感的房子,不過因為常常都挨在一起倒也不打眼。
  • 重慶石橋鋪商圈復工率100% 客流穩步增長
    重慶石橋鋪商圈復工率100% 客流穩步增長 2020-04-01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破局蝶變 石橋鋪商圈開啟商業新格局
    擴容規劃 石橋鋪提速升級為加快石橋鋪商圈轉型升級,2014年,重慶高新區出臺《重慶石橋鋪商圈業態調整規劃》,依託軌道交通1號線、5號線、環線圍合的絕佳區位,在現有基礎上向東、向南擴容10倍,相當於1.5個「觀音橋」的商業體量。
  • 石橋鋪商圈將蝶變 新壹城助力商圈價值提升
    在石橋鋪這個重慶人耳熟能詳的地方,九龍坡區正吹響轉型發展的號角。而隨著石橋鋪商圈的升級擴容,科園路也將迎來它的價值裂變。    商圈升級擴容,科園路需填補商業空白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隨《重慶石橋鋪商圈業態調整規劃》的出爐,石橋鋪的版圖將在現有基礎上向東、向南擴容10倍,啟動300萬方新商圈的擴容升級。建成後,石橋鋪商圈總建築面積預計可達298萬平方米,相當於1.5個觀音橋的商業體量。促進了石橋鋪的區域價值再進步。
  • 「老」社區新氣象 下城區石橋街道打造適老頤養典範小區樣板
    清爽寬敞的老年食堂、設施俱全的日間照料中心、內容豐富的活動中心、舒適宜人的口袋公園……近日,隨著杭州市下城區石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石橋街道天堂園社區適老頤養項目改造也接近了尾聲。石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緊扣老百姓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2020年,石橋街道把天堂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列入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指導天堂園社區通過問卷調查、居民代表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研究制定改造方案。
  • 石橋鋪高技術服務板塊:加速邁進「科技智慧、靚麗時尚」商圈
    綜合整治後,石橋鋪IT數碼商圈穿上了「流動的科技」主題燈飾外衣,整體環境變得更加靚麗。1 城市環境變優變美6月14日下午,記者在石橋鋪商圈看到,與一年前相比,這裡變化不少。以前的賽博、百腦匯和佰騰等數碼賣場,在外立面裝飾上各成一派,尤其是外立面上的各種廣告牌看得人眼花繚亂。而如今,三個賣場的外立面採用統一的深灰色調進行裝修,廣告牌也少了許多,更顯高端大氣。
  • 北門社區,變了!
    北門社區,變了!在全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市區多個社區針對老舊社區開展改造提升行動,通過外立麵粉刷、整理樓道內的「三線」、消防設施更換等打造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受到了居民的稱讚。
  • 九龍坡:石橋鋪街道整治小區養雞亂象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1日15時29分訊(特約通訊員 周芮 通訊員 蔡雨)每日天不亮便「聞雞起床」,這是重慶九龍坡朝陽路同心家園A一些居民的日常生活。對此情況無法再忍耐的小區居民向城市管理熱線「12319」反映,很快得到了解決。
  • 石橋街道率先完成社區婦聯換屆工作
    石橋街道率先完成社區婦聯換屆工作 2021-01-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街道寫感謝信致重慶居民:謝謝你們的垃圾分類 讓環境變得更好!
    在重慶沙坪垻區陳家橋街道,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有兩年了。2021年元旦來臨之際,街道群發了一封感謝信被張貼在各個社區的垃圾分類點。街道社區事務服務中心主任譚勇說,垃圾分類既是居民身邊的小事,也是大家生活中的大事。感謝居民又一年的支持,才有了更加乾淨、整潔、美麗的宜居環境。
  • 城中村變「城中景」 觀山湖區賓陽街道二鋪村大變樣
    走進觀山湖區賓陽街道二鋪村,社會秩序安寧、道路街面整潔、街坊鄰居和睦......亮麗的村容村貌和村民文明勤勞的精神風貌,讓這個昔日的「城中村」煥發勃勃生機。「以前道路上總是亂糟糟的,經過一番整治后街道不堵了、環境變美了,茶餘飯後我們都願意在街上散步、聊天。」談起如今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二鋪村村民鄧女士開心地說道。二鋪村位於觀山湖區西南面,下轄8個村民組,全村常住人口3278人,屬於城郊結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