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綠了,口袋富了!神農架大九湖「釘子戶」後悔搬晚了

2020-09-24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唐 婷 劉志偉 劉 昊

群山懷抱裡,草甸開闊,9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湖泊鑲嵌其中,錯落有致,波光瀲灩。這裡就是被稱為「雲間溼地」的湖北神農架大九湖。

今年52歲的盧德焱是土生土長的大九湖人。幹過伐木工、種過菜、打過工的他,一度為生計發愁,做夢也沒想到,如今搬下山開民宿,每年能賺幾十萬元。

「今年,我給自己定了個新目標,每年要帶家人出國旅遊一趟,這就是我理想的美好生活!」笑逐顏開的盧德焱掏出嶄新的護照向記者們展示道。

坪阡小鎮

從一度瀕危的溼地到如今的網紅打卡之地,從湖裡刨食難掙溫飽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大九湖和當地的原住民經歷了一條怎樣的蝶變之路?讓我們一同走近這背後的「幸福密碼」。

搬遷「釘子戶」 後悔搬晚了

吊廊、翹簷,清一色土家族風格的樓房鱗次櫛比。商業街、茶社、酒吧一應俱全。緩緩流淌的鹽溪河穿鎮而過。不少來過坪阡小鎮的遊客,會不自覺地拿它和麗江類比,稱之為「小麗江」。

盧德焱的民宿就開在小鎮的主街上,「盧家大院」的招牌格外醒目。一樓經營餐飲和超市,樓上是20來間客房。「搬下山來,第一年的收入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居然能有50萬元,真是不敢想!」盧德焱回憶道。

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生意比較冷清。進入8月,小鎮一下子又恢復了往昔的熱鬧。20多間客房全滿,盧德焱和妻子兩人忙得不可開交。百忙中的盧德焱擠出時間,給前來採訪的記者們講述他的搬遷故事。

盧德焱在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令大家意外的是,如今收入頗豐的盧德焱,當年卻是令搬遷幹部們頗為頭疼的「釘子戶」。2013年,為保護溼地生態,神農架啟動大九湖生態移民搬遷。包括盧德焱一家在內的400多戶、1400多位村民需要搬出湖區,遷往規劃建設在20公裡外的坪阡小鎮。

祖祖輩輩生活在大九湖的村民們故土難離,搬遷工作面臨不小的阻力。「當時,我是最不願意搬的。搬出來,我們靠什麼生活?」村鎮幹部一次次上門勸說,盧德焱怎麼也聽不進去,後來乾脆閉門不見。

為了維持一家人生計,供養兩個孩子上學,盧德焱和妻子曾長年在外務工。2010年,不放心孩子的他回鄉開起農家樂,一年能賺七八萬元。生活總算有了起色,又面臨搬遷,盧德焱自然不情願。

更令盧德焱憂心的是,「遊客是衝著大九湖來的,搬出去,還會有生意嗎?」不只是他,同樣經營農家樂的村民覃萬梅當初也有著類似的擔憂。

2009年大九湖的農家

偶然間,一位遊客的話給了盧德焱很大的觸動。「農家樂的汙水都往湖裡排,日積月累,這麼好的生態要給破壞了,誰還來這裡旅遊?」

為了讓農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大九湖鎮想盡辦法,在堅持統一的移民搬遷山林土地徵收補償標準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困難和問題分類精準施策。搬出湖區,村民不僅能拿到補償款,還能在坪阡小鎮建新家、開新店。

漸漸地,盧德焱想通了,在2015年籤下搬遷協議。不僅自己搬,他還動員17戶親戚朋友一起搬。「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後悔搬晚了,一家少賺了至少20萬元!」盧德焱有些惋惜地說道。

綠了生態 富了口袋

清晨,驟雨初歇,大九湖山峰間縈繞著薄薄的霧氣,氤氳成一幅幅渾然天成的水墨畫。隨手一拍,便能在朋友圈裡引來無數豔羨。

早上6:00多,大九湖景區的棧道和觀景臺上已有不少早起的遊客在拍照留影了。他們可能不知道,風光旖旎的大九湖溼地曾經傷痕累累,一度徘徊在生死邊緣。

清晨在薄薄霧氣中的遊客

「過去為填飽肚子,村民們圍湖造田、開墾草場、種植蔬菜,大九湖水面一度幾近消失,溼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大九湖鎮鎮長張坤回憶道。

時光回溯到20世紀60年代,神農架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林木採伐區,在伐木機器的轟鳴聲中,眾多參天大樹轟然倒下,大九湖也未能倖免。

之後,大九湖變身高山牧場。20世紀80年代,通過開挖深溝大渠,大面積開墾人工草場,當地興建了梅花鹿場、細毛羊場。

畜牧業的發展並不理想。21世紀初,通過圍湖造田、引水出山,大九湖又建起萬畝高山反季節蔬菜基地。一次次地開發活動在當時雖然起到了一定的增產增收作用,但也重創了大九湖的溼地生態。

痛定思痛,大九湖溼地生態保護終於被提上議事日程。2006年9月,大九湖成為全國第四個、華中地區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開展恢復性保護後,大九湖生態逐步好轉,也吸引來了眾多遊客。

遊客們在棧橋上遙望大九湖的美景

前些年,「夜宿大九湖」一度成為神農架旅遊新時尚,帶火了當地農民自辦的農家樂。然而,農家樂汙水直排,溼地不堪重負。2013年,神農架啟動大九湖生態移民搬遷,規劃建設坪阡小鎮。大九湖核心景區內停止一切住宿、餐飲等經營活動。

「生態移民的同時,通過開展退耕還溼、荒山造林、植被恢復等項目,大九湖自然生態系統面積得到有效恢復。」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志麒介紹,遙感影像數據分析顯示,湖區草地面積由2013年的370公頃增加到2019年的476公頃,草地面積增加率為28.7%,湖光瀲灩、草木茂盛的完好生態得以重現,為候鳥到來提供了優越條件。

太陽初上,山峰隱現,遊人紛紛駐足,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7年間,包括盧德焱在內的1400多位村民陸續搬遷到20公裡外的坪阡小鎮,從事旅遊服務相關行業。「在坪阡小鎮,像盧德焱、覃萬梅一樣,搬遷移民家家有店鋪,戶均存款達到20萬元。」張坤介紹,2019年,全鎮接待遊客60餘萬人,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1億元。


編輯:宋慈(實習)、嶽靚

相關焦點

  • 神農架大九湖景點介紹 神農架大九湖住宿餐飲全攻略
    雲霧繚繞的神農架大九湖(攝於11月8日)。秋冬之交,湖北省神農架大九湖四周層林盡染的山色與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幅夢幻景色。大九湖位於渝鄂交界處,這裡群山環繞,一條小溪串著九個湖泊,由此而得名。2008年,大九湖國家溼地公園保護與恢復工程全面實施,溼地保護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大九湖高山湖泊風採重新顯現。
  • 鄂西遊記(十一)走進神農架——大九湖
    大巴在行駛的過程中,一直在播放神農架的風光片和大九湖的來歷。原來,大九湖的名稱源於神農熬藥的美麗傳說。遠古時期,神農炎帝在此教化先民「架木為屋,以避兇險」,繼而「架木為梯,以助攀緣」。後人為緬懷他的恩德,便將神農架木採藥的高山稱為「神農架」,而九處架鍋之處,因為幻化成湖,故名大九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
    為了修復生態、堅持綠色發展,黃石市另闢蹊徑謀轉型,積極探索「工業+旅遊」盈利新模式,將工業遺址改造為文化公園,在露天採礦廢棄的巖石堆上種植生態復墾林,改善礦坑周邊的植被環境和地質條件。通過全力打造「森林化礦山」,當地形成了「礦在園中、園在綠中、綠在畫中」的生態環保格局。遊客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觀光拍照(8月24日攝)。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神農架國家公園:綠水青山間的生態迴響
    神農頂高山杜鵑 圖片來源: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嫩綠、深綠、碧綠、油綠……站在神農架域內任意一處,轉身360度,都能看見林海湧動然而,在遊客們看不見的地方,瞭望塔的背後,神農架國家公園的專職生態巡護員們,正背著沉重的行囊穿行在密林和草甸之間。他們以自身為「點」,畫出181條「線」,編織成生態保護「網」,共同築牢神農架生態保護屏障。「而在過去,國家公園範圍內存在地域分割、部門分治現象,時常制約保護效果,說是『九龍治水』毫不誇張。」
  • 浪在路上的第61天/神農架林區的「高原明珠」大九湖
    駐車在神農架林區的大九湖村委會也是遊客服務區的停車場,離大九湖景區入口僅一公裡多。為了保護大九湖的生態,自駕車不準進入景區,要在遊客集散中心換乘景區大巴,到了湖區再轉乘小火車(電瓶車)。大九湖是神農架林區最舒服的景區,路程短、不爬山。大九湖位於群山之間,是遠古時期行成的冰川谷地。
  • 神農架大九湖的傳說
    遊神農架,不去大九湖,一定是遺憾!大九湖位於在國家5A景區神農架的西北部,海拔1700米的高山之間,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典型的高山溼地地區,也是神農架的二大核心景區之一。不僅景致優美,不僅有豐富的高山草甸,還有梅花鹿、鶴、鸛等珍稀動物。
  • 襄陽古隆中影視城武當山神農架天燕大九湖嵩山及武侯祠
    湖北省木魚鎮地處神農架南部,是神農架林區經濟重鎮,旅遊接待中心鎮,對外開放的「窗口」、「南大門」。 以穩糧加快畜牧業、林業、旅遊業發展格局已經確立,逐漸發展以旅遊經濟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初步形成,同時三個產業結構比重日趨優化(16:38:46)。一個初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明星鎮已經如一顆綠色的明珠鑲嵌在湖北的西北部。
  • 國家公園丨神農架國家公園:綠水青山間的生態迴響
    嫩綠、深綠、碧綠、油綠……站在神農架域內任意一處,轉身360度,都能看見林海湧動,參差多態。 把時間坐標前調,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神農架曾大舉伐木支援國家建設。1982年,神農架林區森林覆蓋率降至63%。 而今,神農架森林覆蓋率已超過91.1%;金絲猴數量從1990年的500多隻增至1471隻。變化的數字,見證著神農架從開山伐木,到分類保護,再到試點國家公園統籌保護與發展的壯闊歷程。 「進退之間,生態優先,全力保護好生態的神農架林區,也在獲得生態的回饋。」
  • 神農架大九湖全景三日遊只需498元/人!錯過再等一年!
    神農架,北緯31°線上的奇蹟,分布著一個奇特自然的生態系統,作為中緯度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神農架擁有自成一派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有神秘的野人傳說和珍貴的金絲猴。這裡的水,眼波浩渺,波光粼粼,滋潤了山間萬物;大九湖溼地公園位於神農架林區的西北部,因有九個大小不到的湖泊鑲嵌於神農架的群山之中而得名,億萬年風雨的侵蝕浸刷,將大山體表的浮生和更新換代下來的草木禽獸沉積鬥底,淤起了一個底部達4萬畝,海拔達1700米的高山盆地;四周高聳,中間低洼的獨特地勢,形成了這裡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氣候;作為中緯度地區罕見的沼澤溼地,大九湖溼地公園擁有豐富的溼地資源和多樣的生態系統
  • 去神農架旅遊,可以不到神農頂,但不能不去大九湖
    在神農架,遇見大九湖,就是這樣一種讓你如夢如幻、魂牽夢繞的感覺。嚴格意義上說,大九湖算不上真正的湖泊。但凡湖泊,總有一池不小不淺的水面,舟楫往來,漁歌唱晚。大九湖既不行船,也無漁火,僅是神農架群山中一處溼地,首尾相接的九灘「湖面」,一眼到邊,一腳觸底。
  • 湖北神農架林區大九湖國家溼地公園
    7月17日,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把中國湖北神農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遺項目由此達到50個。神農架林區位於湖北西部,佔地面積3千多平方公裡,自然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高,珍稀物種多。
  • 神農架之大九湖,驚豔了冬日的時光
    神農架風景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最美十大森林公園。神農架景區包含了大九湖、神農頂、關門山、神農壇、天生橋和天燕。▼神農架景區示意圖題外話:因為是冬季,所以行車有點危險
  • 神農架大九湖進入最美季節 湖光山色令人沉醉
    神農架大九湖進入最美季節1/6) "← →"翻頁 神農架大九湖風光
  • 【神農架免票嘍】神農秋韻 • 絢麗隨行 • 秋攝神農架 • 探秘大九湖 | 自駕美食攝影3日遊
    :神農頂、大九湖、天燕、天生橋、神農壇、官門山風景區免票時間:2019年10月25日-27日,免票對象:湖北籍居民(以身份證戶籍為準)入秋後的神農架,滿山秋色宛如色彩斑斕的大海,色彩隨著海拔的升高而變化。
  • 自駕遊湖北第14站-神農架-大九湖
    在白帝城遊覽了兩個小時左右後,出發向神農架行進,車子一直往山上走,在山下還沒有多少秋意,但一路的山、水、雲已經沒得不像話了。原來神農架景區是在山頂上的林區,海拔達1 730 m,一下車就感到一絲涼意,這時帶來的秋褲、羽絨服都派上了用場。
  • 神農架探索「生態保護型」全域旅遊
    神農架林區黨委副書記、區長劉啟俊表示,神農架把全域旅遊作為推進林區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實現了旅遊產業從觀光遊向休閒遊、體驗遊轉變,從景區遊向全域遊、生活遊轉變,從團隊遊向自助遊、深度遊轉變,從大眾遊向分眾遊、品質遊轉變,探索了一條「生態保護型」全域旅遊發展之路。保護第一 全域旅遊的底色是綠色9月11日,大九湖遊人如織。
  • 彩色旅圖·湖北自駕遊|神霧籠罩下的神農架大九湖
    9月18日,神農架大九湖▓ 劉健 蔣平 發自神農架大九湖地理位置神農架大九湖溼地公園位於湖北西北端大巴山脈東麓的神農架西南邊陲,是三省七縣交界的中心要道,坐落於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上。大九湖又名九湖坪、高山平原,這裡群山環繞,最高峰2800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一條小溪串著九個湖泊,大九湖由此而得名。史料記載,遠古時期,大九湖曾是汪洋大海,因燕山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抬升隆起,在大九湖東南面形成了整齊對稱的九道山梁、九道溪、九塊平地、九個湖。大九湖也自此形成了獨特的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的絕妙景觀。
  • 神農架大九湖:白天夜晚都不閒 「詩與遠方」引人來
    神農架大九湖是全國遊客的「打卡地」,鹽溪河兩岸的400多家大小賓館、民宿、餐館,每年接待數十萬名遊客。今年,受疫情影響,旅遊市場一直低迷,不過,最近,有所回暖,目前,已有2600多名遊客在大九湖坪阡古鎮旅遊避暑。
  • 相約大九湖 赴一場騎行盛宴——第五屆臺灣大學生神農架大九湖環湖...
    11月12日,2020年第五屆臺灣大學生神農架大九湖環湖自行車賽在雲間溼地大九湖舉行,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29名海峽兩岸自行車愛好者參加比賽。上午9時整,隨著裁判員一聲清脆的槍聲,參賽選手們如弦上的箭一般衝出起點,開啟了緊張而激烈的自行車賽。迎著明媚的陽光,選手們蹬著飛快的車輪,在各自的賽道上奮勇向前,矯健的身影穿梭在自然湖泊、高山草甸間,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
  • 【神農架遊】湖北神農架+大九湖+長江三峽+襄陽小北門++葛洲壩+三峽大壩+罈子嶺高端純玩5日遊
    是以秀綠的亞高山自然風光,多樣的動植物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的森林生態旅遊區。神農架主要景點有神農頂、風景埡、板壁巖、瞭望塔、小龍潭、大龍潭、金猴嶺等,以原始、神秘聞名於世,區內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氣候覆雜多變,四季景色迷人。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造就了極其豐富、珍貴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鍾靈毓秀的旅遊環境,有"神農天園"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