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京商報 作者:閆瑾 程維妙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這些傳統業務都曾是昔日支撐銀行利潤的重要一環,失去這些利潤「幫手」的同時,銀行開始在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新興業務方面不斷發力。
繼銀行卡小額管理費、網銀轉帳費被減免後,銀行「減費讓利」名錄中的項目還在增加。據國家發改委7月10日消息,下月起,個人異地本行櫃檯取現、銀行卡掛失費、工本費等多項收費將進入免費之列。這些傳統業務都曾是昔日支撐銀行利潤的重要一環,失去這些利潤「幫手」的同時,銀行開始在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新興業務方面不斷發力。
多項收費暫停
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消息顯示,近日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聯合印發通知,自2017年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檯取現手續費,暫停收取本票、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等6項收費,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客戶在本行開立的惟一帳戶免收帳戶管理費和年費等。
此外,各商業銀行應通過其網站、手機App、營業網點公示欄等渠道,以及在為客戶辦理業務時,主動告知提示客戶申請指定免費帳戶。客戶未申請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其在本行開立的惟一帳戶(不含信用卡、貴賓帳戶)免收年費和帳戶管理費。
此前,銀行多項業務手續費已經有所減免。三年前的8月1日,《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規定在每家商業銀行,每人可申請獲得一張免管理費和年費的借記卡;2015年12月,央行發布《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服務加強帳戶管理的通知》,鼓勵銀行對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的一定金額以下的轉帳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已有70家銀行開展網銀、手機銀行轉帳免費政策。2016年2月,五大國有行甚至還召開一次發布會,集體宣布手機銀行轉帳免收手續費。
昔日光環褪色
伴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監管對不合規收費情況也採取了較強的懲罰措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介紹,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曾發布消息,於2013年10月到2014年底,對各類商業銀行的150家分支機構收費情況進行檢查,實施經濟制裁15.85億元。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主動執行意願較低」的報導卻仍然不時見諸報端。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業務手續費曾為銀行利潤增長貢獻不小的力量,從前幾年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來看,僅四大國有行的這項收入就達到數千億元。
有統計顯示,本次出臺的相關措施實施後,預計每年可減輕客戶負擔61.05億元。這無疑是讓銀行進一步「割肉」。事實上,此前就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提供的「免費午餐」還會增加,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李虹含同樣認為,隨著國內銀行數量的增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未來商業銀行費用減免力度確實還會增加。
他指出,目前銀行在幾個方面還沒有大規模地取消收費。比如ATM機跨行轉帳,目前餘額寶、財付通等工具都已經取消轉帳費用,銀行可能在未來也會放開;又如在境外一些交易方面的收費,同樣面臨第三方支付機構更簡便和低價的衝擊;對公業務手續費也有進一步減免的空間。
銀行發力新業務
而在減免手續費後,銀行利潤增速誰來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據了解,目前在中間業務收入中,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理財業務收入、結算類業務收入已經佔據前三位。其中,在混業經營趨勢逐漸加強的環境下,銀行開展投行業務已成為主流的經營模式,銀行投行業務範圍正在拓展。
不少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仍保持高速增長,這些銀行在年報中指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公司持續推進戰略轉型,使得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收入來源更趨多元。除了傳統的中間業務,不少銀行也在發力新興業務領域,比如網貸平臺的資金存管業務。
李虹含認為,資管業務與投行業務,確實是銀行轉型的方向,銀行需要從單純地在管理小額帳戶等方面收取服務費,轉向更加具有服務品質的業務收費。他還提出,包括零售和對公業務在內的銀行兩塊最大的傳統業務也可以著力轉型,特別是在不良貸款逐漸增多的情況下,需要銀行花更多功夫考慮這個問題。
不過,董希淼也指出,無論從收費動機、服務成本等角度,銀行服務收費都是我國銀行業商業化的內在要求和具體表現。經歷多年的摸索後,發展市場經濟、走市場化道路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政府過多介入市場,幹預微觀市場行為,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與要求。市場經濟的重要前提是,政府與市場保持適當距離,讓市場按照自身的規律去發展。
「具體到銀行服務收費方面,具有公共屬性、涉及公共利益的銀行服務項目,收費可由政府直接定價和嚴格監管。但對具有市場屬性、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服務收費,應賦予銀行自主收費權與定價權。」董希淼建議。
(編輯:楊少康)
來源: 北京商報 作者:閆瑾 程維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