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而寒性體質多半屬於虛寒體質。這類體質的人群特徵為:體型適中或偏胖,較虛弱,易疲勞;臉色偏白無光彩;飯量小,消化能力差;比較怕冷喜熱,體溫較低;唇色偏淡白,脈搏多緩慢;較易生病等。此類體質的人陽氣較弱,對寒溼等陰邪有很強的易感性,易發生溼滯、水腫、痰飲、淤血等病理性體質。
很多人並不能準確判斷自己是否為虛寒體質,不用急,虛寒體質有5個具體表現,對照一下,若有,要注意調理了。
1、容易流汗
一般怕熱的人比較容易流汗,但虛寒體質也較愛出汗,這是因為體內聚積的水分太多的原因。若發現天氣不是特別熱,自己也沒有做激烈的運動,只是吃個飯或稍活動一下就流汗,要注意了,這並不一定表示身體代謝良好,而是體內的水分正在自動排出,讓身體恢復暖和狀態。與人在緊張時發冷汗一樣的道理,水分排出後體溫上升,來對抗體內壓力。
2、腹部寒涼
腹部在身體的中心位置,中醫稱為腹中,在這個部位有虛寒之症的人,往往手腳表面上有溫熱,實際上體內是寒冷的。在摸其腹部時,發現非常冰涼。因此,身體虛寒的人不一定全是怕冷的,很多人表面上沒有任何自覺症狀,其實體內虛寒而不自知。
3、手腫脹發紫
虛寒體質的人,多半會發現他們的手有發青發紫且略帶腫脹的現象,只需用肉眼就可明顯察覺。這是由於體質虛寒致使體內的血液循環不良,流通不暢,熱量無法達到手部,手總是冰涼無溫度。出現手青紫的現象,正是說明手部熱量不足,受凍所致。
4、小肚子大
發現很多人明明很瘦,卻長著一個大肚子,這不是因為他吃太多的緣故,而是他屬於虛寒體質。體質虛寒的人身體裡充滿了寒溼之氣,重點集中於脾胃。身體自發的通過生出脂肪來抵禦寒溼之氣,在小肚子上不斷的堆積脂肪,使本來不胖的人長了個大肚子。
5、身體發冷
有的人不管是在冬天還是夏天,總是比別人穿得多,但體溫卻低。尤其是冬天,就算穿再多,身體也很難暖和起來,這就是體質虛寒的典型表現。體內的寒溼之氣過重,身體內的陽氣被壓制住,無法升發,出現全身怕冷,暖和不起來的現象。
身體有這幾種表現,可確認為虛寒體質。對於調養,最好的時節在冬季,這個季節抓緊調理,來年體壯如牛。最好的方式是艾灸調養,對虛寒體質有很好的針對性。在施行艾灸時,需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合適的艾灸部位。艾灸的過程中不可受涼,不可在密閉的空間長時間操作。艾灸的時間要掌握好,半小時到2小時以內。灸後的飲食需選擇有滋潤性的食物,如銀耳、百合及各種蔬果等。
冬天做這個艾灸的動作,來年虛寒體質問題將有很大改觀。除了艾灸,日常的運動也少不了,因為運動是增加陽氣,驅走體內寒氣的快速辦法。此外為了穩定抗擊虛寒體質的成果,日常不可吃寒涼食物或過多地使用空調,會加重虛寒體質問題。調理身體體質,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要堅持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