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隨著社會交往的日益擴大,富有魅力的交往禮儀已變得愈發重要。
為了讓學子們肩負起傳承禮儀的使命,踐行知禮、講禮、行禮的好習慣。寧夏銀川景博學校本著「不學禮,無以立」的教誨為宗旨,結合現代文明禮儀的特點。
2020年12月1日下午在學校多功能廳,舉行了以「禮形於外,美由心生」為主題的禮儀培訓課。通過對學生們著裝禮儀、公共禮儀、校園禮儀三大方面的浸潤和培訓,喚醒學生們對美的嚮往,改變學生氣質。
本次禮儀講座,學校邀請到伊頓紀德的美育禮儀師,ACIC國際註冊高級禮儀師陳浩老師。
在陳老師生動地講解和親自垂範下,學生們學習了制式西裝、襯衫、針織衫、配飾的合理搭配以及整理著裝的要領;此外,陳老師還從坐姿、站姿、走姿、蹲姿等形態方面給學生們予以指導。
同學們身著整齊的校服,以端正的坐姿在認真傾聽。
首先,陳老師通過影視作品、古代服飾禮儀以及民國時期的中西方文化衝突等歷史照片,帶領學生們回顧了學校校服的產生以及演變過程。校服,它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張文化名片,是體現本校學生的精神面貌和校園文化的象徵。
緊接著,陳老師從男女生的制服配套包含哪些部分一一開始講解,如:襯衫袖口要比西裝袖口要略長一釐米是為了防止西裝磨損,並且襯衫下擺要收在褲腰或者裙子內;男生的領帶要放在背心內而非背心外,穿制服要配皮鞋等。
以及穿好制式服裝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則——時間原則、環境原則、場合原則。不同的情況有不一樣的著裝要求,一定要穿合體的襯衫才會使人顯得精神抖擻。同學們也跟隨著老師的講解不約而同地整理起自己的衣著。
講座氣氛活躍,在互動中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出景博學子的良好風貌。
陳老師還帶領同學們一起朗讀了南開中學的衣鏡銘,四十字鏡箴,讓同學們再一次感受到整理好自己的衣著也是個人修養的外在表現。
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更是彰顯了自身的文化內涵,那麼就少不了儀態禮儀的訓練。
校園禮儀方面,設計美觀、品質精良的校服,文質彬彬、謙遜有禮的舉止,會逐漸改變校園和學生的整體面貌,培養終身受益的美學素養和氣質。
最後,陳老師通過一段影視作品《公主日記》,講一位平民公主從不懂禮儀到儀態優雅的蛻變,讓同學們表達感想。
通過同學們的反饋體現出這堂講座對大家的影響非常深刻,不僅讓同學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著裝對人的影響,也理解到了服裝禮儀不僅僅是禮的外在表現,更是文化的精神核心體現。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景博學生更要做到懂禮、習禮、守禮、重禮。
美——外顯於服飾、言行;內蘊於氣質、修養。
好的教育——知美,達美。
相信學校本次組織的禮儀課,一定會在學生的心田裡種下發現美、探索美、創造美的種子。同時,學生的一言一行在禮儀浸潤下會更加自信。
不學禮無以立,讓我們以禮待人,以美立人。在寧夏銀川景博學校,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求知中收穫幸福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