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培養「訂單式」人才 破產教融合困境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寧夏第二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現場。 石羽佳 攝

中新網銀川12月10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當前,寧夏已建成現代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11個。」12月1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楊培君在寧夏第二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會上表示,公共實訓中心將走出學校,走進企業,為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服務,真正將學校人才培養融入企業生產流程當中。

圖為寧夏枸杞產業對接調研(資料圖)。 石羽佳 攝

產業興則就業穩。寧夏常年乾旱少雨、風能光能富集、荒漠土地充裕,為電子信息、新型材料、清潔能源、綠色食品、葡萄酒、枸杞、肉牛和灘羊、奶產業、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了寧夏九大重點特色產業,為區內外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同時,這些產業也存在引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的「三難」問題。

圖為寧夏枸杞產業對接調研(資料圖)。 石羽佳 攝

為提供充足的創新型、知識型、技能型人才支撐,今年9月以來,寧夏教育廳牽頭組織九大重點特色產業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供需「對接談」「對接行」「對接策」專項行動。「針對『三難』問題,企業需要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他們從『要我幹』的思維轉變為『我要幹』。」寧夏正鑫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包立新在對接活動中表示,希望企業和學校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產學研遊標準化實訓基地,共同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圖為寧夏枸杞產業對接調研(資料圖)。 石羽佳 攝

包立新提出的建議,也正是寧夏的人才培養政策的方向。據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張月明介紹,寧夏正在企業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並緊扣九大重點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創建力度。對認定為國家級、自治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企業或院校,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補助。對認定為國家級、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專項補貼。

圖為寧夏綠色食品產業對接調研(資料圖)。 石羽佳 攝

據悉,此次對接會上,寧夏教育廳與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籤署合作協議,寧夏大學等7所學校與西鴿酒莊等10家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以具體成果有效推進寧夏九大重點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完)

相關焦點

  • 2019廣州「菁英計劃」啟動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效果好
    廣州市人才辦、廣州市人社局代表在發言時進一步明確了廣州市人才政策的最新趨勢和「菁英計劃」項目的發展動向。  據介紹,廣州市推出的系列人才政策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IAB+NEM產業發展要求,致力於培養一批能服務戰略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優秀人才。「菁英計劃」作為人才培養的載體,採取「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未來生源將逐步擴大至港澳臺地區,並對人才投入灣區建設予以適當傾斜,盡最大限度發揮人才效應。
  • 逸馬集團與內蒙古農業大學達成「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戰略」合作
    為實現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為學校提高就業質量、為企業提供優秀人才、為學生提供創業項目,6月17日上午,逸馬集團董事長、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96屆校友、廣東省內蒙古商會會長馬瑞光一行六人赴內蒙古農業大學調研。
  • [青海新聞聯播]市州縣傳真·玉樹 「訂單式」培養水利人才顯成效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9:24 視頻簡介 市州縣傳真·玉樹:「訂單式」
  • 課工場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為企業定向輸送人才,刊登於《亦城時報》
    此文是北京·亦莊融媒體中心相關負責人、記者在實地調研後,對課工場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培養IT方向高端人才的高度認可和鼓勵。作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和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亦莊新城尤為重視對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
  • 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
    這種轉換必然帶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範式」革命,而相應的教育理念、理論及模型都在這場革命中逐漸展開。科教融合理念、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縮寫為OBE)教學理念、協同論等,都成為助力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選擇。
  • 川煤集團牽手四川電大開展人才培養
    (記者劉忠俊攝)   據了解,四川電大將依託「四川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和「四川終身學習數位化公共服務平臺」為川煤集團培訓和提升職工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共推產教融合發展。四川電大還將為川煤集團建立學員學習檔案,提供各類學習成果認證、存儲和轉換服務,推動專業能力證書與學歷證書相互融通,實現終身學習與學歷提升有效銜接。
  • 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短缺 通過高校培養、產教融合、靶場演習...
    通過高校培養、產教融合、靶場演習和競賽選拔等多種方式培養和選拔網絡安全專業人才變得愈加緊迫。  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巨大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邊界的逐漸模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和個人隱私都面臨新的威脅和風險。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培養實用型網絡安全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 重慶雲陽縣職教中心成立電子商務產教聯盟,定點培養電商專業人才
    近日(1月2日),重慶市雲陽縣職教中心舉辦電子商務產教聯盟成立大會,聯合北京中娛凱翔傳媒有限公司、重慶明顧創修客科技有限公司等電商相關企業成立電子商務產教聯盟,定點培養專業電商人才,助推我縣電商的持續發展。
  • 雲陽縣職教中心成立電子商務產教聯盟 定點培養電商專業人才
    近日,雲陽職教中心舉辦電子商務產教聯盟成立大會,聯合北京中娛凱翔傳媒有限公司、重慶明顧創修客科技有限公司等電商相關企業成立電子商務產教聯盟,定點培養專業電商人才,助推我縣電商的持續發展。據了解,雲陽職業教育中心電子商務產教聯盟是在縣教委、縣商委指導下由雲陽職業教育中心牽頭,聯合電商行業協會和電商相關企業按照平等互利、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的原則組成的自願聯合體,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職業院校、企事業單位的各自優勢,推動產業資源和辦學資源整合優化,推動校企、校地深度合作,推動我縣電子商務產業全面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 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約合作,產教融合創新培養AI人才
    隨著AI的應用價值不斷顯現,AI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愈加突顯。2021年1月16日,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將圍繞「計算+」領域,面向人工智慧發展趨勢與應用,聚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合作,攜手推動大跨度的學科交叉和大範圍的產教融合,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進一步構築中國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發展生態。
  • 這就是山東丨 雙元育人、訂單教育,山東各地深化職教改革打造人才...
    01雙元育人打造職教「濟南模式」 今年初,濟南市教育局印發了《濟南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工作方案》,整體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各學校緊緊圍繞「類型」教育的特點,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對接,與產業發展整體契合的辦學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協同育人,在「雙元制」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師資建設
  •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培養出大批高質量人才,得益於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得益於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得益於以校企深度合作為平臺,以產教深度融合為驅動器。
  • 產教融合培育人才 助力文旅創新發展——四川省旅遊學校召開2020產教融合創新大會
    、學生培養、人才實踐等多維度描畫了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旅遊產業急需的人才培養的立體圖景。四川省教育廳職教處副處長朱漫宇表示:「四川省旅遊學校一直以來積極深化產教融合,注重產教協同,強調文化創新,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共建、共享、共贏』的校企合作示範基地建設模式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出為創建一流的旅遊全產業鏈服務院校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在服務產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中國旅遊名校的示範引領、骨幹輻射作用。」
  • 寧夏14人入選2019年度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度「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入選名單,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等寧夏各單位14人入選「西部青年學者」A類(院外)項目。「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是中國科學院於1996年開始實施,主要為提高中國科學院西部地區研究所的競爭力,促進西部地區科技事業的發展,更好地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1998年,「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發展成為一項區域性人才工作計劃,由中國科學院和地方政府共同實施和推動。
  • 日本島根將從寧夏接收留學生 幫助培養護理專業人才
    日本島根將從寧夏接收留學生 幫助培養護理專業人才
  • 與株洲國投籤約,湖南鐵路職院探索「契約式」產教融合新模式
    打造「契約式」產教融合新模式,湖南職教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又有大動作。5月26日上午,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與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上,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劍飛表示,本次產教融合創新點在於「契約式」的合作模式,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儘快推動共建軌道交通國際共享實訓基地項目落實落地,爭取將「契約式」產教融合模式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成功案例。
  • 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堅持「四個對接」 深化產教融合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並把「建設教育強國」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上升為國家教育改革和人才開發的整體制度安排。
  • 攜手育人日職走出產教融合、共建雙贏之路
    從最初的籤約授牌儀式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從「藍海精英班」的成立,到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與山東藍海集團的合作已走過了12年,雙方攜手實現了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的創新與跨越,走出了一條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路子。
  • 威海南海新區:產教融合助推創新發展
    電子商務學院是山東鋁業職業學院今年剛剛引進的一處產教融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由山鋁學院和山東伯潤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學生可在基地帶薪頂崗實習,實現了企業需求與學校供給無縫對接。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學生實習基地山鋁學院與伯潤金服信息科技公司的牽手,是南海新區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創新發展,實現新動能聚集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