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面臨人才短缺 通過高校培養、產教融合、靶場演習...

2020-12-20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作為專業網絡靶場提供商之一,賽寧網安聯合業內漏洞挖掘平臺火線安全,於11月10日正式啟動「2020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能提升公益宣講」活動。據悉,此次活動以電子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為主場,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公益直播,為高校網絡安全人才提供實踐平臺和技術賦能。

  專家指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正加速推進。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創新發展和新基建產業的加速布局,多元化、多樣性、高質量的網絡安全人才需求急劇上升,實戰型、實用型人才尤為緊缺。通過高校培養、產教融合、靶場演習和競賽選拔等多種方式培養和選拔網絡安全專業人才變得愈加緊迫。

  網絡安全人才缺口巨大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邊界的逐漸模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和個人隱私都面臨新的威脅和風險。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培養實用型網絡安全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表示,隨著網絡空間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明顯,安全威脅越來越嚴重,加強基礎研究和掌握核心技術是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關鍵。網絡安全競爭實際上是高層次人才的競爭,但目前我國網絡安全高層次人才十分稀缺。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缺口達70萬。目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年培養規模在3萬人左右。據專業機構測算,2020年我國網絡安全從業人員需求數量為150萬人,2027年為300萬人。當前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網絡安全需要基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和推廣實用型人才,必須加快開展全民網絡安全教育,全面推動人才培養。

  網絡安全人才分布不均

  根據記者調查,在網絡安全人才緊缺的情況下,人才窪地分布、行業吸引力不均、市場需求導向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為網絡安全人才不足帶來放大效應,使得人才不足的窘境更為凸顯。

  據了解,泛珠江三角洲、泛長江三角洲、泛渤海灣三大區域是數位化人才的主要就業地。2019年國內「獨角獸」企業分布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個城市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獨角獸」企業總數的71.6%,與2018年的77.2%相比有所下降。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城市注重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培育和引進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的分布地擴散,高科技產業由特大城市向一類城市擴散,釋放出人才吸引力,將緩解人才分布不均的狀況。

  多數網絡安全專業畢業生選擇就業依然傾向於網際網路行業,並且「獨角獸」企業對網絡安全人員更有吸引力。同時,由於對傳統行業的認知不足和認知偏見,很多網絡安全專業畢業生並不傾向於進入傳統行業。這種趨勢造成人才流入的行業競爭激烈、擇優入取,而另外一些行業則長期存在網絡安全人才缺乏的局面。

  安全企業對網絡安全人才需求迫切,安全產業爆發式增長將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行業格局。而源於傳統行業的安全人才流入量低,產生了大量的安全外包需求,這是網絡安全人才分布不均所帶來的另一影響。

  構建緊密協作共同參與的

  人才培養機制

  業內人士指出,為有效解決網絡安全人才不足的問題,關鍵還是以產業發展、商業實踐、市場需求為動力和準則,形成政府機構、學校、企業等多方緊密協作和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機制。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院長毛明表示,與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的需求相比,當前我國網絡安全人才數量和質量還存在較大差距。應努力造就一大批創新型拔尖人才,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

  他說,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應立足於補齊中國網絡安全人才及創新能力的短板。此外,由於網絡安全具有地位特殊、應用廣泛、技術尖端、對抗激烈、覆蓋面廣等顯著特點,人才培養必須體現這些特點並順應網絡安全未來發展方向。

  據了解,最早由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福州大學、賽寧網安等高校和企業發起的XCTF國際網絡攻防聯賽,旨在營造國內高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氛圍和環境,逐漸形成帶動效應,推動了網絡安全競賽在國內擴展,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網絡安全賽事。

  如同網絡安全賽事,網絡靶場對安全人才培養意義重大。在高校側,網絡靶場應用主要價值在於課程教學、實驗環境、構建場景、技術測試、安全競賽等。在企業側,企業雖然具備了最為真實的場景、最為多元和複雜的安全設備以及工具,但持續進行人才培養畢竟不是強項。在校企合作方面,通過網絡靶場來構建融合地帶至關重要。

  專家認為,網絡靶場最大特點是用最低成本來容錯。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快速彌補短板,構建新型競爭力。高校通過靶場形成「實驗工具機」,發揮人才優勢,對合作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進行驗證,做到在項目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企業通過靶場構建自身的「虛擬仿真」,無須擔心開放性帶來的安全風險,形成具有企業特點的特殊練兵場。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論壇成功舉辦 建設網絡靶場成為共識
    大會特邀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封化民、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主任劉寶旭、國家密標委委員、噎鳴智庫首席科學家向宏、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秦燕、奇安信集團認證培訓中心負責人張敬、永信至誠高級副總裁潘柱廷等政府領導、業界專家、高校和科研機構、重要安全企業代表,以「人是安全的核心,以『實戰』出『實用』」為主題,從產、學、研、用多個維度分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創新思路
  • 2019網絡靶場與安全人才高峰論壇圓滿落幕,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開啟新...
    5月25日,在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和貴陽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精英對抗演練活動期間,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舉辦首屆「網絡靶場與安全人才高峰論壇」。本次會議得到教育部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大力支持,秘書長封化民充分肯定了貴陽國家大數據安全靶場對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的非凡意義,封秘書長表示,貴陽國家大數據安全靶場作為國內稀缺的實踐環境。靶場以真實行業系統為靶標,以實戰訓練為目的而開展的演練,應該在全國範圍得到推廣,以更好的促進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的發展。
  • 聚焦網絡靶場建設,培養實戰型網安人才
    大會特邀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封化民、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第六研究室主任劉寶旭、國家密標委委員、噎鳴智庫首席科學家向宏、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秦燕、奇安信集團認證培訓中心負責人張敬、永信至誠高級副總裁潘柱廷等政府領導、業界專家、高校和科研機構、重要安全企業代表,以「人是安全的核心,以『實戰』出『實用』」為主題,從產、學、研、用多個維度分享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創新思路
  • 奇安信將在重慶璧山區打造網絡安全產城融合和網信人才生態園
    12月4日,奇安信集團與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重慶市委網信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攜手共同打造「一帶一路」的網絡安全產城融合和網信人才生態園。  重慶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文天平、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出席了籤約儀式。
  • 人才、意識、標準,網絡安全產業還需邁過這三道坎兒
    光明網鄭州9月16日電(記者 李政葳)「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面臨三個問題:一是人才短缺、不好用問題;二是網絡安全意識沒有壓實;三是網絡安全產業相應標準沒有建立起來。」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辦主任陳鬥鬥說。
  • 力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 360籌建網絡攻防「靶場」
    9月25日,在SyScan360國際頂級網絡安全技術峰會SyScan360的「破解挑戰賽」中,360總裁齊向東透露,人才問題是當今網絡安全發展最大瓶頸,只有培養出大量的信息安全服務高級人才,才能大幅度提升網絡安全服務的專業水平。據透露,360將通過與高校聯合共建實驗室、建設多級別的網絡實戰「靶場」和舉辦世界級信息技術攻防大賽等三種方式,力推中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
  • 前沿|網絡靶場,未來安全的基礎設施
    與傳統基建的最大區別是,「新基建」所面向的領域多為數字型基礎設施,如5G、車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這是國家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浪潮,也是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的發展新機遇。顯然,信息化建設高歌猛進的同時,對安全保障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強。當我國持續夯實信息化領域的基礎設施之時,該如何做好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 讓錯發生在靶場|網絡靶場:構築「檢驗性」安全防禦體系
    來源:【北國網】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引,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空間安全態勢,各大政企機構、網絡安全服務商都在積極培養網安人才、探索相應的安全技術、策略和解決方案,網絡靶場將是檢驗這些人才、方案、設備、技術等的關鍵基礎設施。
  • ISC 2020靶場與實網攻防對抗論壇:俯瞰網絡安全全局,決勝實網攻防...
    隨著全球數位化轉型加劇,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已經充分融合,委內瑞拉大停電、俄羅斯電網被植入後門......針對能源、關鍵基礎設施的潛伏與攻擊無時不在敲響警鐘,網絡安全已經與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社會安全、金融安全,乃至人身安全緊密相關。
  • 首屆網絡靶場與安全人才高峰論壇舉辦
    本報訊 5月25日,首屆網絡靶場與安全人才高峰論壇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舉辦。本次論壇以「安全賦能·訓戰育人」為主題,參會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培養模式。
  • 產教融合培育人才 助力文旅創新發展——四川省旅遊學校召開2020產教融合創新大會
    11月21日,四川省旅遊學校2020產教融合創新大會在成都舉辦,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教育廳、成都市教育局、四川省教育科學院、成都市教育科學院、四川省旅遊協會以及省內中高職院校、文旅企業共150餘家單位參會,重點關注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尤其是後疫情時代旅遊生態下的校地、校企合作,大會通過政策解讀、成果分享、交流對話等方式,積極探討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創新發展趨勢,從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師資鍛造
  • 威海南海新區:產教融合助推創新發展
    電子商務學院是山東鋁業職業學院今年剛剛引進的一處產教融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由山鋁學院和山東伯潤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學生可在基地帶薪頂崗實習,實現了企業需求與學校供給無縫對接。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學生實習基地山鋁學院與伯潤金服信息科技公司的牽手,是南海新區深化產教融合,推動創新發展,實現新動能聚集的一個縮影。
  • 落實「網絡安全卓越人才計劃」 川大校企地協同「加速」網安人才培養
    「2002年高校剛開始培養信息安全人才時,就業很困難,現在,就我們學院的研究生來看,還沒正式畢業,手上已經拿了好幾個offer,非常搶手。」從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多年,四川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劉嘉勇明顯感受到了近年來網安人才需求度的直線上升。
  • 龍騰佳訊構建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大數據專業建設解決方案
    所以,龍騰佳訊攜手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推出大數據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系列產品。以數據驅動教育業態的發展為長期的奮鬥目標,以產教融合大數據實訓平臺產品賦能更多中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為己任,以教學創新為企業、行業乃至社會持續培養更多數位化人才為使命。因此,採用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重構相應的教學實訓平臺,以支持新工科實踐性教學的信息化實訓平臺建設刻不容緩。
  • 川大「網絡安全卓越人才計劃」首批已招收13名「幸運兒」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王玲)9月19日報導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離不開網絡安全人才的支撐,成都作為一座擁有56所高校的城市,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一直是成都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全國高校中最早嘗試建設網絡靶場 預計2019年投用除了招生計劃和資金扶持政策,為打造高水平網絡安全創新實踐平臺,打通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2017年城市大學更是投入近2000萬建設大學生「雙創」網絡靶場。目前,靶場所需場地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底建成,2019年網絡靶場建成並投入使用。
  • 「政校行企協」多方聯動 助推旅遊產業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
    中國旅遊協會教育分會、浙江省教育廳、「中國旅遊院校五星聯盟」高校、兄弟院校、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浙江省各地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的領導以及企業行業代表參加成立大會。會上,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
  • 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約合作,產教融合創新培養AI人才
    2021年1月16日,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將圍繞「計算+」領域,面向人工智慧發展趨勢與應用,聚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合作,攜手推動大跨度的學科交叉和大範圍的產教融合,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進一步構築中國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發展生態。
  • 鳳凰數媒產教集團王陽,積極探索產教融合型企業發展之路
    今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印發了《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將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納入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的整體制度安排,在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中統籌推進。根據《實施辦法》,產教融合型企業是指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職業院校、高等學校辦學和深化改革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行為規範、成效顯著,創造較大社會價值,對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吸引力和競爭力,具有較強帶動引領示範效應的企業。
  • 浙江成立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
    近日,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舉行。浙江北大數字文化和旅遊聯合中心實驗室、全國導遊專業群開放式職教聯盟同日揭牌。浙江省旅遊產業產教融合聯盟由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牽頭組建,由10所本科高校、13所職業院校、36家行業龍頭企業、11家科研機構、16家行業協會、69個地方政府等組成,旨在推動各聯盟單位在實驗實訓實習基地、專業課程設置、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共建共享,做強一批行業龍頭或骨幹企業,形成旅遊行業專業特色顯著、人才支撐有力、產業鏈條完整、市場規模龐大的優勢產業群。
  • 大咖齊聚鷺島 論道網絡安全新技術與產教融合
    作為活動的配套活動,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四大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網絡安全新技術與產教融合論壇引起廣泛關注。業界專家學者聚焦新基建加速下的網絡空間測繪、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前沿技術,研討教育發展、產學合作、科教協同等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