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山東丨 雙元育人、訂單教育,山東各地深化職教改革打造人才...

2020-12-11 澎湃新聞

這就是山東丨 雙元育人、訂單教育,山東各地深化職教改革打造人才高地

2020-12-09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職業教育不僅是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且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山東各地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育才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01

雙元育人打造職教「濟南模式」

今年初,濟南市教育局印發了《濟南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工作方案》,整體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各學校緊緊圍繞「類型」教育的特點,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密切對接,與產業發展整體契合的辦學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協同育人,在「雙元制」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師資建設、實習實訓及招生就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四方聯動」,教學、科研、生產、管理「四環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濟南特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範例。

經過實踐探索,濟南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高地提供了示範窗口。

截至2020年7月,全市校企共計實施共建二級學院、合辦專業、訂單培養項目185個,建有規模以上校內外實訓基地達813個,實現校內實訓基地生產化、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化「兩化融合」,專業總人數達到22551人。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項目、鼎利「網際網路+」學院、福田雷沃機械加工實訓中心等10個項目被納入國家級校企合作實驗實訓中心。

近三年,濟南市中職學生就業率為98.2%,本地就業率為76.9%。高職院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為96.4%,本地就業率為84%。職業院校畢業生已成為支撐濟南市企業健康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特別是在今年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濟南市有近2000名學生參加福田山東多功能汽車廠、海爾集團等企業的頂崗生產工作,幫助企業按時完成抗疫急需的生產任務,展示了濟南市職業院校學子的技術技能和責任擔當。

雙元制制度創新引領帶動了職業教育其他各項改革,前期濟南市有11所院校獲批教育部「1+X」證書制度44個項目試點,2個項目列入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300餘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得到了有效孵化,149個項目入選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02

訂單式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率達100%

今年來學校聯繫要畢業生的廠家來得早,也來得多。學校每天都要接待即墨區工廠企業的來人來電數十人次,大都是聯繫招聘畢(結)業生。」青島市即墨區高級技工學校校長劉永凱告訴記者。劉永凱自豪地認為,學校的職業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訂單式教育、特色教學正是秘訣所在。

何為「訂單式」教學?「工廠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學校就進行針對性的招生代培,畢業後直接送廠方使用」,這是目前風行職業教育領域的一種教育方式。即墨區高級技工學校通過「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訂單式職業人才。目前,該校年訂單學生就業率達100%。

組建企業冠名班,為企業有計劃地培養所需要的技術操作人員,這是即墨區職業教育新的特點之一。增設落戶於即墨區一汽物流、未來時空、伏羲機器人等四個冠名班。學校的劉永凱校長將此稱之為「訂單」式培養。學校選定了一汽大眾、一汽物流、中國中車等知名大企業定向集中安排,就業率多年保持100%。「訂單」培養講求企業和學校的「雙向介入」。從生源選拔、教學方案確定到教學過程的實施。此外,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教師到企業、企業技術專家到學校的雙向交流學習任教機制,著力培養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共建三菱重工海爾、濟二工具機等「企中校」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個;創智空間等「校中企」校內實訓室2個。同時,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要,積極發展汽車運用與維修、民族服裝、物流商貿、鋼琴舞蹈等專業,實現重點專業對區域重點產業全覆蓋。

據了解,即墨區高級技工學校在教學中一直推行「滿意教學法」,該教學方法是以就業需求為基點,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使學生「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各圖發展,教學質量整體提高。2018-2020年連續三年被山東省職工教育協會、山東省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評為「山東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範單位」。

03

職業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自2019年起,濰坊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濰坊職業農民學院建設,推動濰坊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

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行業需求和地方農業特色產業,緊扣鄉村振興主題,集中辦學優質資源,精心籌備組織培訓。濰坊職業農民學院成立以來,先後舉辦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鄉村休閒旅遊與民俗發展、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等職業農民培訓班90餘期,培訓人員11000餘人,讓濰坊市農民迅速成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需求的中、高層次的實用人才。

濰坊職業農民學院深入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開展技術幫扶、成果推廣轉化示範,與西藏聶拉木縣人民政府合作研究「西藏人參果項目」,開展野生蕨麻種質資源收集、優良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開發和推廣,完成培訓農牧民1500人次,建立了380畝種植推廣基地,總體效益過千萬。

濰坊職業農民學院聚焦改善民生,設立了社區教育學院,開發20門社區教育課程,組織社區活動170餘場次,成為濰坊市社區教育示範基地和先進文化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 記者:葛婷婷 楊廣科 孫小茹)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這就是山東丨 雙元育人、訂單教育,山東各地深化職教改革打造人才高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
    (一)建設思路  近年來,學院順應《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年)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推動我省由建築大省向建築強省跨越」戰略要求,依託山東省建設職教集團,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著力構建育人為本的「雙向參與、雙業融合、雙元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施師資隊伍「六大」建設工程,打造一支「結構優、能力強、水平高」的優秀教學團隊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鄧雲鋒介紹山東職教高地建設情況
    一年來,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山東落實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了12項制度機制,出臺了20個改革文件,啟動實施了495個項目,逐市逐縣制定了實施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支持、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的濃厚氛圍。一年來,山東職教高地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了很多路子,為相關全國性政策制定提供了經驗和實踐探索。
  • 2萬字深度解析,看山東將如何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如何理解這一重大決定的歷史和時代意義?如何將這一《意見》與當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指導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下一步,山東將下哪幾步棋,進而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近日,大眾日報連推5篇系列報導,訪專家、談《意見》、探案例、析舉措,用近2萬字文字深度解讀山東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 濱州職院:打造黃河三角洲職教新高地
    濱州職院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激發各類人才的報國情懷、奮鬥精神和創造活力。一是加快培養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建立「校企互聘互兼」「雙師」素質培養模式,建立「階梯式」「雙師」認定製度,健全動態考核管理機制。二是培養「教練型」教學名師和專業帶頭人。
  • 山東職業學院舉辦"現代學徒制"拜師儀式(圖)
    建立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戰略選擇;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2015年,山東職業學院與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鐵道工程專業成為山東省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項目。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
    我們建立了12項制度機制,出臺了20個改革文件,啟動實施了495個項目,逐市逐縣制定了實施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支持、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的濃厚氛圍。一年來,山東職教高地的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了很多路子,為相關全國性政策制定提供了經驗和實踐探索。教育部全文轉發山東關於教師績效工資、職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件。
  • 山東大學:「三位一體」人才體系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
    除了泰山學堂,山東大學還創立了尼山學堂、齊魯醫學堂、崇新學堂。這「四大學堂」堅持「奇正相輔」選才理念,探索「高考提前批招生、一年級自主選拔、二年級教授推薦」相結合的拔尖人才選拔模式。其中,數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
  • 教育部發通知,逐項推進「職教20條」重點任務改革攻堅
    教育戰線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推動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 權威發布|輝煌「十三五」,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狠抓全國全省思政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認真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紮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實施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改革,推進思政課改革「六大行動」,在全國率先分類編制高校學科專業、中小學學科德育方案,立項建設網絡文化室、心理健康示範中心、資助育人「助翔行動」等重點項目,推動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 山東公辦職校績效工資水平,可達到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5倍
    12月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情況。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在發布會上介紹,山東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職教高考本科錄取比例由6:1提升至4:1,中職學生升學深造比例超過70%。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蘇錫常都市圈職教改革創新貢獻常信方案
    ■新時代 新職教 新徵程(江蘇篇)    在中國職業教育「由大向強」邁進的關鍵時期,2020年9月28日,省部共建整體推進為蘇錫常都市圈職教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啟動大會在南京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關於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
  • [中國教育報]「十三五」職教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中華人民共和...
    5年來,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丨訪山東師範大學校長曾慶良
    落實「築峰計劃」,助推高校「雙一流」躍升 ——訪山東師範大學校長曾慶良 2019年,我省啟動「築峰計劃」,意在改變這一局面。如何以「築峰計劃」為牽引,打造山東高等教育「高峰」?日前,山東師範大學校長曾慶良在向「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時提出相關建議。 「『築峰計劃』是我省與『雙一流』建設相對接,力求實現高等教育破局提升的關鍵之舉,將成為『十四五』時期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有力抓手。」
  • 立足「三教」改革,打造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湖湘樣本」
    三湘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 黃京 楊斯涵)2019年是「職教改革年」,湖南職教遞上了怎樣的「成績單」?備受關注的「三教」改革下,湖南如何下好職業教育這盤「大棋」?「『三教』改革是落實『職教20條』根本要求,也是職教『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省教育廳巡視員應若平介紹,省政府辦公廳先後出臺了深入推進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辦學、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等文件,並建立健全了產教融合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全省高職院校與1230餘家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培養,訂單培養學生比例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30%以上。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豐富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建成教育強國打下堅實基礎,需要破解教育評價改革這個難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以破除「五唯」為導向,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科教強魯人才興魯,聚力打造創新高地
    步入新發展階段,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圍繞「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等一攬子工作舉措,聚力將山東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高地。
  • 山東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路線圖公布 創建兩至三所世界一流大學
    遴選優勢特色學科爭創國家一流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推進新時代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是今後一個時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性和綱領性文件。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介紹,《意見》在山東省「雙一流」建設方面提出了新目標、新舉措。一是加大對駐魯部屬高校的支持力度,創建2—3所世界一流大學,服務山東發展。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始終秉持「明德尚能」校訓,系統打造了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構建了立體式大學生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生態圈。建設校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易班網,利用好「學習強國」平臺,推進學院官方「兩微一端」集群建設,暢通「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社團活動、網絡思政和環境思政」五個育人渠道,守好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育人責任田,構建全面立體的大學生思政教育生態圈。
  • 山東深泉學院、山東鉑爾國際酒店「校企人才戰略」籤約揭牌儀式
    校企聯誼謀發展 合作雙贏譜新篇2018年11月6日,我校與山東鉑爾國際酒店校企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隆重舉行。鉑爾國際酒店董事長翟世龍、總經理餘燕、董事長助理張寧寧、人資部經理王爽;山東深泉學院常務校長貝廣勇、副校長姚濤、副校長程震、辦公室主任張元翔、職教部主任張明文等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儀式由姚濤副校長主持,會議在隆重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貝校長首先對山東鉑爾國際酒店翟世龍董事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接下來,由貝廣勇校長介紹我校辦學概況。
  • 這就是山東|健康關愛、幸福食堂,山東各地繪就高質量發展幸福底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7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韓蓓蓓 胡高彤) 今年以來,山東各地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持續推進涵蓋教育、健康醫療、棚改安置、基礎設施、社會救助、社會治安等領域的各項民生工作,切實把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增進民生福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