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 黃京 楊斯涵)2019年是「職教改革年」,湖南職教遞上了怎樣的「成績單」?備受關注的「三教」改革下,湖南如何下好職業教育這盤「大棋」?12月7日,由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三教」改革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全省14個市州450餘名專家、學者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湖南職教發展之路。會議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王玲主持。
職教改革年,湖南職教表現搶眼
「進入新時代,職業教育將會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我們湖南職業教育該如何走?如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三教」改革改什麼?如何改?」會議一開始,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石燈明連續用了五個問句點明了此次會議的主題——「三教」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他指出,作為省內一流專業特色智庫,湖南省教科院承擔了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廳下達的重大課題研究,也將為湖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事實上,在2019年,我省職教遞交了一份驕人「成績單」。目前,全省有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600所,在校生143.59萬人,教職工9.3萬人。今年,高職高專院校已招生錄取27.43萬人,擴招5.8萬人,超額完成1萬人;中職學校招生錄取30.5萬人,較上年增長3.7萬人。
此外,三湘都市報記者還了解到,2019年,湖南職業教育獲評國務院真抓實幹督查激勵的六個省份之一,同時,入圍國家「雙高」建設計劃學校11所,並在全國首創1+x證書教學研究中心,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院校的1575人參加1+X證書考核;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湖南獲獎總數249項,排全國第五(獲一等獎48項,排全國第四。其中高職院校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分別排全國第四、第三);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上,獲獎總數24項,並列全國第一(獲一等獎10項,排全國第三)。
截至目前,湖南有國家示範(骨幹)高職學院8所(「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間建設),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37所,國家示範專業點38個、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7個、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18個、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8個;近兩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44項。
「『三教』改革是落實『職教20條』根本要求,也是職教『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省教育廳巡視員應若平介紹,省政府辦公廳先後出臺了深入推進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辦學、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等文件,並建立健全了產教融合發展長效機制。推動全省高職院校與1230餘家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培養,訂單培養學生比例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30%以上。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支持3個城市、51所院校聯合125家企業,立項建設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27個,排全國第3位;遴選立項省級現代學徒制項目60個。同時,依託示範性職業院校和行業龍頭骨幹企業,組建了湘繡、湘菜、湘瓷、湘商、湘茶等5個湘字號特色學院,42個省級職教集團,加盟企業達1890家。推動校企共建技術研發中心158個、共建「湖湘工匠」培養基地764個。
談及「三教」改革將為湖南職教帶來怎樣的發展契機,應若平表示,推進「三教」改革,是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創新改革試驗區的重要內容,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也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要求,要建立學校與企業共生共長的共同體;要根據國家要求、國家標準及時更新迭代、升級湖湘標準,形成「1+X」的「湖南樣本」。「當前,『三教』改革已進入落實攻堅階段。實施『三教』改革,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技並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三教」改革就是要加強職教內涵建設
對湖南職業院校而言,如何進行「三教」改革?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劉顯澤表示,「三教」改革首先要建設符合項目式、模塊化教學需要的教學創新團隊,不斷優化教師能力結構,其次要健全教材選用制度,引入典型生產案例,最後還要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等教學模式,課堂革命,打造優質課堂。「要打造以服務學生為對象,以「雙師型」教師為主體,以模塊化教學改革為主要途徑,以專業和課程建設為平臺,以溝通、協作為紐帶,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組成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基本組織。」
「職教改革是全國教育的一大熱點,『三教』改革是職教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說核心是要加強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餘偉良表示,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能人才要能得到社會、企業的認可,就必須練好「內功」。他介紹,為了聚焦內涵建設,湖南職業教育正致力於打造「十大體系」,包括:「推進湖南標準體系建設」,實行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公開制度;「優化特色專業體系建設」,改進專業設置與評價工作;「加強優質課程體系建設」,重點打造一批專業核心課、公共文化課、專業群共享課,五年內中高職各建設1000門精品課程,100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00個虛擬仿真實訓中心,並遴選建設一大批優秀校本教材;「促進產教融合平臺體系建設」,將努力加強職業院校科研平臺建設,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以及職教集團和專業聯盟建設等;「加強教師隊伍能力培養體系建設」,開展產教融合領軍人才、產業導師、湖湘工匠和技術能手的遴選認定工作;「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豐富技能競賽制度,完善技能抽查制度,建立年度報告制度,高職、中職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等;另外還包括「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建設」、「推進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智慧校園支撐體系建設」和「進一步強化話語體系建設」。
同時,為了解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匹配度問題,全省職業院校正在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工程」、「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教師職業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湖湘特色職業教育標準開發工程」。餘偉良表示,到2022年,全省職業院校的所有專業全部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專業技能考核標準制訂及公開工作,與湖南特色產業、新技術、新標準同步對接,用先進標準引領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