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作為醬酒之都,採用本地優質皮薄粒小,堅硬的本地紅纓糯高粱,和12987複雜且獨特的醬酒工藝,以及足夠的儲存時間,生產出神秘香味的茅臺!
也讓茅臺酒名滿天下,價格和品質都成為龍頭老大!可是茅臺鎮,並不只有茅臺酒!
茅臺鎮大大小小酒廠上千家,有牌照的上百家,價格從幾十到上千每瓶魚龍混雜,那些廉價的醬香酒是不是都嚴格做到12987工藝,嚴格的使用貴州當地特色的紅纓子糯高粱,嚴格的執行儲藏標準呢?
畢竟真正的茅臺酒,價格已經飛到天上了,而茅臺鎮其他的醬香酒,也能起飛嗎?
抱著這些疑問,我進駐了茅臺鎮,用了整整七天時間,試圖找到一些答案!
七天內,我走訪了茅臺酒廠和茅臺鎮大大小小十幾家酒廠,有自家釀造的小作坊,有成規模的大酒廠。
走訪後我發現,茅臺酒廠和其他酒廠的生產工藝其實大同小異,幾乎全部都是按照12987工藝和流程進行釀造,工藝流程相同,為什麼茅臺酒可以賣到幾千塊,而茅臺鎮的酒卻只有幾十上百塊呢?
這七天在我不斷的探索和追問下,終於發現了一些答案,這幾點足以解釋以上問題!
1、時間成本
我們都知道,高度醬香酒酒體越老化,越香醇,價格也是越高!
醬香酒七個輪次的基酒理論上都需要經過最少三年的存儲,最低五年才可以出廠,可是在這幾年的時間內,不僅無法銷售,而且佔用了大量酒缸和場地,並需要專人看護保證環境恆溫恆溼。
茅臺酒廠實力雄厚,出來的7個輪次的酒,一定會嚴格的按照3年儲存再勾調,滿五年再出廠的標準。
但是其他酒廠就不好說了,價格制約了成本,成本想辦法減持,形成小酒廠的惡性循環,為了節約成本當年或不足年份的酒簡單勾調就有可能出廠了。
畢竟是否存儲三年或五年我們真心看不到證據,只能憑口感品嘗,這個全憑良心。
2、精細化環節把控
一般酒廠因為價格提不起來,所以不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把工藝精細化,然而茅臺卻從不擔心這個問題,他們的財力足矣讓所有工藝都精細化。
舉個例子,茅臺酒一個工藝環節,可能6個人6個小時精細化完成,而普通酒廠兩可能2個人2小時就完成了。畢竟不是精工企業,工作內容比較粗放!
還有就是茅臺酒廠最終還要用特殊的設備把酒過濾一遍,過濾掉很多有害物質,其他酒廠是無法做到的,這個設備達到數十億,而且全國僅有一臺,是茅臺從國外專門定製的。
3、糧食成本
茅臺鎮大大小小酒廠上千家,釀酒必不可少的糧食就是高粱!
茅臺基本是5斤糧食(本地高粱跟小麥大曲)出一斤酒,而其他酒廠絕大部分都是3斤糧食(本地或外地高粱加小麥大曲)出一斤酒!
要知道,貴州本地的紅纓子高粱產量,根本供不上這麼多酒廠!而且,本地紅纓高粱每斤五塊錢左右,可是外地高粱每斤才兩塊錢左右。
如此一來,勢必有些酒廠為了降低成本,就會使用外地的廉價高粱,良心一點的,可能會摻進去一些本地高粱。
總之,這些酒廠大都是家族民營企業,沒有優質的管理基因,所有目的都是快速賺到錢。
4、勾調成本
在這幾天裡,我們去到了專門的勾兌實驗室,其實也不是那麼嚴密,調好的酒的比例不是很複雜。
還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七個輪次酒中第3和第4輪次的酒比較好,勾兌過程中用這兩個輪次較多的,酒質相對較好。
可是,這完全憑良心。因為勾兌中不使用或少使用其他輪次的酒,就是浪費掉了。如此一來,對茅臺以外的酒廠來說,成本無形中多了很多倍!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網上那些小几十一瓶的的酒,嚴格標準下成本都不夠!所以真心不可能是什麼好酒,最多給你加點老年份酒兌兌香味,更多的是坤沙當年酒,或是串沙、翻沙當年酒(串沙、翻沙最多出三次酒,而且是糧食兌酒糟。
所以,那些能被茅臺收購的酒廠,酒質和工藝可能會好一些,因為茅臺現在的風控調研也不是那麼輕鬆,對這些企業生產線要求會嚴格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大酒廠可能會警醒,會提高質量,但這也得是超級大酒廠。更多的民間作坊和小酒廠,還是會延續低質高產、低價多銷的惡性循環,來達到快速賺錢的目的!
你覺得茅臺鎮的酒都是嚴格的工藝流程嗎?歡迎留言討論,說說您的看法~
茅酷網提醒您:請適量飲酒,未成年不得飲酒!本文由茅酷網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