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20-12-18 文化星河

前言: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劃。如果熟悉的人,或許能夠記得它的標誌的造型,其中間的太陽神鳥,讓人的印象深刻。這個圖案是誰設計的,有著怎樣的含義,又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一、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這樣一件極具現代感的文物,很難想像是先民製作於商周時期,發現於成都的金沙遺址。它動感而簡潔,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一般認為,太陽神鳥金飾能夠顯示出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和象徵意義。太陽神鳥噴射出的光芒所寓意出的一個旋轉的太陽,表達著古代蜀人對太陽的熱愛。結合以往的考古發現,太陽神鳥是古蜀人對三星堆文化鳥崇拜的繼承與進一步發展。所以可以看到,太陽神鳥的周圍,環繞著四隻飛鳥。而飛鳥和太陽紋飾的數目分別是四和十二,顯示著古蜀人的智慧,也象徵著四季的輪迴。歲月的流逝。

二、中國文化遺產的發展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類別十分齊全的文化遺產,也是自然和文化遺產擁有的比較多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文明5000年的發展歷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之一。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並有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得到了世界的認同。2006年開始,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三、古蜀國的圖騰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原因

古代蜀國歷史悠久,發源於黃帝之子昌意,而以往的考古發現證實,成都平原存在著與中原地區風格迥異的三星堆文化,其中的青銅面具,青銅樹,代表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而繼承三星堆文化的,是春秋早期的十二橋文化,其中十二橋文化的代表,就是震驚世界的金沙遺址。而金沙遺址中出土的這一個小型的金飾,十分的袖珍,卻無不顯示著古蜀文明的高超技藝。金沙遺址的發現,是中華文明的又一大重大的發現,其中蘊含著繼往開來的精神,以及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等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特質。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小結: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盡艱險,飽受滄桑。但也在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國人傳承下,堅強地屹立於民族世界民族之林。保護好中國文化遺產,既是中國的責任,更需要全世界的合作。金沙遺址的發現,有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寓意,而做一枚小小的金飾,正飽含著對中國文化遺產的珍視與期望,希望它成為中國文化的窗口,讓世界知道中國文化之美。

相關焦點

  • 金沙遺址博物館昨開館 太陽神鳥驚豔亮相
    他說,建設金沙遺址博物館,是成都市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重大舉措,是成都文物保護和文化旅遊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有效嘗試。希望金沙遺址博物館開館後,做好保護開發,擴大宣傳營銷,使金沙文化與都江堰文化、大熊貓文化品牌一起,共同為成都文化旅遊業加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金沙遺址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的出土地,是21世紀我國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
  • 黃金面具和太陽神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近距離感受下無價之寶
    金沙遺址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兩大主體建築為遺蹟館和陳列館,佔地面積456畝,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主旨為展示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社會生活。四橫八縱的考古遺址現場,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氛。
  • 尋找文化古蹟,與太陽神鳥對話,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交通也挺方便的,大家就可以坐地鐵7號線到金沙博物館站,或者是坐公交車到金沙遺址東門站就可以了。金沙博物館有停車場,有便利店,甚至還可以租嬰兒車,實在是非常人性化了,大家完全可以帶著家裡的老人小孩,或者是學生來博物館看看。建議大家用手機聽講解,每一件文物都有博物館的講解哦,小編覺得有講解才能了解清楚博物館文物背後的故事,特別有趣。
  •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館藏文物「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是古蜀先民黃金藝術的巔峰之作。2001年在金沙遺址祭祀區出土。金飾圖案分內外兩圈,內圈一個旋轉的火球——象徵著太陽,外圈等距分布著四隻展翅飛翔的神鳥,四隻神鳥圍繞著十二道內斂的太陽芒飾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飛翔,與上古神話《山海經》中「金烏負日」的傳說相映證。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從此以後,這曾經為古蜀人崇拜,守護古蜀大地的太陽神鳥,承擔起一個重大的使命。為守護中國文化遺產,太陽神鳥將發揮巨大的光與熱。
  • 比故宮門票貴的博物館,藏在成都鬧市區,可看到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七號地鐵線在金沙博物館下地鐵後徒步3-4分鐘就可以到達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南門,從大門進入之後首先到達的就是遺址館。,可以說這個祭祀遺址如今成為了中國發現的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好、祭祀器物埋藏最豐富的古代遺存之一。
  • 成都金沙遺址,兩臺挖掘機解開的千年秘密
    金沙遺址的重大發現,將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歷史向前推進了700年左右。遺址中出土的文物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相當令人振奮,其玉戈、玉瑗的出土更是表明,金沙文化與黃河流域文化和長江下遊的良渚文化存在某種深刻聯繫。然而如此重要的金沙城,為何歷史上卻沒有相關文字記載?或許,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我們將找到答案。
  • 金沙遺址出土「太陽神鳥」,被列為鎮國之寶,如今價值連城
    一直到考古界有一個特殊的遺址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重新開始思考了《山海經》中的故事。那就是金沙遺址,這個遺址一經發掘就震驚了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考古學界,就連中國著名古建築專家楊鴻勳先生在2009年來到這裡的時候,都對這個遺址其中的祭祀建築誇讚不已,認為它的結構建築與是與日本神社的構造十分類似,就是日本神社的「祖宗」。
  • 金沙遺址博物館——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3000年前
    沙遺址是一處商周時代的遺址,位於成都市西郊金沙村。金沙遺址博物館建於遺址之上,由遺蹟館、陳列館、金沙劇場、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和園林區組成,館內展示了金沙遺址出土的大量象牙、石器、玉器、金器等。金沙遺址的發現,把成都城市史提前到了3000年前,由此被視為成都城市史的開端。
  • 金沙遺址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大金面具  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遺址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蘇坡鄉金沙村一處商周時代遺址,面積超過5平方公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太陽神鳥金飾  尺寸: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0.02釐米。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  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此器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 太陽神鳥:三千年前的飛天夢
    一個多星期之後,在最頂尖的金器修復專家手上,太陽神鳥得以復原並重見天日。  二、太陽神鳥金飾的文化內涵  1、太陽神鳥金飾反映了古蜀崇日精神及飛天夢想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即「四鳥繞日金飾」,它極具動感的視覺效果,無論是外層的4隻飛鳥,還是內層旋轉的太陽。裡面的旋渦就如同一輪旋轉的火球,周圍飛鳥圖案分明就是紅色的火鳥。
  • 西行漫記:成都錦裡 金沙遺址 寬窄巷子
    本次成都行程從錦裡開始,寬窄巷子結束,中間專門去拜訪了金沙移植博物館,追尋太陽神鳥的傳說。很美的圖案,不用任何設計和改造,拿來就用,就是個完美的標誌。3000年前的東西哎,贊!為先民的智慧折服!這個標誌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探尋神秘的古蜀王都
    金沙遺址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364件,尤以太陽神鳥金飾等國寶級文物聞名海內外。  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祭祀遺存  走進全鋼架構建的遺蹟館,只見一大片裸露的遺址上,分布著一個個不同深度的探方,有的探方裡還埋著獸牙、獸角等遺物,讓人感覺進入了真實的考古現場。
  • 可以吃的「太陽神鳥」,你見過嗎?
    金沙文創系列中秋月餅,融合《山海經》書中描繪的奇幻人神、異獸、魚鳥等形象。月餅紋飾以古代四季雕版圖案為靈感來源,以星雲日月的分布為主要創作元素,還經典復刻了太陽神鳥造型。尤其是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主體圖案的太陽神鳥,更是從顏色到質感都被完美還原:這輪在展廳中靜靜旋轉的「太陽」,化成了被捧在手心的月餅,難怪網友大呼:「好看得都捨不得吃!」一枚小小的月餅,飽含國人的思鄉與團圓之意。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太陽神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呢?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圖片來自網絡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
  • 2019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金沙遺址博物館遊覽日記
    但是金沙發現的卜甲都是龜背甲,而且無文字。第四展廳:是一個精品館,在這個展廳,以「太陽神鳥」金飾為中心,周圍圍繞扇形展櫃,將三十多件金沙出土的精華之最的文物富有層次地展示。擦亮眼睛,仔細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沙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箔。這塊太陽神鳥金飾,不僅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更是我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國家文物局2005年正式採用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縱目青銅面具、太陽神鳥金箔……提到古蜀文明,您還能想到什麼?20世紀80年代,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兩個埋藏坑的發現,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其中出土的人像、頭像、神壇、神樹等各種造型奇異的青銅器,以及面具、權杖、動物形飾等多種製作精美的金箔製品震驚海內外。
  • 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2020年8月16日,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十五周年紀念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
  • 金沙遺址這件文物 發掘時以為是廢物被扔 後來成為鎮館之寶
    四川的三星堆聞名久矣,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可以和三星堆媲美。金沙在青羊區金沙遺址路這邊,展現的是商周時期四川的古蜀文化。金沙遺址的標誌,太陽神鳥紀念性雕塑,這件文物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有金人面形器,金蛙形器等。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已恢復開放
    其中,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等一級博物館於近幾日宣布恢復開放,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也表示將於3月23日有序開館。位於廣州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已於3月1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該館於3月17日發布的公告表示,開放區域為整個博物館,包括基本陳列、臨展、墓室等區域,與此同時,夜間開放服務暫停。同時,僅接受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參觀,博物館原購票窗口暫停服務,且每小時限額50人。
  • 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博物館東門2 門票門票 80 元半價觀眾 : 年滿60周歲長者,學生免票觀眾 : 年滿70周歲長者,現役軍人遺址大廳4 交通她位於成都市內青羊區,有點像大明宮之於西安,交通很便利,放心交給導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