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古稱高棉。貧窮、地雷、西哈努克、吳哥……這一連串的關鍵詞,如同一面多稜的鏡子,折射出這個國家曾經有過的輝煌與傷痛。
世界文化遺產、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讓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趨之若鶩;富有殖民時期法式風情的金邊市,展示著東南亞小都會的魅力;
安靜唯美的西哈努克城,海濱的餐館夕陽之下也如電影畫面一般美麗。
廢墟、殘垣、雨林、灘岸、日出日落、開滿一樹的鳳凰花,你或許會覺得柬埔寨不如泰國般嫵媚動人,但正是因為這未經粉飾的樸實,讓成百上千萬的人深深愛上這裡。
活動時間
2020年01月31日—02月07日
(正月初七—正月十四)
女王宮:「吳哥古蹟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
吳哥窟: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
三坡布雷卡遺址:叢林中的寺廟、世界文化遺產
柏威夏寺:懸崖邊的印度教寺廟、世界文化遺產
羅洛士遺址群:柬埔寨年齡最老的遺蹟
吳哥通王城:大吳哥、「高棉的微笑」
巴肯山:「山之國」、柬埔寨最美落日
塔布倫寺:「小吳哥窟」
貢給大金字塔:見證吳哥舊都的輝煌
吳哥國家博物館:全面了解吳哥的不二之選
晉行記特邀專家 黎冷
本名黎靜波
筆名黎冷,青年知名學者
青年作家、導演、編劇、詩人、攝影師、大學講師、漢文化推廣者。
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
門裡國學院名譽顧問
四川省文化產業學院文博學院講師
四川博物院學術聯盟講師
四川傳統文化促進會、成都傳統文化保護協會 副會長
四川漢服、成都漢研會 會長
第一天
暹粒集結
用餐:不含餐
住宿:暹粒
第二天
前往磅通省
普拉普特斯橋、三坡布雷卡
用餐:早中餐
住宿:暹粒
第三天
前往柏威夏省
貢給神廟群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柏威夏省
第四天
柏威夏寺
回暹粒
第五天
女王宮、崩密列、羅洛士遺址群
用餐:早中餐
住宿:暹粒
第六天
吳哥通王城
(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宮殿、
戰象臺、癩王臺等)、
周薩神廟、塔瑪農神廟、鳥守山城、
巴肯山——巴肯寺(日落)
用餐:早中餐
住宿:暹粒
第七天
吳哥窟、豆蔻寺、斑蒂咯黛寺、
巴瓊寺、皇家浴池、比粒寺、
斑蒂薩瑪寺、東梅奔寺、塔布倫寺
用餐:早中餐
住宿:暹粒
第八天
聖劍寺、涅槃宮、塔頌寺
吳哥國家博物館
用餐:早中餐
住宿:無
散團
第一天:暹粒集結
萬千世界,茫茫人海。
難忘的旅程從這裡開始,
有你,有我,有文化,有歷史,有風景!
普拉普特斯橋建於12世紀,巴戎風格,位於吳哥通往金邊的古道上,距離暹粒東南60公裡處的6號國家公路旁。整個橋身由砂巖石塊結構構成呈現磚紅色。大橋總長不足百米,寬16米,由20餘個瘦高拱橋洞組成。兩端橋頭上各有兩尊巨大的九頭那伽雕像,而且保存完好。那伽在柬埔寨被視為守護神,巨大的九頭那伽在吳哥及周邊並不多見,那伽雖有很多但大多是五頭或七頭,所以這裡是一處很難見到的藝術精品。
三坡布雷卡是6世紀末至7世紀初早期真臘時期的王都伊奢那城遺址,也是真臘王國的首都。其保存下來的古建築是前吳哥時期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代表。這裡保存了近百座真臘時期的塔廟,還發現了若干石雕和青銅的佛教造像,被譽為吳哥文明的搖籃。2017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坡布雷卡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貢給神廟群位於暹粒東北約100公裡左右。十世紀時它曾是吳哥王國首都,時間與吳哥重疊,當初迦耶跋摩四世篡權之後,將國都由吳哥遷移於此,他兒子繼位後,又重新將國都遷回吳哥。在貢給,最有名的就是大金字塔,這座塔高度約40公尺,寬度為55公尺。它的造型特殊,有別於其他所有吳哥建築,不同於其他寺廟,反而比較像瑪雅的金字塔遺蹟。
柏威夏寺位於柬埔寨柏威夏省與泰國接壤的邊境地區,柏威夏寺的歷史悠久,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紀,它是高棉帝國的君主耶輸跋摩下令建造的。柏威夏寺具有極佳的地勢,其建築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觀與宗教功能,寺內精緻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寶。整個建築呈褐紅色,在綠蔭和藍天白雲的背景下,古樸壯美。
第五天:班蒂斯蕾(女王宮)、崩密列、羅洛士遺址群
班蒂斯蕾,位於柬埔寨暹粒省,距吳哥城約25公裡,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女王宮以豔麗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於世,該寺以朱色砂巖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是吳哥古蹟中風格最獨特和最精緻的建築群之一。
崩密列,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廟,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崩密列建於11世紀末到12世紀初,這座廟宇是用來供奉溼婆神的,是吳哥建築群第一座完全用沙石建築的廟。崩密列護城河呈十字型對稱建造,中心為未修繕好的殘垣斷壁。
羅洛士遺址群被認為是高棉藝術開端的羅洛士遺址群位於暹粒市東南方約12公裡的地方,分為三處遺蹟,分別由巴孔寺、羅雷寺和普利哥寺三地組成。
第六天:吳哥通王城、巴肯山——巴肯寺
吳哥通王城,又名大吳哥,是9世紀至15世紀高棉帝國最長久的國都。都城佔地9平方公裡,在這範圍內包括一系列各朝建立的古都遺蹟:蘇利耶跋摩一世重建的空中宮殿,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建立的巴方寺,闍耶跋摩七世建立的巴戎寺、戰象臺和瘌王臺等。城中心的巴戎寺中有著名的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為藍本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就是是「高棉的微笑」由來,寺廟牆上浮雕不只展現闍耶跋摩七世與佔城戰鬥的壯闊場面,也有描繪市井小民的生活場景。
巴肯山—巴肯寺是吳哥窟主要遺蹟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在吳哥窟西北1.5公裡處,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山頂上的巴肯寺雖然早已破敗,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吳哥建造的第一個都城的中心,被稱為「第一次吳哥」。巴肯寺還體現了當時高棉人對山的崇拜。
第七天:吳哥窟、豆蔻寺、斑蒂咯黛寺、巴瓊寺、皇家浴池、比粒寺、斑蒂薩瑪寺、東梅奔寺、塔布倫寺
吳哥窟,又稱為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溼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是吳哥古蹟重要組成部分,又稱吳哥寺,或小吳哥,梵語意為「寺之都」。
斑蒂喀黛寺,意為「房間的堡壘」,或者「僧侶房間的堡壘」,是柬埔寨吳哥地區的佛教寺廟。它位於塔布倫寺南側,吳哥城東側。它建於公元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闍耶跋摩七世統治期間,巴戎建築風格,建造計劃應該和塔布倫寺、聖劍寺類似,但沒有那麼龐大複雜。
比粒寺位於東梅奔寺的南側約1.5公裡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築,同東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時期,但規模比其巨大。比粒寺為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又稱變身塔。可以看到燒焦過的痕跡,千年前在此舉行儀式,定是達官雲集,不能隨便進入的。
塔布倫寺位於柬埔寨吳哥城東約1公裡處,位於吳哥窟南部33公裡處,尊奉婆羅門教和佛教,當地人稱之為「小吳哥窟」,是古真臘吳哥王朝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他母親所修建的寺院,興建於1186年。塔布倫寺屬於吳哥文化較為後期的作品。
第八天:聖劍寺、涅槃宮、塔頌寺、吳哥國家博物館
聖劍寺是在12世紀時,闍耶跋摩七世為供奉自己的父親而修建的。在聖劍寺東邊入口有一座兩層建築物,相傳這座房子是用來存放聖劍的,它的圓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築風格。
吳哥國家博物館(Angkor National Museum)以藝術品、完整的多媒體圖畫故事並配以個人隨身多語言電子設備相結合的方式,向遊客展現了高棉王朝黃金時期的皇室歷程。從到王朝的創建,到高棉王朝文明的鼎盛時期。將所有文物分為8個場館,按時間的進化順序,通過交互式的展品,讓遊客體高棉王國的傳奇的同時,對古老帝國的傳統習俗和不同信仰有更深的了解。
吃貨福利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菜,口味較偏濃及較辛辣,該國出產胡椒、魚露,用上大量香料、辣椒、胡椒和魚露等烹調,口味與泰菜接近。
由於受到法國殖民統治,所以菜餚有混入了法國的元素,也受到中國和越南等地的的口味影響。第一:阿莫克魚(Fish amok)
阿莫克魚是柬埔寨最出名的食物之一,但您會在與其相鄰的國家裡見到類似的食物。放入當地香料slok ngor的阿莫克魚略帶苦味,使得柬埔寨版本很容易從各個版本中區分開來。
阿莫克魚是一種鮮魚慕斯佐以椰汁和kroeung醬。Kroeung是一種高棉咖喱醬,由檸檬香草、薑黃根、大蒜、青蔥、高良姜和中國生薑製成。高檔飯店會把阿莫克魚放在香蕉葉上蒸,而街邊小吃攤則是將其煮熟製成濃湯咖喱魚而不是慕斯。
第二:柬式春卷(Fresh Spring Roll)
柬式春卷類似我們的卷煎餅,新鮮的蔬菜卷在薄薄的煎餅裡蘸著調料吃,還有一種春卷DeepFriedSpringRoll,才是我們的炸春卷,各家的餡料、蘸料都不一樣,味道也很好。
第三:豬肉飯(Bai sach chrouk)
豬肉飯是柬埔寨最簡單也最美味的食物之一,每天早上都會出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街道邊。
切成薄片的豬肉因在炭火上慢慢烘烤而帶有自然的清甜。有時候會把豬肉浸在椰汁或者蒜汁內。將烤好的豬肉放在一大份米飯上,再加上新鮮醃製的黃瓜和蘿蔔以及許多姜。通常還會有一碗覆有大蔥和油炸洋蔥的雞湯。
第四:高棉紅咖喱(Khmer red curry)
高棉紅咖喱不如泰國的咖喱那麼辣,同樣用椰汁做底料卻不會過多的放入辣椒。菜品裡有牛肉、雞肉或者魚肉、茄子、綠豆、鮮椰汁、檸檬香草和kroeung醬。因法國文化的影響,高棉紅咖喱往往搭配麵包一起食用。
這道菜品通常會在柬埔寨一些特殊場合才會提供,比如婚禮、家庭聚會或者諸如亡人節、清明節一類的宗教節日。
第五:米粉湯(Nom banh chok)
米粉湯往往會作為早餐食物。它由米粉和用檸檬香草、薑黃根以及泰國酸橙製作而成的青咖喱組成,上面覆有薄荷葉、豆芽、綠豆、香蕉花、黃瓜和其他蔬菜。慶典和婚禮上還有紅咖喱版本。
第六:炒螃蟹(Kdam chaa)
油炸螃蟹是柬埔寨的海濱城市白馬市的特色菜。這道菜由新鮮的螃蟹和本土的貢布青椒炒制而成。
芳香的貢布青椒聞名全球美食界。儘管全球各地都有幹貢布青椒,但您最好來柬埔寨嘗嘗它風味獨特的青椒子。
第七:烤魷魚(Ang dtray-meuk)
您會在柬埔寨諸如西哈努克市和白馬市一類的海濱城市,發現海鮮賣家會沿岸叫賣他們製作的烤魷魚。
魷魚上刷有酸橙汁或者魚露,然後串在木籤上烤制而成,最後佐以一種源於貢布的柬埔寨醬汁食用。這種醬汁由大蒜、鮮辣椒、魚露、檸檬汁和糖調製而成。
第八:仙草凍(Cha houy teuk)
高棉甜品的售價在1.5元人民幣左右,一些甜品會在椰汁裡放入糯米或西米,並在上面覆蓋著芋頭、紅豆、南瓜和榴槤。而最受歡迎的要數仙草凍,它是一種用海藻裡獲取的明膠而製成的果凍狀甜品。
仙草凍的顏色很豐富,比如粉色和綠色,因此它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它往往用小碗出售,除了刨冰外,還會放入西米、漂白綠豆和椰漿。
第九:酸湯魚
酸辣魚湯在柬埔寨很受歡迎,裡面加入了菠蘿和各種香料燉製而成。也可以把魚換成肉類,雞肉或者豬肉都可以。另外還有一種酸辣大蝦湯或者配有椰子和菠蘿的魚湯也很美味,值得嘗試。
第十:柬埔寨火鍋
柬埔寨火鍋類似我們的小火鍋,一小鍋湯,一盤牛肉,一盤鮮菜(包括幾片香蕉/芭蕉之類的)一盤透明的小圓餅,一碟蘸料。將肉片放入火鍋,將2張小圓餅轉圈蘸水後放在空盤上,這時肉也熟了,放在餅上,再放上鮮菜,這時餅也軟了,捲起來,蘸調料。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12800元/人
(單房差 2880元/人)
1. 往返各自所在城市的交通費用
2. 行程中沒有註明的餐費
3. 行程中其他個人消費
【報名方式】
本次活動由具有出入境資質大型旅行社承接
10人成團
微信、電話諮詢詳細行程安排,
繳納費用後視為報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