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傑講易經:五行的起源和五行的思維

2020-12-20 易經課堂

作者:中國白雲書院——桂海傑講易經

今天和大家來聊一聊關於《易經》智慧當中的五行思維。這個五行從哪來的,五行對於我們的類人究竟有什麼作用,尤其是五行的相生相剋,它對於我們人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現在我們的社會上對五行的運用特別流行,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算命算卦當中,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穿衣著裝當中,還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家庭裝修,建築的營造當中。既然大家那麼喜歡運用《易經》當中的五行思維,那說明這種五行對我們是有作用的。那這個五行的出現,五行的應用,它的理論依據在哪裡,所以這一章我會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五行思維的起源和作用。

在很遠的遠古時期,我們的人類對於我們自然界的認識不夠,仰望著天,發現著天上的風在動,雲在動,日月都在動。這些動態的現象給我們的人類產生了極大的作用,尤其後來我們發現這些現象制約著我們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的生長。我們的古人帶著一種好奇心仰望著天空,似乎想了解自然界的這些神秘現象。後來我們經過漫長歲月對自然界的了解,發現了兩種現象。這兩種現象影響著我們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這就是太陽和月亮。

我們發現太陽管著我們所有動物的畜牧,白天讓我們食草動物下地勞動,晚上讓食肉動物出沒於山林之間。這個時候,我們的古人對於太陽產生了崇拜,後來我們又發現月亮它對我們植物的生長發育起到了相當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月亮的陰晴圓缺產生了一年四季分明。由於有了四季分明,才有了我們植物的生長、生育、成熟和收穫的過程。這個時候,我們對月亮又產生了崇拜。我們的古人為了形象地記錄太陽、月亮對我們自然界的作用,我們發現了太陽是紅色的,月亮是黃色的,所以這個時候兩個顏色紅色、黃色就被我們找到了。後來我們又發現在月亮和太陽的背後有一個顏色,這個顏色就是藍天。這個時候,我們終於找到了所有一切自然界的三個顏色,這三個顏色就是紅、黃和藍。

後來,我們又發現當太陽、月亮沒有的時候,是漆黑的一片。當太陽、月亮都起來的時候,我們發現那就是陽光普照,那就是白天,那就是能看得見,所以我們為了記錄太陽、月亮出沒以後的這樣一種規律,我們也找到了兩個顏色,這個顏色就是白色和黑色。這就是我們的古人仰望著天,從自然界找到了五大顏色。這五大顏色就是黑、白、紅、黃、藍,這五個顏色就是最早的五行色彩。五行色彩分別這樣來代表,藍色代表著木,紅色代表著火,黑色代表著水,白色代表著金,黃色代表著土。

我們的古人認為由於天上的顏色發現了五行色彩,認為天地是對應的,我們的大地是效仿著的天,所以我們的古人在大地上面也要找到這五種顏色來相互的和天對應。我們的古人經過千百萬年的尋找,終於找到了大地上面土壤的五種色彩,那就是南方紅土地,北方黑土地,東方綠土地,西方白土地,中原黃土地。從此以後,古老的五行學說在天地之間就找到了生存的依據。

後來我們發現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五行特徵,動物也有,植物也有。後來我們的古人又把我們的身體和宇宙相對應起來,認為人體是個小宇宙,宇宙是個大人體。那既然是這樣對應,在我們的人體當中也會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存在。

再後來,我們的古人發現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當中就和五行相對應起來。比如我們肝就代表著木,我們的肺就代表著金,我們的心就代表著火,我們的脾胃就代表著土,我們的腎就代表著水。後來我們的古人又把空間、時間這兩者和五行對應起來,我們古人把南方定為火,北方定為水,東方定為木,西方定為金,中原定為土。我們的古人又把春天定為木,秋天定為金,把夏天定為火,把冬天定為水,每一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定為中陽土。

後來我們的古人在勞動當中反覆實踐和證明,又把我們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歸納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當中。從此以後,我們人類的生存法則就找到了依據。這個依據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剋法則。後來這五行運用法則就更加廣泛,五行的生克法則尤其對我們的人類生存和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兩大學說是為了我們的生存更順利以及生活更健康而展開的。

我們的古人為了讓我們的生存更順利,我們找到了五行相生相剋,把它運用到了我們的時間和空間當中,這就是後來我們發明創造的中國風水說和中國《易經》中的算命和佔卜技術。另外一部分是為了我們人類身體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創造了中醫學說。那我們的《易經》學說當中算命術、佔卜術以及風水學說和我們中醫理論裡面的靈魂,它們都依據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剋法則,這就是我們五行思想的起源和運用。今天關於五行思維的起源,我和大家聊到這裡。

(免責聲明:本文由白雲書院編輯發布,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相關焦點

  • 論五行生成秘密,用極限思維追尋《易經》起源
    學習《易經》最主要的方法是:觀察、分析、冥想、總結,尋找隱藏在自然中的大道規律,用這些規律,知往而察來。學習《易經》以來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我。陰陽、五行最開始是什麼時候生成的?《易經》是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易經》為什麼可以預測?
  • 《五行學說》在易經預測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易經預測學體系中,必須認識和熟悉的基礎知識之一《五行學說》,《六爻》、《梅花易數》、《四柱預測》、《奇門遁甲》等易經預測體系都是由五行學說把萬事萬物分類和關聯起來的,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推演和預測。沒有五行學體系,事物之間很難建立聯繫。
  • 易經的陰陽起源,五行與五星的運動規律,相生相剋太神奇!
    在《易經》中,孔子說「一陰一陽就是道」。宇宙萬物都有陰陽兩面。只有了解了明陽兩面,我們才能進入大道。2 易經與天文現象《易經》中的「易」字,在中國的甲骨文中,上面為日字,是太陽,下面是太陽照的影子。中國的祖先非常崇敬太陽。他們稱之為「太陽神」。「太陽神」的神秘力量吸引著祖先們開始探索太陽運動的變化軌跡。
  • 國土空間規劃與《易經》五行八卦青城論劍
    國土空間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安排,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作為一種規劃,其規劃對象是國土空間。國土空間是國家主權與主權權利管轄下的地域空間,是人類生產生活的載體和場所,包括陸地國土空間和海洋國土空間。
  • 《唐人街探案2》的五行殺人?看看中國古代五行的來源
    山的南面是陽《易經》裡面沒有明確的「陰陽」的概念,但是用「-」和「--」兩爻代表兩種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屬性。《易經》卦象之中的陽爻、陰爻春秋時期,就有了陰陽相剋的觀點。我們曾經討論過古希臘人對宇宙的起源的猜想,(
  • 五行能量與穿衣幸運色
    《易經》有五行,色彩有能量哈嘍,大家好,我是麒名哥,一個喜歡《易經》、節氣和民俗文化的企劃人。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易經智慧』:金、木、水、火、土「五行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著裝與幸運色,以及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幸運色?五行,最早出現於《尚書·洪範》,「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系統觀。
  • 五行起源大揭秘!一位袁天罡奇門遁甲研究員的大膽推斷
    五行的起源探討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是易經的演化方式。那麼五行金木水火土,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多數人認為,是古人在生活中對物質性質的抽象歸納,但是這種說法在數理上有不足之處。在這裡,談談自己的理解,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 詳解五行的起源與特性,亢乘和反侮又是什麼意思?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裡的一個重要範疇,它對於中國哲學、文學、科技……等各個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五行學說的實質,是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人在內)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 易經預測第11課:五行生剋關係,卦宮和地支分別屬於何五行
    大家好,我是許榮啟,一個民間易經研究者!五行的生克必須熟練掌握,因為這是中國本土一切數術的最核心最基礎的原理,所以五行的相生相剋最好爛熟於心。知道了五行就好辦了,接下來我們就把五行分別套進八卦、卦宮和地支當中。五行有五個:木火土金水。
  •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
    易經入門:陰陽五行,源於天象,是達成天人合一境界的重要途徑學習傳統文化,尤其是讀《易經》的過程中,需要知道陰陽,同時還要知道五行。從現代學術的角度來看,以字論字,《易經》的原文內容沒有提到陰陽,和五行似乎關係更小。
  • 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在命理學中的運用!
    先秦以前的佔卜主要是依據《周易》,確切的說是《易經》的八卦。《周易》的佔卜功能在流傳過程中被附益了很多東西進入,形成了後世五花八門的算命方式和方法。我們常見的有使用三枚銅錢的「錢筮法」,還有用棋子的「靈棋卜」,還有比較流行的「求籤法」等等。而我們現在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八字算命」。
  • 五行並非番外之說,五行之數與陰陽八卦整體形成了易的數字理論
    《易經》的開篇基礎是陰陽八卦,五行並非番外之說。五行之數與陰陽八卦整體形成了易的數字理論。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有一二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裡有一二四八;再生六十四,三百八十四。這是八卦成數,加上五行之數,形成整體的《易經》之數。
  • 五行學說和朝代屬性:一篇短文了解和記憶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作者:村頭二舊傳統五行學說和朝代:一篇短文了解和記住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經常看到古書中說: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尤其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到今天還總是被各類玄幻小說和影視劇引用,這裡面的是邏輯自洽的一個系統,有了這篇短文,以後再也不怕看不懂了。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一:天幹、地支、五行與八卦
    陰陽是構成易經八卦的基本要素,後面的64卦也是由八卦延伸而來,而八卦也有屬性之分,要卜卦,是必須與天幹、地支結合在一起。一、天幹地支與八卦後天八卦分別為:坎、坤、震、巽、乾、兌、艮、離。二、八卦與五行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八卦與五行:坎為水,離為火,乾、兌為金,震、巽為木,坤、艮為土。
  • 八卦五行起名法-雲南易經協會
    五行八卦起名的依據,「五行」是: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學說同今天的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無論道家、醫家、兵家、儒家、史家、雜家、歷算家都必須精通「五行」,「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和兌,「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
  • 五行八卦
    五行八卦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五行」具體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學說同今天的數學、物理、化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無論道家、醫家、兵家、儒家、史家、雜家、歷算家都必須精通「五行」。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和兌。
  • 八卦的基本含義,及五行的屬性!
    如果說五行就要用到後天八卦圖,這裡佔時不多做解釋,從圖中明顯可以看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 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即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中國古代的五行始終說和子午卯酉
    中國哲學的一套學問叫五行始終學說,中國古代王朝輪換運用的就是這一套學問。比如東漢末年,張角黃巾起義,口號叫「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五德說創立於春秋戰國時候,是著名的陰陽家鄒衍所創,劉邦建立的漢朝,漢人認為秦朝尚黑色為水德,大漢就是火德和水對立,到了漢武帝時期,儒生覺得火是被水克的,不好,所以把大漢改成了了土的,來克制秦朝的水。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這種思想是矛盾統一的二元論思想,對當今的哲學和科學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廣泛的應用。 二、五行是什麼? 五行實際上是一種分類方法。五行,「行」表示正在運行狀態。五行是五種狀態。在五行學說中。「金、木、水、火、土」它是從事物的本質和五種事物之間的關係來劃分事物的過程。
  • 易經五行之詳解:金
    五行,是往來天地之間而不會消失的能量。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熱,熱生火,東方陽散以洩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溼,溼生土,陰陽方位之體生出五行。其相生,所以相維;其相剋,所以相制,此之謂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