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糖、三大炮、桂花糕……
這些小時候饞得你流口水的零食,
是不是已經很少進入你的美食名單了。
不要擔心它們會消失!
4月15日,
成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單正式公布。
此次共有39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
其中大部分就是你熟悉的傳統美食的製作工藝哦!
我們來看一看,
這批傳統技藝是不是都是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有蒲江豆腐乳,熟油海椒,天回豆腐,石觀音板鴨
有青城傳統制茶技藝,蒲江雀舌製作技藝和文井江枇杷茶製作技藝
評委們甚至還給你配備了喝茶的工具----明月窯陶瓷製作技藝也入選了,整一套古樸的茶具,泡一壺蒲江雀舌,逼格滿滿。
當然,最讓人服氣的是,
這次成都市級非遺
把很多人兒時的至尊美食也納入其中。
丁丁糖、桂花糕、薑糖、三大炮……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不到傳統的零食了
成都火鍋傳統製作技藝,
這次也入選非遺啦!
當然這並不是指所有的成都火鍋,
而是彭州文化館申報的
陽氏田鴨腸火鍋技藝。
清末民初,陽氏田鴨腸火鍋技藝的創始人歐陽斐然在成都的餐館中學到了火鍋調製技術,用一根鴨腸「汆」出美食,創立了招牌。
不同於傳統川味火鍋的厚重紅油,陽式田鴨腸自成特色,屬於秘而不宣的家族絕技,廣受歡迎。然而歷經多年滄海桑田的變化,從戰亂到各種「運動」,田鴨腸火鍋的獨家手藝猶在,但經營卻幾度擱淺。
直到1999年,陽氏第四代傳承人歐陽永強接過祖輩的美食「遺產」,從僅有14張桌子的街邊夫妻店做起,沒想到在四川彭州一炮而紅。
這次成都市的非遺項目,還把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遊喜神方、端午龍舟會、川西春臺會等市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活動納入了其中。我們吃著火鍋、嘗著三大炮丁丁糖,逛著大廟會,成都人的生活真的很安逸。
這果然是一份有滋有味的非遺名單。
小夥伴們趕緊查漏補缺
沒有吃過耍過的就快去打卡吧!
排名不分先後喲~
表1:
成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單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編碼
項目名稱
項目保護單位
備註
1
傳統音樂
Ⅱ-8
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
邛崍市文化館
2
傳統舞蹈
Ⅲ-3
牛燈(太和牛燈)
郫都區非物質文化
遺產保護中心
擴展項目
3
Ⅲ-6
羌族沙朗
邛崍市文化館
4
Ⅲ-7
羌族羊皮鼓舞
邛崍市文化館
5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Ⅵ-5
黃林武術
四川省武術協會
6
Ⅵ-6
趙門武術
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館
7
Ⅵ-7
楊氏太極推手功法
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館
8
傳統美術
Ⅶ-9
竹雕(彭州竹雕)
彭州市文化館
擴展項目
9
Ⅶ-10
木雕(廖家木雕)
崇州市文化館
擴展項目
10
傳統技藝
Ⅷ-4
成都風箏扎制技藝
(敖平風箏製作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擴展項目
11
Ⅷ-10
邛陶燒造技藝
(明月窯陶瓷製作技藝)
成都明月鄉村旅遊
專業合作社
擴展項目
12
Ⅷ-18
綠茶製作技藝
(青城傳統制茶技藝)
成都茗門良匠茶業
有限責任公司
擴展項目
13
綠茶製作技藝
(蒲江雀舌製作技藝)
蒲江縣三鑫農業
專業合作社
擴展項目
14
Ⅷ-19
紅茶製作技藝
(文井江枇杷茶製作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15
Ⅷ-22
腐乳釀造技藝
(蒲江豆腐乳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蒲議食品有限公司
擴展項目
16
Ⅷ-29
辣椒傳統加工技藝
(熟油海椒製作技藝)
四川省國旺食品
有限公司
擴展項目
17
Ⅷ-31
豆腐菜餚製作技藝
(天回豆腐製作技藝)
天回鎮何氏豆腐飯店
擴展項目
18
Ⅷ-33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石觀音板鴨製作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擴展項目
19
Ⅷ-41
繩編(新津繩編)
成都市新津縣文化館
20
繩編(成都繩編技藝)
青羊區文化館
21
Ⅷ-42
成都彩燈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聯合創造文化
傳播有限公司
22
Ⅷ-43
羌族刺繡
邛崍市文化館
23
Ⅷ-44
成都丁丁糖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傳統文化
保護協會
24
Ⅷ-45
新都桂花糕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新都區文化館
25
Ⅷ-46
新都薑糖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新都區文化館
26
Ⅷ-47
成都三大炮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傳統文化
保護協會
27
Ⅷ-48
成都火鍋傳統製作技藝
(陽氏田鴨腸火鍋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28
傳統
醫藥
Ⅸ-1
成都中藥炮製技藝
(六神曲傳統炮製技藝)
四川輔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擴展項目
29
Ⅸ-2
成都中醫傳統製劑方法
(李氏華安堂膏藥)
簡陽市文化館
擴展項目
30
Ⅸ-3
成都中醫正骨療法
(劉氏中醫傳統整骨手法)
成都育才骨科醫院
擴展項目
31
Ⅸ-6
針灸(唐氏芒針)
成都青羊德厚中醫館
32
Ⅸ-7
羌醫藥(羌醫骨科手法治療凸索·克斯爾哈爾饒依基)
成都市金牛區羌醫藥研究所
33
民俗
Ⅹ-4
川西春臺會(花園春臺會)
郫都區非物質文化
遺產保護中心
擴展項目
34
Ⅹ-5
端午龍舟會(三道堰龍舟會)
郫都區非物質文化
遺產保護中心
擴展項目
35
Ⅹ-13
九鬥碗習俗(田席)
四川新田席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擴展項目
36
Ⅹ-16
遊喜神方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37
Ⅹ-17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38
Ⅹ-18
大地之魂種酒
成都大地魂酒業
有限公司
39
Ⅹ-19
羌年
邛崍市文化館
表2:
成都市第一至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單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
編碼
調整後項目名稱
項目保護單位
1
民間文學
Ⅰ-1
燈謎(新津燈謎)
新津縣文化館
2
Ⅰ-2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
邛崍市文化館
3
Ⅰ-3
望娘灘傳說
都江堰市文化館
4
Ⅰ-4
阿鬥洛帶傳說
龍泉驛區文化館
5
Ⅰ-5
魚鳧傳說
溫江區文化館
6
Ⅰ-6
薅秧歌(柳街薅秧歌)
都江堰市文化館
7
Ⅰ-7
黑水寺故事
簡陽市文化館
8
傳統音樂
Ⅱ-1
江河號子(沱江號子)
金堂縣文化館
簡陽市文化館
江河號子(府河號子)
雙流縣黃龍溪
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9
Ⅱ-2
製作號子(竹麻號子)
邛崍市文化館
10
Ⅱ-3
鬧年鑼鼓
彭州市文化館
11
Ⅱ-4
青城洞經古樂
都江堰市文化館
12
Ⅱ-5
成都道教音樂
成都市道教協會
13
Ⅱ-6
蜀派古琴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14
Ⅱ-7
西嶺山歌
大邑縣文化館
15
傳統舞蹈
Ⅲ-1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
雙流縣文化館
龍舞(四川客家龍舞)
龍泉驛區文化館
龍舞(小金龍龍舞)
青白江區文化館
龍舞(金華龍燈)
新津縣文化館
16
Ⅲ-2
獅舞(大邑獅燈)
大邑縣文化館
獅舞(高臺獅子)
金堂縣文化館
17
Ⅲ-3
牛燈(永盛牛燈)
溫江區文化館
牛燈(大邑牛兒燈)
大邑縣文化館
18
Ⅲ-4
蛾蛾燈
溫江區公平街辦
文化中心
19
Ⅲ-5
高蹺(夾關高蹺)
邛崍市文化館
20
傳統戲劇
Ⅳ-1
成都木偶戲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1
Ⅳ-2
成都皮影戲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2
Ⅳ-3
川劇
成都市川劇院
23
Ⅳ-4
被單戲
青羊區文化館
24
Ⅳ-5
川劇圍鼓
彭州市文化館
25
曲藝
Ⅴ-1
四川竹琴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6
Ⅴ-2
荷葉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7
Ⅴ-3
四川清音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8
Ⅴ-4
金錢板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9
Ⅴ-5
四川揚琴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30
Ⅴ-6
四川連簫
青羊區文化館
四川連簫(城廂過街連簫)
青白江區文化館
31
Ⅴ-7
花鼓(飛刀花鼓)
青羊區文化館
32
Ⅴ-8
么妹燈
蒲江縣文化館
33
Ⅴ-9
四川車燈
金牛區文化館
34
Ⅴ-10
四川相書
武侯區文化館
35
Ⅴ-11
四川評書
成華區文化館
36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Ⅵ-1
青城武術
都江堰市文化館
37
Ⅵ-2
張三丰道家養生太極拳
成都市恩威集團
38
Ⅵ-3
古彩戲法籮圈三變化
成都藝術劇院
有限責任公司
39
Ⅵ-4
餘門拳
簡陽市文化館
40
傳統美術
Ⅶ-1
蜀繡
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41
Ⅶ-2
成都面人
成華區文化館
42
Ⅶ-3
剪紙
青羊區文化館
43
Ⅶ-4
成都糖畫
錦江區文化館
溫江區文化館
44
Ⅶ-5
棕編(新繁棕編)
新都區文化館
棕編(古城棕編)
郫都區文體藝術中心
45
Ⅶ-6
竹編(瓷胎竹編)
邛崍市瓷胎竹編協會
竹編(道明竹編)
崇州市文化館
竹編(古城竹鳥籠製作技藝)
郫都區文化藝術中心
46
Ⅶ-7
藤編(懷遠藤編)
崇州市文化館
47
Ⅶ-8
草編(柏合草編)
龍泉驛區文化館
48
Ⅶ-9
竹雕(聚源竹雕)
都江堰市文化館
49
Ⅶ-10
木雕(陰沉木雕刻技藝)
成都金沙烏木藝術館
50
Ⅶ-11
川派盆景技藝
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
成都市花卉盆景協會
川派盆景技藝
(安龍川派盆景製作技藝)
安龍鎮逸景花木種植
農民專業合作社
川派盆景技藝
(川派盆景盤扎技藝)
溫江區文化館
51
Ⅶ-12
中國傳統書畫木刻技藝
成都木刻書畫研究會
52
Ⅶ-13
傳統蛋殼雕繪技藝
青羊區文化館
53
Ⅶ-14
舌畫
簡陽市文化館
54
傳統技藝
Ⅷ-1
蜀錦織造技藝
蜀錦織繡有限責任公司
55
Ⅷ-2
成都漆藝
成都市漆器
工藝廠有限公司
56
Ⅷ-3
孔明燈製作技藝
邛崍市文化館
57
Ⅷ-4
成都風箏扎制技藝
(金雞風箏扎制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58
Ⅷ-5
成都銀花絲製作技藝
成都金銀製品
有限責任公司
59
Ⅷ-6
傳統金銅製作技藝
都江堰市文化館
60
Ⅷ-7
蒲硯製作技藝
成都市蒲硯
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61
Ⅷ-8
張氏古琴製作技藝
簡陽市文化館
62
Ⅷ-9
傳統傳拓技藝
青羊區文化館
63
Ⅷ-10
邛陶燒造技藝
邛崍市文化館
64
Ⅷ-11
土陶傳統製作技藝
(桂花土陶製作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土陶傳統製作技藝
(張氏土陶手工製作技藝)
簡陽市文化館
65
Ⅷ-12
平樂古法造紙技藝
邛崍市文化館
66
Ⅷ-13
洛帶響簧工藝
龍泉驛區文化館
67
Ⅷ-14
川劇服飾製作技藝
長洲劇裝場
68
Ⅷ-15
裘衣製作工藝
成華區文化館
69
Ⅷ-16
唐昌布鞋傳統製作技藝
郫都區文化藝術中心
70
Ⅷ-17
花茶製作技藝
(茉莉花茶傳統窨制技藝)
新津縣文化館
71
Ⅷ-18
綠茶製作技藝
(花楸貢茶手工製作技藝)
邛崍市文化館
綠茶製作技藝(邛茶製作技藝)
四川省文君茶業
有限公司
72
Ⅷ-20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水井坊酒傳統釀造技藝)
四川水井坊
股份有限公司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崇陽大麯酒釀造技藝)
成都市崇陽酒業
有限責任公司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彭州肥酒釀造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蜀之源白酒傳統釀造技藝)
成都蜀之源酒業
有限公司
73
Ⅷ-21
豆瓣傳統製作技藝
(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
郫都區食品
工業協會
74
Ⅷ-22
腐乳釀造技藝(唐場豆腐乳製作技藝)
成都市大邑縣釀造廠
75
Ⅷ-23
醬油釀造技藝(溫江滴窩油釀造技藝)
溫江區文化館
76
Ⅷ-24
泡菜製作技藝
(新繁泡菜傳統製作技藝)
新都區文化館
77
Ⅷ-25
蒲江米花糖製作技藝
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
78
Ⅷ-26
麻餅製作技藝
(湯長發麻餅製作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79
Ⅷ-27
溫江酥糖製作技藝
溫江區文化館
80
Ⅷ-28
懷遠三絕製作技藝
崇州市文化館
81
Ⅷ-29
辣椒傳統加工技藝
(陳大媽香脆椒傳統製作技藝)
四川省國旺食品
有限公司
82
Ⅷ-30
龍抄手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3
Ⅷ-31
豆腐菜餚製作技藝
(陳麻婆豆腐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4
Ⅷ-32
賴湯圓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5
Ⅷ-33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耗子洞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盤飧市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九尺板鴨傳統製作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清流板鴨傳統製作技藝)
新都區文化館
醃滷傳統製作技藝
(溫鴨子傳統製作技藝)
成華區文化館
86
Ⅷ-34
鍾水餃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7
Ⅷ-35
夫妻肺片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8
Ⅷ-36
鄒鰱魚傳統製作技藝
成都市飲食公司
89
Ⅷ-37
羊肉湯傳統製作技藝
(秦川號羊肉湯製作技藝)
青羊區文化館
羊肉湯傳統製作技藝
(簡陽羊肉湯傳統製作技藝)
簡陽市文化館
90
Ⅷ-38
軍屯鍋魁製作技藝
彭州市文化館
91
Ⅷ-39
石橋掛麵製作技藝
簡陽市文化館
92
Ⅷ-40
佛教素食製作技藝
新都區文化館
93
傳統醫藥
Ⅸ-1
成都中藥炮製技藝
成都中醫藥大學
94
Ⅸ-2
成都中醫傳統製劑方法
成都中醫藥大學
95
Ⅸ-3
成都中醫正骨療法
(何天祺傳統中醫藥療骨法)
四川何氏骨科醫院
成都中醫正骨療法(陰氏中醫正骨法)
成都陰氏骨科醫院
96
Ⅸ-4
傳統中醫藥文化(德仁堂中醫中藥文化)
四川德仁堂藥業
連鎖有限公司
97
Ⅸ-5
傳統藥浴療法(新繁傳統藥浴)
新都區文化館
98
民俗
Ⅹ-1
都江堰放水節
都江堰市文化館
99
Ⅹ-2
望叢賽歌會
郫都區文化館
100
Ⅹ-3
火牛陣
新津縣文化館
101
Ⅹ-4
川西春臺會(唐場春分會)
大邑縣文化館
川西春臺會(固驛春臺會)
邛崍市文化館
川西春臺會(元通清明春臺會)
崇州市文化館
102
Ⅹ-5
端午龍舟會(新津端午龍舟會)
新津縣文化館
103
Ⅹ-6
天彭牡丹花會
彭州市文化館
104
Ⅹ-7
王泗風箏節
大邑縣文化館
105
Ⅹ-8
人日遊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106
Ⅹ-9
觀燈習俗(成都燈會)
成都市燈會辦公室
107
Ⅹ-10
傳統婚俗(川西傳統婚俗)
大邑縣文化館
新都區文化館
傳統婚俗(客家婚俗)
龍泉驛區文化館
108
Ⅹ-11
客家水龍節
龍泉驛區文化館
109
Ⅹ-12
達摩會
成都峨眉僧門
武術學校
110
Ⅹ-13
九鬥碗習俗
溫江區永盛鎮文化站
111
Ⅹ-14
成都鳴堂習俗
成都田園印象
餐飲有限公司
112
Ⅹ-15
九蓮燈
簡陽市文化館
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非常心動啦
那就趕緊約上朋友
來一場多彩非遺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