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楚源集團偷排長江被停產後:汙染難絕,轉向環保組織求解

2020-12-12 澎湃新聞

今年70歲的楊志成說,停產後,因為焦慮,他瘦了15斤。

楊志成是湖北楚源高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楚源集團」)的創始人,現任董事局主席。

3月13日,楚源集團因其下屬子公司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公司(下稱「華麗公司」)因被查出私設暗管向長江排放汙水,遭全面停產,至今沒有被許可復產。集團近5000員工僅剩200人留守,大部分工人只能暫時外出打工。

與此同時,楚源集團開始叫冤,強調所謂暗管,實是一條廢棄的管道,並公開發聲明「叫板」環保部門。

無論本次事件最終結論為何,但楚源集團長期以來存在各種汙染問題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每年投入巨資治理,但仍未能摘掉汙企的「帽子」。

為走出困境,楊志成向全國多個環保組織發出邀請,希望其能夠參與到對楚源集團解決環保問題的監督當中。

「我知道(同行)有人因為汙染搬去了沙漠,也有人搬去了海邊,但我們搬不了,也不想搬,我們在(染料)行業內還算比較好的,也應該能找到治理的辦法。」7月10日,楊志成開門見山地說道。

1-2排汙口地址。

汙染問題致上市夢斷

在楊志成的辦公室,三大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文件」被擺在了書架的顯眼位置。

楊志成對澎湃新聞說,原本楚源集團在擬上市公司排隊中位於30名左右,但由於今年接連出現的汙染問題,現在要重新再來了。

在今年7月1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明確表示,最近36個月內存在違反環保法律、行政法規或規章,受到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或者受到刑事處罰的,不得公開發行股票。

恰恰就是今年,楚源集團的環保問題再次爆發。

澎湃新聞了解到,在3月份暗管被發現之前,各個層級的環保部門已經對楚源進行了密集的檢查。

楚源集團環保部部長王斌告訴澎湃新聞,今年2月21日,環保部華南督查中心、湖北省環保廳聯合來到楚源集團進行環保檢查。

湖北省環保廳隨後在2月26日向荊州市環保局下發了監察通知,指出楚源集團及其周邊存在的多項環保問題:高新汙水處理廠和華麗汙水處理廠外排廢水均超標排放;高新汙水處理廠未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及環保「三同時」制度;環境管理粗放等。

其中高新汙水處理廠兩次分析結果pH分別為9.76和>12,苯胺類(危險化學品名錄-6.1毒害品)濃度分別為82.5和63.5mg/L;華麗汙水處理廠兩次採樣分析,pH均大於12,懸浮物濃度分別為114和72mg/L。

這次的汙水排放超標的問題由石首市環保局下發了處罰決定,楚源集團和華麗公司的汙水廠共有4人被行政拘留,分別是廠長和操作工人。

而隨後在3月6日到3月15日湖北省環保廳監察總隊、荊州環保局的共同檢查中,因為涉嫌私設暗管向長江偷排汙水,楚源集團被勒令全面停產至今。

接連兩次的嚴重處罰,讓楚源集團的上市計劃全面中斷。

而楚源集團上市的這一風險障礙,此前就被預見。

2012年12月,湖北省環保廳會同荊州市、石首市環保局及有關專家對楚源集團進行了上市環保核查,隨後的整改通知指出,楚源集團存在危險廢物處置管理混亂、高濃度高鹽分的母液管理存在漏洞、環境監控不完善、清汙分流有待完善等諸多問題,並提出了整改要求。

2015年4月,由海通證券撰寫的《股票發行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也曾提醒,作為精細化工行業,楚源高新生產過程存在「三廢」排放問題,公司環保處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化工企業上市過程中,必須予以足夠重視的問題。

但最終,楚源集團還是倒在了環保問題上。

7月10日,楚源集團仍在運行的汙水處理設施。

汙染屢治不絕原因何在?

「我們跟環保部門原先的關係確實都不錯,他們也經常給我們提要求幫助整改。」楊志成對澎湃新聞說。

然而十多年來楚源集團在環保問題上卻持續「打敗仗」。

在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綠色選擇聯盟(IPE)的網站上,保留著楚源集團及其子公司2005年-2014年間共15條環境問題的記錄。

「主要問題不是環保投入不夠,而是管理沒有跟上,楚源的產業工人大部分來自於周邊的村子,缺乏有效的培訓,經常出這樣那樣的差錯。」楚源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郭世建向澎湃新聞解釋,「就比如今年2月被華南督查中心查出的超標問題,主要就是在低溫下汙水處理沒有把相關藥劑的量調整好,導致了COD(化學需氧量)超標。」

郭世建說,環保是一個非常動態的管理過程,特別是對於楚源這種產品線多樣,汙水組成隨時在變化的公司,如果汙水處理沒能實時跟上產品線的變化,加入其中的化學品配方、劑量不合適,就很容易出現超標問題。

另外,對於微生物菌種處理技術而言,低溫也是一個挑戰,低溫下微生物菌種的活性差、生化性較差,往往需要在藥劑上進行相應的調整,但如果不及時,就會出現超標的情況。

而空氣的問題更是長期困擾周邊張城垸村、孫家拐村的居民。

「有一次是我們的硫酸裝置第一次試車,就發生了洩漏,把村子裡人家種的菜燒死了,村民們就來堵門要求賠償,其中還有不少是穿著我們自己工服的工人,最後只能趕緊賠償了事。」郭世建說,對楚源來說,主要汙染物排放是液體,氣體的處理並不複雜,但在生產中經常出現氣體「跑冒滴漏」的情況,周邊居民一聞到非常難受,立馬就過來楚源討說法。

郭世建說,楚源集團的環保問題不是源於投入不足或者壓縮環保成本,而是確實是因為無法杜絕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差錯。

2006年,楚源集團被查出從排汙口直接向長江排放COD數值超過20000 mg/L的汙水,而當時楚源集團應執行的COD標準是100mg/L。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當時都對楚源集團進行了集中曝光,時任楚源集團總經理的陳烈權當時對新華社表示,楚源當時每天產生的200噸的高濃度H酸水國內根本沒有技術處理,只能通過稀釋後排放,只有引進了德國新技術、投入使用新設施後才能達標。

也就是從2006年後開始,楚源集團每年都上馬「三廢」處理項目。楚源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一五」以來,楚源集團投入2.8億資金進行汙染防治。

王斌向澎湃新聞介紹,目前楚源集團中間體汙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7500噸左右,現滿負荷只有4500多噸,另外華麗公司汙水處理廠設計每天處理能力2500噸,現每天滿負荷800多噸。

「我們公司現在的市場地位不能跟十年前相比,現在行業環境更好一些,假設原料是2萬元一噸,產品賣出去能有3萬元一噸,就能夠保證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環保處理的環節中去。」郭世建透露,目前楚源的環保處理成本為每月600萬左右,不久還可以提升20%-30%。

楚源集團正在加緊建設的蓄水池項目,郭世建稱,以後處理完的汙水要在該池內儲存並保證指標檢驗合格後才向排放口排出。

石首人的愛與恨

石首是荊州市下屬的縣級市,位於長江中遊,轄區內有白鰭豚保護區和麋鹿自然保護區。

然而石首人當中幾年前就開始流傳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段子,每一位癌症患者去武漢求醫,剛見面都會被醫生問到,「你石首來的吧?」

許多石首人常常將當地的最大企業楚源集團視為環境汙染的首惡,卻又不得不選擇到楚源集團上班工作

楚源集團的介紹稱,該公司是中國染料工業和世界染化行業的知名企業,湖北省百強企業。創建於1982年,年銷售30多億元,出口創匯1億多美元。

根據2014年石首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該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5億元,增長31.4%,楚源集團預計全年完成銷售產值69億元、入庫稅收1.5億元,分別增長74.2%、50%。

換個角度說,楚源是否能活下來,深刻影響到石首市的經濟命運。

這種複雜的感情對於與楚源集團相鄰的張城垸村、孫家拐村而言更為突出。

在楚源集團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兩村的耕地陸續被徵用作楚源的廠房,到最後楚源的廠房圍牆距離張城垸村的宅基地不到150米,村民常常被從楚源集團洩漏的不明氣體刺激到。而另一方面,楚源集團的崛起給兩村的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每月3000元的工資收入對於村民來說並不算低。

郭世建說,他自己就是孫家拐長大的,儘管楚源常常因為汙染問題挨村民的罵,卻又不能不將兩條村子醫療保險承擔起來。

「對於村裡的老人,我們還會給他們提供每年5000元的補助金,可村民的感受卻是楚源欠大家的,只是在還債。」郭世建說。

澎湃新聞在5月18日、7月11日兩次走訪張城垸村以及其搬遷地石首「產業花園」。絕大部分村民並不掩飾對楚源集團汙染問題的痛恨,但對於是否希望楚源集團儘快復工的問題上表現的模稜兩可。

「我丈夫是在楚源上班的,楚源復工後他就可以回來上班了,但我又不希望他回來,因為在楚源上班會全身冒紅點,鼻涕總是不知不覺地流下來,每年我們看醫生的支出就好幾千塊錢,還不如在外地打工,賺得多一些,也不用看病。」居住在產業花園的一位張姓村民說道。

而對於癌症是否比其他地區高發的問題,幾乎所有張城垸村村民都一致表示常聽說有人很年輕就因為癌症去世,但這些村民都無法提供認識的癌症病人名字。

「這些村民對於環境汙染都有很直觀樸素的認識,其實楚源集團完全可以通過開展系統的環境保護宣傳,來消解村民的誤解。」一同走訪的北京環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李力對澎湃新聞說道。

正在拆遷過程中的張城垸村,目前仍有五六十戶未搬遷。

環保組織「把脈」「開藥」

這是楊志成第一次跟環保組織直接打交道。

為了走出目前的環保困境,已不擔任楚源集團法人代表的楊志成再次走向前臺,邀請多個環保組織對該公司的「三廢」治理問題提出意見,並且希望通過引入第三方審核的方式早日摘除「汙染企業」的帽子。

著名環保人士、淮河衛士會長霍岱珊講述了他的淮河保護故事,楊志成聽到霍岱珊口中的「蓮花模式」後,楊志成再三強調要實現「楚源模式」。

蓮花味精集團有限公司是河南周口地區的知名企業,曾因為嚴重的汙染問題飽受詬病,在環保壓力之下,蓮花味精後來向環保組織提出合作意向,通過引入公眾監督和信息公開,蓮花味精最終在環保問題上成為了味精行業的業內標杆。

「楚源這十年的主要問題就是一出問題就被查,被查之後就趕緊解決問題,不停地上馬新的環保設施,卻又不停地超標。一個比較根本的問題就是染料行業跟味精行業相似,因為規模較小,原來都沒有一個行業環保標準,只能使用普通的汙水綜合排放標準,沒辦法進行針對性的治理,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沒辦法根本解決問題。比如今年年初被查到的苯胺類濃度超標,該公司之前從來沒有這一檢測項目,也沒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霍岱珊對澎湃新聞說道,「我們當時跟蓮花味精合作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推動了味精行業的環保標準,企業治理汙染就有了針對性的方案,就能夠一步到位。」

霍岱珊向澎湃新聞表示,在管理上,楚源集團也有極大的改進空間,不應當僅僅注重末端的廢水處理,而是在整個生產環節進行細緻化的定量管理,減少廢物的產生或者乾脆不產生,這樣末端的環保處理就會變得更為輕鬆。

「楚源的問題不是投入的設施不夠,從他們提供的數據來看,環保的處理能力都是能滿足生產要求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治理,以及改善管理流程、儘快組織對產業工人的專業培訓等。」霍岱珊說。

「我們這個產業肯定是(有)汙染的,這個必須承認,但是也是能治理的。」在聽完霍岱珊的建議之後,楊志成心情顯得放鬆了許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湖北楚源集團的環保路
    人民網武漢6月22日電 近日,湖北楚源集團再次針對企業內部所有環保設施進行全面整頓升級,確保清潔文明生產,穩定達標排放。據了解,楚源集團正在積極籌備一套新的環保系統,這套新系統上線後,企業將實現部份汙水閉路循環,從而減少向長江排放。
  • 湖北「楚源」汙染環境屢禁不止 致中國名牌蒙羞
    「新華視點」記者徐旭忠詹國強陳春園最近,湖北楚源精細化工集團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然而,在這塊華麗的「燙金獎匾」背後,是沉重的環保代價:這家公司長期向長江及周邊排放廢水、廢氣,導致水稻減產,疾病頻發,當地群眾苦不堪言。
  • 湖北環保廳確認楚源「暗管偷排」案,開出該省最大環保罰單
    湖北環保廳確認楚源「暗管偷排」案,開出該省最大環保罰單 記者王理略 通訊員方芳/湖北日報 2016-07-20 10:08
  • 湖北楚源偷排長江案僵局:企業力證未設暗管,荊州將公布證據
    一起汙水偷排長江案,正陷入環保部門和企業各說各法的僵局。4個月前,楚源高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楚源集團)因其下屬子公司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公司(下稱「華麗公司」)涉嫌私設管道向長江排放汙水,被當地政府勒令全面停產,至今沒有被許可復產。
  • 楚源高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
    楚源高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公司私設「暗管」真相的聲明
  • 三峽集團:從「開發長江」轉向「保護長江」
    一年多來,三峽集團主導的一個個環保項目在長江沿線快速落地,取得初步成效。通過積極參加長江大保護工作,將產業鏈向水環境延伸,不僅推動了長江生態改善利國利民,也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培育了新動能。從「開發長江」向「保護長江」轉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企業三峽集團開啟了新時代的治水徵程。
  •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登場
    自此,三峽集團在生態環保領域重量級的全資子公司終於亮相。不過,相比於2018年三峽集團在環境產業的風風火火,口含「金鑰匙」、身負重任的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誕生得略顯低調,中國水網查閱相關資料,對他作了簡單描繪。2018年12月13日,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在湖北武漢市江岸區註冊成立。
  • 長江環保集團中標6億湖北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EPC項目
    長江環保集團中標6億湖北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EPC項目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三湖三河水環境治理—湯遜湖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總承包(EPC)。
  • 楚源集團環保違規遭湖北省環保廳處罰
    中國網財經7月20日訊 據中國證券網今日報導,19日,湖北省環保廳對楚源高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湖北華麗染料工業有限公司分別處以罰款。
  • 德州晶華玻璃廠汙染大氣 環保組織索賠2820萬
    齊魯晚報記者 馬志勇 攝  齊魯晚報濟南3月20日訊(記者 廖雯穎 劉振) 3月19日,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因長期超標排汙汙染大氣,遭到環保部主管的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起訴,索賠2820萬元。這是今年新環保法實施後,首個針對大氣汙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 長江環保集團與國禎環保組織開展深化合作工作部署會
    為全面貫徹落實長江環保集團與國禎環保10月14日戰略合作會議精神,系統總結雙方階段性工作開展成果,加快推進戰略合作及下一階段重點工作,12
  • 澄星集團旗下多公司涉環保問題被督辦 違規項目難落實
    涉嫌違規項目難落實創辦於1984年的澄星集團,擁有獨資和控股的子公司50餘家,目前主要涉及精細磷化工、石油化工(PET、PTA)、煤化工、液體化工品倉儲物流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而對於是否通過環保驗收,該公司未給出明確答覆。「二期項目已經全線投產運行。」該廠多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二期產能相當於一期的5倍之多,其生產的PTA主要依託長江碼頭,以水運形式,運往各地。「漢邦石化通知我們進廠檢修相關設備,協商讓他們停產兩個小時,他們都不同意,還要再來一趟。」負責二期項目檢修的一名技術人員向記者抱怨道。
  • 2020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專業技術等人才招聘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環保集團或公司)面向社會廣納賢才。一、公司簡介長江環保集團是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長江大保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歷史背景下誕生,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的核心實體公司,於2018年12月13日在湖北武漢註冊成立,註冊資金300億元。
  • 湖北應急:扛起如山責任 守護長江安瀾
    作為長江岸線唯一超1000公裡的省份,湖北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2018年總書記在湖北考察後,全省上下緊鑼密鼓地推進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該公司副總經理蔡美華介紹,該庫設計總庫容為7600多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成為湖北第一大磷石膏庫,不僅安全設施完備,管理手段先進,而且提供了一種生產與環保協調統一的新思路。作為區域內磷石膏堆存公用庫,這裡將採用管道輸送、溼法堆存的運行模式,逐步替代區域內布局分散、安全環保標準低的磷石膏貯存場所。
  •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一把手調研江蘇
    與南京市國資委座談會上,雙方就股權合作項目關鍵條款進行磋商後達成一致意見,將快速推進南京市汙水處理價格機制改革與長江大保護相關項目開發。  與江蘇省環保集團座談時,趙峰表示,長江環保集團與江蘇省環保集團相互認同,政治站位相同,發展定位互補,長江環保集團將全力推進江蘇省環保集團市場化高效運轉,在業務拓展和公司治理方面給予持續支持,加大雙方項目開發落地力度,幫助江蘇省環保集團做大做強。
  • 玉山一電鍍廠汙染環境 業主遭通緝
    目前,已對其責令停產,強制斷電,吊銷工商營業執照,組織相關部門採取逐步淘汰的方式予以關閉處理。目前,瑩光化工公司 F227生產線應急處置於7 月24日12時結束,生產線停車,全廠恢復停產狀態。恆祥科技中試結束後,處於停產狀態。    餘干縣黃埠鎮萬年青水泥廠黃埠鎮分廠環境汙染問題    經查,5月份以來,該公司一直處於停產整改之中。7月4日,經省、市環境監測部門監測達標後,該公司恢復生產。
  • 湖北應城今年「環保一票否決」12個化工類項目
    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湖北後向應城反饋了29個整改問題,其中28個為共性問題,唯一的個性問題就是老府河水環境問題。  應城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光輝告訴澎湃新聞,綜合近三年老府河水質監測結果和工業、生活、農業入河汙染物排放情況分析,導致老府河水汙染的主要有五大原因。
  • 湖北宜化事故頻發 重要子公司進地方環保"黑名單"
    彼時的宜化集團正值業績暴增期,而如今宜化集團旗下的湖北宜化在安全、環保等方面均存在隱憂。如何解決這一系列難題,這對擬新進入的湖北聯投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有「中國氮肥第一股」之稱的湖北宜化(000422,SZ)正迎來上市後的凜冽寒冬。
  • 水電龍頭不忘初心護「長江」三峽集團城市汙水管網治理側記
    城鎮生活汙水垃圾、農業面源汙染、化工汙染、船舶汙染、尾礦庫汙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複雜的汙染源正使得長江水質逐漸變差、生態環境惡化。作為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企業之一,三峽集團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籌部署,以城鎮汙水治理為切入點,在江西九江、安徽蕪湖、湖南岳陽和湖北宜昌四個試點城市開展長江大保護先行先試。
  • 【深度報告——環保】三峽集團治水新經
    作為後來者,三峽集團為什麼要舉全集團之力,進軍生態環保領域?三峽集團的加入,為長江大保護帶來哪些改變? 6月底,《國資報告》記者探訪長江中遊嶽陽、九江、蕪湖等沿江城市,試圖尋找三峽集團的治水新經。未來,三峽集團要在水產業大顯身手,兩翼齊飛,不僅要做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而且要做最大的生態環保集團。 環保新兵的新模式 長江經濟帶水環境存在「4+1」汙染源,即城鎮生活汙水垃圾、化工汙染、農業面源汙染、船舶汙染以及尾礦庫汙染。其中最難治理的是城鎮生活汙水垃圾和農村面源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