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一早,在人民大道南段和改造後的花溪大道通車之際,記者體驗了通行這條不設紅綠燈的城市「快速通道」。
9點50分,從人民大道南段起點都司路處的築城廣場大橋出發,大橋上兩條高聳的拋物線拱圈猶如兩條彩虹一般架設於南明河上,這可是貴陽市「高顏值」的新地標。車輛穿過築城廣場大橋20多米寬的上層橋道路經過瑞金路後(下層可穿全長約500多米、雙向四車道的中天文化廣場地下室和瑞金路)到達青雲路南明河大橋,大橋上跨南明河和青雲路,可遠觀河濱公園。
隨後下穿解放路下拉槽,整個下拉槽內的裝飾以深灰、中灰、淺灰為主色調,很有時尚感。使用鋁板勾勒出了貴州特有的梯田形狀。穿出下拉槽來到上跨滬昆鐵路立交橋上,橋下可是重慶端咽喉區的11條股道,不時還可以聽見火車轟隆隆進出站的聲音。經過這300多米長的大橋,來到朝陽東路處的跨中環立交,這裡,可以說是人民大道南段另一處高顏值景觀。據施工單位的負責人介紹,立交採用的是三層迂迴定向+苜蓿葉型立交的設計,航拍看下去線形非常優美。從美學的角度看,不愧是整條道路上的一件「精品」,從這裡可以通過匝道到達中環路南段。一路繼續前行,經過跨越玉廠路和南明河的五眼橋高架橋,到達了人民大道南段終點接花溪大道的上下行匝道處,這裡與改造後的花溪大道相接。
一路上,人民大道南段道路兩旁、中分帶新栽種的綠色植物隨處可見,有各色的的花卉、觀賞草及貴陽市長勢較好的銀杏、桂花,木槿等植物,不愧是一條園林式景觀大道。早在建設之初,在人民大道南段綠化的配置上,對植物的色彩、形狀、生態習性等方面都進行過綜合研究。
通行完園林式的景觀大道,真正進入到了風景如畫的花溪大道,道路雙向八車道、車速可達60公裡/小時。道路緊臨孔學堂和花溪溼地公園,車輛行駛時如在畫中一般。改造後的花溪大道寬敞很多,四處都可觀景,道路綠化設計之初就是以「花開花落間,重遊霞客路」為主題,強化了植物開花的多姿多彩和季相景觀。
一路可見,中分帶端頭採用了景石花卉組合,道路城區段採用多排行道樹增加道路綠色景觀,對城市界面進行裝飾遮擋,目前行道樹還裝飾上了景觀燈帶。郊野段則採用疏密相宜的開敞式綠化景觀,顯山露水,納入十裡河灘的自然風光。可以說,中分帶、人行道、道路旁的公園都是美景。
據統計,花溪大道此次改造後的道路綠化面積達了約26.5萬平方米,行道樹就有6500株。 新建的民大和貴大的人行天橋也別具特色,整體看上去如流動的弧線,線形比較優美,梯步採用異形設計,和折返坡道連接順暢。欄杆採用打孔鋼板,利用孔洞大小形成流動的圖案。設計方介紹,夜景照明利用光帶顏色變化,可以形成特殊景觀效果。在花溪大道上是一道美麗的夜景。
花溪大道的路旁,還有正在建設的太慈橋公園、民中公園等多個道旁休閒公園……不知不覺,20分鐘左右,經過園林式的人民大道南段和風景如畫的花溪大道,順利到達花溪公園。 車行完兩條民生大道,真正感受到了彩化廊道、野趣盎然、絢麗多彩、城景交融的特點,貴陽市道路建設真正做到了「建一道、綠一線、美一路」的景觀效果。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