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江(老可),男,1953年生於南京。
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1969年從南京到蘇北插隊,1972年入伍,1982年轉業回南京,曾任文化館長、省級媒體記者編輯等工作,1987年到省級機關工作至今。
現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副會長
意染松雲
柯江創作心得:老可墨語
之一:彩墨飛舞
墨有七法九法之分,亦有墨分五色六彩之說,然破墨最難掌控,謂之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水破色、色破水;水墨色同時錯破,其暗含相生相剋、相分相滲、相破相融之理,須終年研習方可小得。破或潑墨成功之作,能澹中見濃,濃中見澹。澹墨不漬不糊不死,沉著而透亮;濃墨不髒不枯不僵,古厚而鮮活。破墨佳作潤澤溼嫩,彩墨飛舞,氣韻流芳,其筆墨紙水之技法,久習亦可獲得,然其畫作物象景象意象則難以重複。
之二:宋元筆意
宋元筆意有三:
一曰用筆。筆如拗鐵,力能扛鼎,渾厚華滋,有如空中直落,墨花飛舞,知其輕重,長短粗細,虛白積黑,營造畫境,脫俗深遠,觀之遐思。用筆最講骨力骨氣骨法,其筆法練之運轉自若,得心應手,樂感自然,心隨筆運,取像不惑,其作必意態縱橫,趣味盎然,養眼提神,氣清悅心。
二曰意境。有曰:詩以山川為境,山川亦以詩為境。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乃筆墨之境。畫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畫作若欲取得高境,首須情景統一,其次情景坦真,再者真景物真感情真表達。可為謂意達純真,意存高遠,空靈自然,蘊藏文韻。
三曰三遠。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面對山景,仰山巔、窺山後、望山遠,使觀者視線流動、起伏轉折,由高轉深,由深轉近,構成空間與時間切割之節奏律動,謂之活畫。一望三重山,再看幾十裡,雲水相接,草木亭帆,鳥語花香,人可往來,可謂山有來龍水有去脈,拽杖拾步可遊,是一幅真性情寫下之真山水。
之三:淨靜二境
宋元明清繪畫神品,皆有極高的藝術造境,此造境為二字訣:靜、淨。營造靜淨之境乃須靜淨之心境與修性。
靜:造靜逸之境,氣象靜逸安然、不浮不躁,靜墨釋然。營造此境,須常年修習,累積功力與心性,激發其創造力。
淨:乃筆墨乾淨。得此境須掌中國繪畫技巧與藝術功力,熟用24皴法、18筆法、9種墨法,並對筆墨紙水之間關係運用自然,其畫作層次分明,透徹清見,筆墨酣暢淋漓,乾淨鮮活。
之四:廢紙三千
自古書畫習者需經廢紙三千之徑。餘今解廢紙三千乃是:精讀大師佳作三千幅,對照大師精品臨池三千幅,贈送師友三千幅,再師造化悟化心得後,創作三千幅,選其精品三二留傳足矣。此三千乃是虛指。文化藝術重在傳播,藝者最高境界乃是遵循此道,傳承、變通、創作、再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