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老畫師李嵩,從小木匠到大畫家,以界畫著稱卻不拘泥於界畫

2020-12-08 俊東說畫

導語:李嵩是南宋時期一位優秀的畫家,無論是在山水、花鳥、人物等方面,都顯示出獨特的繪畫才能,特別是對物象描摹的精細程度達到近乎極端的境界。

南宋這樣一位畫家

小時候做過木匠

後來機緣巧合學了繪畫

畫又非常親民,名動一世

人物、山水、花鳥、樓閣樣樣精通

如果不是齊白石,那他是誰?

他就是三朝老畫師——李嵩

《水殿招涼圖》

01出身貧寒,寄情繪畫

《畫繼補遺》曰:李嵩,錢塘人。少為木工,頗遠繩墨,後為李崇訓養子,工畫人物道釋,得從訓遺意,尤長於界畫,光、寧、理三朝畫院待詔」,被尊稱為「三朝老畫師」。

南宋時期有一個杭州的小木匠叫李嵩,雖然出身貧寒但是年紀輕輕就可以靠自己的手藝吃飯,是個有天賦又肯吃苦的年輕人。也許是當木匠的人都非常嚴謹和準確吧,李嵩的造型能力和應變能力是超出常人的。所以這個有靈氣又肯吃苦的小木匠李嵩被當時的宮廷畫師李從訓一眼識中,並收為養子,承授畫技,終成一代名家。

李嵩子承父業,後雖為畫院待詔,但出身貧寒,又處在南宋這麼一個偏安一隅、時局不穩的國家,君主安於享樂,不顧政事,民不聊生,作為一個有情性的畫家,是不會不為之動容的。 但一己之力如此微薄,只有寄情於繪畫,來傳達自己的思想。

李嵩創作的作品很多,僅見於著錄中的作品就達五十多件。其中以人物畫為主,且描繪下層勞動人民生活情景成為他表現的主要題材。曾有人在他的《春溪渡牛圖》上題有「李師最識農家趣」,這七個字確實是對李嵩關注下層人民生活、最善於表現農家生活情趣的繪畫藝術特色所進行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李嵩藝術恰如其分的評價。

李嵩對農民的熱愛,使他對農民生活疾苦抱有強烈的同情心,在他的作品《服田圖》裡就展現了農民入倉勞動、官吏催租、農民飢餓和憤怒的場景,透露出李嵩對統治者剝削農民的不滿之情。

《月夜看潮圖》

02工中求寫,尤擅界畫

李嵩的界畫功力及其深厚把結構複雜、姿態多樣、角度各異的建築物以規矩嚴謹的格法準確描繪出來,幾乎達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我們知道與李嵩同時代的幾位畫家都以各自專長為美術史所記載,劉松年以畫四季不同景象贏得讚譽,馬遠、夏圭的「馬一角、夏半邊」在山水史上倍受矚目。而李嵩讓歷史記住的是精細表達瑣細物品的著迷。

縱觀李嵩遺留下來的繪畫作品,人物、山水、花鳥、樓閣無所不及,表現技法也多種多樣,既有白描淡色的風俗畫,又有精工豔麗的花鳥畫,還有水墨渲染的山水畫,可謂丹青妙手,兼擅眾長。

翰林畫院的嚴格教育使其具有了嚴謹的造型能力,他筆下的貨郎兒、老婦、嬰兒等形象生動、鮮活,表現技法工中求寫,工整之中不乏寫意的靈動,寫意之中不失精緻之意。

由於李嵩年輕時做過木匠,所以他的界畫建築雖取法自劉松年,卻往往建得更高更廣,用筆剛勁有力,設色精巧華貴。相比於劉松年的含蓄勁利,李嵩要驕傲和生猛的多,他對界畫的把握更精準,畫起來得心應手,甚至不用界尺而「宮苑樓閣規矩繩墨皆備」;即便不是畫界畫,對畫中景物的刻畫也細緻入微。

李嵩以界畫著稱,卻不拘泥於界畫,在風情畫上也很有造詣,他人物畫「用筆細如毛髮」、「神氣奕奕欲動」;山水畫以「意匠經營,情留象外」為勝;花鳥以「畫法精麗謹嚴而不覺繁縟板滯」為著。

明清的畫家們瞧不上界畫,認為它太匠氣,但以李嵩為例,足見決定作品高下的是人,而不是技法。

《水末孤亭圖》

03意存筆先, 畫盡意在

李嵩既是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極為細緻的人,同時也是善於調動各種筆墨語佔塑造不同藝術形象的一位繪畫高手。

在李嵩的繪畫裡,線條的豐富造型性和表現力使它成為畫家創作的一個鮮明藝術特徵。這在他的作品如《花籃圖》、《貨郎圖》中有著豐富的例證。而在《骷髏幻戲圖》裡,李嵩用筆頓挫有力,方中帶圓、稜角分明,質地變化細膩,而且總能夠將畫家的情思意念灌注滲化於錯綜的筆線之中,使繪畫理念與用筆相得益彰。

《花籃圖》

畫面以一個編織精緻的花籃為主,裡面插滿了各色鮮豔美麗、嬌嫩多姿的花朵,像紅豔豔的石榴花、金黃色的萱草花、潔白的梔子花、錦葵等等。 在深綠色的葉子陪襯下,五彩繽紛的花朵更顯得嬌豔動人。李嵩用雙鉤填色的工筆重彩,惟妙惟肖的寫生功力,成功地取得了花團錦簇、生機勃發的畫面效果。

《貨郎圖》

留存於世的有四幅之多,它們整體構思嚴謹而富於變化,人物形象生動傳神,尤其是兒童形象,姿態多種多樣,卻又個個活潑可愛,表情的刻畫恰到好處。從技法上看,以線描為主並略施淡彩,工中帶寫,既有鐵線描的勁挺流利,也有戰筆衣紋的頓挫有致。整幅畫面洋溢著輕鬆快樂的氣氛,高超的畫藝與真摯的情感完美結合,造就了這批大同小異的傑作。

《骷髏幻戲圖》

採用邊角構圖,畫面重心在於左下角,表現了南宋偏安一隅的真實寫照。設色淡雅,線條用筆的含水量較少,線質較幹,線條的粗細、頓挫變化較多。使用雙勾的表現手法,先畫人物的衣紋線,稍重,在衣紋線的內側勾一淡筆,這一表現源於工筆畫中的渲染手法,使這幅畫既具有工筆畫的嚴謹,又不失寫意畫的自由奔放,加之兩具骷髏的出現,更富於畫面浪漫的神秘色彩。

《赤壁賦圖頁》

此圖應為李嵩晚年所繪,右上有「李嵩」款書,幅面雖小,但江間波濤洶湧,與山崖和人物對比強烈,畫水的藝術水平極高。蘇軾著紅衣,扭頭回視山崖,其餘二人靜默,滔天巨浪響在耳邊,加之絹色暗淡,感覺一股子無邊的寂寞襲來。

不管此圖是不是奉召而作,寫的都是千古文人的寂寞心事,畫裡有李嵩對蘇軾的理解和敬意。

《錢塘江觀潮圖》

這幅畫沒有描繪達官貴人車馬儀仗的奢華,也沒有描繪觀潮百姓萬頭攢動的盛況,出現在李嵩的筆下的是晴朗的秋夜,明月當空,奔騰咆哮的錢塘江潮透過高閣和枝梢展示出來,使畫面顯得如此空曠慘澹、蕭條悲涼,讓人觀後升出一種壓抑、悲苦之感。這或許是李嵩對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觀潮享樂表達一種譏誚和義憤之情。

《江上觀潮圖》

結語:

精謹細緻的人物史實畫自從魏晉發端,歷經唐、五代成熟,到兩宋院體畫時期已經達到頂峰,畫法越來越完善工整。尤其是到了南宋之後,這種人物史實畫的畫法已經熟練地應用到風俗題材中。南宋的李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END

讓我們靜下心來,向大師學習藝術生活和人生態度。記得關注我的百家號:俊東說畫

相關焦點

  • 南宋畫家劉松年畫畫清新典雅,作為三朝宮廷畫師,作品堪稱經典!
    劉松年,他是浙江杭州人,是南宋時期著名的一位大畫家,而且他是這一時期宋孝宗、光宗、寧宗這三朝的宮廷的畫師。劉松年雖然僅僅只活了60多歲,但作為南宋三代皇帝的御用宮廷畫師,敬佩的同時,卻不得不令人感嘆一番啊。既然是三朝畫師,作品定然經典!
  • 清宮十大頂級畫師,真正的「大內高手」
    不論是皇帝、后妃的肖像繪製, 還是盛世中的重大事件的歷史記錄, 或是宮殿牆壁和案頭觀賞之作, 都少不了這些宮廷畫師的身影。
  • 齊白石紀念館籤約畫家-湯發周分享程十髮美術館院藏女畫師作品展
    近觀正於程十髮美術館舉辦的「畫院掇英——院藏女畫師作品展」,人們很容易同時產生這樣兩種感受。首先固然是驚嘆。原來,我們熟悉的她們(其實只是她們的八卦掌故)——陸小曼、周錬霞、李秋君、陳小翠等等,畫藝如此之好!巾幗不讓鬚眉!
  • 老木匠——短篇小說
    樊小七驚的不知所措,愣了一下,回過神趕緊把門閂好,將老木匠背進屋裡。老木匠躺在床上,口裡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怎麼回事?」樊小七端來一碗水,一邊幫老木匠順氣,一邊餵他水喝。「兵——兵匪——都搶——搶走了——」話雖不多,樊小七卻已明白,這是遇到兵匪劫道了。
  • 鹽城西鄉老木匠
    老木匠姓徐,是一位遠近聞名、技術精湛、心地善良的粗細料木匠。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已經上小學了。記得放暑假期間,我和小夥伴們到生產隊農場去玩,當時就聽其他人說老木匠在造木船,我們就興高採烈地跑到造船的地方去玩。
  •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清代的宮廷繪畫發端於清初,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盛,嘉慶之後逐漸衰落。宮廷中的專職畫家一般都被視為「南匠」或「畫畫人」,集中於「如意館」,代表畫家有焦秉貞、冷枚、陳枚、丁觀鵬、禹之鼎、徐璋、金廷標、唐岱等。
  • 貪心的老木匠|百家故事
    他知道疙瘩灣有一個不正經的老木匠,會做一種銷子,江湖人管它叫做「寂寞銷」,好多養了小的老闆都找過老木匠,也揪出過一些不守婦道的女人。 三哥對手下人說:「去,把疙瘩灣的老木匠叫來。」手下人開車到了唐樹灣,對老木匠說:「跟我走一趟,三哥叫你。」拉著老木匠就上了車。
  • 「老年版李子柒」:什麼網紅不網紅的,我就是個木匠
    心細,肯用功,村裡的木匠覺得他「是塊當木匠的材料」。不忙的時候,大家把做好的家具拉去集市上賣,王德文的攤子前,總有不少客人。就這樣,到16歲的時候,他已經基本掌握了木匠活的所有技能;再到19歲,他已經可以獨立出工了,然後一年一年地做了下去。▲阿木爺爺。
  • 馬遠傳世名畫《山徑春行圖》的大美意境
    馬遠,與李唐、劉松年、夏圭等人並稱南宋四家,以布局簡妙,線條硬勁而著稱,因其善畫邊角之景,又被人稱為「馬一角」,馬遠的山水畫師法李唐,筆力雄勁,畫風硬朗,巧於布局,但與李唐不同的是,馬遠除了硬朗之風,又偏於界畫精工,在邊角小景上多有創新,花鳥山水相映成趣,生機盎然。
  • 老木匠桑伯
    (原標題:老木匠桑伯)
  • 齊白石從木匠到畫家,大器晚成並不是偶然,而是畫中有這3個特點
    齊白石從一個木匠成為一位畫家,他在書畫的道路上摸索了一輩子,直到晚年在畫壇聲名鵲起,並且影響深遠。那麼,齊白石的畫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人對他稱讚不已呢?要說齊白石繪畫之中的魅力,首先要說的是他畫中的天真古樸之氣。
  • 齊白石,是如何從一個木匠,變身為書畫大師的?
    所有人都知道齊白石是書畫大師,所有人也都知道,齊白石曾經不過是一木匠爾。木匠與書畫大師這兩個身份的反差,實在是不小,很多人都對這一一個問題感興趣:他是如何從一個木匠變身為書畫大師的呢?
  • 最真實的乾隆相貌,出自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真像我們東北老大爺
    最真實的乾隆相貌,出自義大利畫家之手,網友:真像我們東北老大爺 古代的人畫畫,講究寫意不寫實,給皇帝畫畫像的時候,更是因為要顧及皇帝的尊嚴,什麼都往威嚴裡面畫,難免有摻假的部分,那麼你知道乾隆皇帝真正的樣子嗎?看看這位義大利人畫的乾隆皇帝就知道了。
  • 老木匠:其中有個忌諱
    最終一位老木匠給出答案,原來其中有個忌諱,關羽閉眼代表他即將殺人。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官渡之戰時,關羽一眨眼的時間便將顏良斬殺,而顏良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人頭落地。如此看來,關羽眼睛裡的殺氣全被那雙丹鳳眼所掩蓋,所以很多人並未察覺到他面部特點。關羽眼中滿是殺氣,讓人看後不寒而慄,所以畫師和木匠在刻畫關羽時都是閉著眼睛的,怕嚇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