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4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月
一場細雨迷濛後
點點杏花俏立在枝頭
似粉色的溫柔
包裹住每一個渴慕美好的你
濟寧這些地方的杏花正開放
美景豈容錯過
1
杏壇
宋代以前孔廟內並沒有杏壇。現杏壇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廟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將正殿擴建,位置後移。為紀念孔子講學,在原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植以杏」,即築一個土臺,周圍植杏樹,名曰「杏壇」。金代在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重建。
杏壇是紀念孔子講學的地方,最早記載見於《莊子•漁父篇》,「孔子遊乎緇帷之林,坐休乎杏壇之上,弟子習書,孔子弦歌鼓琴」。至於原來沒有杏壇,或者說有杏壇在什麼地方已無法考證了。一般來說《莊子》上面的記載是比較可信的,但《莊子》下篇一般認為是偽作,而《漁父篇》出自《莊子》下篇。因此,對於原杏壇的記載真偽難辨,尚不得考證。
杏壇內現有石碑兩幢,背東面西一碑為金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文人党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元措立石於亭內的,面南一碑為清高宗乾隆手書的《杏壇贊》,寫道:「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杏壇的建築結構較為別致。這種結構在全國來說也是不多見的,四面懸山,十字結脊,巨角重簷,黃瓦朱欄,雕梁畫棟,精美華麗,從四面觀看形狀一致,具有獨特的建築特點。亭周圍有方正石欄,亭前水波花紋石雕香爐,傳系金代遺物。
2
九仙山
最是一年春好處
九仙山花醉遊人
三月是國際慢城九仙山最浪漫的花季
走進國際慢城,漫步九仙山下
從山坡到山谷開滿了粉白色的杏花
空氣中瀰漫著杏花的芬芳
登山遠望
到處都是一派山花爛漫
春意盎然的美麗景象
青山隱隱 霧靄蒙蒙
九仙山的杏花
自帶幾分脫俗氣息
三月,春暖花開
走進曲阜文化國際慢城
赴一場花的約會
尋一次詩的遠方
任春色盈野
杏花吹滿頭
3
尼山聖境
告別嚴冬迎來春色,花開構成一場花景,花落抖落一場花雨。在這溫暖的春色裡,借一束春光,調劑一份清歡,靜享歲月的饋贈。
無論時光停留在何處,即便容顏滄桑,生命的過程,何嘗不也是這一樹花開。綻放的美麗,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一場即將盛開的杏花舞蹈,一場不久後撲面而來的幽香,一場觸手可及的誘惑味蕾的杏宴,即將伴隨著春風向你緩緩飄來。這是尼山聖境的春天,她活潑而秀麗,似清水芙蓉,以自然去雕飾。
都說三月櫻花飛滿天,殊不知這杏花華美盛開,也是別有一番景象,尼山聖境千株杏樹將帶來杏花的空前盛世,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素材來源:曲阜孔子旅遊
-END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