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洋湖第一次遇見杏花後從此與杏花結下不解之緣,5年後的2018年梅嶺苑杏林的發現,從此賞杏便有了好去處。
春暖花開,梅嶺賞杏
杏,作為一種栽培植物,在北方人看來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植物,然後在長沙卻鮮少有人認識,即便見到亦可能當做梅或桃,甚至.
作為林業院校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號稱校園裡有千餘種植物的學校,連一棵杏都沒有種植,確實讓人感到十分匪夷所思。
▲2013年洋湖一期的杏花
2013年在洋湖一期閒逛時,無意中記錄下了洋湖的幾株杏,遺憾的是再去拍攝杏花的時候它們已經駕鶴西去,只留下枯死的樹幹,從那以後幾年裡我便再未見到杏花。
▲2016年橘子洲的杏花
長沙杏花正常開花的時間為驚蟄前後,時過幾年後2016年(說來也巧,竟然是3年後的同一天在橘子洲再次拍到杏花)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橘子洲拍得幾張杏花的照片,待幾日再去花已經凋零。2017年,各種原因錯過了杏花的花期,以至於2017年並沒有拍到杏花。
▲2018年3月4日橘子洲的杏花
2018年3月初,得知橘子洲的杏花已經開了,4日便趕至橘子洲拍攝,在我剛在橘子洲拍完杏花之後,收到小喜鵲媽媽一年蓬髮給我一組杏花的圖片,讓我很是震驚,她們所在的小區(梅林苑)裡竟然就有杏花,太不可思議了.
▲皺皮木瓜
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小區,果然是杏花,這讓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因為2015年曾與它們擦肩而過,而2017年最近還時常在小區溜達,還在小區小喜鵲家小住幾日,竟然都沒發現杏花就在小區裡,而且數量還非常多。
▲梅林苑的皺皮木瓜
2015年3月4日,肖老師(我們學校的)說鐵道學院有一株豆梨每年都開一樹白花,十分漂亮,肖老師帶著我來到了梅嶺苑,當時我並不知道這裡是梅嶺苑以為是鐵道學院,肖老師帶我看的在小區找到了開得正豔的皺皮木瓜,因為我們學校種皺皮木瓜的每年都不開花,看到盛花的花兒頗為喜歡。
▲鐵道學院盛開的豆梨,請忽略上面的塑膠袋
看完皺皮木瓜肖老師帶著我徑直去尋找那棵漂亮的豆梨。這棵豆梨果然是一株美到讓人感動樹兒,一樹繁花,綠葉,白花,紅蕊,這樣的搭配再美的語言都無法準確的表達出它的美麗。
▲2018年梅嶺苑的杏花
那次與杏花擦肩而過,這一錯就是整整三年(說來非常巧或許冥冥中註定好的吧,2018年再來梅嶺苑竟然也是3月4日,兩次都是整整三年.)。
▲2019年梅嶺苑的杏花
前面錯過了太多,總想著要補上,很多植物拍過很多次還會繼續拍下去,就如會老友一般,很多植物是有感情的,每年它們的花期都會如約而至,今年受到寒流的影響長沙的物候偏晚,大概晚了15-20天,看著驚蟄一天天過去,小區的杏花遲遲不見開。10日左右天氣,長沙突然升溫,我讓小喜鵲幫我留意小區的杏花,12日小喜鵲給我電話說杏花開了,13日我再次來到梅嶺苑觀花,賞杏。
▲2019年梅嶺苑的杏花
小區只有10棟房子,我細數了一下竟然32棵杏花,平均每棟房子可以分3.2株,哈哈!基本上每一棟房子周邊都有幾株杏花,由於氣溫突然升高,蟄伏了很久的花苞瞬間綻放,向陽的幾株已經進入盛花期,但有那麼幾棟附近沒有,我就不點名了。
我很好奇這個小區為啥叫梅嶺苑?明明就沒有幾棵梅花嘛,叫杏嶺不是更好?於是我就自作主張給小區更名為杏花村,還做了一首打油詩。
驚蟄
葉子
驚蟄時節雨紛紛,枝上百花摧斷魂。
欲問杏花何處尋,葉子遙指杏花村。
▲採食皺皮木瓜中花蜜的暗綠繡眼鳥
▲採食杏花花蜜的暗綠繡眼鳥
▲採食杏花苞的黑尾蠟嘴雀
▲採蜜的蜜蜂
▲被白頭鵯吃掉花瓣的杏花
▲散落在地上和灌木上的杏花
▲採食落地上杏花中花蜜的食蚜蠅
盛開的杏花吸引來了暗綠繡眼鳥、白頭鵯、黑尾蠟嘴雀等饕餮食客前來,同樣也吸引來了勤勞的蜜蜂,這些食客或食花蜜,或食花瓣,或吞食花苞,在它們來往之間枝上的繁花落了一地,一隻食蚜蠅剛好撿了個大便宜,吸食花中殘餘的蜜露。
▲萼片反折的杏花
▲萼片不反折且新枝為綠色的梅花
▲萼片不反折且被毛的桃
很多人問杏和梅,還有桃怎麼區分呢?其實只要稍微留意你就能發現它們的區別之處。三種花中只有杏花的萼片反折,梅花期最早在長沙一般為一月初,杏開的時候梅花大部分已經凋謝,梅新枝為綠色,杏新枝為褐色,桃花和杏花花期相仿,但桃花的萼片不反折,且萼片上被毛。好吧我只能幫你們到這了,一句話看氣質。
小區的杏花開得很美,不同角度拍了很多挑選了一些供大家欣賞。
杏花村尋春
▲長出新葉的桃
▲桃膠
小區的桃樹嫩葉已經長出,並沒有見到花苞,難道今年不打算開了?桃樹下,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桃樹我們很容易看到桃樹流出的樹脂——桃膠。
嗯,據說這東西還可以吃,反正我小時候吃過很多,現在還沒死。估計大家吃一點也不會怎麼樣,記得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另外桃膠我們可以用來做人工琥珀哦!
▲盛開的深山含笑
▲白頭鵯正在吃深山含笑的花瓣
梅嶺苑雖然很小,但植物的種類頗為豐富,而且綠樹成蔭是我比較喜歡的那種類型,深山含笑的花開的很茂盛,散發出的幽香將杏花發出的帶臭味的氣息給淹沒,路過的行人不斷稱讚杏花真想,這時請求深山含笑的陰影面積。
▲竹柏
▲南方紅豆杉
▲神奇的牌子已經掉地上
小區裡除了和其他小區一樣的各種常綠植物外,還種了竹柏,羅漢松,還有一個老伯種了一棵南方紅豆杉,一棵很有意思的紅豆杉。
▲木槿的果實與種子
木槿在小區栽培了不少,小區內的植株基本上在冬天之前已經被剃頭,唯有小區的圍欄邊的一株僥倖逃脫未被修剪。現在木槿的果實已經炸裂,顯得有些突兀,長毛的種子十分精緻,讓人驚嘆,大部分種子已經散落在各處期待它們生根發芽。
▲紫薇的果實與種子
紫薇的果實經歷過風雨的洗滌之後,裂開六瓣裡面的種子隨風起舞,去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
▲泡桐裂開的果莢
▲泡桐的花苞
▲泡桐的種子
泡桐的的種子已經遠離家鄉跟著地球去流浪,殘留在枝頭枝頭的幾個果莢不日也將離場,這個舞臺終將屬於花兒的,已經等待了一個冬天的花苞隨時準備著被喚醒。
▲楝的果實
楝的果實已經被小區裡的白頭鵯吃的所剩無幾,人吃起來苦的要命的果肉(別問我為什麼知道,你肯定也嘗過)不知道鳥兒們吃起來味道如何,反正它們吃的很歡樂。奸詐的白頭鵯直接把果肉吃掉,樹下種子落了一地。
▲桂花的種子
▲桂花的小苗
桂花的果實已經成熟,掉落在樹下,腳輕輕地踩上去,會發出「咯吱、咯吱」聲,樹下長出了很多小苗,如果你覺得你種樹的技術還可以,領養一株桂花應該是不錯的選著呢!
▲羅漢松小苗
羅漢松的附近也出了小苗,但數量並不及桂花多,或許是這株羅漢松還不夠大吧。
▲李的花苞
▲紫葉李
小區裡的紫葉李長得並不是很好,和去年一樣開了幾朵花。意外發現小區裡竟然還有一株李樹,此時還是花苞(最近已經盛開),不知道能不能吃到這裡的李子。
▲湖北海棠
湖北海棠花苞已經長大,開花只是時間的問題。
▲含笑
▲茅莓
含笑已經含苞待放,準備釋放一院子的香蕉味。除了山莓,這還有茅莓,沒想到吧,茅莓結的果實同樣可以吃,而且蠻好吃。
▲金絲桃
金絲桃的新芽已經長得很高,嫩嫩的看上去特別有春天的氣息。
▲(白)玉蘭
▲二喬玉蘭
木蘭們脫掉厚厚的毛衣總算能夠分清誰是誰了,嗯,二喬玉蘭和(白)玉蘭都有,脫了衣服很好分!!!
▲柿
柿樹已經發出了新芽,據說這是一棵可以長柿子的柿樹,某人去年在還沒成熟的時候把柿子摘回家,結果放了一個月都還沒熟……
我已經把坐標存在腦袋裡,準備隨時去「偷柿子」吃,哈哈哈!!!
▲茶梅
▲山茶
山茶同樣還在盛開,茶梅同樣也落了一地。
▲菜地盛開的蕓薹
小區靠近林大路的某個地方,就是李花附近,小塊草地被開發成菜地,裡面種的蕓薹(就是小白菜,油菜之類的統稱)已經開花了,哇!大家快去看油菜花(假裝是)吧!
▲小飛蓬
去年的寒冬對於菜地裡的這株小飛蓬似乎只是小兒科,它此時開的正好,而它的同胞們多數此時還是一個孩子。
▲臨時救
▲珠芽景天
臨時救和珠芽景天再過一段時間都會開出「屎黃、屎黃」的小黃花,葉上的紫斑使得臨時救在一片綠色的草地中脫穎而出,而肉肉的珠芽景天的葉摸起來十分舒適,記得下手要輕。
▲金創小草
▲柔弱斑種草
金創小草是在這邊的新收穫,雖然長得不起眼,花也不好看,但是還是不能逃過我的法眼,陰天草本植物開的並不蠻好,所以柔弱斑種草就將就看吧,記錄記錄。
▲七星蓮
▲四葉葎
▲天胡荽
全世界的七星蓮都開了,為啥梅嶺苑的小區的就是沒開呢?放張植物園拍的,眼饞死你們。見多了豬殃殃的小夥伴眼睛可要擦亮了哇,有些長四片葉的可不是豬殃殃哦,它們叫四葉葎。天胡荽滿地都是,草地上是它們的天下。
▲流浪貓
小區裡的流浪貓(沒關在家裡放養的我統稱流浪貓)數量非常多,短短幾個小時內我們就在小區裡看到四隻,其中三隻看起來應該屬於同一個家庭。如今已經進入求偶期,而這些流浪貓根本沒做絕育手術,流浪貓不僅野生鳥類傷害特別大,更是很有可能傷害到小區裡的小孩,希望小區物業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
▲禁止寵物入內的標識
▲草地上的狗shi
和九峰小區一樣,梅嶺苑的狗shi也是隨處可見,也有的長出了須黴,只是顏值有點欠缺,所以這次只拍了狗shi。我很好奇明明有禁止寵物進入草坪的標識,為何草坪上還有那麼多狗shi,其它的小區會不會也是這樣的呢?
我希望下一個去的社區希望是沒有這樣的現象的,如果這樣那環境再好的我也不去了,因為連趴在地上拍植物、刷草坪的勇氣都沒有了,去的還有什麼意義呢?
由於出差幾日,文章今天才發出,按道理說最近還有一些植株進入盛花期,所以趁春暖花開,趕緊到長沙的「杏花村」去賞杏吧!
——END——
推薦閱讀
閒遊雜記|我在長沙觀鳥之植物園尋花覓鳥
寫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的話
那誰,你欠這棵樹一個道歉
紀錄片推薦|航拍西藏
植物記|我撿的松塔裡為啥沒松子?
植物記|料峭春寒,九峰探春
飛羽記|二貨的龍州觀鳥節
飛羽記|我在長沙觀鳥之民政學院
飛羽記|我在長沙觀鳥之金洲湖
動物記|「追」鹿(一)
動物記|「追」鹿(二)
我的2018|感謝所有的遇見
註:本文系作者原創,圖片和視頻均除備註之外均由作者自己拍攝,轉載請在後臺進行聯繫,歡迎原文轉發朋友圈。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如有錯誤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