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同樣是4千米,南美國家卻從不缺氧,為何西藏就容易缺氧?

2020-12-11 扒哥聊娛樂

對於我們上班族來說,能夠在閒暇的時間去外面來說,可謂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那麼在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的水平得到了提高,那麼外出旅遊的人也是非常的多,相信對於許多的愛旅遊的人士來說,川藏線的風景肯定是不陌生的,那麼很多遊客也是因為川藏的美麗風景慕名而來。

以前總聽人說西藏是一個非常容易缺氧的高原地區,海拔4000米,對於我們大部分生活在平原的普通人來說,去西藏是非常難適應的,如果去旅遊的話非常容易出高原反應,聽了這個消息之後,很多人在心裡就默默的把個地方給pass掉了,那麼可能也會有人有疑問,海拔同樣是4千米,南美國家卻從不缺氧,為何西藏就容易缺氧?

其實這最基本常識就是,每一個國家的首都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口住的地方那麼,那麼海拔同樣是4000米,西藏總是容易讓人缺氧,反觀南美的國家也是從來都不缺呀,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主要原因就是西藏部分的地區都是分布在一些河谷地區,並沒有外界形容的多麼可怕,很多城市都是在4000米以下的。那麼一些南美國家來說,海拔高度也是不低,最為明顯的就是玻利維亞,他的首都選擇就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

雖然西藏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但是大多數的地區都屬於那種無人區,不具備居住條件,更重要的還有喜馬拉雅山,因為大片的海洋暖流無法自然流動,這也會導致出現了空氣稀薄等問題。但是對於南美來說就不一樣了,他們偏靠太平洋,而且東部又是熱帶雨林,所以不會出現缺氧狀態。

海拔同樣是4千米,南美國家卻從不缺氧,為何西藏就容易缺氧?看完本篇文章,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海拔高達4000米,為何西藏容易缺氧,南美各國卻從不會呢?
    西藏是我們很多中國人心中的神聖之地,由於西藏的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所以前往西藏旅遊的很多遊客都會產生高原反應。相信大家以前也聽說過吧,西藏非常缺氧,一般人去了肯定都會出現高原反應,也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 都是4000米的海拔,為啥去西藏就容易缺氧,南美國家就不缺氧呢?
    都是4000米的海拔,為啥去西藏就容易缺氧,南美國家就不缺氧呢?西藏的海拔有4000多米,可以說是地球上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我們都知道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也就更加容易缺氧了。但是世界上海拔4000米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南美國家和一些東歐國家的許多城市也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上,一些國家還把首都定在這些地方,但是卻沒有聽說過哪些地方缺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西藏比較嬌氣,還是我們比較矯情?
  • 青海,會缺氧嗎?
    海南州主要是有青海湖這個世界聞名的景點,這裡的遊客量也是最多的,青海湖的海拔3200米,會有一點點的不適應,但不會引起缺氧的症狀,可以放心遊覽。前往青海湖的路上,會經過一個日月山,海拔3600米,同樣會有一點點的不適應,不至於缺氧。
  • 相比青藏高原,南美很國家海拔也達到3000米,為何沒有高原反應?
    西藏在我們國人的心裡,是個神聖的朝拜殿堂。傳聞來到這裡遊覽山河的旅人,會得到心靈的淨化,當然真假我們無從得知。可是拉薩優雅的風貌確實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來感受寧靜,而感悟神明就在身旁的感覺。但是,眾所周知,來到西藏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需要適應的高原反應。
  • 如何適應高原缺氧環境
    然而,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因而形成了以低氣壓、缺氧等為顯著特點的高原氣候,超過了大多數從低海拔地區來的遊客機體自身調節的限度,引起一系列不適,甚至疾病。像我們從平原地帶到那兒旅遊或出差者,在高原缺氧環境中應該怎樣調節和自救呢?生活中,由於缺氧導致的疾病很常見,究竟氧對人體有什麼作用呢?缺氧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危害?怎樣有效地治療缺氧性疾病?這都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 高原缺氧,但從不缺精神
    □ 本報記者 王召群如果沒到過青藏高原,沒接觸過援藏幹部,記者從不知道「心臟2/3尖瓣回流」。常年受「高原反應」的壓迫,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有援藏幹部開玩笑說:「我們是一路從頭疼、胸悶,失眠、嘔吐滾過來的。」「不知道吃沒吃飽,不知道睡沒睡著,不知道生沒生病。」
  • 一夫妻因高原缺氧命喪西藏途中,應對高原反應,有哪些具體措施?
    2018年12月27日,貨車司機倪萬輝與他的妻子,在青藏線格爾木跑車途中,為了節省旅途開支,夜宿貨車駕駛室中,因高原缺氧,兩人永遠失去了呼吸。令網友於心不忍的是,他們剛給孩子過完生日。自駕川藏線去西藏旅遊,到底該如何應對高原反應呢?
  • 創新「高原氧調」理念 對抗高原缺氧威脅
    中央高度重視高原反應給高原人民和援藏幹群帶來的挑戰,為了解決高原缺氧問題,促進高原供氧技術發展,規範高原供氧裝備市場提供法律依據,由肖華軍教授團隊牽頭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5414-2017《高原地區室內空間彌散供氧(氧調)要求》於 2017年12月29日正式頒布實施。
  • 西藏阿里:海拔五千米高原練精兵
    2018年8月7日,西藏阿里軍分區某部官兵正在水中進行託舉彈藥箱訓練。當日,官兵們在海拔5000多米的陌生地域進行武裝越野跑、巖壁攀登、班組戰鬥演練等體、技能課目訓練,有效錘鍊官兵在高寒缺氧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學校:5373米,缺氧寒冷依然堅持上課
    說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大家一定知道是珠穆朗瑪峰,而在珠穆朗瑪峰的北麓山脈之下,坐落著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鄉村,西藏的普瑪江塘鄉。而在平均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鄉有一所普瑪江塘完全小學,無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學校。
  • 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
    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1-04 13:54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 凡是沒有真正去過西藏的人,都不能真正理解高原反應的感覺,更不能體會高原反應所帶來的危險情況。
  • 揭秘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最難熬的不是高寒缺氧
    生活在海拔5373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缺氧、高寒、乾燥、大風……時刻挑戰著人體極限。種不活樹,養不活雞鴨。目力所及,除了風蝕的碎石、低矮的草甸,就是犛牛和羊。5373米,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的海拔高度。
  • 海拔4000米一定有高原反應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我懂了!
    我們都知道佔據地球面積最大的是海洋,除此之外沙漠和高原,而真正的平原地區卻並不多,而說到高原和山地,雖然佔據了地球相當大的面積,但是在海拔上真正能夠達到4000米以上的卻寥寥無幾,能超越4000米的高原,世界上只有三個,之後能超越4000米這個高度的都是山峰。
  • 稻城、九寨溝、川藏線,海拔近五千米,哪些人不能去西藏旅遊?
    稻城亞丁、九寨溝、川藏線、青海、西藏……這些夏季的熱門旅行地,幾乎都是位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有的海拔甚至達到5000米,並不適宜每一位遊客前往。長期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到了高海拔地方後,會因為空氣變得稀薄,出現身體缺氧的情況,導致高原反應。
  • 青藏高原缺氧行
    青藏高原缺氧行偉人鄧小平說過「不上長白山,人生憾事也」,筆者認為不去一趟西藏,感受高原缺氧的經歷,就不知道高原同平原的差別,山川與丘陵的區別。2020年9月5日下午四時,杭州乘火車四十六人,踏上十三天的旅行徵途。9月6日下午九時到達蘭州,十時入住嘉豐商務酒店。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它們也一定會有缺氧的諸多反應,就怕我們看不到。比如說我前天晚上隔離的那條斑馬狗頭,就出現了缺氧的症狀,很多魚友可能覺得很可笑,斑馬狗頭,它怎麼可能缺氧呢?原因其實與我的隔離容器有著很大的關係。圓筒養魚,還不如不養,這是最容易導致觀賞魚缺氧的容器首先我們談到的就是圓筒玻璃魚缸或者是圓柱形玻璃魚缸,由於這些容器開口較窄,深度太深,非常容易引起觀賞魚的缺氧現象的發生。
  • 抖音輝哥輝嫂進藏缺氧死亡 和進藏前油箱蓋沒有打開有關嗎?
    這一對網紅小夫妻,一直都是以開卡車為生,並且在社交平臺上記錄自己的美好生活,但是在近日進入西藏以後,由於缺氧而導致死亡,而事發的地點就是在青藏線109國道的五道梁,五道梁一直被人們稱為是生命的禁區,因為此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並且常年缺氧,氣候極其稀薄,因此非常容易導致一些意外的發生.但是可以稱得上是,無論是青藏線還是川藏線。
  • 缺氧會導致胎兒窒息,孕婦身體釋放出4種信號,暗示胎兒缺氧了
    ,這可能表明嬰兒患有缺氧。2.胎心異常正常做孕檢時通過胎心監護知道胎兒的胎心率,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在家進行胎心監測,將儀器放置在孕婦下腹,聽胎兒心率,胎兒缺氧信號早期胎心率大於160次/分鐘,胎兒缺氧信號晚期胎心率小於120次/分鐘。
  • 拉薩主場海拔3658米,客隊6人缺氧被抬下,這樣的主場什麼水平?
    拉薩主場海拔3658米,客隊6人缺氧被抬下,這樣的主場什麼水平?不久前,丙級聯賽西藏對深圳的主場比賽,在3600米的高原進行,有消息說深圳有6人被抬下場。這一消息最終被確定為謠言,按照中國足協現場的工作人員說,全場只動用了兩次擔架,那是主隊球員和客隊球員相撞受傷動用的。
  • 輝哥輝嫂西藏路線去世 倪萬輝夫婦高原缺氧窒息死亡
    2018年12月27日上午,河北邢臺貨車司機倪萬輝夫婦在前往西藏送貨途中去世,法醫鑑定原因為高原缺氧,加之在封閉的駕駛室內休息,最終窒息死亡。夫婦二人的生命軌跡,永遠停留在了31歲、30歲,青藏線109國道五道梁。  央視CCTV-2《第一時間》欄目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