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茶是靠什麼出名的?靠的不是味道,是抱大腿

2020-12-10 騰訊網

在茶葉圈裡,有一個很坑爹的問題,但經常被資深茶友拿來用,專考那些剛學著喝茶的小白們:

「來,小王,你最近開始喝茶了,那你跟我說說,中國十大名茶都有哪些?」

「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鐵觀音、信陽毛尖、祁紅……額……那啥……」

提問者得意地一笑,就差捋鬍子了:「小王啊,茶葉的學問大著呢,慢慢來,以後我一點一點教你。」

是不是特別酸爽,說它坑爹,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因為這「十大名茶」有好幾個版本,不同機構在不同時間段評的,而且有很大出入,即使你能答出來,也得和別人掐架打嘴炮爭論一番,根本沒有意義。

以後有人要是問你,你就說:「七八個版本呢,你讓我說哪個?他們自己都評的不一樣,我怎麼回答?哎劉哥你上次給我喝的那個XX茶味道不錯,再給我點,讓我再學習學習。」

一招反客為主,攻守易位。

但不管名單有什麼出入,所有入選的茶葉,肯定都是相當有名氣的頂級名茶。

所有名茶,一開始都是默默無聞,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力量,讓它們名揚全國,甚至享譽世界的呢?

產地:有名的產地是成功的一半

明朝有個學者叫許次紓,他寫過一本有名的飲茶專著——《茶疏》。在書中,他寫道:「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

凡名山大川,大多環境獨到,氣候宜人,草木繁盛,因此風景秀麗,適合各種動植物生長,而好茶很多出自高海拔、多雲霧之處,所以這裡產出的茶葉,往往品質優異,比如黃山的黃山毛峰、蘇州洞庭兩山的洞庭碧螺春、廬山的廬山雲霧茶、武夷山的武夷巖茶,因此「名山出名茶」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廬山

有一定道理可不是絕對真理,千萬別一根筋,之前有個網友在我視頻裡評價,說海拔800米以上的才能是好茶,嶗山茶有幾個茶園是在800米以上的?

我一看,嚇一跳,肯定是一個也沒有,這不是逼我們上巨峰(嶗山最高峰,海拔1100多米)去種嘛,這是北方,到了冬天,別說茶樹,茶農都得凍抽抽了。

並不是說所有品質優良的茶葉都產自高山之上,也是不所有好茶都能稱為名茶,名山之所以出名茶,除了自然條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產地的知名度對茶葉本身的加持,其中有兩個原因:

1、一個有名的產地,不管是山、是水、還是湖,都會讓人快速記住這種茶葉的名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湖龍井。西湖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景點之一,可西湖龍井並不是產在湖裡,龍井等幾個產地村離著西湖還有幾公裡的距離,但都屬西湖景區的範疇之內,一旦加上西湖兩個字,西湖龍井之名就好記多了。很多極品名茶雖然在茶友圈裡如雷貫耳,無人不知,可一旦出了茶友圈,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如湧溪火青、屯溪綠茶。但西湖龍井之盛名,不知道的人,反成了異類,這就是沾了產區名頭的光。

洞庭碧螺春也是一樣,很多人以為是洞庭湖產的,所以它也沾了洞庭湖的光。

2、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飲茶的人很容易將頭腦中聯想的產地環境,與茶葉迅速建立起聯繫,在沒喝之前,就已經傾向於相信這裡出產的茶葉,品質應該不凡。

這就是黃金標準法則的威力。

黃金標準法則是現代營銷領域(尤其是產品定位理論)裡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其本質就是把要宣傳的對象A,和人們心中已經建立起來的形象B聯繫起來,來說明A和B一樣好,甚至是更好。

舉個大家能天天看到的實際例子:

青花郎這個酒,如今天天在央視打廣告,主文案就是: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

生怕你還是看不明白,然後再加上一句:「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誕生了兩大醬香白酒,其中一個是我」

那另一個不就是茅臺?除了茅臺就是你了,那你敢這麼說,還在央視打廣告,品質一定相當不錯,買瓶試試。

青花郎黃金標準裡的標準,或者叫錨點,就是茅臺,所以青花郎這個價格,也跟著茅臺上去了。

為什麼這個招好用呢?你單記一個青花郎,原本意識裡是沒有概念的,所以這個東西是抽象的,不好理解,也就記不住。

但是茅臺已經在大家意識裡牢牢佔據了位置,就好比是消費者大腦裡的錨點,你通過這個錨點在去解釋自己,自己的原本抽象的形象馬上變得具象了起來,也就好理解了。

青花郎和茅臺是同一類別的對比。

茶葉和產地是不同類別的對比。

西湖龍井這四個字,龍井是茶葉名,西湖是景點。你對茶葉沒有概念,但你對西湖了解呀,什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都想起來了,即使你沒去過,還沒看過嗎?

就一個字,美!

西湖美景

這個地方產的茶葉,那能錯了嗎?

其他名山名水產的茶,也是一樣,都是借了產地的光。

所以我們嶗山茶雖然在全國範圍內尚屬小眾,但在省內的知名度,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嶗山的功勞。

走上層路線:名茶的決定性條件

除了名山名水的加持,有一種方法,能讓一種茶,從默默無聞,在短時間之內迅速崛起,聞名天下,那就是走上層路線。

洞庭碧螺春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手工製作碧螺春

碧螺春的歷史是很長的,最起碼得有1000多年,一開始叫洞庭茶,唐宋的一些典籍中就有記載,北宋樂史所著《太平寰宇記》就說:「江南東道蘇州長洲縣洞庭山,按蘇州記雲,山出美茶,歲為入貢。」

後來叫「嚇煞人香」,意思就是香氣嚇死個人,但是洞庭碧螺春真正名揚全國的,還是因為康熙賜名。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至蘇州,時任江蘇巡撫的宋犖向康熙進獻了當地的洞庭茶,品了此茶,品茗無數的康熙立馬喝服了,拍案稱絕,問叫什麼名,一聽叫「嚇煞人香」,腦子有點大,覺得非常不雅,說朕趕緊給你們改個名吧。

「據其翠綠若碧、捲曲如螺、採制於春,即興御筆親書「碧螺春」」。

朕這個名起的有學問吧

我估計,江蘇巡撫早有預謀,故意說了這麼個名,就是要讓康熙親自取名,跟現在讓領導現場題字是一個意思。

以後碧螺春年年進貢,成了貢茶,名聲在外,所以也成了中國十大名茶名單裡的常客,而且總是排在西湖龍井後邊。

再比如茉莉花,這種茶更典型,雖然宋朝時已經有小規模的生產,但不成氣候,真正出名比較晚,清朝鹹豐年間才開始大批量製作。

康熙年間開始,清朝的權貴們開始流行用茉莉花、玫瑰花燻制鼻煙,鹹豐年間,北方的茶商去福建收茶葉,發現這裡種植茉莉,突發奇想,試製了一批茉莉花茶,並帶回京城,沒想到一炮而紅,瞬間銷售一空。

福州茉莉花茶

這種茶非常受京城裡的王公貴族,八旗子弟們的喜愛,尤其是西太后老佛爺,那簡直就是茉莉花的頭號粉絲,自己喝的是如痴如醉,也經常賞給外國人喝。

聽說老佛爺經常把茉莉花送給外國貴婦人們

上行下效,民間也立刻流行起了茉莉花茶,並且開始影響天津、山東等地,一統北方的茶葉市場,就比如我們山東,80年代之前,基本上沒別的茶什麼事,就喝茉莉花,以至於80年代嶗山茶剛興起的時候,很多青島人都接受不了,喝了一口直皺眉頭:「這什麼味,趕緊換茉莉花」。

不過茉莉花雖然流行,但在很多人眼裡,不能算正經茶葉,更不能算名茶,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稍後會跟大家講到。

不管是國內國外,上層路線這招都好使,更晚的祁門紅茶成為頂級名茶也是這個路數。

祁門過去只產綠茶,據說品質一般,打不開銷路,逼得沒辦法,1875年借鑑了其他地區紅茶製作的方式,開始製作紅茶,沒想到一炮而紅,不過不是在國內紅,是在國外紅。

過去中國人不怎么喝紅茶,紅茶主要是出口到英國等地,這個茶迅速獲得了英國貴族們的認可,據說英國老佛爺——維多利亞女王就非常喜歡,說是睡覺前必須整一盅,作為睡前茶,否則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平時也領著王子公主們喝,所以祁門紅茶被叫做「皇室御用茶」。

維多利亞女王是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君主

上行下效,貴族老爺們也是愛到不行,由此引領普通階層的喜好,英國人因此把祁門紅茶列入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清末開始中國所有茶葉都受到印度和錫蘭紅茶的打擊,出口量一蹶不振,唯獨祁紅一直堅挺。

上文提到的都是過去的名茶,走上層路線這招放在現在,也管用!

剛才我提到,紅茶在中國過去屬於小眾茶類,喝的人不算多,但是從2005年-2008年全面復興了,喝紅茶的人是越來越多,而這都要歸功於一種頂級紅茶的誕生——金駿眉。

關於金駿眉的誕生,有兩個版本,2005年夏天,正山堂的掌門人江元勳(版本一)或者是梁駿德(版本二當時的制茶師)在北京幾個朋友的建議下,改變了傳統正山小種的一芽三葉的用料,學習用極品綠茶的制茶方式,用單芽茶直接做高端紅茶,結果香氣和滋味大不一樣,試製了兩批,拿到北京去,結果一炮而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金駿眉為單芽茶,如今其他工藝相似的武夷山紅茶也可以叫金駿眉

是誰發明的金駿眉並不主要,重要的是那幾個「北京的朋友」,這幾個人都是很有能量的人。本來主意就是他們出的,又是這幾個人將金駿眉帶到了北京,在特定圈子裡流行開來,結果沒幾年就火了,成為了頂級紅茶的代表,在全國範圍內流行。

從沒有一種茶能在如此短(幾年)的時間賺取如此高的名聲,當江元勳他們第一次做茶的,也絕不會想像到金駿眉有如此大的成就。這背後當然有正山小種數百年紅茶製作工藝的傳承,有武夷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也有能量人士的推波助瀾,但這些都不是金駿眉成為頂級名茶的主要原因,最根本原因是:

改革開放30年後,中國出現了新興富裕階層,他們對包括茶葉在內的事物產生了新的需求,從生理感官上,對味道極致追求,從精神審美上,對外形更是精益求精。

金駿眉的誕生,完美契合了這一時間點,從而引爆了潮流,幾乎一夜之間,響徹大江南北。

從碧螺春、祁門紅茶到金駿眉,一種名茶的誕生,往往就是由當時富裕群體和權力階層其特有的審美和欲望所決定的,精英人士說好,那就是好,說差,那這茶就沒戲了。

不光是名茶,名酒也是一樣,大人物的喜好是關鍵,古往今來,都是如此,最好是帝王,稍差一些也得是個蘇軾、陸羽什麼的,最次最次,怎麼滴也得是個品茶專家吧。

西湖龍井雖歷朝歷代都負有盛名,但真正擁有今天這樣數一數二的地位,也是抱了乾隆的大腿

剛才我說茶葉的產地很重要,大多是名氣很大的地方,這些風景名勝之地,自古以來就是精英階層喜好的地方,就比如乾隆,先後四次跑到杭州看茶葉,他們去的多,自然就會和當地的茶葉有接觸,近水樓臺先得月,只要品質不錯,出名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沒有頂層精英階層的認可,茶葉再好,也很難成為全國名茶,上行下效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

稀罕物:名茶的另一個名字

一種茶,滋味好,香氣高,外形漂亮,那它能否成為一種頂級名茶呢?

不一定,只要它產量高高的,也就是說,是個人都能買到,那它就不具備頂級名茶的條件。

產量大,價格就低,價格低,購買起來就沒什麼難度,這樣即使你外形、滋味做到再好,也沒用。

畢竟,物以稀為貴。

上文我提到的茉莉花,就是這種情況,雖然喜歡的人多,但是因為產量大,價格低,即使王公貴族們喜歡,很多人依然認為花茶不是真正的茶,又廉價,登不了大雅之堂,以至於物質條件提高了之後,從90年代開始,茉莉花的地位開始動搖,雖然依然有大批的粉絲忠實堅守,但整體的火爆程度在北方開始消退,西湖龍井、金駿眉、太平猴魁、白毫銀針等名茶接連粉墨登場。

我說的可是過去一般的茉莉花,如今的茉莉花那牛掰了,搖身一變,開始走高端路線,不用普通烘青,用如一芽一葉或者是單芽茶的高端材料做茶胚,窨花工藝從2、3窨變成8、9窨,價格也上去了,一兩千一斤的茉莉花不算稀奇,所以茉莉花開始有了全面復甦的跡象。

西湖龍井產量一年就幾百噸,洞庭碧螺春更少,產量多的年份也就150噸,太平猴魁的主產區猴坑,那就更可憐了,央視去年節目裡介紹不到80噸,湧溪火青,少到根本就沒法統計,都快成傳說中的茶了,那個牛欄山肉桂,按克賣的,就一泡,小一千沒了。

但物以稀為貴,不代表物以稀為好,浙江麗水松陽是產茶大縣,你能說當地名茶——最高几百的松陽銀猴就一定比2000多的碧螺春差嗎?要我說,不一定,這就是個人口味問題,說碧螺春味道不咋地的也有不少。

可為什麼說名茶必須產量少呢,因為這是精英階層的需求決定的。

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當然,三哥除外),但有階層之分,不同的階層,其掌握的經濟資本、文化資本是不一樣的,比如大資本家和小資產階級。相同的階層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等等

為了表明我所在的階層,展示我的階層身份,我必須要和下一個階層有明顯差異,人為的造成一種階層區隔,這就是著名的區隔理論。

通俗點說,就是裝X,只要到了一定階層,裝X(表明與自己下面階層的不同,或者模仿自己上面的階層)就是剛需。

那用什麼來區隔呢?

名牌衣服、宮廷菜、奢侈品包包、大別墅、豪車、貴族教育、裝飾品……物質與文化層面都可以。

昂貴、高雅、美觀、稀少,任何用來裝X的東西,都有這幾個特點。

很不幸,名茶自古以來,就是階層區隔的工具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那種。

茶葉作為日常飲品,與生活結合的太緊密了,來了人,就要喝茶。

」來來來,王總,嘗嘗我這金駿眉,正宗桐木關的,這託了朋友跟當地茶農提前訂的,老費勁了。「

所以名茶,它不單單是茶葉,它是一種符號,是文化資本,是顯示你身份的工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小G茶,我之前寫了一篇小G茶的文章,大家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你說,這茶要是不費勁就到手了,那還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嗎?

所以大家以後就不用抱怨名茶怎麼這麼難買,假貨橫行太厲害什麼的,沒有假貨的茶,你壓根連看都不看,要選名茶就得學會判斷真假。

別嫌麻煩,自找的。

有些茶,因為產地確實小,產量有限,天然具有稀缺性,但有些茶,產量極大,但為了能進入精英階層的法眼,要出名,就要做到稀缺性,而這種稀缺性,是人為的。

大家想想,哪種茶符合我說的這種情況呢?

普洱。

普洱這個茶,從十幾年前,火爆到現在,產量可不是一星半點,那些傳統名茶,產量大都是十幾萬斤,普洱茶年產量是十幾萬~噸。

普洱茶

一年產這麼多普洱,如何獲得精英階層的認可,以點帶面,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並喜歡呢,那只能人為製造稀缺性,方法大家都知道:

1、講究樹茶:臺地茶那能喝嗎,必須是古樹茶,要是茶樹王產的茶就更棒啦!

2、講究山頭:冰島、昔歸、班章各領風騷……

3、講究年頭:越陳越好,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二十年成傳家寶……

一步步,產量這不就下來了,價格也上去了。

普洱茶成功了,一大票知名人士研究得是如痴如醉,用了十幾年時間,叫響了全國,雖然不是很懂,但我也很喜歡喝普洱,只要是對自己口味的,都喜歡。

不過有代價,普洱的名聲,就是被過度炒作給砸了,尤其是那幾年資本退場之後,價格崩盤,留下了一地雞毛。

很多其他地區的茶葉從業人員對普洱茶有很大意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味道:謎一般的標準

那味道呢?難道要成為名茶,茶葉的味道不重要嗎?

重要,但沒大家想像的那麼重要。茶葉這個東西,不同人的口味差別太大了,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評標準。同樣一種茶,有的人是真喜歡,有的人一口都受不了,就比如傳統煙燻工藝的正山小種,評價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似乎不接受的人還要多一些,因此才改良了工藝,有了大、小赤甘,但這並不妨礙正山小種的名氣。

就是同一個人泡同一批茶,也可能因為自己情緒、衝泡水溫、時長天氣等原因,喝出不同的味道來。

我親身經歷,兩個資深茶客從我這購買了一樣嶗山春茶,而且他們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嶗山茶,沒有什麼心理和歷史包袱,不會被輿論引導,全憑個人喜好,一個人說這個茶好,比我買的那些2000一斤的還要好,另外一個網友說這個茶不咋地,就值200吧。都是資深茶友,都喝過全國各種名茶,得出的結論大相逕庭。

所以很多網友留言說嶗山茶不好喝,炒作什麼的,我從來不反駁,因為人家可能喝了確實不喜歡,當然了,有個前提:

你喝的是真嶗山茶,春天的。

要成為名茶,味道上不見得人人都喜歡,有一部分人喜歡就很好,而這部分人,最好是有能量的。

一直以來,大家都說」適口為珍「,可真正能做到的人,還是少,因為如此多的營銷手段、輿論影響、專家意見、社交壓力,把人的欲望不停地拔高,不自覺就朝著名貴茶葉去了。

如果自己喝的話,還是遵從自己內心真實喜好,很多茶友想明白了名茶的本質,突然悟了,白瓷蓋碗泡個小青柑、茉莉花,喝的也美滋滋,自己喜歡嘛。

當然,我說了這麼多,也只是我一家之言,因為我知道人文這些無法通過實驗,控制變量來研究的領域,沒有什麼絕對真理,一種名茶的誕生很有可能也有別的原因,我算是拋磚引玉,如果大家有什麼見解,也可以在評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原創不易,如果大家喜歡咚咚的文章,那就點個讚,也歡迎大家轉發、評論、分享喲~)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名茶是靠什麼出名的?靠的不是味道,是抱大腿
    在茶葉圈裡,有一個很坑爹的問題,但經常被資深茶友拿來用,專考那些剛學著喝茶的小白們: 「來,小王,你最近開始喝茶了,那你跟我說說,中國十大名茶都有哪些?」
  • 中國出名的十大名茶
    六安瓜片是國家級歷史名茶,中國十大經典綠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採自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都勻毛尖,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貴州都勻市,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翠。香清高,味鮮濃,葉底嫩綠勻整明亮。都勻毛尖「三綠透黃色」的特徵: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
  •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有哪些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市面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茶,但是你知道中國十大名茶是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好好來和大家說道說道。中國的十大名茶分別是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祁門紅茶、六安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鐵觀音。
  • 經濟靠中國,卻抱美國大腿!想讓中國道歉,卻遭各國「譏諷」
    在經濟方面該國依靠我國的市場,但在關鍵時刻卻抱美國大腿,當我國發聲之後,他們竟想讓我們道歉,沒想到卻被世界各國「譏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國與澳大利亞合作眾所周知,目前是個和平的時代,很多國家都在積極開展密切的合作與交流,這樣能結交一些夥伴,還能提升自己的實力。在近些年,我國在國際市場上也逐漸熱鬧了起來,甚至還起到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 明明是個熊,偏偏靠賣萌,奇一大腿抱套路奶爸舌頭舔鞋超認真
    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一直以來以萌嘟嘟的形象萌化大家。明明是個熊,偏偏靠賣萌吃飯,深刻懷疑熊貓作為活化石這麼多年都是靠賣萌度日!大熊貓奇一從小就顯示超出一般熊貓的天賦,抱大腿。去年憑藉一段各種追隨奶爸抱大腿,放到一邊無論多遠都哼哧哼哧跑到奶爸腳邊,騰身抱住,跟著奶爸走,頗有一種隨身掛寵的自覺,就想問一下,掛寵在哪領啊,國家發麼?
  • 中國十大名茶最新排行榜 中國十大名茶有哪幾種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切長盛不衰,傳遍全球。你知道中國十大名茶是什麼,都有哪幾種嗎?今天小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提起茶,大部分人對碧螺春、信陽毛尖、鐵觀音比較熟悉,可能也經常喝。
  • 中國十大名茶 品鑑整理
    中國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恩施玉露、碧螺春、廬山雲霧茶、南京雨花茶、六安瓜片、信陽毛尖、君山銀針、黃山毛峰、都勻毛尖 品鑑整理 第一部分 part 1中國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恩施玉露、碧螺春、廬山雲霧茶、南京雨花茶、六安瓜片、信陽毛尖、君山銀針中國十大名茶 黃山毛峰
  • 中國十大名茶最新排行榜 中國十大名茶有哪幾種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切長盛不衰,傳遍全球。你知道中國十大名茶是什麼,都有哪幾種嗎?今天小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提起茶,大部分人對碧螺春、信陽毛尖、鐵觀音比較熟悉,可能也經常喝。
  • 中國十大名茶,安徽牛逼!
    中國,是茶的故鄉。那麼我國的十大名茶都有哪些呢?它們分別出自哪裡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碧螺春鐵觀音茶,中國傳統名茶,屬於青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1735年。「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
  • 中國十大名茶排行榜,中國十大名茶排名及產地
    茶是中國的特色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而評價一杯茶的好壞,茶葉的種類和產地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像我們熟知的西湖龍井、鐵觀音、信陽毛尖、碧螺春等都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國十大名茶都有哪些?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是什麼茶?下面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十大名茶 中國有哪些名茶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國人更是喜茶,更有著屬於自己的茶文化,來看看中國有哪些名茶吧!中國十大名茶都有哪些呢?信陽毛尖品牌價值63.5億元,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2位,被譽為「綠茶之王」;2018年4月,信陽毛尖被認定為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2018年5月,信陽茶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茶事樣板」。
  • 中國十大名茶,安徽牛逼!
    中國,是茶的故鄉。那麼我國的十大名茶都有哪些呢?它們分別出自哪裡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碧螺春鐵觀音茶,中國傳統名茶,屬於青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發現於1723—1735年。「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
  • 中國十大名茶排行榜,中國十大名茶排名及產地
    茶是中國的特色文化,起源於上古時期。而評價一杯茶的好壞,茶葉的種類和產地起到了決定性的因素。像我們熟知的西湖龍井、鐵觀音、信陽毛尖、碧螺春等都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國十大名茶都有哪些?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是什麼茶?下面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哪裡產的最好?龍井有什麼作用與功效?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哪裡產的最好?龍井有什麼作用與功效?要說到上品茶,最負盛名的莫過於中國十大名茶,但是對於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謂,隨著評選方不一樣,十大名茶的品種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無論是哪一次評選,西湖龍井都一直身在其中。
  • 中國十大名茶,安徽獨佔四種,愛喝茶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提到茶葉,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徽,因為安徽的茶葉太出名了,從1915年評選全國十大名茶(碧螺春、毛尖、龍井、銀針、鐵觀音、普洱、武夷山大紅袍、玉露、雲霧等)至今,安徽有四個品牌的茶葉一直就是十大名茶的常客,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
  • 每日一詞:抱大腿
    每日一詞:抱大腿 chinadaily.com.cn 2019-05-06 15:05
  •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茶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國的「十大名茶」在過去也有多種說法: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 中國茶文化及十大名茶
    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喜愛品茶,各國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中國十大名茶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 中國十大名茶|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在中華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龍井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綠茶,其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簡稱瓜片、片茶)是綠茶特種茶類,產自安徽省六安市的齊山等地,是中華傳統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中國十大名茶,安徽獨佔四種,愛喝茶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提到茶葉,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徽,因為安徽的茶葉太出名了,從1915年評選全國十大名茶(碧螺春、毛尖、龍井、銀針、鐵觀音、普洱、武夷山大紅袍、玉露、雲霧等)至今,安徽有四個品牌的茶葉一直就是十大名茶的常客,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