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老闆香港買殼:仙股2日飛漲650%

2020-12-16 和訊

撰文 | 古城校尉

編輯 | 簡佳

好久沒有見過這樣刺激的消息了。

榮柏集團控股(08316)是一家2015年上市的港股創業板公司,今晨公告稱,陝西全通實業集團董事長行遠或將購買公司已發行75%股份,復牌後從0.1港元大漲至0.325元,漲幅225%,盤中最高點達到0.33元。

在9月21日停牌前一交易日(18日),公司已從0.043元漲至0.1元。若據此計,在兩個交易日內,漲幅超過650%。

當然,由於總盤子只有8億股,狂漲之前市值只有3000餘萬元,25日交易額也僅為500餘萬港元,當日總市值為2.6億港元。

01

不熟悉的公告

鑑於讀者對A股都比較熟悉,港股的表述確實有些不一樣,我們先摘錄智通財經APP的報導看看:

「公告顯示,就傅奕龍同意其或其所介紹的任何其他人士將與接管人訂立正式買賣協議,以於2020年9月18日起計14日內出售已發行75%股份的事宜,傅奕龍已通知接管人,其將介紹其朋友陝西全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行遠購買相關股份。當行遠表示有意收購相關股份時,傅奕龍已向接管人提供第一筆按金,故傅奕龍諮詢接管人,確認其是否可介紹行先生作為買方,以避免按金被沒收的風險。」

「倘行遠最終決定不購買相關股份,則傅奕龍有意自行購買相關股份,前提是正式買賣協議的條款獲其接納,倘傅奕龍不接納正式買賣協議的條款,其將不會訂立正式買賣協議以購買相關股份。」

以上兩段內容其實就是「有人準備買殼」。受此消息刺激,市場才獲大漲。

那麼,榮柏集團這家企業怎麼樣?

資料顯示,其主營業務是「作為分包商於香港從事基礎工程業務」,項目涉及側向承託工程、微型樁、工字樁及其他工程(例如泥土穩定及拔樁),主要客戶是私營及公營部門建築項目的總承建商或分包商。其於最新簡介中稱受多種因素影響,業務劇烈減少且成本上升。

這種說法體現在了業績中,目前屬於連虧5年,也就是說從上市第一年起就虧損,也難怪會淪為仙股。

從經營上看,這家公司的業務規模也很小,2018年、2019年全年營收均為6000餘萬元左右,同年分別虧損700餘萬和400餘萬,這麼看來,虧損倒也不算是巨額。

港股公司確實是有不同的披露術語。

2020年8月,其發布「自願公開執行董事提供財務援助」公告,顯示有股東提供了1500萬港元的借款。

而此次賣殼的前兆也源於7月25日一則我們不太常見的公告:《就本公司股份委任接管人》。這則公告的內容是持有75%股份的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張偉傑,將其所持股權委託給「接管人」。

市場上也因此對其賣殼有了預期,也成為陝西全通準備接下75%股票的基礎。

02

陝西全通是誰?

這是一家2015年成立的「新公司」。

百度上簡介如下:是以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平臺和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產業鏈為主導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下設全通新能源汽車、甲馬智慧物聯、甲馬出行、全通網絡、中融時代融資租賃(深圳)等多家子公司。

從其官網上可以獲知更多信息:

1:2015年成立後,已進入高端整車設計、車輛定製、智能運維、儲能研發、整車(電池)回收、產業金融、產業孵化、大數據管控等領域,目前擁有10家子公司。

2:2018年,全通實業與東風汽車(600006,股吧)、山東玉皇新能源、四川豪特新能源等籤署了投資合作。並在當日的新聞稿中說:特選取玉皇新能源電池、東風汽車、豪特電樁作為集團下步布局全國市場的主力產品。

3:2019年與西安交大成立「全通新能源汽車動力研究院」,目前已申報3項發明專利,並向省科技廳申請 「陝西省動力電池循環再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圖:汽車產業綜合體

4:2019年,其子公司海沃泓霖開發運營了西北首家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核心的新型產業孵化園區,命名為」G-Power Box聚能盒子新能源汽車產業綜合體「在西安正式開園。

在個別新聞稿中,我們也找到了一些圖片,例如車:

一方面是我們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缺乏研究,另一方面是我們更多關注資本動作本身,因此官網上一則新聞引發了我們的興趣:「2020年8月10日,全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資產重組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但當時的新聞通稿中沒有公布上市代碼,而在此前也有媒體(中國經濟信息網等)曾關注過陝西全通,建議讀者自行查詢。

03

陝西公司在香港

很多事我們是很難鑑別的。我們在此一段落向大家介紹一下陝西港股公司的最新現狀吧。

1:海天天線(8227):曾提出轉型5G的老港股公司了,2003年上市,員工總數從我們上次報導(2019年11月)時的52人增加到73人,雖然已經連續虧損7年了,但目前市值卻達到41億元,每股價格為2.2港元。累計在香港融資拉近2億元,2019年時還進行一次對子公司的代價發行(股權收購),涉及金額4000餘萬元。

2:西北實業(8258):這是2003年上市的本地公司,目前市值1.17億元,2019年淨利潤為1000餘萬元,目前股價為0.09港元。2003年IPO時融資5000餘萬港元。

3:海升果汁(0359):這是陝西港股公司中營收較大的一支,2005年上市並IPO融資2.2億元,2019年全年收入超過12億元,但利潤卻虧損了6000多萬。而在此前的2017年和2018年,公司分別盈利1.4億元和7900餘萬。目前每股價格為0.12港元,市值1.55億港元。

與這些老公司相比,我們也看看新上市的公司。

天瑞汽車內飾(6162):這是2019年剛上市的本土公司,連續三年營收超過2億港元,也保持了連續5年的盈利,2019年財年淨利潤超過4000萬港元。但目前股價較低(0.111港元),總市值為2.22億元。

我們再看看大個子:

西部水泥(2233):主營的就是「堯柏」水泥,每股價格1.12港元,總市值為60億元,保持了3年盈利,分別為2017年度7億元、2018年度11億元、2019年度18億元。其2010年度上市時,IPO就一次性融資了14億港元,2015年再融資超過15億港元。截止目前,中信國際給以的評級都是買入。

綜上,我們想得出的結論是,香港畢竟是「第一個熟悉的國際資本窗口」,很多公司都在這裡積累了國際經驗,也在事實上為陝西公司提供了很多資金。但在「陝股分化明顯」的背景下,很多公司在今天淪為仙股,融資與投資少有亮點。如何提升實力,在香港市場上獲取認可,未來將是一個大的課題。

前期回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西安金融棒棒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香港「仙股」對A股的啟示
    如果將股價低於1港元就視為港股「仙股」的標誌,那麼港股可謂「仙股」遍地:目前低於1港元的港股高達1252隻,超過總數的一半。  與之對應的是,A股市場以往甚至連2元以下的股票都很少見,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準仙股」和「仙股」有所增加,未來會否變成和港股一樣的局面?
  • 香港仙股集體暴跌 關聯股出現踩踏
    周二(6月27日)早盤,港股市場股價低於1港元的仙股集體暴跌,近20隻個股早盤跌幅在20%以上。據e公司記者採訪,市場人士推測本次仙股集體重挫與年中機構調倉、監管擬採取措施有關。數據顯示,本次遭遇重挫的老千股波及至少10家關聯大股東。
  • 勒泰集團香港買殼 或為家樂福與華懋拓展內地業務
    勒泰集團香港買殼 或為家樂福與華懋拓展內地業務 第一財經日報
  • 香港「仙股」遍地,一天暴跌95%那種,能把你砸暈
    公司 香港「仙股」遍地,一天暴跌95%那種,能把你砸暈 2020年8月5日 11:22:22 郭二俠鑫金融本文來自 微信號「郭二俠鑫金融」。這些仙股存在即合理,首先是有別於A股的審核制,香港的上市是註冊制。這為企業上市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時也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企業混進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其次香港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有能力辨別好的或不好的股票,那些不好的股票,被丟到一邊,股價只能持續走低。
  • 「仙股」股災引發「倒梁」風波
    「仙股」(penny stock,即每股0.1港元以下的香港股票)近日在香港股市引發了一場「股災」,令人感到尷尬和難以置信的是,始作俑者竟是港交所。 7月25日,香港交易所提出「一刀切」的「五角除牌機制」建議,建議連續30個交易日平均市值低於3000萬港元、或平均股價低於0.5港元之公司應予除牌。
  • 香港仙股遍地無人問津 彰顯港股投資者更理性
    在港股「仙股」遍地的同時,近年來A股中的「準仙股」也有大幅增加之勢。如果將低於1元以下的A股視為「仙股」,目前A股中的仙股數量已達7隻。港股「仙股」遍地,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作為一個開放的資本市場,港股市場容量較大,體現了「寬進」原則。
  • 香港仙股集體閃崩原因浮出:普遍關聯持股,多與隆成系有關
    港交所多隻「仙股」閃崩的原因浮出水面。6月27日晚間,香港證監會發言人Ernest Kong表示,當天股價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與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關聯、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點。這些特點容易導致股價極度波動和市場失當行為。
  • 克莉絲汀股價跳漲,華東地區著名糕點品牌,是怎麼淪落為仙股的?
    作為曾經的「烘焙第一股」港股克莉絲汀,這兩天大漲,繼昨日收盤大漲361.54%,盤中最高漲幅達500%後,今天盤中再次大漲,盤中最高漲到1.3港元,看樣子有機會擺脫仙股的境況。所謂仙股就是價格低於1元,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香港的仙股一般很少有人問津,交易很冷清。
  • 空降三高管,坪山茶業能否成功擺脫仙股身份?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 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喝茶的歷史由來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更是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一件。
  • 百億局騙陝西全通實業捲土重來?
    研究員 樓牙叔  一家香港仙股公司的清盤公告,讓曾經涉嫌在大陸集資詐騙百億的陝西全通實業集團,再次在公眾面前露出了馬腳。  11月17日,香港柏榮集團(08316-HK)公告,於2020年11月13日,該公司接獲貸方(香港持牌放債人)於2020年11月12日針對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交的呈請,以根據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條例要求高等法院頒令公司清盤,原因是公司未能支付未償還款項。呈請將於2021年2月10日上午9時30分在高等法院進行聆訊。該公司現正就呈請尋求法律意見。
  • 「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
    「烘焙第一股」,在資本市場上淪為「仙股」,在消費市場上表現咋樣?揚子晚報記者微調查發現,消費者感覺現在的選擇更加多元,而克莉絲汀的產品和營銷都有些「過時」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馬燕上市8年連虧7年揚子晚報記者據查詢發現,4月1日,在港股上市的克莉絲汀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期內公司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約17.34%;淨利潤-2.07億元,虧損同比收窄10.98%,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
  • 香港海洋公園向內地指定城市推套票 650元遊園2次
    配合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啟用   中新網8月21日電據香港電臺網站報導,香港海洋公園21日表示,現在內地客源佔4成,預計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可帶動內地旅客訪港人次,除一線城市外,期望褔州、廈門、長沙和武漢會為公園帶來更多自由行遊客。
  • 2021內地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方法及其利弊解析
    目前國內的大部分中資企業包括國有及民營企業都會選擇在香港或者是美國上市,今天駿德集團就為大家來講解2021內地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方法及其利弊。 H股的形式完成上市; 2、內地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可以通過發行紅籌股的形式進行上市; 3、內地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可以通過買殼的形式進行上市。
  • 內地資金抄底香港「仙股」 收益「冰火兩重天」
    ⊙記者 張憶 ○編輯 浦泓毅   一年前被沽空機構狙擊、秒變仙股的港股通標的德普科技,近來不斷吸引內地資金加倉,內資持股比例排名自7月份以來已躍居第二。與此同時,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內地資金抄底被沽空的港股並不是孤例,而抄底資金也有著不同的際遇。
  • 股票投資入門(三十六):揭秘香港「醜股」
    C的頭銜是香港某券商駐內地的銷售部董事總經理,行情好的時候,他的主要職責是拉內地的中小老闆去香港投資股票。這些老闆有錢,又沒有什麼時間看著股票,券商推介股票往往有很多油水。而行情不好的時候,他就負責在內地招募操盤手,藉助券商的交易平臺,佣金全免,有時幾百萬的資金可以做到幾個億的交易量。一流的操盤手每個月拿走過10萬港幣的操盤提成是常有的事。
  • 香港海洋公園向內地指定城市推套票 650元港幣可遊園2次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香港電臺網站報導,香港海洋公園21日表示,現在內地客源佔4成,預計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可帶動內地旅客訪港人次,除一線城市外,期望褔州、廈門、長沙和武漢會為公園帶來更多自由行遊客。
  • 康德11年總投入6千萬 歷經衝超降級買殼賣殼風雨
    原標題:康德11年總投入6千萬 歷經衝超降級買殼賣殼風雨  2005年,堅持扛起山城桌球大旗的康德集團白手起家,成立了重慶首家職業桌球俱樂部。他們從無到有,不僅促進了重慶桌球專業隊的再次成立,還擴大了本地桌球人群,並推廣了國球在山城的發展。然而這十多年的桌球之路,對於「獨挑大梁」的康德來說,充滿了各種艱辛。
  • 海外富豪鍾情香港舉家移民 投資650萬在所不惜
    10月27日,香港投資移民計劃正式開始接受申請,年屆花甲的印尼華僑李先生一大早就趕到位於灣仔的香港入境處查詢、領取申請表格。  自稱是「香港大業主」的這位李先生,每年光物業稅就要向港府交100多萬元。他1985年到港投資,目前在香港擁有7項物業。由於申請條例規定,只追溯半年前的投資項目,所以他打算再投資於股票和樓市,讓身在印尼的3子1女來香港定居。「對我來說,650萬沒有問題。」
  • 這家老闆不一樣,開個麵館一邊掙錢,一邊倒給錢一次給650元!
    俗話說的好,飯不僅要吃的可口,更要讓人回味無窮才可以,這家店的老闆那是會做生意,一碗牛肉麵在規定時間如果吃完,這碗牛肉麵就不要錢了,還要倒給650元人民幣,這個活動一實施,可是吸引了不少人前來。一個碗口能達到50cm左右,碗的直徑能達到像臉盆那麼大,然后里面還有4斤的牛肉和4斤的面,90分鐘內要吃全部吃飯,連湯都不能剩下,如果有誰做到了650元人民幣就歸誰了,顯然,老闆給的飯量太足了,眼瞧著650元可是不好拿到好。
  • OK集團市價六折港股買殼,比火幣還少花一億多
    1月24日,OK集團協議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前進控股集團(HK:01499)後該股復牌首日,開盤漲17.9%,報價0.46港元,盤中漲幅一度超過60%。公開資料顯示,前進控股主營地產概念上遊的地基工程及相關業務,證券投資分部從事香港上市證券組合,放債分部從事通過香港騰龍集團有限公司從事放債業務。兆星入主後,前進控股股價曾一路拔高,52周高點為1.22港元。在港股低迷的背景下,自2018年6月起,前進控股股價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