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趣的城市:講廣東話,卻不屬於廣東

2020-12-11 上遊新聞

廣東話,又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廣州及粵西地區,而粵是廣東的簡稱,90年代香港電影和連續劇的流行使得粵語為國人所熟識。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粵語的起源地並不是廣州,粵語是中原語言與當地語言結合的產物,秦漢以來,大量的中原移民來到嶺南定居繁衍,而嶺南地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

當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為了便於管理嶺南一帶,在嶺南的蒼梧郡廣信縣設立了常駐管理機構,廣信縣於是成了漢代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廣東廣西的區分也是以廣信縣為分界線,以東為廣東,西為廣西。

到了明朝又在廣信縣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兩廣(廣東、廣西)總督府,因此廣信縣從歷史上看是嶺南及粵語文化的發祥地。

廣信縣所在的地區在1950年升格為地級市,即廣西的梧州市,為更好了解嶺南文化,我決定去好好看看這座城市。

梧州是座大城市,面積足足有12590平方公裡,是廣州的1.7倍,但常住人口只有300萬人,是廣州的1/5,地多人少這點可以從城市面貌看出來。

道路非常寬,街上行人卻很少。

看見梧州市就業服務中心大樓門口掛的橫幅,我感受到政府對留住這座城市的人才的渴望。

廣州遍地都是工農建中四大行的網點,這裡遍地都是桂林銀行和柳州銀行的網點。

這裡的人真的太愛吃粉了,遍地都是各種粉店,腸粉、扣肉粉、螺螄粉、酸菜魚粉、桂林米粉、花甲粉,想找個吃飯的地方都難,只能嗦粉。

在網上查梧州哪裡最繁華,答曰——太陽廣場和旺城,於是我便決定前往那裡。

太陽廣場比較舊,人很少。

進門看到一群中老年人坐在樓梯口乘涼,樓梯口堆了很多二手電器。

我猜那個說太陽廣場很旺的人可能壓根沒來過這裡,旺城則旺很多。

有大潤發和肯德基,人流如織。

有很多層,比較豪華,這裡應該是梧州最繁華的地方了。

太陽廣場和旺城所在的地方是梧州的長洲區,這裡到處都在拆遷。

走在主幹道新興二路上,馬路邊都是待拆的建築。

為了不太影響市容,開發商在拆遷建築上還搞起了行為藝術,在旺城廣場對面我看到了這樣一棟待拆遷的建築。

不僅給建築刷上了五顏六色的油漆,還架了一個標語:許梧州一個未來。落款是待開發的樓盤名稱「光大·錦繡山河」。

建築的側面還有口號:故事並沒有結束,只是換了時間講述。

建築的下方竟然還整了一個懷舊物品展。

抬頭一看,孫悟空、小叮噹和路飛在對著你笑。

隔壁弄了一個用建築工人帽子砌的牆。

帽子上是路人寫的祝福語。

「願我家狗子天天開心」

「希望梧州發展成為二線城市」

梧州有3個區,長洲區、萬秀區和龍圩區,長洲區屬於新城區,萬秀區屬於老城區,我看萬秀區有個著名的景點叫騎樓城,打算前往看看。

路上遇到一個非常詭異的樓盤,像開發到一半開發商棄樓而跑的樣子,整個1~3層都是廢墟,4層以上卻有住人。

這是進門的保安處。

樓上很多窗玻璃也是破破爛爛的。

到了長洲區連接萬秀區的橋邊,這裡有個河濱公園,網上說它也是景點之一,但進去要爬山,比較累我就沒上去。

隔壁有個地下商場。

貌似原來是個防空洞。

隔壁有個小防空洞,有人在裡面賣香蕉。

走進騎樓城

騎樓是一種近代的商住建築,多由100年前歸國的華僑所建,外觀上有明顯的歐洲風格,在廣州的老城區荔灣區有很多,而梧州的萬秀區可以說到處都是這種騎樓,比廣州多多了。

剛一過橋,路邊建築的風格就變成了這樣,有種穿越的感覺,十分神奇。

梧州的有名景點都在萬秀區,路牌上寫著騎樓城、中山公園、龍母廟、白雲山。

雖說是著名景點,但遊人也非常的少,走在街上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中國騎樓城牌坊,很多遊客會來這裡打卡。

梧州三大寶:龜苓膏、六堡茶和冰泉豆漿。

龜苓膏的原產地就是梧州,是一種拿龜殼和其他中藥製成的甜品,騎樓城這裡有很多店。

黑黑的切得跟豬血一樣的糕倒入煉奶,卻有種甜而不膩的清爽。

騎樓城靠近江邊的一條街都是賣六堡茶的。

冰泉豆漿晶我相信很多人都喝過。

原產地就是梧州,城區有很多豆漿館。

騎樓城雖漂亮,但也是到處都有拆遷。

這裡的人拆遷非常有一套,口號一句又一句。

不過不拆也不行,有些騎樓都成了危樓,像這棟就寫了D級危房,危險勿近。

我以為這麼老的騎樓應該都沒人住了,卻看到有幾戶裡邊晾著內衣。

估計他們屬於「後遷後搬淚汪汪」的那些人。

留意到很多牆角貼著賣房廣告,看了一下這邊二手電梯房在4500一方左右,步梯房3500左右。

很多賣房廣告都寫了小強的名字,看來這小強是萬秀區的中介一霸。

一些賣房廣告欄還附了貸款的廣告,還能掃一掃了解貸款詳情,堪稱一條龍服務。

晚上在一家老字號扣肉粉店嗦粉。

才下午5點,進門老闆就跟我說打烊了,我說不會吧才這麼早,身邊的食客跟我說生意太好了賣夠了,看我飢腸轆轆的樣子,老闆還是煮了一碗給我。

只見老闆從桌子筐裡撈了一塊扣肉就拿到廚房切,一下端上來這麼一大碗,實實在在的3大塊扣肉,12.5元你能信?

不像廣東吃粉按碗算錢,這邊吃粉是按多少兩算的。

隔壁有一間牛腸酸店,我好奇牛腸酸是什麼,於是進去吃了幾串。

原來就是酸辣牛雜,沒什麼特別的。

萬秀區到處能看到孫中山的痕跡,有中山路、中山公園、中山小學。

街邊有孫中山的雕像。

可能是因為孫中山曾以兩廣作為根據地吧。

江邊有一條長達數公裡的堤,在上邊騎單車能俯瞰萬秀區的街景,非常有感覺。

夕陽中看見梧州大酒店也裹上了腳手架,莫非這裡也要拆遷?

進入寶石城

梧州2019年GDP是991億元,跟廣東的雲浮差不多,雲浮主營大理石加工,梧州主營寶石加工,歷史上素有「中國寶石之都」的美譽。

位於長洲區的西邊有個梧州寶石城,我決定前往看看。

一路過去我越發覺得梧州跟廣東很像,到處都有涼茶鋪。

艇仔粥鋪。

很多廣州的竹升麵店。

還有老火靚湯館。

牛雜鋪。

要不是看到兩廣人麵食館我會以為這裡是廣東,但廣東從來不會自稱兩廣。

還有腸粉店,第一次看到這種簸箕腸粉。

這邊的腸粉不像廣東一盤一盤地賣,而是一條一條地賣,一般要吃兩條才飽。

這裡對「港貨」情有獨鍾,街邊有很多港貨店。

走到蝶山一路我震驚了,這裡家家戶戶都掛了一個按摩店的牌子,而且都是在那種老舊的樓裡,每棟樓都有,這裡的人是有多愛按摩呀。

這棟樓裡隱居了一個精通易筋經、洗髓經的少林寺常空法師,他擅長用長蛇灸治療癌症病人。

這棟樓裡權健大師坐擁中國自然醫學第一品牌。

這棟樓裡黃飛鴻開了第794家針灸店,可我在黃飛鴻的故鄉佛山從沒見過這家店。

正好奇間,梧州寶石城到了。

這裡除了賣寶石,還賣寶石切割機等工具。

整個寶石城到處都是敲木魚一樣的咚咚聲,我好奇聲音從哪來,於是認真觀察店裡的員工。

店員在桌子前正襟危坐,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盞燈,一些人在一絲不苟地分揀寶石。

一些人在用類似篩子的工具篩寶石,把寶石放篩子裡然後拿小鐵錘敲,尺寸不夠的寶石就會掉下去,原來咚咚聲是敲篩子的聲音。

寶石在燈光下熠熠奪目。

店旁寫著鑽石的各種規格。

這趟旅途,我把梧州市萬秀區和長洲區都逛了個遍,如果用以下指標來衡量這座城市,大概是這樣的:

房價便宜指數:4星(市區二手房均價3500~5000一方)

物價便宜指數:3.5星

美食指數:3.5星(飲食跨越兩廣,廣東廣西人都能找到自己愛吃的)

教育指數:3.5星(梧州最好的高中梧州高級中學2019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95%以上,一本上線率66%,優於廣東很多城市)

醫療指數:3.5星(梧州有5家三甲醫院)

交通便利指數:3星(離廣州高鐵僅1小時40分,市區有共享單車,不過很少)

整體宜居指數:3.5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尷尬城市,講廣東話,卻不屬於廣東
    廣東話,又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廣州及粵西地區,而粵是廣東的簡稱,90年代香港電影和連續劇的流行使得粵語為國人所熟識。 當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為了便於管理嶺南一帶,在嶺南的蒼梧郡廣信縣設立了常駐管理機構,廣信縣於是成了漢代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廣東廣西的區分也是以廣信縣為分界線,以東為廣東,西為廣西。 到了明朝又在廣信縣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兩廣(廣東、廣西)總督府,因此廣信縣從歷史上看是嶺南及粵語文化的發祥地。
  • 中國最「尷尬」的一座城市,明明是粵語的發源地,卻不屬於廣東
    中國八大方言之一的廣東話,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據相關媒體統計,全世界約有1.2億人使用廣東話,關於廣東話的起源,從歷史記載來看,中原雅語在秦漢時期傳入兩廣地區,並與當地的古越語相融合,形成了一種語言。
  • 廣東話百科:唔使講(「唔使講」是什麼意思?)
    廣東話百科:唔使講  點樣讀:  唔使講(m sai gong)  乜意思:  「唔使講」是不用說、用不著說的意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點造句:  你唔使講啦,我乜都知道曬。(你不用說了,我什麼都知道了。)
  • 蕭敬騰廣東話疑似講髒話
    方大同、「臺灣過江龍」蕭敬騰及擔任特別嘉賓的周柏豪,前晚於會展舉行《新城唱好極品好男聲音樂會》,其中以蕭敬騰最受歡迎,他表演也High爆,除了表情多,還說廣東話,問觀眾開不開心,但因廣東話不靈光,疑似說粗話。
  • 廣西最「尷尬」的城市,本是粵語發源地,卻不屬於廣東!
    我們都知道,我國最普遍的語言是普通話,普通話也是我們的國語,但除了普通話之外,我國還有別的語言,就是粵語,在我們的印象中,粵語都是廣東人說的,它應該成為粵語的發源地,但廣西也有一個城市是粵語的發源地,雖然不是粵語的發源地,但也不屬於廣東。
  • 唐話被廣東話代表
    原標題:唐話被廣東話代表   【松下閒眺】   差不多終民國之世,美國「唐話」都被廣東話特別是臺山話「代表」著。
  • @廣東人,別說這些廣東話歇後語不知道,有失廣東人「身份」
    據說,當年康有為上書變法,光緒深知國家危急存亡,亟待變法,當康有為論述變法之時,對維新變法極度重視的光緒,卻也一臉「懵逼」,因為康有為是廣東人,官話不好,說的廣東話,光緒聽不懂……中國眾多方言之中,廣東話是最重要之一,廣東話又稱粵語、廣府話、
  • 「廣東早茶」雖然有名,卻不屬於大部分廣東人
    推薦語:廣東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飢,風味橫生。廣東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氣也最盛,由於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此當地稱飲早茶為吃早茶。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但是,我們隔壁班也有一個同樣來自廣東梅州地區的同學,他們班的同學也想學粵語歌曲,就纏著找他來教。但令人尷尬的時,這位來自梅州的同學竟然連一句廣東話都說不上來,所以就有很多同學質疑他:你究意是不是廣東人啊?(備註一下,當年的確有很多湖南、江西的學生到廣東來參加高考,因為那時候廣東的高考分數線比他們低很多)。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粵語,又稱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只有少數民族才有自己語言,而廣東話仍然屬於漢語人的語言,如同北京話一樣都是屬於漢族人的語言。客家話簡稱客語,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新民話、涯話一般認為,南宋時客語便初步定型 ,但直到20世紀才被定名為客語。同樣也是廣東三大語言之一,與粵語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不約而同有著相似的地方。首先發音這是不同的,因為是兩種不同的語言,但是詞彙上有著部分相似。
  • 不懂廣東話,你怎麼敢說懂廣東人?
    不了解廣東的性格,就不理解廣東話;不讀懂廣東話,也就不明白廣東人。文/侯虹斌廣東是大陸漢語區裡罕見的實行雙語制的省份:沒錯,四川人講四川話,湖北人講湖北話,上海人講起上海話來比誰都囂張;可是,只有廣東,公車報站先粵語再普通話,主流的電視電臺都以廣東話為主,還養著一批譯製人員專門給劇中人配一口字正腔圓的廣東話。
  • 古天樂三次提醒吳鎮宇講廣東話,態度認真誠懇,觀眾聽到都笑了
    古天樂三次提醒吳鎮宇講廣東話,態度認真誠懇,觀眾聽到都笑了說起香港的影視明星,我最喜歡的男神就是古天樂了,作為一個演員,古天樂不但顏值爆炸,而且演技高超。這麼多年來拍了那麼多的電影,一直那麼都那麼火,但是卻是少有的幾乎零任何緋聞,真是演員中的楷模了。
  • 這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
    中國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廣東方言最厲害,外地人連粵語都聽不懂,更別提他們的地方方言了。東北話有意思,馬路牙子、嗑禿嚕皮了……一股大碴子味,非常親切。然而有一個地方的方言,比廣東話簡單,比東北話有趣,連罵人都十分可愛。那就是四川話。
  • 趣說廣東話,想變靚仔靚女嗎?來廣東啊
    中國幅員遼闊,方言數不勝數,即使我國早已推廣普通話,但方言依然口口相傳,獨具魅力。廣東話是眾多方言中的「奇葩」,我們先聽一個有趣的關於廣東話的故事。原來早期移民國外多為廣東人,大家說的幾乎都是廣東話,久而久之,外國人認為的「中國話」就是廣東話,所以才有了留學生面試時發生的有趣故事。廣東話又稱粵語、白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若說哪句廣東話最有趣且讓非粵語系容易產生「誤解」,當屬「靚仔(靚女)」。
  • 2019海外春晚,外國人說相聲,還教你怎麼講廣東話,他真有這實力
    2019海外春晚,外國人說相聲,還教你怎麼講廣東話,他真有這實力近日,2019年海外春節晚會上的一段單口相聲《巧學中國話》短片成為了不少網友討論話題,片中的外國人以」北京人真的講不了廣東話「、」怎樣學也不太像「為話題,用自己的流利的北京話與廣東話,向觀眾趣談之間的差異,並得到一致的好評。
  • 廣東話禁忌知多點,見廣東朋友(對象)的媽媽,千萬別喊「伯母」
    中國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方言最多的國家,與美國東部、南部間英語相比,即使口音差異但相互間無交流障礙,中國不同方言(尤其南北方言)對話,如同「雞同鴨講」,不知所以雲。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得以光緒召見,大談變法,革新派的光緒對於維新變法甚是支持,過程中卻也鬧出不少「尷尬」,因為廣東南海人康有為一口粵語方言,光緒聽不懂……粵語是中國最重要的方言之一,近一億人以「粵語」為母語。
  • 為什麼廣東人和四川人可以講方言,但上海人講方言就被認為排外?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大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文化,而方言也就是當地地方文化最直觀的體現,雖然現在普通話變得越來越普及,但依然有很多地方的人對自己的方言「情有獨鍾」。
  • 廣東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百姓講「福建話」,老街好迷人
    廣東省湛江市,過去曾經叫廣州灣,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濱城市,被稱為「廣東南極」,最近因為《隱秘的角落》火遍全國,不少遊客跨越幾千公裡專程來打卡。走在騎樓老街上,經常可以聽到本地人講雷州話,這種話和閩南話、海南話
  • 廣東汕尾,最近大火的五條人的家鄉!也是一個超美的海濱城市
    2020年,廣東開始被全國重新認識,在以往,廣東在外人的印象就是珠三角地區,非珠地區的存在感幾乎等於0。而隨著《隱秘的角落》全網大爆,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小城湛江,開始被大家所認識,很多人都去拍攝地打卡。,又讓全中國樂迷都知道了廣東有個縣城叫海豐。
  • 廣東兩個最「傲嬌」的 地方:堅持不講粵語,方言自成一派
    方言只是語言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在我國廣大的地區裡。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方言,有一種方言卻被許多人熟知,這就是廣東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粵語。但其實在廣東只是大部分地區的人以粵語為方言,但也存在著這兩個相當傲嬌的地區,他們卻堅持不講越獄還堅持著自己獨特的方言與粵語各成一派,因此也構成了廣東三大漢語體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一起了解一下這兩個廣東最傲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