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擬大力發展國際教育產業

2020-12-17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坎培拉10月18日電 (記者 王佳可)澳大利亞教育部長克里斯多福·派恩日前在就任後的首次講話中強調,國際教育產業對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與國際間合作非常重要。為此,政府將簡化赴澳大學就讀的海外留學生籤證審核程序,並將「最大限度地增加」他們畢業後在澳的工作機會。

    澳大利亞一直是備受海外學生青睞的留學國家,國際教育也是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的第四大支柱產業。然而近年來,澳國際教育產業卻逐漸呈現萎縮趨勢。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國際留學生學費收入達170億澳元(1澳元約合5.77元人民幣),而到2012年時卻下降至145億澳元。在學生人數方面,據澳大利亞移民局統計,2009年學生籤證發放數量約達31.96萬份,而2013年卻下滑至約25.93萬份,下滑率為18.9%。

    導致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數量不斷減少的原因,首先是澳政府自2010年以來收緊籤證政策,嚴格留學生畢業後申請永久或臨時居留等政策限制。同時,德勤經濟發布的研究顯示,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政府對教育產業撥款減少,強勢澳元使學費不斷上漲,以及針對印度留學生的種族歧視事件屢屢發生等原因都導致了澳國際教育產業頻現頹勢。

    為恢復澳大利亞在全球留學市場的競爭力,派恩剛剛就任便著力強調國際留學產業的重要性,並承諾將與移民部一起為留學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留學生來源國,中國留學生佔其國際學生總數的29.7%。對此,澳大利亞大學協會執行長貝琳達·羅賓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澳大學正在採取多項政策吸引更多中國學生,例如增添中國學生更加需要的課程,設立中澳研究基金,鼓勵學生開展合作研究項目等。2003年至今,澳大學與中國高校間的合作協議增加了72%,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澳大學的首要合作夥伴。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坎培拉學聯負責人陳蘊哲對本報記者說,與幾年前相比,澳大學現在的確更加主動地與中國高校進行合作。以新南威爾斯大學為例,以往派去中國進行招生工作的代表團通常只有3、4人,而今年10月的代表團則包括了所有學院院長和2名校長在內的十幾人。由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八所大學組成的「八校聯盟」,也正在積極與國內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籤訂合作協議。與此同時,澳中高校間聯合本、碩、博培養項目,共建重點專業、實驗室的合作項目也比以前有所增加。

    此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澳元匯率長期走高,在澳每年的學習和生活費用上漲至4.4萬澳元,比美國平均高7千澳元,比英國高1.4萬澳元。針對留學生學費是否會下調這一問題,羅賓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過去幾個月來,澳元匯率已經下跌約20%,希望澳元匯率能在未來繼續走低,從而減少留學生的學費壓力。而陳蘊哲則對記者表示,由阿博特領導的新政府上臺後面臨巨額政府赤字,為吸引海外留學生、增加財政收入,政府有可能會實行刺激措施,削減大學稅收,從而減少學校開支,促使留學生學費的降低。

 

當問及未來增加的留學生數量是否會影響教育質量時,羅賓森對記者說:「澳大利亞出臺了《海外學生教育服務法案》,在法律方面對國際教育進行規範,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質量與標準署也對教育質量設立了標準,嚴格把關。」

 

對此,陳蘊哲對記者表示,面對即將增加的留學機會,中國學生要更加理性和冷靜。雖然澳大學降低了申請門檻,尤其是語言門檻,但澳方大學的培養方針是「寬進嚴出」,有些中國學生語言能力沒達標,聽不懂授課內容,在繳納大量學費和重修費後仍無法畢業。此外,澳大利亞社會沒有很強的大學品牌觀念,「八校聯盟」內的名牌大學更注重理論研究和科研能力,普通大學則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更被用人單位所看重,反而就業率會比名校高,這些都是值得中國學生認真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經歷「寒冬」,6月僅數十人持國際留學生籤證...
    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正在經歷漫長的「寒冬」。▲6月10日,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空曠的校園。今年年初疫情襲擊澳大利亞時,正值很多大學開學,但大量國際留學生因邊境管控措施無法入境。隨著學校因疫情改為線上授課,不少學生赴澳上學的意願也越來越低。
  • 中國「出手」後,澳大利亞旅遊業、國際教育產業1年損失3253億?
    王爺說財經訊:雖然最近中國、澳大利亞雙邊貿易關係有所緩和,這包括:澳大利亞允許中國企業收購澳洲礦企、中國提高進口澳大利亞羊毛配額。即便如此,澳大利亞還有2大產業受到巨大衝擊,它們分別為:旅遊、國際教育。首先我們來看澳大利亞旅遊業!
  • 阿聯正大力發展醫療旅遊產業
    開始重新迎接國際旅客。在此基礎上,阿聯將醫療旅遊產業視為實現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支點。根據該國2021願景戰略,杜拜、阿布達比、沙迦等酋長國都做出了相應規劃,穩步推進醫療產業發展。以杜拜為例,當地政府2016年啟動「杜拜健康戰略2021」,規劃了未來5年健康醫療行業發展藍圖,鼓勵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共同推動醫療行業發展,致力將杜拜打造成為醫療旅遊目的地。2019年的數據顯示,杜拜醫療遊客人數已達35萬人次,其中牙科、皮膚科和整形外科最受歡迎。
  • 澳大利亞牛肉產業特點及相關優勢
    ★行業概覽   肉牛產業 作為 澳大利亞最 突出農牧 業產業之一,在出口市場 上佔據重要地位並享有較高聲譽 。按出口量計算,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二大牛肉出口國,其牛肉和活牛出口為全球紅肉供應做出了 較大 的貢獻。 2012 年至 2013 年期間,澳大利亞牛肉出口額超過 48 億澳元,而活牛的出口額則高達 5.89 億澳元。
  • IDP澳大利亞教育國際開發署成立40周年慶典北京舉行
    然而就是在這個困難時期,國際教育產業仍然保持著活力。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們有理由相信投資教育是十分有價值的,並將最終獲益。我期望國際教育在經濟危機過後能夠更加強健,並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後,澳大利亞駐華大領館公使銜參贊(教育)Iain Watt (萬胤忠先生)致賀詞,祝賀IDP40年來為澳大利亞國際教育作出的傑出貢獻,並和來賓分享了中國學生留學澳大利亞的趨勢和澳大利亞政府新近推出的「2010留學澳大利亞」活動,為國際學生赴澳留學提供更全面的幫助。
  • ...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協商...
    2020-12-16 08:48:39來源:FX168 【澳總理: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15日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協商還在繼續,因此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
  • 中文傳媒與新南洋擬共同投資設立教育產業併購基金,規模達 1 億元
    中文傳媒與新南洋擬共同投資設立教育產業併購基金,規模達 1 億元 作者:冬妮 發布時間:
  • 國際教育產業收入銳減 歷史悠久難敵現實威脅
    ;澳大利亞人口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僅2019年,赴澳國際學生就為澳大利亞經濟貢獻了390億美元。這些都意味著當地高達400億澳元(約合2001億元人民幣)的國際學生產業收入2020年將大幅縮水。 維多利亞大學智庫米切爾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的研究認為,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一系列救助高等教育產業的措施,但依然無法彌補關閉邊境導致留學生缺失造成的損失。
  • 推進國際郵輪產業發展 助力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12月6日,溫國輝市長主持召開14屆230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通過大力推進國際郵輪產業發展,
  • 涼山鹽源:大力發展蘋果產業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王衛東 李鳳):鹽源縣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在瀘沽湖和笮山若水之間,鹽源縣的40餘萬畝高原蘋果,給38萬名鹽源兒女帶來了財富和歡樂。近年來,鹽源縣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鹽源蘋果廣銷各地,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打造了新路。
  • 澳大利亞教育產業「至暗時刻」!
    2,澳大利亞教育產業「至暗時刻」:學費收入銳減 高校大裁員在澳大利亞成為世界第三大國際學生英語學習目的國和第四大高等教育目的國的同時,教育產業已經成為澳大利亞僅次於鐵礦石、煤炭、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出口產業。
  • 澳大利亞維州出臺復甦國際教育計劃,擬明年初接回2.3萬名留學生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維州政府近日出臺一項支持該州最大出口行業——國際教育產業復甦的行動計劃,內容包括發放獎學金、
  • 澳洲國際教育產業或迎復甦,美國留學人數卻暴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30日報導,澳洲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的63名國際學生,當天已搭乘包機飛抵學校所在城市達爾文,而這批學生主要來自中國、日本、越南和印尼等國;對此,查爾斯達爾文大學也發布聲明稱,「這是澳大利亞國際教育產業走向復甦重要的第一步」。澳洲1827億產業復甦?
  • 大力發展田林的旅遊產業
    11個民族11種歌舞,配合有短小精湛的其它各色表演,在鄉村大舞臺上充分展示,美輪美奐,充分體現了文化為旅遊服務,為經濟發展開道的宗旨。田林人民上下同心,合力打造田林的旅遊產業,田林一定更美好! 大力宣傳田林的旅遊資源,宣傳田林旅遊產業的遠景進行招商引資。田林的旅遊資源招商引資可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如引進資金投資景點建設;與國內,百色區內著名景點進行聯合打造,延伸旅遊線路;與深圳旅遊發展企業(如華僑城集團)合資建設,共同經營等等。其中進行定向招商引資,是否可以首先從深圳光明區開始。
  • 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
    2020年11月22日,首屆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論壇暨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智庫聯合體揭牌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杜拜、埃及和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中文教育企業家及高校師生,以現場和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本次論壇。
  • 卓資縣大力發展西藍花種植產業
    卓資縣大力發展西藍花種植產業 2020-08-12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化國際(600500.SH)擬在揚州化工園區發展五大新材料產業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中化國際(600500.SH)發布公告,該公司於2020年12月18日與儀徵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儀徵市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雙方需求和實際情況,採取有利於雙方共同成長發展的市場合作方式,加強在新材料
  • 大力教育能否「大力出奇蹟」?
    陳林在交流中指出,首先,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大力教育希望關注並深耕所有教育場景,給孩子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其次,教育水平的提升需要整個教育生態的優化,大力教育要致力於賦能教育行業所有參與者;最後,孩子的成長不止書本成績,大力教育會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創造力」和「自我發展力」。
  • 華僑城擬以5136.06萬元轉讓無錫兆禾文旅發展16%股權及相關債權
    2、遼寧下達2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旅遊企業發展為幫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的旅遊企業擺脫經營困境,緩解資金壓力,遼寧省財政部門籌集資金2億元,支持旅遊企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商務、文化和旅遊等部門要完善行業產業發展規劃,助力穩企穩崗。大力發展農林產品加工業、農林產品物流冷鏈和產銷對接等相關產業,推動休閒觀光、健康養生、農事體驗等鄉村休閒旅遊業健康發展。
  • 浙江: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愁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以農民經營為主的農家樂、民宿、認種認養認購等鄉村休閒旅遊業,建設省級休閒鄉村56個,實現鄉村旅遊營業收入500億元。加強網絡訂購、衛生健康等服務供給,加快培育鄉村夜間經濟、療休康養經濟、養老經濟等新產業。推進農家小吃等鄉愁產業發展,持續開展「百縣千碗」推介和農家小吃培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