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非典爆發,他挺身而出,不畏權威,敢於質疑,為抗擊非典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疫情再度爆發,已八十四歲高齡的他,又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我國抗疫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我們尊敬的鐘南山院士。
疫情開始的時候,他告訴大家武漢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很危險,不要去。但是隨後他自己就率先踏上了去武漢支援的旅程,因為買不到高鐵票,他便買了站票,隨後工作人員發現後才把他安頓在了餐車的一角,令人感動萬分。
兩天之後,「肯定存在人傳人」「14名醫務人員感染」「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的回答,真正拉響了警報,改變了局面。
而在整個疫情期間,年已耄耋的鐘南山更是奮鬥在疫情第一線,提出了一項又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並提醒全國人民正確防範疫情,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傳播與蔓延,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可靠的方案與保障,為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牢固的後盾。
最終,在他的帶領,在舉國一心,共同抗疫下,中國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抗疫答卷,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的抗疫行動。中國的抗疫之所以取得成功,鍾南山功不可沒。他精湛的醫術、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尊重事實甚於尊重權威的求實精神以及愛國品質,堪稱是中國的「國醫」,被網友尊稱為「鍾爺爺」。
人民日報評價他:
「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這次疫情,鍾南山獲得 全國人民的信任和尊敬,他為什麼那麼厲害?看完他的家族背景,你就知道了。
鍾南山出生在著名的醫學世家,父母和身邊的很多親人都是學醫出身。他的父親鍾世蕃是我國著名的兒科專家,他是最早一批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的學生,最後留學美國拿到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那個年代少有的博士之一。
抗戰勝利後他任廣州中央醫院院長,直到病逝之前他都是一位頂尖的醫學專家,他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對鍾南山的影響很大,曾教育鍾南山:說老實話,做老實人。
鍾南山的母親是廖月琴,她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鍾南山的舅舅廖永廉是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回鼓浪嶼後擔任廈門第二醫院內科主任,1957年首次發現福建省第一例鉤端螺旋體病。舅媽陳錦彩畢業於上海醫學院附屬高級護士學校,參加過戰地救護。
鍾南山的大姨廖素琴是上海第一醫院營養室主任,大姨家孩子是中國著名骨科專家,工程院院士戴戎,這就是傳說中的「神仙家族」。
鍾南山的堂姑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林語堂先生,表舅林俊卿是著名的聲樂家,也是著名的醫學博士。
看得是不是很暈?總而言之一句話,鍾南山出生在一個著名的醫學世家中。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鍾南山從小立志學醫,耳濡目染父母對醫學精神的追求,鍾南山也延承了父母優良的品質和精湛的醫術。
如今的鐘南山,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同時也是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鍾南山以榜樣的力量,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令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學醫的道路。而他的學生也是遍及全國,桃李芬芳。
鍾南山就像他的父輩一樣,也影響了兒子鍾惟德。鍾惟德受父輩的影響,也投身醫學領域,目前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專家、博導。他曾評論父親鍾南山說:
「他既是普通的科學家,也是嚴格律己的科學家。我們是普通的醫學家庭。他的付出使得他對我們的病人、群眾有更高的信任,這是我們作為家人值得驕傲的。」
是地,在鍾南山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醫生的責任感、使命感,看到了什麼是不畏艱險的勇毅,什麼是挺身而出的擔當,什麼是視死如歸的精神,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中國能擁有鍾南山這樣一位醫學家,真是萬幸!
最後,祝願鍾南山健康長壽,祝願祖國國泰民安,繁榮富強!對此,你怎麼看?歡迎點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