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山修竣千年斜塔凌空塔並將進一步實施扶正工程
凌空塔維修竣工儀式在細雨中進行崆峒山凌空塔維修竣工紀念碑揭碑佛教在線甘肅訊 備受宗教界和文物界關注的甘肅平涼崆峒山凌空斜塔維修工程,日前舉行竣工儀式。這標誌著該塔400多年來唯一一次大規模的全面加固維修工程完成。
-
中國比薩崆峒山凌空塔開始修繕(組圖)
凌空塔正面 一名工人在做修繕工作 凌空塔遠景佛教在線甘肅訊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因道教、佛教、儒教共存於此、皇帝問道於廣成子和典型的丹霞地貌而聞名於世。
-
甘肅崆峒山凌空塔完成修復 "古塔託松"得以保留
新華網蘭州10月7日專電(記者屠國璽)記者7日從甘肅崆峒山管理局了解到,備受關注的崆峒山標誌性建築--凌空塔修復工程近日完成,凌空塔再現其挺拔身姿的同時,「古塔託松」的勝景也得以保留。平涼市崆峒區的崆峒山有「天下道教第一山」美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甘肅崆峒山擬修繕凌空塔 塔頂古松去留成難題
甘肅崆峒山擬修繕凌空塔 塔頂古松去留成難題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9日 04:54 來源: 凌空塔頂長樹(中國甘肅網資料圖) 西部商報記者常舒清為您 報導 甘肅省文物局、崆峒區政府及崆峒山管理局將於明年春開工修繕年久失修的崆峒山的標誌性建築
-
修舊如舊 甘肅崆峒山凌空塔修復開始(圖)
中廣網蘭州6月6日消息(記者焦健)甘肅崆峒山凌空塔修復工程正式展開,塔體周圍架杆搭設工作已於日前完成。崆峒山一景:古塔託松 凌空塔位於甘肅省崆峒山,因塔頂長有兩株百年青松而形成「古塔託松」奇景。由於地震等自然原因,目前凌空塔已傾斜1度16分,塔身多處出現裂縫,糟朽的塔內木樑已起不到對塔身的整體拉結作用。
-
凌空塔
歷史沿革 寺院勝景 當今住持 法務法事 交通通訊 [歷史沿革]凌空塔,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境內的崆峒山,是一座無基座的七級八角磚塔,塔高近30米。據清嘉慶年間撰就的《崆峒山志》記載,為「(明)萬曆十三年」。但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人們對此提出了質疑。
-
「崆峒山每周一景」凌空塔
凌空塔地處中臺法輪禪寺內,是一座閣樓式磚塔,塔身又疊為七級八角,塔高30米,周長32米,塔內原有木梯供人登覽.面南設有券門,其餘每層的個面均有門式裝飾,其中各層間隔開洞為窗,供遊人登臨眺望,餘下四面只是為了美觀而設;每層頂端飾以飛簷,系經銅鈴,遇風則叮咚作響,塔頂有棵松樹,已有兩百多年的樹齡
-
崆峒山有一個古塔託松奇景,可是專家說,這棵古松對凌空塔有害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很多人知道「崆峒山」是因閱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曾出現「崆峒派」,但它除了是武學門派的根據地外,還衍生出燦爛的歷史文化。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以來就有「西來第一山」的美譽。
-
庚子夏甘肅青海行記(二)——崆峒山
傳說崆峒山是被稱為道教始祖的廣成子居住的地方,而黃帝問道廣成子,也正是在這個地方,因此被稱為「天下道教第一山」因為有了黃帝問道廣成子於崆峒山的傳說,國內叫崆峒山的地方有很多,作為一個文化現象,被各地繼承紀念,也屬正常現象。
-
秋遊正當時 欲登崆峒山
雷聲峰建築群也是崆峒山保存完好的建築。,這裡是崆峒山拍照留念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遊覽完崆峒山景點,可以在這裡休息、喝茶、吃素齋、看武術、民俗表演,然後選擇乘車、索道或步行下山。,建築宏偉,有大雄寶殿、千佛殿、凌空塔、鐘樓、鼓樓等多個廟宇建築。
-
比薩斜塔:「傾斜」與「扶正」賽跑
原標題:比薩斜塔:「傾斜」與「扶正」賽跑 讓這座白塔永恆屹立,但又不至完全直立,是多年來全世界熱心人士和小城居民的共同心願,比薩斜塔的800年歲月,簡直就是一段「傾斜與扶正」的歷史。 1944年二戰期間,一位名叫威克斯坦的美軍士兵奉命前往比薩斜塔偵察。他接到的命令是:一旦發現塔內有德軍,立刻將塔摧毀。
-
黃帝問道崆峒山 三教共融儒釋道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雖然有此美譽,卻未能入選中國四大道教名山。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崆峒山比較包容,是儒釋道「三教共融」之地,而不是純道教聖地吧!崆峒山既非三山也非五嶽,又是位於大西北,按常理應該沒什麼名氣。但自黃帝伊始,便有秦皇漢武等帝王慕名登臨,可見崆峒山也絕非一般。
-
五一「假」給崆峒山,九大必去的「勾魂」景點,美翻了!
曾經有個遊覽崆峒山的俗語「八臺九宮十二院,要想轉完得兩天半」,話真不假,崆峒山景區遊覽面積24平方公裡,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深厚,要想仔細遊完看遍還真不是一兩天能看完的,下面我就給您介紹遊覽崆峒山必須去的九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
-
多年修復工程後塔身已大幅「扶正」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22日消息,經過早年大規模復修,比薩斜塔已大幅「扶正」。比薩斜塔原本是一座於1173年開始興建的鐘樓,由於地質鬆軟,建到第三層時鐘樓已出現傾斜跡象,但工程仍繼續。14世紀下半葉,鐘樓終於建成,但持續傾斜。至1990年代,比薩斜塔更一度傾斜達5度,相當於超過垂直平面4.5米。
-
崆峒山山峰巍峨壯觀,鳴沙山構成獨特,月牙泉的風景如詩如畫
崆峒山山峰巍峨壯觀,鳴沙山構成獨特,月牙泉的風景如詩如畫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甘肅省的崆峒山、鳴沙山以及月牙泉,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內容吧!崆峒山坐落在甘肅省平涼市,屬於六盤山支脈。崆峒山山峰巍峨壯觀,林海一望無垠。
-
梧州西江明珠塔項目有望近期竣工
記者 陳凡 攝近日,記者從梧州市城投集團建工集團了解到,經過八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目前,西江明珠塔項目續建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的70%、主體亮化工程的90%,項目有望於近期竣工。據悉,西江明珠塔項目位於白雲山山頂東麓,由企業投資建設,於2005年開工。在隨後的十多年裡,項目建設單位多次變更,歷史遺留的合同糾紛、法律訴訟未得到妥善解決,項目建設斷斷續續。
-
山西介休六大名塔之一的凌空塔,除了塔身的精美,更有傳說的有趣
這就是之前在網絡上熟悉了無數遍的凌空塔。有意思的是,這座塔至少有三個名字,除了叫「凌空塔」,由於處於龍風河之畔,因此還有「龍風塔」之稱。第三個名稱,是龍風村本村人經常稱呼的——「姑姑神塔」。之所以被龍鳳本村人稱為姑姑神塔,據說是因為塔下曾有一座因山勢和地形似人鼻而得名石鼻庵的庵堂,庵內有尼姑而來。凌空塔是目前介休市保存修繕最為完好的六大名塔之一,亦為該市的古塔之冠。
-
金秋九月,崆峒山邀你探索別樣風景
金秋九月,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候,這時來崆峒山遊玩再適合不過了。棋盤嶺三面凌空,縱目四望,會看到雲捲雲舒,感受風來風往,不覺使人這裡是崆峒山的一線連天,巨峰並肩,通天奇峽,險峻卓然,奇妙雄險。在這逸滿仙氣的地方,似乎也會讓到來的你薰陶了些許仙氣。
-
比薩斜塔近600年的「扶正」史,雖傾斜多年,卻始終屹立不倒
我們常常可以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樣幾張圖片:你的朋友假裝很清閒地推著一個塔,或者蘭花指一翹抓著一個龐然大物,又或者又讓某個建築斜躺在他的身上,這些照片都是人和物體之間的角度或距離造成的。然而在比薩這座小城裡坐落了一座塔,這座塔幾乎撐起義大利旅遊業的半邊天。
-
比薩斜塔扶「正」了 歷時17年矯正工程(圖)
斜塔恢復到1838年時的模樣 在斜塔被扶正的施工過程中,用機械手臂和鋼纜將斜塔塔身拉住 耗資4000萬美元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扶「正」工程於27日徹底完工。 扶「正」 為拯救這座義大利標誌性建築,義大利政府成立了由14名專家組成的拯救委員會,於1990年開始這項耗資巨大、歷時約17年的拯救工程。 2001年,拯救工程初見成效,關閉4359天的比薩斜塔重新於當年12月15日開始向遊客開放。但是,直至本月27日,整個扶「正」拯救工程才宣布徹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