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又開始燒錢了

2020-12-18 投資界

近日,由於共享充電寶被注入木馬以及漲價事件,讓原本看起來已經穩定發展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又開始受到公眾的矚目。

從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4天拿到7.5億元融資開始,共享充電寶經歷了遭受質疑到逐步完成教育市場的過程。

記者統計的企業公開消息顯示,街電、小電、來電的累計註冊用戶均已突破2億,街電和小電的日訂單峰值也已經突破200萬。

這也意味著,目前中國共享充電寶市場頭部格局基本穩定,從四家共享充電寶的用戶規模和市場覆蓋情況來看,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已經佔據了市場前四位,被統稱為「三電一獸」。

但是市場格局形成的背後,也暗藏著一些變化。

疫情來了,頭部企業站位生變

根據街電公開的數據,從2015年11月成立到2018年12月,街電的用戶數量突破1億,而到了2019年12月,街電的數據終於增到到2億。但這個公開數據自2019年12月之後,已經有長達1年的時間沒有更新。

同樣,怪獸充電在2019年7月公開聲稱用戶數據超1億之後,也沒有再繼續公布新的進展。同樣小電、來電的最新用戶數據也停留在2億。

而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統計,2019年共享充電寶的整體用戶規模為3.07億,2020年因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共享充電寶整體用戶的規模降到了2.29億。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快速增長期已經過去,疫情的影響雖然正在逐漸常態化,但是仍然對於線下消費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想要提升整體市場規模,還需要等待線下消費的完全恢復才有條件繼續進行。

所以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如何爭奪存量市場也就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各家企業努力的方向。

在疫情期間,共享充電寶因為高度依賴線下商戶而受到巨大影響。據統計,直到5月份共享充電寶的訂單量才恢復至接近疫前水平,在疫情期間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市場佔比也產生了一些分化。

疫情期間共享充電寶企業要活下去,主要需要投資機構的「輸血」。

據了解,怪獸充電由於在2019年12月拿到了一輪5億元融資,所以在疫情期間仍然能夠維持給合作商戶的提現分成。

小電科技和來電科技也分別於今年3月份、4月份實現了新一輪的融資,雖然不及怪獸充電的融資一樣提前到位,但也都緩解了公司在疫情期間由於收入驟降而面臨的工資、供應鏈、租金等多項支出。

而街電則由於給商戶的分成在疫情期間受到衝擊,對其業務的擴張產生了負面影響,不過街電依靠其此前佔領的市場份額,疫情後也在快速恢復訂單數量。

來源:trustdata

去年街電、小電、怪獸的市場份額差別並不大,而易觀數據的《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20》報告顯示,怪獸充電的活躍用戶已經連續6個月居於四家頭部企業的首位,小電的活躍數量位於第二位,這兩家企業的用戶數量已經明顯高於街電和來電。

經過疫情的洗禮,怪獸和小電依靠資金優勢迅速擴張了市場份額,但這也只是幾位玩家在互相爭奪盤子裡的蛋糕。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市場份額上漲了,但是企業卻可能不會因此而獲得高額利潤,企業想要活下去,除了依賴融資,還需要拓展新的營收方式。

提價試探,尋找新的增長點

由於共享充電寶產品同質化特點明顯,對於消費者來說,只要掃碼就能獲取充電寶給手機充電,使用哪個品牌的充電寶並不重要。

從整體市場規模3億左右,有3家頭部企業的註冊用戶都在2億以上這個數據也能看出,共享充電寶的用戶忠誠度並不高。

在經歷了燒錢搶用戶等共享經濟的常用手段之後,各家共享充電寶公司也發現,光靠燒錢並不能獲得用戶的持續增長,反而對各家企業都是一種消耗戰,於是各家企業都已經從渠道驅動業務增長轉向建造自己的護城河。

據記者了解,來電科技的策略是希望通過專利技術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而怪獸科技的策略則是通過跨界合作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小電科技則一直在宣傳IOT物聯網的概念。

然而截止到目前,各家企業並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來電和街電此前曾因為專利問題而鬧上法庭,跨界營銷也不是怪獸充電的獨有的推廣方式。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共享充電寶的市場教育已經基本完成,隨著投放邊際成本的下降,共享充電寶已經有了一定的盈利可能。這也是共享充電寶開始進行提價試探的前提。

根據此前的報導,「三電一獸」均已經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場景、不同商家門店的具體情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價。從原來的每小時1塊錢上漲到了4塊、5塊,最高的甚至能到10塊,「身價」翻了幾倍。

從漲價的市場反應來看,共享充電寶的高額提價行為更像是為了獲取盈利而對用戶進行的過度「收割」。不僅影響了用戶體驗,而且對共享充電寶的品牌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據了解,一塊共享充電寶的購買成本約在50元到70元左右,如果單次使用價格超過10元,對用戶的消費決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各家企業面臨漲價收割質疑的時候,共享充電寶又迎來一位大玩家——美團。

美團入局,頭部企業也慌了?

據了解,美團今年5月正式入局共享充電寶業務,在北京的推廣主要由美團的地推人員負責,按片區劃分。作為一個共享充電寶領域的後來者,基於其龐大的商家群體,美團已經掌握了吃喝玩樂各項場景流量入口,在推廣共享充電寶的過程中,美團也在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去搶食其他品牌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份額。

據一位美團共享充電寶地推人員的描述,美團現在主要是通過贈送營銷服務的方式在商鋪裡面鋪設設備。在共享充電寶的服務中,美團搭配給商家一項廣告通服務,通過大眾點評APP和美團APP給商家進行品牌曝光和流量支持。

美團這種用品牌曝光的資源來吸引線下商家入駐的手段,是街電、小電等共享充電寶商家所不具備的生態優勢。

有北京的餐飲從業者表示,「以前我們店裡接過街電、怪獸的充電寶,不過現在換成美團了,連我們的點餐系統也是美團的。」

面對美團的強勢進攻,其他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也在積極應戰。

記者從一位小電科技的地推人員處了解到,現在小電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地盤不被搶走,給商家制定了新的分成策略:可以提前將分成打款給商家。例如,將設備在商鋪放置10天左右,測算出一個客流量以及充電寶收入的均值,籤約之後可以在當天就按照這個價格給商鋪進行預付款,不需要商家墊付電費等成本,而是可以提前拿到分潤。

看似已經穩定的「三電一獸」共享充電寶市場格局開始因為美團的入場而開始了新一輪的競爭。

盈利問題待考證,未來增長點在三四線城市

據此前媒體的報導,隨著美團入局,共享充電寶對商鋪的爭奪變得更加激烈,有代理商為將機器放進一家餐廳,不僅要託關係,還要承諾7成收益給商家;有企業要給酒店按時交租金,才得以將產品放在餐廳中醒目的位置;甚至有地推人員為讓機器進入人流量大的娛樂場所,不惜狠砸上萬元。

新的爭奪戰也就意味著更大的資金投入,雖然之前各家共享充電寶對外宣稱「已經盈利」,但是這都只是各家公司自己的說辭,並沒有公開的數據支撐,這讓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成了一個待考證的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燒錢搶市場的行為已經不再被資本市場認可,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就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易觀數據的《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洞察2020》報告顯示,目前一二線城市的共享充電寶點位投放已經日趨飽和,廠商的布局競爭開始向三四線城市拓展,目前下沉市場還處於早期有大量用戶紅利可以挖掘的階段。

有報告曾經提到,共享充電寶現已被「三電一獸」牢牢控制大部分市場,佔據將近90%的市場份額。

但據業內人士稱,像雲充吧和搜電科技等市場份額應該也超過10%了,它們主要場景在三四線城市,如同拼多多與快手早期一樣,被人們忽視。

總之,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共享充電寶行業已經經歷了淘汰賽,再加上今年美團的入局以及疫情後的業務恢復、下沉市場的拓展,未來的市場格局如何仍然是個未知數。

【本文作者,由投資界合作夥伴騰訊科技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開啟燒錢模式 郎鹹平:是租賃非創新
    共享充電寶融資潮還未消散,共享單車加充電寶的小金車又出現在街頭。有人看好,也有人潑冷水。「這就是一種租賃,我沒看出有任何的創新。」經濟學家郎鹹平在最近播出的《財經郎眼》中這樣評價時下熱門的「共享現象」。
  • 共享充電寶一路漲價,王思聰吃了幾坨翔?
    剛刷新聞,看到一個關於共享充電寶的「大醜聞」。有專家說,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充電寶就能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斷開後依然能操控手機,甚至進行實時監聽。這年頭,逛商場、下館子,沒用過共享充電寶的人,大概也算是珍稀動物了吧。
  • 澳門口碑好共享充電寶招商批發_萬互科技誠信經營
    澳門口碑好共享充電寶招商批發,萬互科技誠信經營,主營業務:共享電子產品租賃與銷售經營模式:以共享產品為載體的商業資源互助聯合模式企業價值觀:(萬互人)互聯互助,相互挑戰,互相成長。澳門口碑好共享充電寶招商批發, 共享單車已經告別燒錢時代,共享充電寶也悄然漲價。
  • 美團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風口捲土重來?
    消息稱美團再次重啟共享充電寶生意,一旦美團這次的「正式、大規模的擴張」成真,未來共享充電格局或將迎來新變局。日前媒體報導稱,美團點評將在全國大規模重啟共享充電寶項目,該項目於2017年第一次開始小規模測試,後兩度被擱置。這是它的第三次啟動,與前兩次不同,這次重啟很可能將是「正式、大規模的擴張」。
  • 澳門共享充電寶廠家_萬互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2016年共享單車的概念,掀起的共享充電寶浪潮,距離2017年共享充電寶「元年」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彼時,乘著共享新經濟的一路東風,共享充電寶成了眾多資本紛紛搶佔的肥肉。而如今,那些亮眼的融資故事在時間的打磨中逐漸變得不太醒目,而近期部分共享充電寶點位漲價再次為共享充電寶引來了各方的關注。當你在質疑市場的時候,入局的人早已賺的盆滿缽滿。
  • 共享充電寶行業怎麼看?
    在此過程中,雖然很多入局者最後遺憾出局,可頭部玩家「三電一獸」最後還是佔據了95%以上的市場,穩定的格局也似乎已然形成,但5月初,美團宣布再次入局共享充電寶,現在又籌劃著要上市的小電科技,共享充電寶領域,是要變天了嗎?
  • 共享充電寶:最大的共享收割機
    5毛、1元、2元、5元、24元、甚至有消費者被收了99元封頂費,「被迫」買下了一個共享充電寶。以上這樣價格不斷上漲的場景正在全國超過2.2億的共享充電寶消費者身上一步步上演。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共享充電寶正在一步步成為無法觸碰的「奢侈品」。
  • 共享充電寶是什麼怎麼收費?共享充電寶功能使用優缺點介紹
    近期以來,共享充電寶無疑是一匹黑馬,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打開了市場,不少小夥伴問共享充電寶是什麼,小編就同大家詳談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是什麼  共享充電寶主要是先掃碼後充電,存在於各種公共場所,主要是為人們帶來便利。
  • 共享充電寶最高漲價至8元/小時「共享經濟」請還我錢
    小真探的「共享單車」押金還沒有拿回來。另一位同事也因為「共享」哀嚎了一整天。作為一個跨城上班的girl,前一天在上海火車站借了某品牌的充電寶,半小時後火車快來了,正準備還走充電寶,竟然發現——沒有充電槽了!她只能無奈背著充電寶回到了嘉興,然而並找不到同款品牌的充電寶設備。於是,第二天背回上海,被扣了60多塊!!!
  • 小電將上市,共享充電寶能否登陸諾曼第?
    時針撥回三年前,共享充電寶站上風口,剛入局直播的王思聰立下「吃翔」貼,也給共享充電寶帶來意想不到的「出圈」傳播效果。「國民老公」一吆喝,更多人關注起了身邊隨處可見的充電櫃機。同時,有小電內部人士向地歌網透露,從今年4月開始,小電就在聘請外部公司進行上市前審計工作。三年時間,共享充電寶曆經「資本熱-洗牌-趨於理性」的市場輪迴,行業內確立了「三電一獸」(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的頭部競爭格局。「風口上的豬」不再起飛,但頭部共享充電寶企業過得如何?
  • 盈利能力成迷,融資陷入停滯,共享充電寶迎來最後生死局
    此時再回頭看,「共享充電寶是偽需求」的質疑似乎得以應驗。問題由此而來。共享充電寶行業這是怎麼了?目前倖存的玩家將走向何方?2019年是否會有新的轉機出現?艾媒諮詢發布的《2017-2018中國共享充電寶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達287億元,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預計2018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將達1.64億人,市場進一步擴大。不難想像,此時共享充電寶玩家定是躊躇滿志,兩眼放光期待明天。但是,瘋狂一過,故事走向便開始起了變化。
  • 一文詳解共享經濟如何「破風」:單車吸金 陳歐的共享充電寶被看好
    共享單車一別舊日的無序擴張,行業迎來新氣象。作為共享經濟領域的另一架馬車,共享充電寶也同步呈現了向好態勢。五一期間,餐飲、商場等本地生活場景消費規模穩步增長,以聚美集團旗下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為例,其日均訂單量較2月增長812%,帶動整個行業步入復甦軌道。
  • 共享充電寶哪裡有怎麼借用歸還?共享充電寶租用使用說明
    共享充電寶是一個全新的服務方式,前有共享單車,汽車,租房,現在連充電都可以了,小編真是感慨科技時代的進步,那麼。共享充電寶怎麼使用?小編帶來共享充電寶使用方法介紹一覽。  共享充電寶使用方法介紹一覽  找到街電:  1.
  • 一年漲價10倍,慢慢地,我連共享充電寶都借不起了
    作為資深懶漢、手機經常沒電達人,我仔細算了算,包括租金和罰款,在借充電寶上花的錢至少五六百。借充電寶時是不在乎這點「小錢」的:逛街逛到一半電量只剩20%就開始心慌慌地找機子。別管在哪什麼牌子多少錢,先解決燃眉之急再說。
  • 社情民意|共享充電寶:「小」共享問題不可小看
    尤其是共享充電寶,隨著居民在移動端上網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是短視頻等應用的快速推廣以及5G技術開始進入商用,居民手機電量消耗不斷上升,而智慧型手機電池相關技術未有重大突破,大家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越來越大。丁先生是一個文字工作者,很多時候都是手機辦公,電量用得特別快,以前,每次出門,必備充電寶。但充電寶攜帶不便,每天需要提前充電。
  • 共享充電寶行業新手必看,共享充電寶設備投放申請指南!
    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出門不用再擔心手機沒電,不用再背著沉重的充電寶,也不用想著今天有沒有帶充電線,可謂是一大省心樂事;對於商家來說,不僅方便顧客,還能為商鋪吸引客流,提升顧客到店率,並給自己帶來一份額外的收益。
  • 「共享充電寶」,安心充電莫洩密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安全隱患問題,技術人員指出,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充電寶就能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斷開後依然能操控手機,甚至進行實時監聽。專家提醒,使用外來充電寶,若手機上出現需要用戶授權、打開調試模式等提醒,務必謹慎。
  • 四次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 美團終結三電一獸預言成真?
    還記得上上次借用共享充電寶花了69塊錢,而上次借充電寶花了四塊五,兩次加起來足夠我買一個羅馬仕2萬毫安的充電寶了。也就是從69塊錢開始,我越來越關注共享充電寶這個領域。身邊有個朋友幫街電做地推,自己可以免費用共享充電寶,也順帶「方便」了各室友。
  • 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共享籃球……只披共享經濟外衣,泡沫遲早破滅
    曾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出現的共享睡眠艙一度奪人眼球,卻也迅速被叫停……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從共享籃球到共享雨傘……在這個什麼產品都可以被貼上「共享經濟」標籤的火熱時代,這條共享經濟之路到底該如何走,又通向何方?
  • 共享充電寶行業亮點
    此外怪物充電公告5億元c回合融資,美團共享行進重複一夜之間,看似沉寂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又被推向了2017年等大眾的視野。共享經濟,2017年值得紀念。當年,共享自行車、共享落差、共享健身建築的概念很容易得到資金。當年5月,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宣布以3億元收購了共享的充電寶公司街電技術的60%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