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老態龍鐘的北約(NATO)終於在外長會議上端出了醞釀多時的重要文件:《NATO2030(北約2030)》改革報告,試圖解決當前「腦死亡」的垂垂之勢。
《NATO2030》一共提出138條建議,圍堵俄羅斯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同時卻把中國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比如警惕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迅速崛起,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國際政治、軍事實力的提升。
北約重視中國,這並不意外,也不驚喜,而是國際大環境下的必然。當然,這一敵對定位,離不開背後的推手美國。美國是北約的大腦,哪怕領導力已然下降,但也不會放棄使用北約這個縱橫世界幾十年的國際打手。美國早在2017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18年的《國防戰略報告》,都有這種濃重冷戰色彩的表述。比如《國防戰略報告》就對中國大加指責,聲稱中國是要取代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
美國全方位圍堵中國,已然是公開的霸蠻的惡行,而今美國要帶領北約對抗中國,這是北約的幸還是不幸?
北約的初衷就是對抗,但逐漸迷失——
誕生於冷戰時期的北約,為的是對抗蘇聯陣營,後期則演變為對抗俄羅斯。過去幾十年,被經濟捆綁住一隻手一隻腳的俄羅斯苦苦單挑北約陣營,防禦陣線步步後退。北約看似得勢,但也好不到哪去,七年之癢下,內部矛盾重重,凝聚力明顯下降。
軍事上,川普反覆催促各國增加軍費,分擔自己的壓力,其實希望的是自己動嘴不動手,歐洲小夥伴衝在前面擋子彈。而歐洲「三駕馬車」英法德顯然動力不足,雖然近幾年軍費有所追加,但與川普的要價還有差距,而法國還正攛掇德國搞歐洲聯軍的小圈子。
北約第一次聯手走出去進行的阿富汗戰爭,也已經爛尾了。政治上,對待伊朗、土耳其,甚至俄羅斯的態度和行動,美歐之間都存在分歧。經濟上,美國赤裸裸地把自己利益凌駕於歐洲之上,加徵關稅照收不誤。給歐洲輸血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送項目被美國處處設卡。
凡此種種,美歐雙方的確難以真愛對方。
北約的出路,還真是在中國身上——
本來,北約有蘇聯(俄羅斯)這個共同挑戰,需要攻守同盟,共同行動,還能掩蓋彼此異心,至少讓成員內部擱置恩怨,形成對外的戰力輸出。而當蘇聯散夥、俄羅斯實力不濟後,北約這個龐大機器就被閃到腰。中東那些混亂小國,顯然無法承接北約火力。於是,北約難免陷入獨孤求戰的靈魂三問:我是誰?我為什麼存在?我的目標是誰?
放眼全球,唯有中國,可與匹敵。前段時間,北京剛剛拿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藍圖,前景十分誘人。未來10年,中國將比過去10年更加強大,更加強勢地佔據世界舞臺的C位,中國是北約未來繞不開的議題。
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說,中國正「越來越向我們靠近」,對「我們的安全構成了重要挑戰」。沒辦法,北約如果繼續存活下去,只能把求生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妄圖把中國妖魔化成蘇聯那樣的存在。這一點,從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對《NATO2030》的上心程度就可以看出來。
當然,這也是美國一些鐵桿小弟的常規選擇。亞太地區差點成形的「亞太版北約」意向成員國也是如此。比如,日澳小圈子的《互惠準入協定》滿紙都是「中國威脅」的味道。日本2020年版《防衛白皮書》也把中國視為「頭號威脅」。最近大熱的澳大利亞,已經活躍到幾乎逢中必反的蜜汁境地。
北約的死路,將是對抗中國——
過去,蘇聯(俄羅斯)能讓北約集中火力,關鍵是蘇聯(俄羅斯)與北約利益競爭過於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必須真刀真槍地較量,而今天與中國的關係還沒到那個份上。歐美思維中似乎只有二進位,不是1就是0,而中國打的是「一帶一路」的太極拳,剛柔並濟,推拉相間,可以是一種混沌狀態,推崇並可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老話說,形勢比人強。如果選擇大炮,只會丟掉大米。暫且不說美國,歐洲各國根本離不開已然走上快車道的中國。歐巴馬在新書中就曾經坦言,若非經濟危機的原因,他本來可以對華更加強硬。
美國人自己很清楚,決定上層建築的經濟才是根本。有一個嚴肅問題,北約中的歐美國家一定要認清,對抗中國,只有美國一家獲利。如果跟隨美國強行硬脫鉤中國,只會讓經濟疲軟、內憂外患的歐洲錯失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的良機。而這,顯然不是一條生路。
其實,就在美國最近發表的一份關於中美關係的報告中,已經將自己的私心告訴全世界了。報告長達70頁,其實就三句話,一是修復盟友關係,尤其是歐洲盟友;二是美國需要幫手,一起對抗中國;三是更加強硬,全面打壓中國。直白說就是,包括歐洲在內的小夥伴們,來來來,大家替我衝,全面圍攻中國。聽聽,如果歐洲的北約成員真聽話衝了,那真是傻了。
北約的活路,其實是與中國合作——
5000年文明的滋養,賦予中國人高超的智慧。在美國和西方熱衷於對抗的時候,中國通過「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具體實在的理念和抓手,開始為全人類摸索合作共贏的新路。最終,一定是一種有利於全人類的文明取代欲在人類內部製造對抗和動蕩的文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西方國家幻想這成為中國的車諾比時刻,沒想到這隻黑天鵝卻成了西方的車諾比時刻。成功抗疫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友善。選擇與中國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
當然,合作不是北約這個冷戰產物的初心,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今天的中美雙邊關係不是冷戰兩大陣營的關係,整個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比對抗更符合潮流。北約到了不換思路,就該換「大腦」的時候了。如果頭痛醫腳,只會把腳氣帶進腦子裡。
北約其實只有兩個國家,一個美國,一個其他國家。惟願北約中的其他國家能夠選擇正確的道路,千萬別被帶進陰溝,船一旦翻了,就是泰坦尼克也沒救了。陰溝裡翻的船,可不會被後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