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如果你想結婚,如果你想生孩子,如果你想過穩定的生活......什麼?沒有車子?!哦,那你就想想就好。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必須買房買車才能結婚,生活才能有保障。
俗話說得好,「好馬配好鞍,寶劍配英雄」一個人開什麼車,當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他的社會地位。不過凡事無絕對,也不乏低調的人,不顯山不露水,比如部分日本人。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富裕程度自然要超過中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滿大街跑的都是車。而離我們一海之隔的日本,坐公共運輸的人卻遠多於買車的人。日本社會為什麼會出現買車的人越來越少,坐公交地鐵的人越來越多呢?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汽車工業非常發達的國家,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大國,當然日本轎車的價格肯定比其他國家便宜。
但是小編看到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為什麼日本本土的大街上為什麼開車的那麼少呢?
如今的汽車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買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從擁堵的交通狀況就能看出來。在國內的大街小巷經常能看到一些豪車的身影,它們個個價值不菲。
我們知道日本人的收入是中國的六倍,按說生活應該是相當寬裕的。再加上日本的汽車工業發展的非常好,日系車也暢銷世界各地深受各國人的喜愛,街上不應該沒有一輛豪車才對。了解之後的真相令我們大吃一驚。
據聽說日本的年輕人對於自行車的興趣要遠大於對於汽車的興趣,導致日本的汽車銷量年年減少,基本的汽車比中國的汽車要便宜百分之三十,例如一輛豐田最高配置的卡羅拉,在日本賣13萬人民幣,確實比中國便宜不少。
既然汽車這麼便宜為什麼還沒人買呢?因為日本的城市交通十分方便,坐上地鐵輕軌就可以達到大城市任何的一個角落,這讓人們越來越依靠公共運輸。
你知道嗎?日本人認為買車是給生活添加麻煩的一件事情,由於土地緊張在買車之前要出示相關的停車證明才能購買,不僅在家裡需要一個停車場,每次到外面停車還要付高額的停車費用,大概是每小時30元左右。
這些使人失去了對於購車的欲望,在日本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只要是開奔馳的要麼是黑社會成員,要麼就是暴發戶,就連國會議員都是開普通的皇冠或者雷克薩斯,很少看見一輛國外的名車。
就連日本的首富坐車都是價值40萬人民幣的雷克薩斯,最讓人大吃一斤的是日本的前首相村山富市,他的座駕竟然是一輛晃晃悠悠的破自行車。
自行車的價格大約是250元人民幣,在日本民眾的觀念裡,汽車只是一種普通的交通工具而已。跟家裡的家電一樣並非能代表著身份和地位,更不會在車的問題上相互攀比。
原來日本人對於自行車的熱愛遠遠超過汽車,不少日本人出門喜歡步行或者騎自行車,他們認為這樣很方便。這樣一來汽車在日本的銷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雖然價格並不昂貴,但是買的人卻不多。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日本人選擇乘坐地鐵輕軌,不僅便宜而且非常快捷,根本用不著花費心思去購買汽車。因為他們覺得買車會給生活帶來不小的負擔,不僅要考慮"養車"的問題還要出門尋找停車位。
所以日本人就算買車大部分也會買本國的汽車,所以在大街上基本看不到國外的豪車。最讓人吃驚的是日本的首富的座駕都是一輛四十萬的汽車,這樣的情況要是在其他地區肯定非常少見。
有些人覺得開著豪車出門面子上非常好看,所以他們就算貸款也要把汽車買下來。但是在日本人的消費理念有所不同,他們始終覺得無論是自行車還是汽車都只不過是一種代步的工具罷了。知道了真相之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1、客觀環境
眾所周知,日本屬於典型的資源匱乏國家,所以日本人對於資源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這點從他們獨步全球的家用型經濟汽車就可以看出,因為他們對於經濟性有著很高的追求與執著。
再者,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為了鼓勵節能型汽車的推廣,比如K-car。
所謂K-car車型實際上是專門屬於日本的一種汽車分類,是日本運輸省訂下的一種汽車規格,稱其為輕自動車(軽カー,kei-car,「kei」就是輕的意思,簡稱為K-car),經過時代發展,在2000年10月頒布的最新規定,目前K-car的標準為長3400mm以下、寬1480mm以下、高2000mm以下,排氣量在660cc以下(也就是0.66L以下)且最大功率不超過47千瓦,符合以上規定的車型被稱為輕自動車(K-car)。
K-car車型在日本也享受著許多優惠政策,比如日本私家車須交車輛買價的5%購置稅,而K-car只需3%,除此之外自動車重量稅、自動車稅都相比普通轎車要低很多,最重要的是日本的購車這需要證明有停車位才可以上牌照,但在日本許多地區K-car車型是無需提供停車證明的!
2、國民認知
有日本媒體做過一項市場調查,日本年輕人在參加工作之後,第一想買的東西不是汽車,而是一部智慧型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第三是自行車,第四是小型音箱,第五才是汽車,而房子被排在了第八位。
而在上世紀70年代,汽車在日本可是排在第一位。那時,年輕人買一輛汽車帶著女朋友到處兜風旅遊,跟現在的中國是差不多,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
國內身份象徵的奔馳、寶馬在日本很少見。
在咱們中國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開什麼車代表你什麼身份地位。有個好車出門辦事情都順利。面子工程。中國人買車不僅僅是給自己開的,還有個更加重要的就是給別人看的。
目前,優衣庫公司社長柳井正,他的坐車是豐田的雷克薩斯,售價約40萬元人民幣。鳩山由紀夫前首相的座車,是豐田的皇冠,售價約24萬元人民幣。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則只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估價只有250元人民幣。
所以,汽車在日本人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跟電冰箱洗衣機一樣,屬於「家電」產品,而非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沒有人會在買車問題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裡生活,沒有車不會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