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業,至暗時刻

2020-12-09 新旅界

3月11日,維京郵輪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暫停運營,立即生效,拉開郵輪業全球停運的序幕;同日,公主郵輪宣布自願暫停旗下所有郵輪的全球運營,為期兩個月。公主郵輪公司總裁·斯瓦茲在視頻分享網站「優兔」說,停運「或許是公司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決定」。公主郵輪公司每日接待旅客超過5萬名,「我供職這家公司20年,從未經歷過去40天所經歷的考驗」。

停運潮還在繼續,3月13日,全球四大郵輪巨頭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郵輪、諾唯真郵輪和地中海郵輪宣布暫停運營。此後,歌詩達郵輪、迪士尼郵輪、荷美郵輪、精緻郵輪、CMV郵輪等相繼加入停運潮。至此,全球主要郵輪公司幾乎全部停擺。

「舞臺」已經暗淡,全球五大洲四大洋的海面上,第一次不見了郵輪的蹤跡。「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郵輪業大範圍停航,這是現代郵輪旅遊行業自二戰以來的首次。」劉建斌在郵輪行業從業超過十年,他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本次疫情重創郵輪行業,衝擊波還在持續。

全球郵輪業大範圍停航

誰也不曾料想過這樣的局面。

自1月下旬武漢封城,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被按下暫停鍵,三亞、上海、天津、深圳、廣州等地涉旅港口實行停航封閉,皇家加勒比、歌詩達、地中海、星旅遠洋等郵輪公司相繼宣布暫停2020年1月下旬和2月,從中國郵輪港口始發的原郵輪航次計劃,並將郵輪調往中國大陸以外的港口運營。此時,郵輪業還普遍認為疫情的影響僅限於中國及周邊區域。

2月3日,國際郵輪協會(CLIA)發布禁令:暫停從中國大陸出發的船員往來,禁止過去14天內從中國大陸出發或者途徑中國大陸的任何個人登船,包括乘客和船員。失去中國這一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郵輪業已經深感痛心,卻不料進入3月,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大爆發,各地郵輪碼頭、港口紛紛宣布關閉。最終釀成郵輪公司集體暫停運營其全球範圍的航線,或部分區域航線。

郵輪母港景觀圖

郵輪行業是重資產行業,市場門檻高,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整個行業上中下遊涉及行業之多,渠道之廣,所吸納的就業人口之多,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性。據國際郵輪協會統計,郵輪業為美國提供了超過42萬個工作崗位,每年對美國的經濟貢獻近530億美元,同時郵輪業也為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以及遍布美國的廣泛行業提供供應鏈上的支持。

一般郵輪公司的運營模式都是提前售票,多數公司會提前1-3個月不等,在乘客上船之前就會把基本的費用先收齊,相關費用將囊括船票、房間費用、膳食、往返於港口與相關交通站點的費用等多個方面。

輪渡渡船碼頭

疫情帶來的直接衝擊,最先體現在「退訂潮」上。「受疫情影響,針對乘客我們提出全額退款,並且免費贈送給乘客與本次所購船票等額的未來航次預定抵用金額,也就是增加額外的「福利」,可用於未來的郵輪票價或船上消費。」一家郵輪公司的負責人說道,整個郵輪行業都是一樣的,需要賠償的賠償,該取消的航線取消,該退還的定金退還。

「除了退款,公司還要維持日常運營和郵輪等相關資產的維護,現金流壓力是肯定存在的,未來郵輪旅遊再次興起還需要時間。」他說道。

最擔心消費信心

「讓我們最擔心的是消費者信心的恢復沒那麼容易,『恐怖郵輪』、『奪命郵輪』的經歷或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位負責人坦言短期來看,單憑疫情的衝擊導致的大面積郵輪公司破產,應該不會發生,最棘手的難題是市場信心的重建。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截止日本時間3月1日10點,「鑽石公主」號郵輪確診的感染者人數為705人;在BBC的報導中,「至尊公主」號上的人員規模堪比此前在日本陷入危機的「鑽石公主」號,最終感染人數超過700人;3月15日據法新社報導,停泊在紐西蘭阿卡羅阿港(Akaroa)的「黃金公主號」郵輪上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導致3700人滯留船上……郵輪真的是行走的「病毒庫」呢?為何造成如此大面積的感染呢?

豪華的海上郵輪

「從船舶和郵輪的結構來看,一般的郵輪有三種房型:帶窗戶、可看海但無窗、密閉,此外,還有大量的乘客可以自由活動的公共空間。除了左右舷的所謂景觀艙室外,郵輪上的每一個艙室的設計都是密閉的。艙室內部的通風是通過中央空調的內循環系統、外循壞系統相互配合來實現調節通風的。外界所言的中央空調傳遞病毒,是不可能的。」這位負責人表示,對於密閉空間而言,但凡出現病毒攜帶者,這期間通過各種形式在公共空間遊走,就會出現傳播的風險。後續的防疫工作不到位,是導致情況惡化的重要原因。

船舶上雖然有相應的隨行醫生,但其所隨帶的也是常規藥物。面對棘手的新冠疫情,很難做出判斷;而郵輪遊作為跨國、跨地區的旅遊產品,只能第一時間請求沿途岸基的支持,但從現實來看,「請求停靠、得到允許停靠、相關力量登船救治」是需要時間與等待的,也就是普遍面臨的「救助難題」;對於船上的乘客而言,當被感染的恐懼心理擴散,勢必會造成不可預測的結果。

「人們短時間內是無法抹除這種恐懼心理的,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教訓,郵輪行業要建立完善的針對大規模流行傳染病的應急處理方案。」這位負責人說道,郵輪市場正在被這種「妖魔化」、「汙名化」所摧毀。

郵輪內部景觀圖

「船票收入是郵輪公司的收入大頭,但真正的利潤來源於,乘客上船之後的消費。郵輪上的餐廳、娛樂、影院、表演、奢侈品、賭場等其他板塊帶來的消費,是重要的利潤來源。」一家有著2年工作經驗的旅遊銷售表示,在他所服務的大多數乘客中,喜歡消費的也是上述項目,此外,郵輪公司還會開發一些陸地旅遊項目,通過跟當地旅遊服務商合作或者自營的方式,從多個渠道實現盈利,乘客也樂於為相關服務買單。

「郵輪業風光不在,股價大幅下跌,遊客信心低迷。是否能夠在此次疫情的肆虐中活下來,更大程度上是考驗企業的自救能力。」他補充道。

艱巨的恢復期

當下,「修煉內功」已經成為多數郵輪公司在做的事。

據「皇家加勒比遊輪旅業快訊」發布的消息,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司設立3500萬元「旅業振興專項資金」,針對暫停運營航次推出特殊補貼,設立未來航次扶持政策助力旅業夥伴和一線人員復工增收推出免費專項培訓,惠及3000多旅業從業人員……以推動其長期以來所構建的旅行社營銷體系保持穩定,共渡難關。

「從國內的形式來看,旅遊業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中。周邊遊、自駕遊會最先恢復,直到隨著疫情的清零和結束,國內各省市區之間的長線旅遊才會完整開始。郵輪旅遊,要在短時間內復產復工是有比較大的難度的。」 劉建斌說道,中國郵輪市場、亞洲郵輪市場,甚至全球的郵輪市場,樂觀一點可以說是「漸進式的復甦」,保守一點可能整個2020年度都將是「恢復期」。

早晨沐浴在金色陽光下的郵輪甲板

郵輪經濟被稱為「水上黃金產業」,旅遊郵輪涉及較長的產業鏈。郵輪作為主要載體,將休閒、觀光、遊玩囊括其中,並與船舶製造、港口服務、後勤保障、交通運輸、遊覽觀光、餐飲購物和銀行保險等行業密切相關。就中國郵輪市場而言,要想真正恢復,並非是單個企業的事情,而是全行業的聯動;另一方面,疫情所帶來的「停工、停業、停學」影響也是方方面面的,進行相關消費決策時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郵輪旅遊相對而言,是長線旅行,所耗費時間較長,客單價也較其他旅遊產品更高。時至今日,郵輪旅遊已經可以滿足中老年人、年輕人、孩子等多個年齡段旅客的需求了。那要考慮的因素一則是時間問題,乘客的閒暇時間是否充足;二則是當郵輪出現大量人員感染後,乘客需要一個心理治療過程,才能重建對這些旅遊產品的信心。」他說道,行業恢復是必然的,但等待也是必須面對的。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於中國郵輪市場而言,要利用好這個窗口期。

郵輪上的室內泳池和休閒的遊客

可見的趨勢是,2020年中國郵輪市場將繼續處於行業恢復期和市場調整期,在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碼頭布局建設、市場銷售、產品設計研發等各方面要加快構建和完善,構建更加成熟與完備的產業鏈。比如,重視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當中國郵輪市場走過「黃金十年」,只有積累產業發展經驗和培育專業人才,為未來的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此外,伴隨著國際郵輪公司此前對中國市場的布局、OTA郵輪銷售的市場比例和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中資郵輪不斷加碼市場,「資本、流量、渠道」等要素將不再成為唯一的競爭點,相關郵輪產品的創新或將成為新的著力點。

「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這些沿海散落著大量的具備優質旅遊資源的海島,可發展沿海遊;沿江部分城市,可以主打『小眾個性化體驗』的內河遊輪產品……在疫情結束之後,行業也要抓住這次時機,進軍具備優良發展條件和核心競爭力的沿海、內河等郵輪市場。」劉建斌建議道。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發文促消費,疫情結束後助文旅產業有序恢復營業。在「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中,明確提到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入境海島遊、近海旅遊等特色旅遊,並加快中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和實驗區建設。

據了解,2019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批覆上海創建中國首個郵輪旅遊發展示範區,這是上海2012年獲批中國首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的全面升級。相關示範區和實驗區的建設,乃至各地對郵輪經濟的重視,都將成為2020年中國郵輪市場的政策紅利。

「現在是體驗經濟的時代,郵輪旅遊是獨特的休閒度假模式,中國從萌芽、快速發展、調整到現在,我們認為它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還有無數可以暢想和成長的空間。乘風破浪會有時,直到雲帆掛滄海。每一個郵輪人都應該堅信,大海,才是我們的徵程。」劉建斌說道。

(文:新旅界 夏天)

相關焦點

  • 美股熊市淘金:國際郵輪公司迎來「至暗時刻」 挪威郵輪(NCLH.US...
    受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的衝擊,國際郵輪公司迎來「至暗時刻」。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美股大盤也因恐慌性拋售而大幅下挫,如今可謂已經進入熊市階段。統計數據顯示,2月中旬至3月16日,皇家加勒比郵輪(RCL.US)股價跌超70%,創近6年以來新低;嘉年華郵輪(CCL.US)股價跌近65%,創近10年以來新低;而今日主角――挪威郵輪(NCLH.US)股價跌超76%,創下歷史新低。
  • "鑽石公主"號姐妹船爆發疫情 嘉年華陷"至暗時刻"
    (原標題:「鑽石公主」號姐妹船爆發疫情 嘉年華集團陷入「至暗時刻」)
  • 全球郵輪業迎來"至暗時刻" 借債續命還能走多遠?
    「三巨頭」市值蒸發超3000億 借債續命自20世紀90年代末,郵輪產業進行了大的洗牌,企業逐漸進行吞併,促使整個行業有了更加規範和快速的發展,特色航線及高端郵輪船隻的湧現,讓郵輪業走向「黃金時期」。雖然市場份額屈居第三,但諾唯真作為最老牌的郵輪集團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只得動用信貸額度。截至4月9日收盤時,諾唯真公司的股價已跌至13.11美元,較52周高點59.78美元下跌了約78%。
  • 美國郵輪業醞釀「安全」復航
    【發布防疫新規】代表世界大型郵輪運營商的國際郵輪協會21日為重啟美國、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區郵輪業務發布防疫新規的「強制性核心要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該協會認為,病毒檢測是郵輪復航的「關鍵」,將成為郵輪業「新常態」起步要求。
  • 疫情重創郵輪業 土耳其拆船港停滿報廢郵輪
    疫情重創全球郵輪業,許多郵輪公司不得已縮減船隊規模,將豪華郵輪送去拆船廠拆解。歐洲第一大拆船廠,土耳其伊茲密爾阿里阿阿港原本以拆解報廢貨船為主,目前碼頭卻停滿了來自美國、英國和義大利的廢棄郵輪,畫面非常震撼!豪華郵輪如何拆解?為當地拆船業帶來哪些商機?
  • 重新洗牌的郵輪業機會不少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重新洗牌的郵輪業機會不少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全球郵輪業面臨重新洗牌!」德國《焦點》周刊日前報導稱,從今年6月歐洲多國內河郵輪的復航,到7月德國途易郵輪等航線的陸續重啟,郵輪行業已進入緩慢復甦期。
  • 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歐洲郵輪業的旗艦
    隸屬於全球郵輪業翹楚嘉年華集團的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Costa Crociere S.p.A) 由1848年「Anna C」的啟航掀開了它60年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歌詩達郵輪公司以「義大利風情」(Cruising Italian Style)為品牌定位,旗下的豪華郵輪無論在外觀還是內部裝潢,都瀰漫著義大利的浪漫氣息。
  • 日本最大美食郵輪公司,因新冠病毒而破產!
    郵輪業從此進入「至暗時刻」。1、郵輪行業的「至暗時刻」為了響應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早在1月24日,許多郵輪公司就取消了以中國為母港的航程。
  • 線上讀書會|走出「至暗時刻」
    線上讀書會|走出「至暗時刻」 天地無用/整理 2020-03-06 10:11 來源:澎湃新聞
  • 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 歐洲郵輪業的旗艦
    隸屬於全球郵輪業翹楚嘉年華集團的義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Costa Crociere S.p.A) 由1848年「Anna C」的啟航掀開了它60年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歌詩達郵輪公司以「義大利風情」(Cruising Italian Style)為品牌定位,旗下的豪華郵輪無論在外觀還是內部裝潢,都瀰漫著義大利的浪漫氣息。現役15艘豪華郵輪,遊弋在地中海,北歐,加勒比海,南美,阿聯,阿拉伯海灣和遠東。另外尚有1艘郵輪在建造中。
  • 義大利郵輪業按下重啟鍵
    義大利郵輪業按下重啟鍵在疫情衝擊下,一度停擺的全球郵輪業正在艱難重啟。義大利郵輪業本月中旬起在地中海海域復航,義大利也希望藉此重振經濟,恢復郵輪業的聲譽。但在外媒看來,這可能是一場「豪賭」。全球郵輪業按下重啟鍵後,仍將面臨巨大考驗。
  • 二戰以來郵輪首次大範圍停航全球文旅業進入「至暗時刻」
    除夕夜前兩天,徐芳芳和母親登上了「歌詩達·威尼斯號」郵輪,這艘郵輪從深圳蛇口離港駛出,母女倆第一次郵輪旅行的期待,因新冠疫情變得忐忑。登船排隊時,她們掏出家裡抽屜裡翻出的棉口罩戴上,其間有朋友發來消息說:「羨慕你們的運氣,可以在海上躲過疫情。」
  • 美國11月非農遠差於預期 「至暗時刻」尚未到來
    但更糟糕的是,隨著近期疫情進一步惡化,美國就業市場「至暗時刻」尚未到來。因市場已經對疲弱數據有所預期,非農報告未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來源:BLS)北京時間周五晚間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4.5萬人,遠差於預期值46.9萬,前值下修為61萬。
  • 全球郵輪業大範圍停航
    據《華盛頓郵報》,嘉年華郵輪表示,將暫停從本周六至4月9日離開北美的所有航次。原定於4月14日啟程的所有荷美郵輪航線都已暫停,大多數已經駛出的郵輪將按原計劃結束行程,其中2班提早結束了行程。地中海郵輪將停止從美國出發的新航程至4月底,並停止新冠病毒高風險地區的業務,包括地中海、海灣地區和亞洲。
  • 疫情過後,郵輪業醞釀重新起航
    如今,疫情漸漸趨緩,然而如何吸引乘客回到船上,郵輪業該以一種怎樣的新面貌重新起航,成了這一行業亟待思考的問題。——在疫情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使得郵輪業備受指責。在郵輪業按下重啟鍵時,如何加強衛生檢疫、儘可能地減少病毒細菌傳播的渠道,是郵輪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郵輪公司國際協會希望採取更加嚴格的登船檢查程序,加強健康監控和檢疫。但行業分析師斯圖爾特·凱隆認為,這可能僅僅只是開始。
  • 鑽石公主號餘波,首家郵輪公司宣告破產,日本郵輪業損失數十億
    據悉,日本神戶夜光郵輪公司經營的"夜光神戶2號"郵輪是日本最大的美食郵輪之一,能為1000名乘客提供日間和夜間巡遊,欣賞到神戶市、神戶機場、六甲山以及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明石海峽大橋的美景。新冠病毒疫情或使日本郵輪業損失數十億儘管"鑽石公主"號遊輪上所有人員均已下船,但民眾仍對遊輪上疫情的爆發心有餘悸。因此,這也使多家郵輪業績受到了明顯影響。
  •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郵輪業 無目的地旅行能否帶動郵輪業復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實行邊境限制,嚴重打擊了郵輪業,在停航了9個月後,近日,大型郵輪「世界夢號」率先在新加坡開啟海上無目的地旅行,即從新加坡港起航後,在海上航行數日再返回新加坡港,不在其他港口停靠。行程推出後在新加坡市場反響良好。
  • 奧斯卡|《至暗時刻》:酒神的後裔拯救世界
    《至暗時刻》獲得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獎、最佳男主角獎。當人們站在歷史進程的右側,回頭看二戰時,看到的往往是領袖的英明神武、戰士的英勇機智、人民的萬眾一心……奧斯卡大熱影片《至暗時刻》(Darkest Hour)卻把觀眾帶到歷史趨勢線的左側,讓我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已知的文明世界正在迅速崩潰,而結局未知。
  • 豪華郵輪業50年:一場波瀾壯闊的航行
    有趣的是,雖然那時的郵輪旅遊業還沒發展到亞洲,香港船王董浩雲在1971年已經買下了一艘豪華郵輪,伊莉莎白皇后號,改裝成教育用途的「海上學府」,踐行與歐美郵輪業完全不同的理念,但就在郵輪啟航日的前6天,一場大火燒毀了郵輪,雖查明是縱火,但至今仍是樁懸案。
  • 傳《至暗時刻》《星戰8》內地過審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至暗時刻《至暗時刻》和《敦刻爾克》的時間背景相近,兩部影片的內容有互補的作用,喜歡戰爭片的觀眾不要錯過。加裡·奧德曼在片中經過特效化妝成為身材寬胖的邱吉爾,形象反差這麼大,看來是要衝擊奧斯卡影帝了。  至於《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星球大戰8》)嘛,雖然不敢說能有10億+的內地票房,但在內地也是有相當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