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資深自媒體人馮煜暉
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重點依託大型航空樞紐,遵循航空經濟發展規律,引導和推進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構建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推動低汙染、低環境風險產業與城市融合協調發展,把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為現代產業基地、區域物流中心、科技創新引擎和開放合作平臺,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統籌規劃天河機場、機場周邊區域、大臨空區域等三個圈層的發展和建設,使武漢天河機場成為武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依託臨空經濟區發展航空產業鏈條,將實現培訓、諮詢、金融等服務性環節聚集,一旦乘勢而為, 將促進現代金融服務業、現代文體產業、現代商貿業等產業的 長足發展, 勢必提升武漢的城市站位與城市能級。
2019年11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武漢市體育局、黃陂區人民政府聯合組織召開空港國際體育中心項目招商推介會,武漢國際新會展中心、武漢空港國際會展商務新城等空港項目,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積極支持武漢市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形成以黃陂、東西湖臨空產業區為核心,以長江新城、大車都、陽邏港和大光谷產業協作區為補充的臨空產業聚集區,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引領作用,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城市分工協作體制,推動區域聯動發展。
「武漢臨空新城」在20.2平方公裡的基礎上,擴大為55平方公裡,西南至府河-黃陂邊界,東至川龍大道,北至天河機場-後湖北路一線,納入整體規劃建設,以四大功能板塊為主體,為黃陂區打造更優更強更大臨空經濟產業,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形成區域合力;同時,懷揣著更大的夢想,「武漢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
高起點站位、高標準謀劃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推動黃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爭取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工作中,提升空港功能定位,高鐵進機場、軌道線網規劃、國際會展商務新城配套交通路網項目早日獲批,爭取支持設立機場保稅區,爭取國家一批重大產業園區、重大產業項目向臨空經濟區傾斜,爭取支持府河溼地公園建設,打造空港門戶景觀帶。要成立專班,超前謀劃,做好對接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各項工作,由發改委牽頭,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臨空投集團公司深入研討,共同推進項目申報工作。臨空經濟處於新興產業鏈的高端,相對來說,所需要爭取的政策空間和層次也較大、較高。如產業政策引導、土地利用、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大通關」基地建設、保稅物流加工等,需要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保稅區的建設上,要利用此次申報自貿區的契機,設立天河機場綜合保稅園區,增加臨空經濟區的功能,更好地引導臨空產業的聚集發展。
為加速推動武漢臨空新城發展,8月10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來到漢口北國際商貿城考察調研。他對漢口北市場規模、服務功能、建設品質表示肯定,鼓勵漢口北瞄準「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現代商貿平臺目標加快提檔升級,打造成為全國商品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和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樣板。
徐樂江一行調研了漢口北物流中心、漢口商業博物館。調研中,徐樂江聽取了漢口北市場規劃升級建設的詳細匯報。近期,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漢口北全面啟動新武漢展覽館、漢口北國際會議中心、萬裡茶道主題公園、世界T臺、漢口北酒店集群、漢口北外國語學校、同濟醫院漢口北分院、眾邦金融港、全球貿易數據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保稅物流中心等12大項目建設,致力於打造總建築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的「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現代商貿物流平臺。
打造超大型現代商貿物流集群,構建世界貿易之都、時尚活力之城。先期推動漢口北國際商貿城5大項目和漢口北市政綜合配套5大工程開工建設,為漢口北國際商貿城品質提升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共同打造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國際商貿新城。
徐樂江對漢口北持續提檔升級、提升國際化服務功能,打造「升級版漢正街」給予充分認同,並表示將全力支持漢口北瞄準「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目標加快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