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熱搜上面看到一個熱點話題,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
一拍客臥底合肥一家大型料理包廠一周,拍下觸目驚心的鏡頭……負責人聲稱:日產40萬份料理包一半用於外賣,僅華東地區外賣月銷量就達300萬份。你吃的外賣並不是商家自己做的?外賣商家使用速食包,加熱後再包裝,通過美團,餓了麼平臺大量售出。
在拍客上傳的視頻中,該公司員工稱,「我們那個肉,遠低市場價,進來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排骨粒都放了快一年了,就是圖便宜,一下子幹了十來噸嘛。」 有配料醃漬車間員工說,「牛肉往裡面注射大豆蛋白,加20%,提高重量,牛肉都沒法吃了。原料過水解凍後,直接醃製。」
當日,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了解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中。
外賣的出現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層出不窮,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今天,外賣食品的安全問題也應引起重視。
目前此事結果還未出來,是謠言?還是真實存在?
部分外賣髒亂差的原因
一、外賣平臺準入門檻低、把關不嚴。這讓相當一部分沒有生產、經營資質的商家有了可乘之機,而這些商家所生產的食品質量根本無法得到保證。
二、"價格戰"四起、惡性競爭使然。大打"價格戰"是很多新興行業打開市場的第一拳,然而一味追求低價格的背後卻是降低生產成本、犧牲產品質量,生產各色餐飲的原材料的質量也堪憂。
三、法律體系不完善、市場監管不到位。由於在線外賣屬於比較新的餐飲模式,我國目前針對這種模式的法律法規和監管亟待完善,很難做到有效監管,這也是不良商家鋌而走險的原因之一。
外賣確實便利了我們的快生活,但是它對健康存在傷害性的缺點是大於它便利生活的優越性的。因此,該不該點外賣,點什麼外賣,點多少次外賣成了難以抉擇的問題。
怎麼選擇是否點外賣
一、少點外賣。「民以食為天」是一句土話,但是卻蘊含真理,每個人在奮鬥的生活不是為了用來吃外賣這類垃圾食品,而是為了給予生活物質上的動力。按時吃,吃好的,吃得飽很重要。
二、慎重選擇外賣店。當我們真的為時間或天氣所迫而點外賣時,可以選擇自己以前去過的餐廳點外賣。如此,便需要我們平時多出門「考察」周圍餐廳的衛生情況和食物新鮮度了。
這樣的外賣,你真的願意吃嗎?
你有點到過噁心至極的外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