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種兒童感冒藥被禁了!除了它,這些藥全都不要給孩子吃

2020-12-15 騰訊網

昨天(9月6日),藥監局修訂含可待因感冒藥說明書公告,由此前的12歲以下禁用,改為18歲以下禁用。這簡直就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關於兒童禁藥的話題嘟媽之前一直也有說,今天再來詳細給大家匯總一下,到底兒童有哪些藥不能用。

我將按照止咳藥(可待因)、感冒藥類、中藥類、抗生素類、抗病毒類、解熱鎮痛類(退熱類)、止瀉類的順序來說。

另外文章結尾還有寶寶安全用藥清單,文章有點長,但為了寶寶的用藥安全,你一定要看!

1

阿片類藥會成癮

這次被禁的可待因是一種處方藥,具有止咳、鎮痛、鎮靜的作用,對頻繁劇烈的乾咳效果不錯,光說可待因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說到嗎啡、阿片(鴉片)、罌粟殼就懂了,它們都是一家子。

而且含有此類成分的止咳感冒藥成癮性十分之高,而且戒癮非常困難,一旦成癮就會產生一系列毒品的戒斷反應,比如極度嗜睡、意識混亂、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說寶寶會上癮,甚至就連很多大人都會因為喝「止咳水」成癮導致家破人亡。

比如網紅「大力哥」,就是因為喝「大力水」成癮,去搶劫坐了兩年牢,而他口中的「大力水」就是一種止咳藥水。▼

(來源: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5MTU5MzMy.html?spm=a2h0k.8191407.0.0&from=s1.8-1-1.2)

除此之外,類似的新聞也屢見報端。

在美國,雖已有科學家在呼籲不要對寶寶用可待因,但至今仍沒有官方明令禁止此藥,所以可能有很多海外藥企還在繼續生產。

所以很慶幸,關於兒童禁用可待因,這一點我國絕對是走在了前面!

那麼哪些藥含有可待因呢?

1

藥品名中標明「可待因」的藥

如: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

2

藥品名中沒寫的藥

這些就得仔細看說明書才能發現,凡是寫有「罌粟殼」、「可待因」、「阿片粉」「右美沙芬」、「福爾可定」、「樟腦酊」成分的藥物,都不要給孩子使用,由於此類藥物實在是太多,這裡只列舉幾種比較有名的,比如說:

可愈糖漿(含有可待因)▼

強力枇杷露(含有罌粟殼)▼

複方甘草片(含阿片粉)▼

某些網紅藥(成分不明,但含有禁藥)▼

就拿這兩款日本網紅止咳藥舉例,有些媽媽總是覺得國外的藥都是好藥,所以只要是說有效,立刻就給寶寶買來使用,但實際上這兩款要不僅含有「可待因」還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這是一種嬰幼兒慎用的藥物。

所以寶媽們切勿通過不清楚的代購渠道購買各種海外神藥!因為海外沒禁止可待因,而可待因止咳效果又很不錯,所以很可能這些海外止咳神藥就添加了一些阿片類製劑!

而且不但寶寶不能使用,孕期哺乳期的媽媽們也是絕對不能服用的!

其實寶寶咳嗽不是壞事,是身體在幫助排出一些有害物質,咳嗽也不會導致肺炎,如果寶寶咳嗽7天以上,才需要就醫治療。

2

這些感冒藥都不要用!

1

小兒偽麻芬滴劑(艾暢)

這是一款常見的複方感冒藥,其主要成分是鹽酸偽麻黃鹼和氫溴酸右美沙芬。

偽麻黃鹼是一種減充血劑,其主要作用是減輕鼻塞的症狀。

但早在2016年,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

2歲以下兒童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減充血劑的感冒藥!

(來源:FDA官網 「考慮到可能發生抽搐、心率增快、致死等危及生命的副作用,2歲以下兒童不應使用任何含有減充血劑或抗組胺劑的感冒藥。」)

也就是說,作為減充血劑的偽麻黃鹼,早就該消失在兒童的感冒藥中了!

氫溴酸右美沙芬是一種中樞止咳藥,主要通過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樞來抑制咳嗽反射,進而止咳。

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有痰,痰液會刺激產生咳嗽反射,讓寶寶將痰咳出,以免沉積在氣管或落入肺部引起感染。

但用了右美沙芬後,咳嗽反射被抑制了,痰液就無法順利排出。而寶寶氣道較窄,抵抗力較差,當濃稠的痰液積聚在氣道時就可能引起呼吸困難,若落入肺部則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引起肺炎。

美國兒科學會(AAP)早在1997年就發布聲明指出:

右美沙芬用作兒童止咳藥,其安全和有效性都沒有經過很好的驗證,並沒有給孩子用這種藥的理由。

(來源:AAP 「有必要讓患兒和家長知道,這兩種止咳藥(可待因和右美沙芬)在兒童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尚未被證實。」)

而且艾暢作為一種複方感冒藥,還容易引起過量中毒,其實早都該丟進兒童用藥的黑名單了!

2

美敏偽麻溶液(惠菲寧)

主要成分: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偽麻黃鹼、馬來酸氯苯那敏。

和艾暢的成分類似,惠菲寧也含有「大名鼎鼎」的右美沙芬和偽麻黃鹼,這兩種藥在兒童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明,因此同樣別給孩子用。

而且惠菲寧裡還額外加了馬來酸氯苯那敏,又叫撲爾敏,這種藥屬於抗組胺藥物,具有鎮靜作用,由於對嬰幼兒弊大於利,也不建議給嬰幼兒使用。

3

酚麻美敏混懸液(泰諾)

成分:對乙醯氨基酚、鹽酸偽麻黃鹼、氫溴酸右美沙芬、馬來酸氯苯那敏。

除了對乙醯氨基酚,其他三種成分與惠菲寧完全相同,且其中兩種成分與艾暢完全相同,因此也是兒童的禁藥!

4

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護彤等)

主要成分:每袋含對乙醯氨基酚125mg、馬來酸氯苯那敏0.5mg及中藥人工牛黃等。

據 2011 年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發布的公告,藥企必須限制對乙醯氨基酚的規格,每片、每粒的含量不得超過 325 mg。

而很多兩三歲的孩子,一天3次,一次1袋的吃這種藥,那麼每日僅對乙醯氨基酚的攝入量就為125X3=375mg,也就是說,每天都吃了1片最高劑量的對乙醯氨基酚!

若寶寶同時再有發熱,又服用了含對乙醯氨基酚的百服寧退熱,就很可能導致對乙醯氨基酚攝入過量而引起藥物中毒!

即使寶寶短時間內沒出現藥物過量中毒,但長期過量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還可造成肝損傷!

所以,小兒氨酚黃那敏也別給孩子用。

5

小兒氨金黃敏顆粒

(小葵花、小泰菲)

6

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好娃娃、優卡丹、優貝滋)

7

小兒複方氨酚烷胺片(葵花康寶等)

以上4、5、6三種藥的主要成分均為:對乙醯氨基酚,鹽酸金剛烷胺,人工牛黃、馬來酸氯苯那敏。

早在2012年,CFDA(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於修訂含鹽酸金剛烷胺的非處方藥說明書的通知》中就明確指出:

嬰幼兒研究數據不明,1歲以下嬰兒禁用含金剛烷胺成分的藥物,5歲以下的兒童也不推薦使用。

而這些感冒藥的成分竟然都明晃晃標註著鹽酸金剛烷胺!

8

不推薦使用感冒藥!

為什麼不推薦使用任何的感冒藥呢?

因為美國曾報導過多起寶寶因過量服用感冒藥而死亡的案例,因此2007年FDA下令禁止2歲以下寶寶用感冒藥,並且不推薦給4歲以下兒童用感冒藥,這主要是基於:

未經臨床驗證,用藥安全沒保證

由於不能對嬰兒進行藥物臨床試驗,所以藥廠往往根據成人劑量來推算,但這些推算結果並非臨床試驗結果,寶寶也不是大人的縮小版,所以這些感冒藥在使用時風險很大,無法保證用藥安全性。

複方製劑的感冒藥,容易過量中毒

很多藥的商品名不一樣,但有效的成分是一樣的,比如泰諾和惠菲寧,而很多父母不清楚,經常2種藥同時給寶寶吃,就很可能造成寶寶因藥物過量而中毒!

感冒藥都是治標不治本

你可能會覺得孩子吃藥後確實好點了,症狀減輕了,但感冒藥也只能控制感冒引起的症狀,並不能真正治感冒,真正治感冒的要靠自身免疫力將體內病毒打敗!也就是說,不管吃不吃藥,病毒性感冒都要5~7天才能好!

綜上,嘟媽建議,對於病毒型感冒,能不吃藥就不吃,加強抵抗力才是王道!

3

「尚不明確」的中藥不要用

1

萬通筋骨片

9月5日,藥監局也發文,要求修訂關於萬通筋骨片的說明書▼

其中強調,尚無兒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證據,因此嬰幼兒禁用。

而且藥品中含有川烏、草烏、馬錢子等有毒成分▼

有些家長習慣於把自己覺得有效的藥給兒童服用,這是不對的,因為孩子並不是單純的大人縮小版,他們的很多器官、系統發育都不成熟,貿然使用,藥物安全性沒有保證。

2

馬兜鈴酸類要注意!

除了這幾種藥材有毒外,還需要注意馬兜鈴酸,而萬通筋骨片中的「細辛」,也屬於馬兜鈴科。

2017年10月18日,權威科學雜誌《Science》子刊中的一篇研究文章表明,傳統中藥的常見成分: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可能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針對臺灣地區肝癌患者的基因測序結果顯示,78%的肝癌患者可能是馬兜鈴酸所致。針對大陸地區的研究數據顯示,48%的肝癌患者可能歸因於馬兜鈴酸!

中國曾在2004年就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4種中藥材:馬兜鈴、尋骨風、天仙藤和硃砂蓮。然而事實上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有多達80餘種,並且很多都能在網上輕鬆買到。

含馬兜鈴酸的藥物有:

小兒金丹片、分清五淋丸、兒童清肺丸、小兒咳喘顆粒、小青龍合劑、猴棗散、止咳化痰丸、龍膽瀉肝丸、婦科分清丸、氣管炎咳嗽喘痰丸,以及有名老中醫的經驗配方母乳靈衝劑,《小兒藥證直訣》中的補肺阿膠湯等等。

嘟媽一直都建議不要給孩子使用研究不明的中藥,也就是【禁忌】和【注意事項】欄中寫著「尚不明確」的藥物。

嘟媽一直強調,給寶寶服用的藥物,一定要成分簡單簡單再簡單,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用藥安全,有些媽媽迷信中藥,覺得純天然,但實際上中藥的成分十分複雜,反倒可能坑爹坑娘又坑娃!

2004年,葛根素注射液引起溶血現象,被立即修訂說明書;

2005年,蓮必治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等品種因嚴重不良反應被修改藥品說明書;

2006年6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接到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報告5488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ADR)258例,死亡44人,魚腥草注射液被暫停銷售使用;

2009 年,雙黃連注射液發生不良事件,並有死亡病例報告。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通知暫停使用;

2012年6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脈絡寧注射劑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在2011年內共收到有關脈絡寧注射液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1500例,其中嚴重病例報告189例;

2016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終於發出「禁止嬰幼兒使用茵梔黃」的公告。

2017年7月23日,藥監局對部分喜炎平果斷髮出「停止使用,立即召回」的通知,並要求在未查明原因、未整改到位之前不得恢復銷售。

2018年上半年,柴胡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先後被禁。

因此,我們通常認為的中藥安全,無毒副作用,實際是之前不知道罷了。

雖然用任何藥都有風險,但我們還是要儘量選擇療效確切、安全性更好的藥物,而不是將寶寶至於未知的風險中。

4

這些抗生素要注意!

第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包括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

第二種:非氨基糖苷類的抗生素,包括潔黴素(鹽酸林可黴素)和紅黴素。

這些抗生素都具有耳毒性,寶寶用了很可能會像視頻裡的女孩一樣,發生永久性的聽力喪失!

(來源:央視兒童安全用藥公益片)

當然,其他抗生素也不能隨便使用,比如很多媽媽都認為支氣管炎應該使用抗生素,而實際上,支氣管炎主要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炎症,很少由細菌引起。

所以,除非醫生診斷確實存在細菌感染,否則任何抗生素都不要隨便給孩子用!

濫用抗生素可能會誘發寶寶細菌耐藥、菌群失調、肝腎功能受損,造成更大的傷害!

5

不要隨意使用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病毒藥,但實際上,它並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目前只批准利巴韋林用於治療C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且只有口服和霧化兩種劑型。

並且,由於利巴韋林會造成免疫抑制,美國兒科學會並不建議兒童使用。

在我國,利巴韋林也只適用於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而且因為目前缺乏兒童用藥的研究資料,所以我國也不建議給孩子用。

因此,無論寶寶是感冒、皰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都不建議用利巴韋林!

6

這些退熱藥不能吃!

1

安乃近,獸醫都呼籲慎用!

「安乃近」其實早在1920年就就作為一種解熱鎮痛藥問世了。

但在上市半個多世紀後,臨床研究發現,安乃近有一個很嚴重的副作用,就是會影響血液系統,

可能引發致命性的粒細胞減少症,增加寶寶的感染機率,讓寶寶的免疫力大大降低。

而且,安乃近的說明書中註明: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生率高達1.1%!

這意味著每100個孩子用藥,就會有1個出現,這在醫學統計上已經是很高的發生率了!

此外,還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等不良反應。

安乃近在國內和國外都造成過許多嚴重的不良反應和死亡事故。

因此,早在1977年,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因為安乃近的嚴重副作用,一口氣從市場上撤掉了安乃近的全部劑型,從此正式禁用安乃近!

隨後,日本、澳大利亞、伊朗等先後有約30個國家也明令禁用或限用安乃近了!

目前,安乃近只是作為一種獸藥用給動物而已。

所以若醫生再給孩子開早該淘汰的安乃近,一定要果斷拒絕!

含安乃近的藥物有:小兒解熱栓、安乃近注射液等。

2

安痛定、去痛片

安痛定、去痛片的有效成分是氨基比林,氨基比林同樣屬於國際上禁止的藥物。

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種解熱鎮痛藥,然而隨後的臨床應用中發現,該藥物有潛在的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大大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增加感染機會。

關於這一點,在國際權威化學分子資料庫PubChem中總結得很清楚,這裡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來源:PubChem「然而,後來氨基比林的臨床應用大幅下降了,是因為發現其有潛在致命的骨髓毒性,粒細胞減少症的風險。」)

因此,早在1938年,美國就一舉將氨基比林從合法藥品目錄中踢除!

我國也早在1982年,就宣布淘汰氨基比林針劑、氨基比林片劑、複方氨基比林針劑和複方氨基比林片劑。(中國衛生部(82)衛藥字21號文件)

但很遺憾,目前仍有一些藥廠生產,在縣一級或鄉鎮衛生院依然還有使用。

所以,請把這兩個藥名深深刻在腦海裡:

安痛定、去痛片,全都不要給孩子用!

3

阿司匹林,國家都明令禁止!

阿司匹林我們都知道,是一種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但它除了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外,還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抗凝作用,可能引起任何部位出血。

曾有大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兒童在患流感後用阿司匹林,患瑞氏症候群的風險將顯著升高!

而瑞氏症候群會造成體內廣泛的線粒體受損,尤其危害肝臟和大腦。

一旦發生,死亡率非常高,約有高達30%~40%的患者會因腦損傷而直接死亡!

因此,我國規定,發熱兒童禁用阿司匹林!

同時,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也曾提出警示:應儘量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藥!

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藥有:金羚感冒片、菊藍抗流感片、速克感冒片(膠囊)等。

4

賴氨匹林,藏著阿司匹林的禁藥

2018年1月31日,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對注射用賴氨匹林的說明書再次修訂,提出:

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

(來源:CFDA官網)

賴氨匹林之所以有退熱、鎮痛、抗炎的作用,是因為它能水解為賴氨酸和阿司匹林,900mg賴氨匹林相當於約500mg阿司匹林。

上面已經說過,阿司匹林因為有發生瑞氏症候群(Reye症候群)的高風險,因此兒童禁用。

而賴氨匹林進入體後會分解釋放出約一半量的阿司匹林,因此,國家明確規定:16歲以下兒童也要慎用賴氨匹林,對於3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絕對禁用!

5

貝諾酯

和賴氨匹林類似,貝諾酯之所以有退熱和止痛的作用,是因為其成分就是阿司匹林和對乙醯氨基酚的酯化產物。

阿司匹林是兒童的禁藥,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那貝諾酯呢?

貝諾酯不能用於孕婦、兒童和老人。

並且在一篇關於瑞氏症候群和阿司匹林的綜述文章中,作者明確指出:

(「對於預防瑞氏症候群,目前的措施是,限制含阿司匹林的口服藥品、或經過體內代謝可以轉化為阿司匹林的藥品,比如貝諾酯和阿洛普令。」)

也就是說,作為阿司匹林酯化物的貝諾酯依然有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擦亮眼睛,遠離貝諾酯!

含有貝諾酯的藥品有:阿樸雙欣貝諾酯顆粒、小兒貝諾酯維B1顆粒、小兒複方貝諾酯咀嚼片等。

7

成人止瀉藥不能用

複方地芬諾酯(止瀉寧)、鹽酸洛哌丁胺(易蒙停)、氟哌酸、瀉立停、痢特靈等都是成人常用的強力止瀉藥,寶寶腹瀉時都是禁用的。

另外,盲目止瀉不利於體內病毒、細菌等有害毒素的排出,也會影響醫生對寶寶的病情和脫水情況的判斷,所以需要先查明原因,再妥善地處理。

8

還有這些藥

還有這些藥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多粘菌素、去甲腎上腺素能引起兒童腎臟損傷;

胃復安能引起一些兒童腦損傷;

四環素、氟哌酸等能影響幼兒牙齒、骨骼發育

感冒通(氯芬黃敏片)中的有效成分雙氯芬酸鈉能引起兒童血尿,3歲以下兒童禁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因劑量較大(每片75mg),兒童及青少年也不宜使用。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怎麼感覺現在的藥越來越不安全了?

其實不是藥越來越不安全,是對藥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了,讓很多以前不清楚的問題在一步一步浮出水面,並且隨著知識傳播更容易,我們也會看到越來越多曾經只有醫生才知道的真相。

最後,一定要記住,給寶寶吃的藥,一定要選擇成分、禁忌、副作用都明確的藥物,而且成分一定要簡單簡單再簡單!同時不要盲目給寶寶吃大人吃的藥。

只要做到了這些,寶寶的用藥安全才有保證!

參考資料

1.Schr?r K. Aspirin and Reye Syndrome[J]. Pediatric Drugs, 2007, 9(3): 195-204.

2.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1/48201.html

3.http://www.sfda.gov.cn/WS01/CL1706/168283.html

4.AAP.AAP Report Says Codeine Too Risky For Kids, Urges Restrictions on Use.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AP-Report-Says-Codeine-Too-Risky-For-Kids-Urges-Restrictions-on-Use.aspx,2016/09/19.

5.http://www.sda.gov.cn/WS01/CL0844/10242.html

6.Ng A W T, Poon S L, Huang M N,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9(412): eaan6446.

7.姜廷良. 關於馬兜鈴屬某些植物和馬兜鈴酸的致癌性問題[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2002, 9(7):73-75.

8.aap.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Cough-and-Cold-Medicine-Not-for-Children.aspx2.https://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422465.htm

9.https://www.drugs.com/dosage/dextromethorphan.html

10.Berlin J, McCarver-May D G, Notterman D A, et al. Use of codeine-and dextromethorphan-containing cough remedies in children[J]. Pediatrics, 1997, 99(6): 918-920.

11.Shefrin A E, Goldman R D. Use of over-the-counter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 in children[J].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2009, 55(11): 1081-1083.

12.FDA.Use Caution When Giving Cough and Cold Products to Kids,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foryou/specialfeatures/ucm263948.htm

1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修訂柴胡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26號),http://cnda.cfda.gov.cn/WS04/CL2050/228214.html,2018/05/29.

14.尹銀華, 戴衛波, 曾聰彥. 柴胡注射液致不良反應73例文獻分析[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09, 9(11):858-860.

15.曾範榮, 張光第. 肌內注射柴胡注射液引起過敏性休克1例[J].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2003, 23(3):171-171.

16.Schr?r K. Aspirin and Reye Syndrome[J]. Pediatric Drugs, 2007, 9(3): 195-204.

衛生部公布淘汰127種藥品名單[J]. 中國藥學雜誌, 1982, 17(12):764-765.

17.趙世丹, 高旭光, 戴運鵬,等. 含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成份藥物(去痛片)的安全性淺析[J]. 黑龍江醫藥, 2017(5):978-982.

18.pubchem.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6009#section=Drug-Warning.

分享本文,這些藥都不要給寶寶用!

相關焦點

  •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比如緩解鼻塞的成分中,第一代抗組胺藥美國和英國、澳大利亞都規定2歲以下的兒童禁用,含有減充血藥的複方感冒藥6歲以下不推薦使用比如止咳的可待因是一種強效的鎮咳藥,常用於止咳糖漿,但它有成癮可能。曾發生過多起因濫用複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成癮甚至致死事件。
  • 真的別再用這些感冒藥坑孩子了 日本兒童感冒藥被召回775萬瓶
    緩解鼻塞的成分中比如,第一代抗組胺藥美國和英國、澳大利亞都規定2歲以下的兒童禁用,含有減充血藥的複方感冒藥6歲以下不推薦使用止咳的可待因比如是一種強效的鎮咳藥,常用於止咳糖漿,但它有成癮可能家裡有海淘的,媽媽們自己也對照著看下成分,如果你仔細看看複方感冒藥中的成分,所以,不管是海淘還是國產,含有這些成分的,都別給娃吃了吧!而且,看不懂複方成分很容易出現藥物服用過量。它裡面含有醋氨酚比如這個小紅瓶,。
  • 這些常用的感冒退燒藥,孩子根本就不能吃!兒童藥品黑名單曝光
    撲爾敏吃了之後人會嗜睡,就算是成人一半的劑量,對於小孩子也是很大的。 孩子吃這麼大劑量的藥物進去,走路很可能就搖搖晃晃,甚至摔倒、發生交通意外。 寶媽完全沒有想到孩子摔跤是因為藥物過量引起的,還以為寶寶又是哪裡不舒服了。
  • 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這些感冒藥孩子都要慎用!
    最近,又一款兒童「萬能藥」——蒲地藍,走下了神壇。在不少家長心中,蒲地藍幾乎無副作用,是孩子感冒咳嗽等常見病的常備藥。在蒲地藍原有的藥品說明書中,關於【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上都寫的是「尚不明確」。
  • 孩子感冒發燒,嚴防這種藥
    一發熱,除了寶寶不舒服,爸媽們還在擔心燒壞腦子。其實,一般發熱燒不壞腦子,除非是他自身的疾病直接累及大腦,使腦實質遭受破壞,如腦炎、腦膜炎、複雜性熱性驚厥(抽搐30分鐘以上,導致腦缺氧細胞損害)。不用擔心燒壞腦子,我們就高枕無憂了嗎?寶寶為啥反覆發熱?是退熱藥不靠譜嗎?我們如何選?退熱後又要注意啥?
  • 冬季感冒多發,這種藥隨便用危害大,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知道隨意亂吃抗生素會對人身體產生損害,然而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大多數人可能是雲裡霧裡,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症狀加重,一旦發現孩子有感冒的苗頭,就會提前讓他吃上抗生素做預防。引起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 這些感冒藥寶寶不能吃,可能你已經給他吃過了
    這些感冒藥寶寶不能吃,可能你已經給他吃過了 自醫學院畢業後,我一直從事醫藥相關的行業,在對待寶寶用藥的問題上,總是比較謹慎的。 前兩天,我家寶寶出現了鼻塞、流涕、咽癢、咽痛等感冒症狀,而且有變嚴重的趨勢。我帶寶寶去了醫院,醫生開了一些感冒藥給我。
  • 這種兒童常用藥,別亂吃了
    在育兒生活裡,它算得上最有爭議的藥品之一了。 有些家長覺得感冒了就該吃藥,症狀一緩解孩子少遭罪;也有些家長雖然知道吃藥不好,但總擔心不吃藥會耽誤病情。 今天小編就請我們育學園診所的藥房主任逄毅藥師,和大家好好聊聊關於感冒藥的事兒。
  • 冬季感冒多發,這種藥隨便用危害大,家長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知道隨意亂吃抗生素會對人身體產生損害,然而對於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大多數人可能是雲裡霧裡,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症狀加重,一旦發現孩子有感冒的苗頭,就會提前讓他吃上抗生素做預防。小編溫馨提示:藥不能亂吃!引起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 春季多發感冒 兒童慎用這些藥
    春季氣溫反反覆覆,免疫力較弱的老人以及兒童容易患上感冒,不少家長選擇自行為兒童用藥,然而專家表示,不少感冒藥存在著不良反應,家長正確看待使用,避開誤區:春季多發感冒 兒童慎用這些藥   2歲以下嬰幼兒大部分感冒藥沒有2歲以下兒童服用的推薦劑量,在藥物上市前的研究中也缺乏這部分人群有效性和安全性資料,所以原則上不用。
  • 吉林一醫生誤把癲癇藥當感冒藥,兒童吃了一天藥之後病情加重
    還是說它會加重我們的病情。吉林省吉林市最近就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醫院的醫生給兒童患者開錯了藥,誤把癲癇藥當感冒藥,原因就是兩種藥的代碼特別相近,這才開錯了藥。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經過吧。醫生誤把癲癇藥當感冒藥這件事情發生在吉林省吉林市兒童醫院,受害人是小紅(化名)。
  • 注意!這兩個感冒藥立即停用!銷毀!還有一批感冒藥,兒童禁用
    ▍這些感冒相關用藥,兒童(青少年)禁用 秋冬季節感冒往往不期而至,實際上,還有一些感冒藥被限制使用。那麼除了以上兩種藥品全國範圍內被停用、召回外,我們日常在選用感冒藥品的時候又需要注意什麼呢? 有必要提及的是雖然大部分感冒藥為非處方藥物,在藥店很容易買到,但是其中一些成分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 大多數人畢竟不是醫生不能一秒讀懂一種藥物,不過要是抓住下面這些「字眼」讓你略懂感冒藥,不買錯藥還是可以的。
  • 這些兒童禁用藥,千萬別給孩子用,尤其第一種!
    可見,不是我們覺得什麼藥有效,孩子吃了就會有效。 哪些藥適合孩子,哪些藥不能吃,事關生命健康,尤為重要。 成人藥減少劑量給孩子吃 誤區一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平日裡的一些感冒、發燒、咳嗽、腹瀉等等,都是常見的小毛病。
  • 感冒了,吃什麼藥?
    感冒了,吃什麼藥?要不要吃藥?吃什麼藥?我們先要從感冒的類型入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根據入侵病毒的不同,可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常用感冒藥分類大體可分為四類。1.抗過敏類:這類藥物均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或苯海拉明成分,如氨咖黃敏膠囊、白加黑、快克、泰諾等。
  • 感冒咳嗽吃什麼藥 感冒咳嗽有這些原因
    感冒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得過的病,每年都有許多人會得感冒,而咳嗽可以說是感冒的伴發症狀,基本上感冒了就會咳嗽,那麼請問感冒咳嗽吃什麼藥?感冒咳嗽吃什麼好的快?感冒咳嗽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在治療咳嗽時,不要長期服用抗菌素,要找出病因,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止咳祛痰藥,注意護理。
  • 這些止咳藥含罌粟殼,請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很多時候,孩子一咳嗽,全家心疼,趕緊給孩子去買止咳藥。然而很多屬於中成藥的止咳藥,藥物成分中竟然有罌粟殼...... 含罌粟殼的止咳藥意味著什麼?
  • 這樣吃感冒藥會死人!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都別這麼治感冒!
    不管孩子是因為發燒不舒服,還是因為鼻塞不舒服,如果都選擇服用複方感冒藥,顯然存在藥物濫用的風險。比如只是發燒和流鼻涕,而服用了能同時治療發燒、流鼻涕、化痰、止咳的感冒藥,那麼其實就相當於多餘吃了化痰和止咳的藥。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權威機構給出的建議是:對於0~2歲的孩子,不要給孩子服用複方感冒藥物,2~6歲的孩子也要儘量控制使用。
  • 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死亡!這些兒童常用藥,千萬不能混著吃!
    無論是我們大人自己,還是孩子生病吃藥,感冒藥、退燒藥等都是我們最常用到的。除了不同感冒藥混著吃有風險外,以下常見兒童藥物、食物混著吃,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甚至威脅寶寶的生命健康。
  • 孩子發燒,這些藥您用對了嗎?
    是因為機體存在某些疾病而導致了發熱,比如感冒、流感、肺炎、胃腸炎等等,而不是有「發熱」這種疾病。所以真正要治療的也是引起發熱的疾病,而不是「發熱」本身。至於到底是什麼病引起的,則要請醫生診斷,以免延誤病情。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用退燒藥呢?因為發熱會使孩子很不舒服。應用退燒藥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緩解寶寶因發熱出現的不適感。
  • 這種藥毒性大、風險高,卻還被當成抗流感神藥給孩子吃
    圖片來源:丁香媽媽用戶其實丁香媽媽不止一次在文章裡提到過,利巴韋林並不能治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兒童常見病,相反,它還有嚴重的副作用。那麼一定會有媽媽問,既然利巴韋林並沒有用,為什麼還會被濫用呢?濫用利巴韋林又存在著哪些未知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