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穿秋褲了嗎?
近段時間以來,重慶寒冷的天氣已經讓很多人違背了自己的誓言:不穿秋褲。不過,我們中國人其實更講究食補,冬天就要吃點暖和的,而羊肉正是不二之選。
除了常見的涮羊肉,烤全羊這個「外來物種」也早已席捲山城,其風靡程度,雖不及火鍋,但是在冬季這個特殊的時期,也是讓人難以招架。重慶本地沒有適合的羊,但大家還是會努力尋找到適合的那一隻。
烤全羊分為很多種,作為發源地的北方或許更加正宗,但是只要來到重慶,必定會入鄉隨俗。而烤全羊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選用活羊現殺。
遊品找到了一家新開不久的店,一隻烤全羊團購價格1288,店家特別強調:絕對是活羊現殺,不會使用低價的凍羊。事實究竟如何?我們自然要去親自去驗證一番。
可愛的小羊
下午15:37分,我們就來到了這家店,因為提前與店家進行過溝通,已經知曉:整個過程需要4個小時。
先是選羊,跟隨店員來到了這家店的最深處,這裡圈放著3隻羊,我們選擇了其中一隻,稱了一下重量:45斤。如果按照現場點殺的價格來算,32元/斤,價格是1440元,團購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然後就是活羊宰殺,「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所以,直接跳過。
宰殺好之後,需要進行基本的清洗,然後碼味。碼味的調料很簡單,雞蛋、鹽、雞精、料酒等等。
然後需要將羊平整地攤開,固定到支架上:將羊的四肢、脖子,還有脊柱分別固定,就可以進入烤制環節了。
智能化烤羊
開始烤制的時候,需要一面一面地烤。店家使用的是炭火,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其炙熱的溫度,這個階段不需要旋轉翻面。
在烤制的過程中,還會適時地刷上一些菜籽油。據烤羊的師傅說,刷油的時間點需要每位師傅自己把控,這是多年烤羊實踐後得出的經驗,而他已經烤了8年的羊了。
烤制進行到一定的階段之後,羊肉表面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顏色將會逐漸變深:從淡黃色到金黃色,然後最終接近赤紅色。
後面的階段,就需要以旋轉的方式來烤羊了,自動化的設備已經能夠實現勻速旋轉,不再需要人工來控制。
而具體烤制到什麼階段才算好呢?
這個其實得看不同顧客的需求來確定:有點人喜歡烤得幹一點,認為這樣會更香,而有人喜歡更加豐盈的口感,不能太幹。
重慶式調味
但是無論怎樣,在重慶,烤全羊都會有一個最後收尾的步驟:調味。
一開始的碼味,因為時間的限制,其實是難以滿足大家對口味的要求的。在上桌之前,還需要對這隻烤全羊進行調味。
而這家店的調味方式,也非常具有重慶特色:油辣子和幹辣椒麵混合調味。
據老闆介紹,他們所使用的辣椒麵,都是自己炒制研磨的,因此,這種調味方式,也可以說是他們的獨家秘方。
用刀把烤羊切割開,這些「傷口」能夠讓烤羊更加入味。然後撒上幹辣椒麵,刷上油辣子,再撒上一層辣椒麵,不光是看起來,光是聞起來,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不過,這樣還不行,調味後的烤全羊,還得再「回爐」一次,最後烤制大約3分鐘,讓它的表皮再次變得酥脆。出爐後,撒上蔥花和香菜,這隻烤全羊才算是完成。
吃就一個字
烤羊師傅直接將這隻烤全羊送上了桌,等待已久的我們,早已是饑渴難耐。
4個小時的等待之後,這隻烤全羊總算是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身形相比之前小了不少,我們一度擔心:夠吃嗎?後來發現,完全多慮了。
二話不說,大家就開始動手了。每個人都配備了一副刀叉,直接就開始從烤羊上分割羊肉。
雖然看著身子很小,但是肉確實不少。因為烤制時間長,羊肉中的脂肪都在表面凝結了,形成了一層很薄,但同時卻又很有韌勁的表皮。
這種帶有焦香口感的表皮,倒是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因為韌勁很強,所以不太好咬斷,最好是一口完整地吞下,然後再慢慢咀嚼,回味無窮。
而大塊的羊肉就很直接了,可以再用刀叉切割成小塊。需要順著它的纖維來,否則不太容易切開。雖然已經進行了調味,但是內部的羊肉味道還是差了一點,或許是我口味太重?
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配上辣椒麵一同食用了。這辣椒麵裡也不單單是辣椒,還添加了其他的配料,如此一來,也就變得更有滋味了。
據同行的小夥伴說,此前也去嘗試過999的烤全羊,而那種羊就很明顯是凍羊,因為從實際的口感上就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區別。
關於這一點,從烤羊的肋排上就能夠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我們已經提前把肋排上的肉切割了下來,剩下的肋排基本上就沒有多少肉了。小夥伴直接上手,將肋排掰斷了(小羊真的嫩),然後再把肋排分給了大家。
這肋排,吃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慢慢把它啃食乾淨,貼著骨頭的肉才更有味道。
同時,因為是整隻羊,所以不同的部位也會有著不同的口感。比如羊腿肉,雖然會顯得幹一些,但是肉質很緊實。而腹部上的肉,會更加豐盈,帶有更多汁水。
不過,我們可不會止步於此,接下來的操作就不是所有人都會的了。
羊脖子上的肉,大家會特意去吃嗎?
我們這位來自內蒙的小夥伴,直接上手,把羊的脊柱直接掰斷,扯下了羊脖子。與此同時,被掰斷的脊柱裡,也露出了羊的骨髓。不過,這東西確實讓我有點慌,沒敢嘗試。據吃過的小夥伴說,味道極其鮮美。
而羊脖子上的肉,吃起來就顯得更加緊緻了,因為一直處於活動狀態,和其他的部位有著顯著的不同。
最後的調劑
烤全羊是重頭戲,而與之搭配在一起的羊雜湯鍋就是一種淡雅的調劑了。
將羊雜混合著一些配菜,燉煮出來的羊雜湯鍋,沒有很明顯的特色,但是用來緩解一下烤羊帶來的油膩,是非常不錯的。
和普通的羊肉湯鍋一樣,店家也準備了蔥花、香菜、腐乳、辣椒醬這些作為搭配,另外,還可以自己選擇一些配菜,雖然種類不多,但是基本足夠了。
我們一行8人,其中有2名壯漢,還有2個看起來廋,但實際上超能吃的妹子,最後,依然沒有吃完。只能說,其他4個全是「菜雞」。
雖然團購上說的是8人餐,但是從實際分量來看,應該是可以滿足10個人的。
綜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見,為大家匯總一下:
第一次吃烤全羊的重慶人:沒什麼經驗,但是覺得這個還不錯,特別是辣椒麵配上羊肉,很有重慶的感覺。
吃了多年烤全羊的重慶人:水平尚可,但是沒有我之前吃的XXX烤全羊好,那家特別大。
沒有吃過烤全羊的內蒙人:沒想到,我第一次吃烤全羊是在重慶,但是這個味道真的很好。
吃了多年烤全羊的內蒙人:這個烤全羊更多的是調料在起作用,羊肉本身的味道被掩蓋了,但是這種烤全羊,估計只有在重慶才能夠吃到。
最後,給出遊品的綜合性建議。
這家烤全羊,選用活羊現殺現烤,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新鮮度和品質。而且不管是團購還是現場點殺,實際的服務體驗都是一致的。
據店家介紹,他們一共有4家店,分布在主城各個區域,目前這家新店沒有過多考慮盈利,更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出來。
烤全羊本就不是重慶特色,來到重慶之後,也因地制宜,產生出了很多變化。
過重的調味料,或許掩蓋了羊肉本身的鮮美,但是對於重慶人而言,這恰恰是大家最熟悉也最喜歡的烤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