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大寒齊至,這些飲食風俗你get了嗎

2021-02-27 中國烹飪雜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到來,預示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今年的臘八節比較特殊,與大寒節氣是同一天。

雙「節」同慶,今天奉上來自江西、江蘇、四川、雲南地區的四道臘月美味。在地食材承載著不同區域的特點與基因,湖口豆粑與明都方糕雖都是米製品,但無論是選料還是烹製方法都大有區別;農家庖豬湯與老家年菜煲雖然都是半湯菜,但在呈現方式上特色鮮明,無關乎粗獷與精緻。

這些地方特色、家常小食直接體現出了各地的飲食風俗,既是對傳統美食的繼承,也是對傳統節日、節氣的一種致敬。


菜品提供/江西九江江洲大院

製作/汪和江

文/褚宏轔 圖/張洋

 

九江湖口縣粑文化源遠流長,非常具有鄉土特色。寒冬臘月,在湖口農村,許多有土灶大鍋的家庭會趁著晴好天氣煎豆粑。凡是逢年過節、生辰壽筵、定婚成親等,當地人都會做不同種類的粑食,吃豆粑寄託著當地人抹不去的鄉愁。

原料

秈米、芥麥各25克,麵粉50克,青蒜葉丁5克,小米椒丁、薑末各3克,鹽2克,味精3克,醬油30克,豆油50克,高湯適量。


製法

將秈米、芥麥洗淨,浸泡30分鐘,加麵粉、清水磨成米漿;取部分米漿加鹽、味精、醬油、薑末、小米椒丁、高湯製成豆粑汁待用;平底鍋入豆油燒熱,下一勺米漿,快速抹平至薄厚均勻,煎1分鐘至定型,出鍋晾涼待用;熱鍋入豆油燒熱,下豆粑皮煎至兩面黃脆,淋豆粑汁,撒青蒜葉丁,疊成長方形,繼續煎至金黃,取出後改刀,裝盤即可。


製作關鍵:煎豆粑時要掌握好米漿的稀稠度,薄厚均勻,且控制好火候。

大廚小貼士

芥麥:一種經濟作物,為馴化的小麥,因產量低,種植的總量比較少。

文、圖提供/石自彬

 

農家庖豬湯也被稱為庖湯、旺子湯,是川渝地區的傳統菜品,尤其是在冬季殺年豬時,家家戶戶都做此菜。成菜湯鮮味美,肉香濃鬱,適合配以各種時令蔬菜燙食

原料

豬心、豬舌、連肝肉,豬肺,豬粉腸,二刀肉,熟豬血旺,冬瓜,白蘿蔔,番茄片,香蔥段,老薑,大蔥,豬大骨湯,料酒,胡椒粉,井鹽,雞粉,乾料碟,酸辣蘸水。

製法

將豬心、豬舌、連肝肉、豬肺、二刀肉放入清水中,加老薑、大蔥、料酒煮至斷生後撈出,全部切成片待用;將豬粉腸用細線繫緊兩頭,焯水後切成塊待用;將上述食材放入豬大骨湯中煮熟,撈出待用;將冬瓜、白蘿蔔分別治淨,切片,下豬大骨湯中煮熟,裝入砂鍋內墊底,放入上述食材,淋入加井鹽、胡椒粉、雞粉調味的熱豬大骨湯,點綴番茄片、香蔥段,搭配乾料碟、酸辣蘸水一同上桌即可。

菜品提供/江蘇常州金陵明都大飯店

製作/鹿永康 沈葉琦

文/孫陽 圖/張洋

 

在江南地區,逢年過節都有吃糕的習俗,寓意來年節節高、生活更美好。這款「福祿壽喜糕」是一款帶有常州濃鬱民俗特色、帶著美好祈願的點心,色彩繽紛,且5種口味各異,口感鬆軟細綿,鮮甜適宜,更討人歡喜。

原料

粳米粉100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250克,抹茶粉20克,紫薯粉20克,南瓜粉20克,黑芝麻粉20克,南瓜餡8克,蜜棗餡8克,紫薯餡8克,黑芝麻餡8克。

製法

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清水混合拌勻成溼粉,過篩,分別加入抹茶粉、紫薯粉、南瓜粉、黑芝麻粉拌勻,放入模具中,分別填入南瓜餡、蜜棗餡、紫薯餡、黑芝麻餡,分別撒上一層粉,倒扣出模具,用擀麵杖整齊均勻地敲打成行,入蒸箱熟,取出,碼盤即可。

菜品/北京雲水姑娘•雲南餐廳

(798旗艦店)

製作/艾定澤

文/孫陽 圖/張洋

 

這款透著濃濃雲南風情的半湯菜品,烹飪技術不複雜,用料豐富,直接的食物誘惑帶給人溫暖感和滿足感。呈現出原始的食物誘惑。

原料

無量山三年老火腿、官渡手工香腸各10克,雲南野生黑木耳5克,脆臊5克,石屏豆腐皮5克,有機白菜200克,芥菜200克,青蒜苗段50克,鹽5克,雞粉3克,高湯1000克。


製法

將高湯加鹽、雞粉調味;將有機白菜、芥菜分別洗淨、切段,手工香腸、火腿分別切片,一同與青蒜苗段、豆腐皮放入砂鍋中做造型,加入調好味的高湯,加熱上桌即可。

···················

以上內容選自《中國烹飪》2021年1月刊及往期雜誌,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本微信號所有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註明來源及作者署名。

校對|予

責編|孫陽

 

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下方封面購買

相關焦點

  • 【客家風俗】客家飲食中的忌好,這些你知道嗎?
    客家人較為注重意頭徵兆,在日常飲食中尤為明顯。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端午節的豐富文化內涵你get了嗎?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端午節的豐富文化內涵你get了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端午節的豐富文化內涵你get了嗎?
  • 寒食節 漢族唯一以飲食風俗命名的節日 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這些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清明期間,許多地區都有祭祖踏青的風俗。一是為了緬懷先人,二是感受萬物復甦的生機。不過清明節可不只有這些習俗,它還有一個別稱叫'寒食節"。一聽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就想起,這一定和吃有關。沒錯,很多傳統節日都和吃離不開關係。像是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
  • 冬至各地的風俗及飲食文化
    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穀類、水果、蔬菜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各地冬至是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大多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這一習俗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羊肉湯可以幫人們驅除寒冷。
  • 寒食節 漢族唯一以飲食風俗命名的節日 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這些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清明期間,許多地區都有祭祖踏青的風俗。一是為了緬懷先人,二是感受萬物復甦的生機。不過清明節可不只有這些習俗,它還有一個別稱叫'寒食節"。一聽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就想起,這一定和吃有關。沒錯,很多傳統節日都和吃離不開關係。像是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
  • 遊挪威,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還有即便在冬天也一樣暖心熱情的居民(visit flam)你知道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所以當你整理好行囊、訂好機酒、飛往這個國家之前,別忘了先了解當地的風俗和禁忌,以免到達之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關於南沙,你不得不知道的本土風俗
    你知道南沙本土的風俗文化嗎?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風俗文化。生活在南沙,本土特色的風俗文化你了解多少呢?傳統風俗是本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風俗文化在傳承上會面臨著種種困難。為了讓這些風俗文化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當地相關部門與文化傳承人一直在默默努力。
  • 【外國過新年】盤點各國迎新年飲食風俗
    原標題:吃貨看過來——各國迎新年飲食風俗 在中國,「過節」和「吃」是分不開的,如春節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重陽喝菊酒……但元旦沒有這樣的符號。迎接公曆新年,常見的慶祝方式主要是利用法定節假日,好好休息休息,如果拼出小長假,還可順便到國外兜一圈。
  • 英語萬能動詞get,這些用法你都會嗎
    (也相當與be的用法,但多了變得…的意味)get red變紅了,get angry生氣了,get mad變瘋了,get busy變忙了,get serious變得認真,get fat 變胖了,get old變老了,You get me wrong你誤會我了,get cold 變冷,get late變晚,getting
  • 每日一膳|「永葆青春」的秘籍,掌握這些飲食小技巧,就能輕鬆get到...
    團隊醫學導師:知名養生專家、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毎日一膳】或湯,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盡顯嶺南飲食之文化,中醫藥膳之精華。其實這種強大的抗氧化物,通過掌握一些飲食小技巧,就能輕鬆get到哦!穀胱甘肽人體也能合成,正常來說是不需要補充的。但如果我們日常經常吃一些煎炸燻烤的食物,熬夜吸菸,用了一些含重金屬的化妝品,吃了一些有農藥殘留的蔬菜等,都會導致體內的穀胱甘肽水平下降。那麼吃什麼可以增加體內的穀胱甘肽呢?
  • 從詩經裡,看中國古代的飲食風俗!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反映了周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最常見的飲食活動在其中也有很多表現。 類似的詩歌還有很多,例如《採蘩》 《採蘋》 《採葛》 《採苓》 《採薇》等等,蘩、蘋、葛、苓、薇這些也是可以食用的、這些是周代人的食物來源之一。 很早以前,周代人就知道飲食要營養均衡,葷素搭配。 他們的肉食從哪來呢?
  • 臘八節的起源與飲食風俗
    東漢《風俗通義》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可知當時歇冬的農人有狩獵臘祭的風俗。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於南北朝時代。
  • 【聲·動銅法】這些關鍵詞,你get到了嗎
    【聲·動銅法】這些關鍵詞,你get到了嗎 2020-05-1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遊提示 | 冬季旅行安全攻略,你get到了嗎
    出遊提示 | 冬季旅行安全攻略,你get到了嗎 2020-12-09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紅樓夢》的吃粥風俗:源自於北京飲食習俗,卻更加講究
    古代窮人往往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必要的時候為了活命什麼都會吃,可是貴族們生活條件更加優越,他們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但奇怪的是,很多看起來是窮人經常吃的東西,這些貴族們也是喜歡吃的,比如紅樓夢中,賈府作為國內的豪門,裡面也是有著南北各地的山珍美味,賈府中人的飲食習慣,能反映出當時上流社會的飲食特點。為何賈府中人會酷愛吃粥?
  • 臘八節的起源與飲食風俗
    東漢《風俗通義》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可知當時歇冬的農人有狩獵臘祭的風俗。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於南北朝時代。
  • 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
    原創圖文五言律詩《廣東早茶》茶樓遍粵地,飲食嶺南風。兩件一盅嘆,千籠繁樣蓬。(平水上平聲一東韻)文/小巖廣東早茶是嶺南民間飲食風俗文化。廣東地區的茶樓星羅棋布。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各大茶樓爆滿。人們得排隊等候被叫號後方能入席享受美食。
  • 蒙古飲食文化:「敬」是我們的一種宴飲風俗
    飲食文化是一定禮儀規範下的人類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蒙古飲食文化也是集美食,美味,美器,美禮為一體的別具一格的文化現象。今天,我們主要來講講蒙古族獨具風格的幾種宴飲風俗,大家快來看看吧1.敬天、敬地、敬祖先的酹灑風俗以潑灑食物的形式來祭奠蒼天、大地、祖先神靈的習慣是蒙古族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傳統風俗,是蒙古文化不可忽略的內容之一。
  • 雲互動|這些消防熱詞get了嗎?
    雲互動|這些消防熱詞get了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些消防熱詞
  • 五大特色缺一不可,談談朝鮮獨特的飲食風俗
    並聚居於兩河流域周邊城鎮,一直到現在依然僧生活在這個區域之內,並且遵循著古老而又傳統的朝鮮族風俗。朝鮮族日常飲食風俗及其淵源生活在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基本上都是朝鮮半島移民。由於其民族特殊性所以,也形成了獨具朝鮮族特色的文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