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影視劇的熱播,流行歌曲的傳唱,如《心花怒放》、《去大理》等等。每年去去雲南,去大理的遊客逐步上漲。而其中的洱海就是遊客們必去的地方之一。由於洱海地處於獨特的地理形勢,形勢人耳,故名洱海。可就在去年大理政府下達了這樣一條命令,令洱海周邊3公裡的客棧關停。
由於每年去洱海旅遊的人數只增不減,導致風景區的環境變壞,還有工業廢水的排放,都導致從前清澈透明的洱海變得渾濁無比。於是政府下達命令,為整頓環境,洱海周邊的客棧都將整頓關停,不準私自接客。
而如今政策過去一年之久,當初那些整改的客棧主人,現在又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呢?
張潔的客棧坐落在洱海西畔的才村,3公裡長的海岸線邊幾乎都是客棧。2017年3月底,大理州政府宣布為了保護洱海,暫時關停洱海周邊客棧餐飲,核心區近2000家客棧餐廳受到影響。這項政策從2017年4月10日起實施,到今天已經持續一年的時間。
張潔曾是昆明一所私立美術培訓學校的校長,為了追求嚮往的生活,她付出了變賣自己親手創辦的學校以及舉債百萬的代價,在洱海邊開了一家客棧。她以為十幾年的合同能換來修身養性,面朝大海喝茶畫畫的美好生活,只是沒想到,這樣的生活這麼快就戛然而止了。「當時整個人都懵了,滿腦子是將近一百萬的外債。」客棧關停一年後,張潔坐在院子裡,談起停業後的艱難,控制不住情緒的她失聲痛哭。
張潔是位單親媽媽,如今的客棧成員只有三個人:母親、兒子和她自己。母親偶爾會從老家彌勒過來幫張潔照看院子。張潔曾有一份十分穩定的事業單位工作機會,但為了追求愛情,她毅然放棄了鐵飯碗,後來為了追求嚮往的生活,她又經歷了客棧風波。為此,父親和妹妹一度與張潔反目,只有母親常來陪伴她。沒有了員工,客棧的大小事務都得張潔親力親為。洱海風大的時候吹落了頂樓的瓦片,張潔爬上屋頂查看情況。
停業期間的張潔曾無助、孤獨,每日面對著高額債務,深感自己的人生要完了。但她說只要看到兒子,她就還可以堅持,在兒子面前她必須表現得堅強,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樣子。如今的張潔,會在寒暑假時教學生畫畫,也會賣自己創作的畫,還把自己的畫畫視頻放到網上,賺取著不算低廉的費用。一年過去了,有不甘又能怎樣,生活還得繼續,只是現在洱海的水更清了,天更藍,我也希望政府的開業政策早日下來,我好重新開始打理客棧。
當問到她,你是否後悔開客棧,她的回答是「愛洱海愛得很疼,但從未後悔過」。
其實像這樣被整改的客棧在洱海有1900家,這也是政府的無奈之舉,畢竟洱海清,大理興。